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州市大气NO_(2)污染对暴露人群不同疾病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蔡东杰
杨军
+5 位作者
黄琳
陈素娟
赵文龙
董航
林国帧
王伯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950-3956,共7页
通过收集广州市2011~2015年6种疾病(非意外因素、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逐日死亡人数、逐日NO_(2)浓度以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探讨了NO_(2)暴露对不同疾病死亡的影响(相对危...
通过收集广州市2011~2015年6种疾病(非意外因素、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逐日死亡人数、逐日NO_(2)浓度以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探讨了NO_(2)暴露对不同疾病死亡的影响(相对危险度,RR值)和累积滞后效应,并进一步采用分层分析方法解析了冷季(11月至次年4月)和暖季(5~10月)NO_(2)死亡风险的差异.结果表明,NO_(2)影响急促短暂,通常持续4d.当NO_(2)浓度升高10μg/m^(3),在Lag0-4d时,人群非意外死亡人数将上升2.18%(RR=1.0218;95%CI:1.0167,1.0270),在冷季与暖季分别上升2.6%(RR=1.0260;95%CI:1.0191,1.0328)与0.57%(RR=1.0057;95%CI:0.9952,1.01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不同疾病中,NO_(2)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最大.因而NO_(2)仍然为广州地区人群健康重要的危险因素,需要加强NO_(2)排放的控制与治理,并且加强冷季健康风险预警以保护公共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2)
逐日死亡人数
健康风险
广义相加模型
季节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南水稻秸秆焚烧期碳质气溶胶组分特征及源贡献评估
被引量:
2
2
作者
蒋斌
陈多宏
+5 位作者
张涛
袁鸾
周炎
沈劲
张春林
王伯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58-2366,共9页
近年来中国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PM_(2.5)污染事件依旧频发,农作物秸秆焚烧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为探讨华南地区水稻秸秆集中焚烧情形下的碳质气溶胶组分特征,于2014年夏秋水稻收割期在“中国广东大气超级站”开展了两期在线观...
近年来中国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PM_(2.5)污染事件依旧频发,农作物秸秆焚烧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为探讨华南地区水稻秸秆集中焚烧情形下的碳质气溶胶组分特征,于2014年夏秋水稻收割期在“中国广东大气超级站”开展了两期在线观测。结果显示,夏收期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5±1.3)μg·m^(-3)和(6.6±2.5)μg·m^(-3);秋收期则是夏收期的两倍,分别为(5.8±3.9)μg·m^(-3)和(13.6±8.5)μg·m^(-3)。总碳(TC)平均占ρ(PM_(2.5))的30.9%±3.7%和26.8%±7.1%,是PM_(2.5)的重要组成部分。夏收期ρ(EC)/ρ(PM_(2.5))和ρ(OC)/ρ(PM_(2.5))均随ρ(PM_(2.5))的增加而下降,占比之和从74.0%下降至18.3%,而ρ(OC)/ρ(EC)比值则随ρ(PM_(2.5))的增加从1.7逐渐增长至4.4。而秋收期在相对稳定的源排放和静稳的气象条件加持下,ρ(EC)/ρ(PM_(2.5))、ρ(OC)/ρ(PM_(2.5))和ρ(OC)/ρ(EC)比值随ρ(PM_(2.5))的变化均维持相对稳定,ρ(EC)和ρ(OC)显著相关(r=0.91),且ρ(OC)无明显日变化特征。基于EC示踪法和K+质量平衡估算,夏收期OC受光化学反应影响显著,二次有机碳(SOC)的平均质量浓度为(3.7±2.4)μg·m^(-3),占ρ(OC)的52.1%±22.2%;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有机碳(OC_(bb))为(0.8±0.4)μg·m^(-3),占ρ(OC)的12.4%±5.9%。受强生物质燃烧排放的影响,秋收期ρ(OC_(bb))平均为(8.5±5.0)μg·m^(-3),对OC的贡献高达66.6%±18.7%;而ρ(SOC)仅为(1.9±2.5)μg·m^(-3),ρ(SOC)/ρ(OC)比值降至14.5%±16.5%。与OC不同的是,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始终是华南地区EC的最大贡献源。秋收期生物质燃烧排放可显著提升PM_(2.5)质量浓度,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易引发污染事件,因此需重点加强对华南秋收期农作物秸秆集中焚烧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PM_(2.5)
碳质组分
二次有机碳
生物质燃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南沿海城市PM_(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蒋斌
黄山
+8 位作者
莫立志
黄钢
伍莉娜
刘袁
李光辉
张展毅
唐静玥
钟流举
邵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基于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月16日1 h时间分辨率的在线监测数据,对华南沿海城市——阳江市的大气PM_(2.5)质量浓度、化学组分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时段阳江市PM_(2.5)中主要化学组分为OM、NO_(3)^(-)、SO_(4)^(2-)、NH_(4)^...
