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临床教师带教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
1
作者 李蕊 李微 +1 位作者 李巧芬 林闽明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促进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在承担多所不同医学院校教学任务的附属医院开展研究,分析教学对象的培养目标并针对性实施带教能力提升计划,对提升前后的带教能力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师资培训实施后教师带教能力显... 目的促进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在承担多所不同医学院校教学任务的附属医院开展研究,分析教学对象的培养目标并针对性实施带教能力提升计划,对提升前后的带教能力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师资培训实施后教师带教能力显著提升,但是教学查房仍然是教学能力的短板和今后改进的重点。结论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师资培训体系和课程设置能够显著提升带教能力,教学对象的期望影响对教师带教能力的评价,培养目标分析是针对性提升带教能力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目标 临床带教能力 评价
下载PDF
食管腺样囊性癌一例
2
作者 王芳 张危 +5 位作者 刘玲丽 涂燚杰 田金锐 王峰 李花梅 吕姣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病人,男性。51岁,因上腹痛行胃镜检查时发现食管黏膜下隆起。自诉自觉上腹部中等钝痛,腹痛无放射性,与进食无明显关联。体格检查:颈部及锁骨上窝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胃镜检查:食管上段见一直径约1.0cm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界限相对清楚... 病人,男性。51岁,因上腹痛行胃镜检查时发现食管黏膜下隆起。自诉自觉上腹部中等钝痛,腹痛无放射性,与进食无明显关联。体格检查:颈部及锁骨上窝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胃镜检查:食管上段见一直径约1.0cm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界限相对清楚(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腺样囊性癌
原文传递
对急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晓雪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8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对意识清醒的急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就诊于医院急诊科的80名意识清醒病人当做观察对象,经由随机数表法,把这些病人均等归入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试验组实施常规... 目的探究分析对意识清醒的急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就诊于医院急诊科的80名意识清醒病人当做观察对象,经由随机数表法,把这些病人均等归入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试验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患者的依从评分、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意识清醒的急诊患者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后,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同时在护理满意度与治疗有效率方面升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意识清醒的急诊患者开展强化心理护理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使病人心理状态得到明显优化,提升病人的治愈信心,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清醒 急诊科 患者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依从性 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院前防护措施对艾滋病减少职业暴露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晓雪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艾滋病患者的急救防护措施及减少职业暴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院前急救转诊的100例危重艾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本院的22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院前防护,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医护人员... 目的探究分析艾滋病患者的急救防护措施及减少职业暴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院前急救转诊的100例危重艾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本院的22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院前防护,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医护人员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危重艾滋病患者50例、医护人员11位。对照组患者/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的急救护理,试验组患者/医护人员在此基础上增加急救防护措施,对比两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医护人员通过应用急救防护措施,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加强艾滋病的急救防护措施安全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规范化艾滋病患者的隔离管理,保障护理质量安全,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 急救 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 护理风险 安全性 价值
下载PDF
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巧芬 孟月仙 吴仕贤 《云南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551-553,共3页
一、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1.临床带教教学方面:⑴部分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薄弱,教学方法单一临床带教教师既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承担者,更是临床护理教学的具体实施者,负责各层次护生临床见习和实习的带教工作,具有临床教师和护士的... 一、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1.临床带教教学方面:⑴部分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薄弱,教学方法单一临床带教教师既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承担者,更是临床护理教学的具体实施者,负责各层次护生临床见习和实习的带教工作,具有临床教师和护士的双重身份[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教学质量 对策
下载PDF
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延涛 周林波 杨翠娟 《智慧健康》 2020年第27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9月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消化内镜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止血时...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9月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消化内镜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止血时间、输血量、退热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周围循环障碍、消化道感染、消化道穿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24例(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88.00%),观察组生活质量(生理职能评价、社会功能评价、心理职能评价、躯体痛感评价、生理功能评价)结果相比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周围循环障碍、消化道感染、消化道穿孔)相比对照组发现,观察组数据结果优势更加显著(P<0.05)。结论应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止血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穿孔 周围循环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