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石/铜-硼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及其对热导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谢忠南 郭宏 +4 位作者 肖伟 张习敏 黄树晖 孙明美 解浩峰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46-254,共9页
通过控制硼含量制备不同界面结构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的界面显微组织及其对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处形成微米级B4C齿状结构,该结构为界面结合提供冶金结合和机械啮合的双重作用。金刚石/铜-硼复合材料获... 通过控制硼含量制备不同界面结构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的界面显微组织及其对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处形成微米级B4C齿状结构,该结构为界面结合提供冶金结合和机械啮合的双重作用。金刚石/铜-硼复合材料获得最高为695 W/(m·K)的热导率和535 MPa的弯曲强度。金刚石与B4C之间形成具有金刚石(111)//B4C (104)取向关系的半共格界面。微纳米级齿状结构可提高界面声子传输效率和界面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 热导率 界面结构
下载PDF
60%SiCp/2009铝基复合材料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的生长和表征
2
作者 廖燚钊 王兴平 +6 位作者 高川力 周茜 徐驰 金小越 杜建成 薛文斌 张永忠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35-452,共18页
在硅酸盐溶液中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60%SiCP(体积分数)/2009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陶瓷膜。研究氧化膜的显微组织、成分、润湿性及其耐腐蚀性能,探讨SiC颗粒表面火花放电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来自硅酸盐溶液的不溶性化合物(SiO_(... 在硅酸盐溶液中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60%SiCP(体积分数)/2009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陶瓷膜。研究氧化膜的显微组织、成分、润湿性及其耐腐蚀性能,探讨SiC颗粒表面火花放电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来自硅酸盐溶液的不溶性化合物(SiO_(2))使SiC颗粒表面产生火花放电,Al-Si-O化合物中的缺陷为SiC颗粒表面放电电流的传导提供优先路径。1200s时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形成5.5μm厚的均匀膜层,膜层的表面自由能在40s时达到最大值37.10 m J/cm^(2),并在1200 s时下降到25.95 m J/cm^(2)。此外,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铝基复合材料 SiC增强颗粒 火花放电 润湿性 耐蚀性
下载PDF
铸态Cu-1.16Ni-0.36Cr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3
作者 孙文明 李韶林 +3 位作者 宋克兴 王强松 丁宗业 朱莹莹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7,共8页
利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1.16Ni-0.36Cr合金在变形量为50%、变形温度为750~950℃、变形速率为0.01~10 s^(-1)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建立该合金热变形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Cu-1.16Ni-0.36Cr合金在700~900℃的... 利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1.16Ni-0.36Cr合金在变形量为50%、变形温度为750~950℃、变形速率为0.01~10 s^(-1)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建立该合金热变形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Cu-1.16Ni-0.36Cr合金在700~900℃的变形温度下以动态回复为主,在950℃下发生完全的动态再结晶。通过真应力应变曲线得到了该合金热变形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根据应变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对本构方程进行修正,通过修正后的回归方程对流变应力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热加工图表明,该合金适宜的热变形工艺参数为900~950℃和0.1~1 s^(-1),其中950℃和1 s^(-1)变形条件下组织状态最佳,为晶粒细小均匀的等轴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Cr合金 热压缩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材料发展战略研究
4
