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FEM与CSAMT在新元煤矿富水区探测效果对比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帝铨 肖教育 +3 位作者 张继峰 胡艳芳 刘最亮 张新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9-1366,共8页
为了探测煤层中的富水体,首次在新元矿区开展了基于广域电磁法的富水区探测,并同时配套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作为对比。通过视电阻率数据曲线、频率—视电阻率拟断面图和反演结果的对比结果,显示广域电磁法具有探测深度大、效率高、... 为了探测煤层中的富水体,首次在新元矿区开展了基于广域电磁法的富水区探测,并同时配套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作为对比。通过视电阻率数据曲线、频率—视电阻率拟断面图和反演结果的对比结果,显示广域电磁法具有探测深度大、效率高、精度高的特点,可为煤矿富水区探测提供新的有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磁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富水区 煤矿
下载PDF
基于充电导体模型的水力压裂电磁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帝铨 李富 +3 位作者 张乔勋 黄亚 别勇杰 胡艳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9,共9页
随着中国非常规、超低渗油气资源的大力开发,压裂监测技术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电磁法在地球物理探测方面具有成本低、时效性强、探测深度大等优点,但面对大深度压裂环境,电磁压裂监测技术的可行性亟须论证。基于充电导体和电偶极源扩散... 随着中国非常规、超低渗油气资源的大力开发,压裂监测技术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电磁法在地球物理探测方面具有成本低、时效性强、探测深度大等优点,但面对大深度压裂环境,电磁压裂监测技术的可行性亟须论证。基于充电导体和电偶极源扩散电磁场理论,首先构建了不同深度和不同长度下的裂缝压裂模型,分析了各模型的地面总场及异常场的电磁响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井地电磁法进行压裂监测时,观测总场对裂缝长度增加引起的电磁响应不敏感,异常场存在低值带;深度为4000 m时,电磁异常小于1%,深度越大异常场衰减越严重,且相邻测点间异常场的绝对值与深度呈负相关,电磁法压裂监测技术难以兼顾探测精度与探测深度。然后,通过建立压裂监测物理模型,分析实测数据电磁异常曲线特征,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最后,结合前人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井中激发—地面接收的测网式电磁法压裂监测观测系统,对测区范围与测点间距进行合理约束,系统具有野外施工简捷、监测深度大等优势,为电磁法压裂监测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导体 电磁监测 探测深度 低值带 水力压裂
下载PDF
熊耳山地区栗子沟金矿勘查区构造叠加晕研究及找矿预测
3
作者 刘清泉 张青山 +7 位作者 曾毅 李建岭 李冰 赵红涛 陈向阳 陈肇华 熊伊曲 邵拥军 《矿产勘查》 2024年第9期1711-1719,共9页
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深边部找矿勘查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矿区深部盲矿预测及对勘查(新)区和勘查程度较低的矿区进行相对研究预测。本文基于构造叠加晕理论开展了熊耳山栗子沟金矿的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深边部找矿勘查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矿区深部盲矿预测及对勘查(新)区和勘查程度较低的矿区进行相对研究预测。本文基于构造叠加晕理论开展了熊耳山栗子沟金矿的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通过分析围岩和金矿脉的微量元素特征,确定了栗子沟金矿微量元素异常背景值和矿体指示元素特征。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结合“参照实用理想模型”,确定了栗子沟金矿的前缘晕元素、近矿晕元素和尾晕元素以及元素异常浓度分带,结果显示栗子沟金矿存在多阶段成矿作用叠加的特点。指示元素的轴向变化特征和规律表明前尾晕共存是栗子沟金矿重要的深部找矿预测标志。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圈定了预测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 找矿预测 栗子沟 熊耳山
下载PDF
江东金矿床黄铁矿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特征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若依 邵拥军 +1 位作者 刘清泉 张毓策 《矿产勘查》 2024年第5期708-723,共16页
江东金矿床位于湘东北地区万古金矿田,赋存于新元古代冷家溪群浅变质岩中,矿体受NW向断裂控制,金资源量约12.9 t,成矿规模大,能有效代表万古金矿田的成矿特征。目前,对于该矿床细致的矿相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金的富集机制研究相对较少... 江东金矿床位于湘东北地区万古金矿田,赋存于新元古代冷家溪群浅变质岩中,矿体受NW向断裂控制,金资源量约12.9 t,成矿规模大,能有效代表万古金矿田的成矿特征。目前,对于该矿床细致的矿相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金的富集机制研究相对较少,限制了对其成矿过程的理解。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江东金矿床的成矿阶段进行了划分,通过背散射图像和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获得江东金矿床不同世代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表明,江东金矿床成矿阶段划分为:石英-白钨矿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金阶段(Ⅲ)和石英-方解石阶段(Ⅳ)。根据黄铁矿的结构和微量元素特征,识别出4种类型的黄铁矿:第Ⅱ阶段的粗颗粒自形的Py1a(贫Co、Ni、As、Au)和多孔Py1b(富Co、Ni,贫As、Au);第Ⅲ阶段的Py2a(蚀变围岩中,富As、Au)以及Py2b(烟灰色石英脉中,富As、Au)。不可见金主要以固溶体金(Au~+)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晶格中,且其富集和As关系密切。结合前人研究,推断溶解-再沉淀、围岩硫化作用是江东金矿床主要的金沉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江东金矿床 元素赋存状态 金沉淀机制 江南造山带
下载PDF
湘东北万古金矿田江东金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和H-O同位素制约
5