基于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月16日1 h时间分辨率的在线监测数据,对华南沿海城市——阳江市的大气PM_(2.5)质量浓度、化学组分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时段阳江市PM_(2.5)中主要化学组分为OM、NO_(3)^(-)、SO_(4)^(2-)、NH_(4)^(+)和EC,质量浓度占比分别为32.75%、25.59%、16.41%、12.37%和4.82%.相比清洁过程,两次污染过程期间NO_(3)^(-)质量浓度均为清洁过程时段的6倍以上,增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分,占比则均为清洁过程时段的2倍以上,分别占29.38%和30.81%.PMF解析结果表明,二次转化源是最主要的源,其分担率高达51.41%,其中NO_(x)二次转化源分担27.18%,是阳江市PM_(2.5)分担率最大的二次转化源.首要的一次排放源是机动车源(15.11%).污染过程期间NO_(x)二次转化源的分担率显著提升,从11.85%分别增至33.15%和36.96%,是阳江市大气PM_(2.5)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阳江市冬季PM_(2.5)污染特征已类似于大型和特大城市,即面临严峻的二次污染,应着重加强对硝酸盐的防治,同时注重机动车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沿海城市
PM_(2.5)在线监测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市大气NO_(2)污染对暴露人群不同疾病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蔡东杰
杨军
黄琳
陈素娟
赵文龙
董航
林国帧
王伯光
机构
暨南大学
环境与气候研究院
广州医科
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粤港澳环境
质量
协同创新
联合实验室
暨南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联合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950-395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03552)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0A151501116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3600)。
文摘
通过收集广州市2011~2015年6种疾病(非意外因素、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逐日死亡人数、逐日NO_(2)浓度以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探讨了NO_(2)暴露对不同疾病死亡的影响(相对危险度,RR值)和累积滞后效应,并进一步采用分层分析方法解析了冷季(11月至次年4月)和暖季(5~10月)NO_(2)死亡风险的差异.结果表明,NO_(2)影响急促短暂,通常持续4d.当NO_(2)浓度升高10μg/m^(3),在Lag0-4d时,人群非意外死亡人数将上升2.18%(RR=1.0218;95%CI:1.0167,1.0270),在冷季与暖季分别上升2.6%(RR=1.0260;95%CI:1.0191,1.0328)与0.57%(RR=1.0057;95%CI:0.9952,1.01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不同疾病中,NO_(2)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最大.因而NO_(2)仍然为广州地区人群健康重要的危险因素,需要加强NO_(2)排放的控制与治理,并且加强冷季健康风险预警以保护公共健康.