作者 赵鸿滨 周旗钢 +2 位作者 李志辉 李腾飞 屠海令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新材料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根基,是抢占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驱动力。本文梳理了新材料在信息、能源、生物、深空与深海探测等领域的发展趋势,发现新材料联用或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深度... 新材料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根基,是抢占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驱动力。本文梳理了新材料在信息、能源、生物、深空与深海探测等领域的发展趋势,发现新材料联用或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新材料发展的重要特点;系统分析了我国新材料产业在规模、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和集群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新材料产业发展存在的关键原材料依赖进口、核心装备尚未实现自主可控、高端产品自给率不高、部分重点产品缺乏应用迭代、标准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面向新兴产业亟需发展的9个重点方向以及面向未来产业亟需布局的7个重要方向。为推动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建议:着力筑牢新材料产业发展根基,扎实提升新材料产业链水平,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完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材料 关键核心技术 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新型工业化
下载PDF
SP700钛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
5
作者 田宁 宋晓云 +1 位作者 叶文君 惠松骁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6-683,共8页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SP700钛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合金在变形温度为800~880℃、应变速率为1~10 s–1、压缩变形量为30%和50%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及显微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SP700钛合金热压缩...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SP700钛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合金在变形温度为800~880℃、应变速率为1~10 s–1、压缩变形量为30%和50%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及显微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SP700钛合金热压缩变形的峰值流变应力降低.合金在800℃压缩变形时,流变应力曲线呈明显的动态软化,其显微组织中α片层逐渐破碎球化,部分α片层发生动态再结晶.随变形温度升高,合金压缩真应力–应变曲线呈稳态流变状态.在相同变形温度下,随应变速率和压缩变形量增加,α片层球化程度增加.热变形过程中,平行于压缩轴的α片层在压应力作用下弯曲扭折,片层内取向差不连续存在,并于不连续处存在新α/α界面.垂直于压缩轴的α片层在压应力作用下界面发生起伏,片层内部存在累积取向差.在界面起伏处β相楔入α片层,最终导致α片层的破碎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700钛合金 热变形条件 动态再结晶 高温流动行为 α片层球化
下载PDF
第三代半导体互连材料与低温烧结纳米铜材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柯鑫 谢炳卿 +5 位作者 王忠 张敬国 王建伟 李占荣 贺会军 汪礼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共15页
半导体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和产业革新的核心,随着高频、高压、高温、高功率等工况的日趋严峻及“双碳”目标的需要,以新型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逐步进入工业应用。半导体产业的贯通以及市场规模的快速扩... 半导体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和产业革新的核心,随着高频、高压、高温、高功率等工况的日趋严峻及“双碳”目标的需要,以新型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逐步进入工业应用。半导体产业的贯通以及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导致摩尔定律正逐渐达到极限,先进封装互连将成为半导体行业关注的焦点。第三代半导体封装互连材料有高温焊料、瞬态液相键合材料、导电胶、低温烧结纳米Ag/Cu等几个发展方向,其中纳米Cu因其优异的导电导热性、低温烧结特性和良好的可加工性成为一种封装互连的新型方案,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近年来从材料研究向产业链终端应用贯通的趋势非常明显。本文首先介绍了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概况并总结了第三代半导体封装互连材料类别;然后结合近期研究成果进一步围绕纳米Cu低温烧结在封装互连等电子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重点阐述,主要包括纳米铜粉的粒度、形貌、表面处理和烧结工艺对纳米铜烧结体导电性能和剪切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目前纳米铜在应用转化中面临的困境和亟待解决的难点,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低温烧结纳米铜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 封装互连 低温烧结 纳米铜 综述
下载PDF
空气气氛热处理对Pd膜氢渗透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殷朝辉 李帅 +3 位作者 杜淼 米菁 于庆河 郝雷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7,I0003,共8页