关键词
NO_(2)
逐日死亡人数
健康风险
广义相加模型
季节效应
Keywords
NO_(2)
mortality
health risk
GAM
seasonal effect
分类号
X5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水稻秸秆焚烧期碳质气溶胶组分特征及源贡献评估
被引量:
2
2
作者
蒋斌
陈多宏
张涛
袁鸾
周炎
沈劲
张春林
王伯光
机构
暨南大学
环境与气候研究院
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区域
空气质量
监测重点
实验室
暨南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联合实验室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58-236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069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1621049)。
文摘
近年来中国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PM_(2.5)污染事件依旧频发,农作物秸秆焚烧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为探讨华南地区水稻秸秆集中焚烧情形下的碳质气溶胶组分特征,于2014年夏秋水稻收割期在“中国广东大气超级站”开展了两期在线观测。结果显示,夏收期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5±1.3)μg·m^(-3)和(6.6±2.5)μg·m^(-3);秋收期则是夏收期的两倍,分别为(5.8±3.9)μg·m^(-3)和(13.6±8.5)μg·m^(-3)。总碳(TC)平均占ρ(PM_(2.5))的30.9%±3.7%和26.8%±7.1%,是PM_(2.5)的重要组成部分。夏收期ρ(EC)/ρ(PM_(2.5))和ρ(OC)/ρ(PM_(2.5))均随ρ(PM_(2.5))的增加而下降,占比之和从74.0%下降至18.3%,而ρ(OC)/ρ(EC)比值则随ρ(PM_(2.5))的增加从1.7逐渐增长至4.4。而秋收期在相对稳定的源排放和静稳的气象条件加持下,ρ(EC)/ρ(PM_(2.5))、ρ(OC)/ρ(PM_(2.5))和ρ(OC)/ρ(EC)比值随ρ(PM_(2.5))的变化均维持相对稳定,ρ(EC)和ρ(OC)显著相关(r=0.91),且ρ(OC)无明显日变化特征。基于EC示踪法和K+质量平衡估算,夏收期OC受光化学反应影响显著,二次有机碳(SOC)的平均质量浓度为(3.7±2.4)μg·m^(-3),占ρ(OC)的52.1%±22.2%;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有机碳(OC_(bb))为(0.8±0.4)μg·m^(-3),占ρ(OC)的12.4%±5.9%。受强生物质燃烧排放的影响,秋收期ρ(OC_(bb))平均为(8.5±5.0)μg·m^(-3),对OC的贡献高达66.6%±18.7%;而ρ(SOC)仅为(1.9±2.5)μg·m^(-3),ρ(SOC)/ρ(OC)比值降至14.5%±16.5%。与OC不同的是,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始终是华南地区EC的最大贡献源。秋收期生物质燃烧排放可显著提升PM_(2.5)质量浓度,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易引发污染事件,因此需重点加强对华南秋收期农作物秸秆集中焚烧的管控。
关键词
华南
PM_(2.5)
碳质组分
二次有机碳
生物质燃烧
Keywords
south China
PM_(2.5)
carbonaceous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biomass burning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沿海城市PM_(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蒋斌
黄山
莫立志
黄钢
伍莉娜
刘袁
李光辉
张展毅
唐静玥
钟流举
邵敏
机构
暨南大学
环境与气候研究院
粤港澳环境
质量
协同创新
联合实验室
暨南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联合实验室
阳江市环境监测站
聚光
科技
(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出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730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A030313384)
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2019B121205004)。
文摘
基于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月16日1 h时间分辨率的在线监测数据,对华南沿海城市——阳江市的大气PM_(2.5)质量浓度、化学组分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时段阳江市PM_(2.5)中主要化学组分为OM、NO_(3)^(-)、SO_(4)^(2-)、NH_(4)^(+)和EC,质量浓度占比分别为32.75%、25.59%、16.41%、12.37%和4.82%.相比清洁过程,两次污染过程期间NO_(3)^(-)质量浓度均为清洁过程时段的6倍以上,增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分,占比则均为清洁过程时段的2倍以上,分别占29.38%和30.81%.PMF解析结果表明,二次转化源是最主要的源,其分担率高达51.41%,其中NO_(x)二次转化源分担27.18%,是阳江市PM_(2.5)分担率最大的二次转化源.首要的一次排放源是机动车源(15.11%).污染过程期间NO_(x)二次转化源的分担率显著提升,从11.85%分别增至33.15%和36.96%,是阳江市大气PM_(2.5)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阳江市冬季PM_(2.5)污染特征已类似于大型和特大城市,即面临严峻的二次污染,应着重加强对硝酸盐的防治,同时注重机动车管控.
关键词
华南沿海城市
PM_(2.5)在线监测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Keywords
South China coastal city
PM_(2.5)
online measurement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source apportionment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州市大气NO_(2)污染对暴露人群不同疾病死亡的影响
蔡东杰
杨军
黄琳
陈素娟
赵文龙
董航
林国帧
王伯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南水稻秸秆焚烧期碳质气溶胶组分特征及源贡献评估
蒋斌
陈多宏
张涛
袁鸾
周炎
沈劲
张春林
王伯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华南沿海城市PM_(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蒋斌
黄山
莫立志
黄钢
伍莉娜
刘袁
李光辉
张展毅
唐静玥
钟流举
邵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