为了研究空气气氛热处理对Pd膜氢渗透性能的影响,采用化学镀沉积Pd膜,并对在573 K空气气氛热处理前后的Pd膜氢渗透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氢渗透方法对Pd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空气气氛热处理对Pd膜氢渗透性能的影响,采用化学镀沉积Pd膜,并对在573 K空气气氛热处理前后的Pd膜氢渗透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氢渗透方法对Pd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态Pd膜结构致密无缺陷,厚度为5μm左右,Pd膜在673、723、773 K的氢渗透率分别为3.62×10^(-9)、5.12×10^(-9)、6.80×10^(-9)mol/(m·s·Pa^(0.5))。573 K空气气氛热处理会导致Pd膜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积增大,氢在膜表面的解离吸附位点增加,进而提升膜的氢渗透性能。热处理后,Pd膜在673、723、773 K的氢渗透率分别为5.32×10^(-9)、6.44×10^(-9)、7.31×10^(-9)mol/(m·s·Pa^(0.5)),较热处理前提高了1.1~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膜 空气气氛热处理 氢渗透
下载PDF
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析
8
作者 刘楠楠 刘玉柱 +1 位作者 楚敬龙 杨晓松 《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310-316,共7页
冶炼是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核心环节,占比达90%以上。基于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碳排放特征分析,从碳绩效投入、碳绩效产出两个维度,尝试构建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多元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某铅冶炼企业应用初探,层次决策模型剖析权重。低... 冶炼是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核心环节,占比达90%以上。基于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碳排放特征分析,从碳绩效投入、碳绩效产出两个维度,尝试构建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多元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某铅冶炼企业应用初探,层次决策模型剖析权重。低碳绩效投入指标中碳源控制>资金费用>投入管理;其中碳源控制下一级指标权重净购入电力消耗控制>化石燃料燃烧消耗控制>冶金还原剂消耗控制>其他生产过程碳源直接消耗控制>净购入热力消耗控制。低碳绩效产出指标中碳排放强度>产出管理>碳处理能力>碳治理效果;其中碳治理效果下一级指标权重废气排放达标情况>废水处理达标情况>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范情况,产出管理下一级指标权重碳排放数据管理>碳交易管理>碳信息披露。基于不同情景,初步阐释碳减排策略效率,为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炼 碳排放 减排策略 低碳绩效评价
下载PDF
高溶质含量Cu-Ni-Si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研究
9
作者 于倩 彭丽军 +3 位作者 曹祎程 刘峰 罗毅 洪松柏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73-80,共8页
电连接器用铜合金为目前5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重要材料,Cu-Ni-Si系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电学性能、良好的抗应力松弛性能成为该研究背景下广泛应用的材料。目前尚缺乏热变形制度对该合金显微组织影响机理的研究。本文研究了变形温度... 电连接器用铜合金为目前5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重要材料,Cu-Ni-Si系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电学性能、良好的抗应力松弛性能成为该研究背景下广泛应用的材料。目前尚缺乏热变形制度对该合金显微组织影响机理的研究。本文研究了变形温度在600~950℃、应变速率在0.01~10.00 s-1条件下的高溶质含量Cu-Ni-Si合金铸锭的热变形行为,发现在高应变速率下,硬化和软化在变形过程中交替占据主导地位,流变应力呈“波浪形”变化。建立了合金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获得了高溶质含量Cu-Ni-Si合金的热变形温度为900~950℃,探究了不同变形条件下合金热变形过程的软化机制。结果表明,在950℃低应变速率时,合金的再结晶主要以晶界弓出形核的不连续动态再结晶为主,而在应变速率较高时,主要发生位错转动合并形成新的大角晶界的连续动态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SI合金 热压缩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在Y集团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英迪 《财会学习》 2022年第5期152-154,共3页
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在集团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预算管理一般是以财务目标和业务预算为起点,编制企业的年度预算,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对于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作用。本文以Y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为例... 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在集团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预算管理一般是以财务目标和业务预算为起点,编制企业的年度预算,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对于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作用。本文以Y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了Y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结合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通过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成预算目标,阐述了Y集团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及实施效果,探讨战略管理与预算管理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对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为导向 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应用 集团公司
下载PDF
稀土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苑慧萍 李志念 +1 位作者 沈浩 蒋利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4,134,共8页
稀土储氢材料具有易活化,吸放氢平台平坦、压力适中、压差小,抗杂质气体中毒性能好,适合室温操作等优点,作为镍氢二次电池(Ni/MH)电极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氢燃料电池领域作为安全高效的储氢材料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目前面向... 稀土储氢材料具有易活化,吸放氢平台平坦、压力适中、压差小,抗杂质气体中毒性能好,适合室温操作等优点,作为镍氢二次电池(Ni/MH)电极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氢燃料电池领域作为安全高效的储氢材料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目前面向应用的LaNi_(5)型和超晶格型稀土储氢材料近些年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组分优化、结构控制和性能衰减机理方面的研究,最后讨论了稀土储氢材料应用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大力拓展稀土储氢材料在氢能和二次电池产业的应用,对我国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储氢材料 电化学性能 储氢性能 相结构
下载PDF
粉末冶金多孔铝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爵灵 王林山 +2 位作者 郑逢时 胡强 汪礼敏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6-133,共8页
粉末冶金多孔铝材料具有质轻、耐腐蚀、孔隙均匀可控、比表面积大、近净成形等优点,可用于含油轴承、过滤器、热管毛细芯、铝空气电池电极、金属电极集流体、吸能材料、催化剂载体等产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 粉末冶金多孔铝材料具有质轻、耐腐蚀、孔隙均匀可控、比表面积大、近净成形等优点,可用于含油轴承、过滤器、热管毛细芯、铝空气电池电极、金属电极集流体、吸能材料、催化剂载体等产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由于铝活性较高,铝粉表面极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烧结扩散的进行,严重影响粉末冶金多孔铝的性能。本文综述了烧结助剂和烧结工艺对粉末冶金多孔铝表面氧化膜破除机理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压制烧结、松装烧结、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浆料涂覆烧结法和非水基凝胶注模成形法等五种制备方法,探讨了粉末冶金多孔铝的研究方向,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粉末冶金多孔铝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铝 粉末冶金 烧结助剂 烧结工艺 孔隙率
下载PDF
石煤含氟酸浸液中V(Ⅴ)-Fe(Ⅲ)-F-H_(2)O系钒铁分离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赖永传 杨鑫龙 +3 位作者 孙建之 尚鹤 莫晓兰 温建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3-1712,共10页
针对石煤含氟酸浸液中钒铁分离问题,计算并绘制298.15 K下V(Ⅴ)-Fe(Ⅲ)-F-H_(2)O系热力学平衡图,分析含钒离子、含铁离子随总钒浓度、总铁浓度、总氟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由0升高至3.00,由于氟离子与VO_(2)^(+)、Fe^(3+... 针对石煤含氟酸浸液中钒铁分离问题,计算并绘制298.15 K下V(Ⅴ)-Fe(Ⅲ)-F-H_(2)O系热力学平衡图,分析含钒离子、含铁离子随总钒浓度、总铁浓度、总氟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由0升高至3.00,由于氟离子与VO_(2)^(+)、Fe^(3+)的配位作用,含钒物种由阳离子转变为阴离子,含铁物种由阳离子转变为中性分子,此时可实现钒铁有效分离。定义pH_(50%)为含钒阴离子摩尔分数50%时的pH,溶液中总钒浓度升高、总铁浓度升高,均导致pH50%升高,总氟浓度升高,pH_(50%)则降低。采用N235阴离子萃取剂分离含氟溶液中的钒铁,当溶液中总钒浓度为0.05 mol/L、总铁浓度为0.05 mol/L、总氟浓度为0.50 mol/L时,溶液萃取pH升高,钒铁分离系数βV/Fe增加,当pH为1.97时,钒铁分离系数β_(V/Fe)可达122.86,钒铁达到有效分离,与热力学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V(Ⅴ)-Fe(Ⅲ)-F-H_(2)O系 热力学平衡 pH_(50%) 阴离子萃取剂
下载PDF
Mg-6Zn-3Sn合金的均匀化热处理及其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刘艳辉 马鸣龙 +4 位作者 李兴刚 李永军 石国梁 袁家伟 张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67-78,共12页
利用DSC、OM、XRD、SEM、TEM、维氏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研究Mg-6Zn-3Sn合金均匀化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分析合金过烧的原因和扩散动力学,确定合金的均匀化制度。结果表明,单级均匀化处理后,Mg_(2)Zn_(3)相分解,同时伴随着Mg_... 利用DSC、OM、XRD、SEM、TEM、维氏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研究Mg-6Zn-3Sn合金均匀化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分析合金过烧的原因和扩散动力学,确定合金的均匀化制度。结果表明,单级均匀化处理后,Mg_(2)Zn_(3)相分解,同时伴随着Mg_(2)Sn相的析出。当均匀化温度上升到350℃时,Mg_(2)Zn_(3)相导致合金的过烧。合金合适的均匀化制度为(335℃,24 h)+(400℃,6 h)。在双级均匀化过程中,合金的硬度持续下降,力学性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这与Zn和Sn原子的固溶和Mg_(2)Sn相的析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63镁合金 均匀化 显微组织 扩散动力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Zn对Al-Mg-Si合金时效析出相稳定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5
作者 余瑞 张永安 +5 位作者 李亚楠 李锡武 李志辉 闫丽珍 温凯 熊柏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4-158,共5页
6000系Al-Mg-Si合金综合力学性能优良,具有比强度高、成型性能好、焊后表面质量高、耐腐蚀性好等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车身板材。该系合金为可热处理强化合金,可以通过提高合金的时效响应速度,使合金在时效过程中获得尽可能... 6000系Al-Mg-Si合金综合力学性能优良,具有比强度高、成型性能好、焊后表面质量高、耐腐蚀性好等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车身板材。该系合金为可热处理强化合金,可以通过提高合金的时效响应速度,使合金在时效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强度提升。目前常用的措施是在合金中添加少量的Zn元素来促进时效析出,但Zn对合金时效析出相稳定性的影响却尚不明确。因此,本工作主要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计算了添加Zn的Al-Mg-Si合金中可能形成的Mg-Si相(包括Mg-Si GP区、β″相)和Mg-Zn相(包括Mg-Zn GP区、η′相)的晶格常数、形成焓。其中Mg_(2)Si_(1)Al_(3)、Mg_(2)Si_(3)Al_(6)、AlMg_(4)Si_(6)、Mg_(1)Si_(1)四种可能的Mg-Si GP区晶胞的形成焓从大到小为Mg_(2)Si_(1)Al_(3)、Mg_(2)Si_(3)Al_(6)、AlMg_(4)Si_(6)、Mg_(1)Si_(1),均低于Mg-Zn相的形成焓,说明Mg_(1)Si_(1)结构的GP区最稳定,且在添加少量Zn元素的Al-Mg-Si合金中很难形成Mg-Zn相。随后又进一步计算了Zn原子在Mg_(1)Si_(1)GP区和峰时效态析出相β″相中掺杂前后的晶格常数、形成焓、电子态密度,结果表明Zn原子的掺杂能够降低Mg-Si GP区和β″相的形成焓并提高其共价键强度,从而可能促进时效过程中Mg-Si GP区和β″相的形成,提高合金的时效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合金 第一性原理计算 时效析出相 形成焓 电子态密度
下载PDF
铝锂合金板材的各向异性及其在旋压壳体力学性能分布中的遗传效应
16
作者 林奔 马鹏程 +5 位作者 李昊然 邓三喜 曾广俊 唐建国 李劲风 李锡武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318-1330,共13页
研究厚度为20 mm的2A55铝锂合金板T6态时效(165℃,24 h)后的力学性能及晶粒组织。以20 mm厚度板材为原料,旋压制备直径为1 m的2A55铝锂合金旋压壳体,研究旋压壳体相同T6态时效后的时效析出相、晶粒组织及沿壳体轴向和周向的力学性能分... 研究厚度为20 mm的2A55铝锂合金板T6态时效(165℃,24 h)后的力学性能及晶粒组织。以20 mm厚度板材为原料,旋压制备直径为1 m的2A55铝锂合金旋压壳体,研究旋压壳体相同T6态时效后的时效析出相、晶粒组织及沿壳体轴向和周向的力学性能分布。结果表明,旋压壳体T6态时效后的析出相包括大量T1相(Al_(2)CuLi)、部分δ’相(Al_(3)Li)和θ’相(Al_(2)Cu)。T1相分布不均匀,亚晶界分布密集,但沿大角度晶界形成沿晶无沉淀带。板材同一方向力学性能基本一致,但不同方向存在各向异性,沿轧制方向强度最高而沿45°方向强度最低。旋压过程导致壳体不同位置周向和轴向与原始轧制方向的夹角变化,晶粒长宽比和织构不同。相应地,旋压壳体沿相同周向或轴向的力学性能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原始板材的各向异性在旋压壳体晶粒组织及力学性能分布方面存在遗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旋压成型 各向异性 力学性能 织构
下载PDF
我国航空铝合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熊柏青 闫宏伟 +2 位作者 张永安 李志辉 李锡武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5,共8页
航空铝合金作为航空器机体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国际上已发展形成高强高韧铝合金、高比强/高比模铝合金、含钪高性能铝合金等三类主要航... 航空铝合金作为航空器机体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国际上已发展形成高强高韧铝合金、高比强/高比模铝合金、含钪高性能铝合金等三类主要航空铝合金体系,新一代高性能合金研究、高灵活度制备加工以及数据驱动的高效合金设计是主要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航空铝合金产业与国际发达国家总体“并跑”、部分“跟跑”,特别是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宏观形势下,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自主创新能力难以支撑航空铝合金材料创新引领、部分品种材料及装备“卡脖子”问题突出、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测试和应用数据积累及过程管控等基础体系能力短板尚存等问题更为突出。需从航空铝合金材料竞争力提升、新材料研发先行、高效上下游合作研发、新材料应用推广、材料指标和应用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发力,提升我国航空铝合金产业创新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铝合金 高强高韧 高比模量
下载PDF
高温集热管真空寿命预测研究
18
作者 于庆河 米菁 +3 位作者 郝雷 杜淼 朗宇帆 郝雪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40,共4页
针对高温真空集热管真空老化性能展开真空度预测和寿命评价研究。模拟电站高温集热管运行环境,在400℃进行热循环模拟和热损测试,在450℃进行过热加速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集热管封离后,室温条件下其内初始真空度达4.7×10^(-4)Pa,在... 针对高温真空集热管真空老化性能展开真空度预测和寿命评价研究。模拟电站高温集热管运行环境,在400℃进行热循环模拟和热损测试,在450℃进行过热加速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集热管封离后,室温条件下其内初始真空度达4.7×10^(-4)Pa,在400和450℃经过400次循环后,管内真空度分别为5×10^(-3)Pa和6×10^(-2)Pa。室温状态下集热管在吸收涂层法向发射比为0.08,真空度为10^(-3)Pa时,400℃下热损为216 W/m,显示出良好的热性能。拟合结果表明在400℃条件下集热管使用寿命满足25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高温真空集热管 真空性能 老化 热损
原文传递
汽车发动机连接支架拓扑优化及增材制造研究
19
作者 刘英杰 胡强 +3 位作者 赵新明 张少明 黄帅 王永慧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38-2247,2267,共11页
开展汽车发动机连接支架拓扑优化及增材制造研究,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Topology Optimization模块对汽车发动机空调压缩机连接支架进行拓扑优化,并开展增材制造工艺研究,完成拓扑优化件打印。打印件与铸件相比质量减小约43.8%,... 开展汽车发动机连接支架拓扑优化及增材制造研究,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Topology Optimization模块对汽车发动机空调压缩机连接支架进行拓扑优化,并开展增材制造工艺研究,完成拓扑优化件打印。打印件与铸件相比质量减小约43.8%,一阶共振频率提高约23%(提高到255 Hz),且优化后的支架结构力学性能显著优于原铸件的力学性能;同时进行增材制造铝合金件热处理方法研究,获得了较优的热处理方法。实现了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拓扑优化增材制造一体化技术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轻量化 拓扑优化 增材制造
下载PDF
淬火水温对7B50铝合金厚板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
20
作者 任伟才 于明洋 +3 位作者 张永安 温凯 李锡武 高文理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6-91,共6页
采用室温拉伸测试、断裂韧性测试并结合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组织分析方法,研究淬火水温(20~60℃)对7B50铝合金厚板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并探究不同时效处理制度对淬火水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7B50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对淬火水温不敏感... 采用室温拉伸测试、断裂韧性测试并结合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组织分析方法,研究淬火水温(20~60℃)对7B50铝合金厚板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并探究不同时效处理制度对淬火水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7B50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对淬火水温不敏感,但断裂韧度随淬火水温改变变化显著,当淬火水温从60℃降至20℃时,峰时效态和过时效态合金的断裂韧性分别增加12.9%和11.4%.当淬火水温较高(40℃和60℃)时,与过时效态合金相比,峰时效态合金的断裂韧性对淬火水温更敏感.透射电镜观察揭示了晶界组织的差异导致的合金断裂韧度的变化.随着淬火水温降低,淬火态合金的晶界脱溶析出相尺寸逐渐减小,并且在时效处理后使晶界析出相尺寸减小、无沉淀析出带宽度变窄,特别是峰时效态合金的晶界析出相尺寸和晶界无沉淀析出带宽度随温度变化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淬火水温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断裂韧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