作者 袁梓焜 邵拥军 +2 位作者 刘清泉 张毓策 王智琳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9-578,共20页
万古地区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和演化以及矿床成因类型尚存在争议。本次选择万古地区的江东金矿床,系统开展了不同阶段石英的SEM-CL分析、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以及H-O同位素测试。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成矿... 万古地区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和演化以及矿床成因类型尚存在争议。本次选择万古地区的江东金矿床,系统开展了不同阶段石英的SEM-CL分析、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以及H-O同位素测试。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流体由中温、中—低盐度的H_(2)O-NaCl-CO_(2)体系逐渐演化为中—低温、中—低盐度的H_(2)O-NaCl体系。H-O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岩浆流体是主要的成矿流体来源,可能来源于燕山期的岩浆活动。金在成矿流体中主要以Au(HS)_(2)^(-)形式运移,流体不混溶作用和水—岩反应可能是金沉淀的主要机制。综合江东金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O同位素研究结果,认为其属于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H⁃O同位素 成矿流体 江东金矿床 万古金矿田 湘东北
下载PDF
稀有金属世界的神族兄妹——电容“钽”与超导“铌”
6
作者 范志伟 熊伊曲 +5 位作者 邵拥军 王李昌 孙志标 许康琦 李想 邸洪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9-1324,共6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9年启动了“战略性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成矿动力学”重大研究计划。该计划以国家重大需求为核心牵引,瞄准关键性矿产资源所拥有的战略价值和科学价值,提炼和把握关键金属成矿的重大科学问题,实现矿床学研究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9年启动了“战略性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成矿动力学”重大研究计划。该计划以国家重大需求为核心牵引,瞄准关键性矿产资源所拥有的战略价值和科学价值,提炼和把握关键金属成矿的重大科学问题,实现矿床学研究的新突破,推动地球科学发展。为充分体现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做贡献,该计划专门设立“科普宣传与公共服务”项目,并将“服务社会与公众,构建相对完备的科普产品体系,打造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科普知识传播和重大研究计划宣传的平台”作为项目的主要任务。这是我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首次以项目的形式来支持科普工作。传播科学知识和方法,树立科学思想,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也是科学共同体的责任和主要任务。为此,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与项目组联合,通过学会微信公众号转载相关科普文章,并择优在学会会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上刊载,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研究计划 科学研究计划 微信公众号 科普文章 科普工作 矿产资源 科普宣传 国家重大需求
原文传递
多种电磁法在某金矿的野外勘探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春明 佟铁钢 何继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22-2429,共8页
为了对比分析广域电磁法、音频大地电磁法(AMT)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的勘探效果,在山东某金矿的已知地质剖面开展了多种电磁法实验勘探,通过对比分析在相同剖面上的实验结果发现,相对于AMT而言,广域电磁法具有浅层分辨能力高... 为了对比分析广域电磁法、音频大地电磁法(AMT)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的勘探效果,在山东某金矿的已知地质剖面开展了多种电磁法实验勘探,通过对比分析在相同剖面上的实验结果发现,相对于AMT而言,广域电磁法具有浅层分辨能力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等优点;相对于CSAMT而言,则具有勘探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关于广域电磁法的高频段广域电阻率与卡尼亚电阻率不重合现象、场源效应和阴影效应、电磁场多分量综合利用等问题上还值得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磁法 音频大地电磁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勘探深度 抗干扰能力
下载PDF
E-E_φ广域视电阻率定义的改进方法及场特性识别 被引量:5
8
作者 柳建新 佟铁钢 +2 位作者 刘春明 周文斌 蒋奇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59-2364,共6页
广域电磁法采用均匀大地表面水平电偶源的全区精确表达式定义广域视电阻率,与卡尼亚视电阻率相比,能更好地反映地电模型的电性特征。利用广域视电阻率定义方法定义了E Eφ方式的广域视电阻率、远区视电阻率及近区视电阻率,考虑观测方位... 广域电磁法采用均匀大地表面水平电偶源的全区精确表达式定义广域视电阻率,与卡尼亚视电阻率相比,能更好地反映地电模型的电性特征。利用广域视电阻率定义方法定义了E Eφ方式的广域视电阻率、远区视电阻率及近区视电阻率,考虑观测方位角的影响,同时得出了E Eφ观测装置的装置系数和电磁响应函数。对3层介质的A型、Q型、K型和H型的一维正演计算分析表明:E Eφ观测装置的广域电磁法的观测方位角的影响相当于φ=90°时观测坐标系的旋转,通过适当的校正,任意φ角的测深曲线更能真实地反映地电断面随深度的客观变化,综合3种不同视电阻率的分析,能够较好地识别人工源频率域测深中电磁场不同的渐近特性。基于E Eφ方式的广域电磁法扩大了观测范围,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磁法 E-Eφ装置 电磁响应函数 视电阻率 人工源频率测深
下载PDF
广域电磁法在武陵山区页岩气勘探中的探索应用——以黔北桐梓地区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帝铨 汪振兴 +2 位作者 胡艳芳 王涵 苏煜堤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998,共8页
武陵山区具备巨大的页岩气资源潜力,但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剧烈,大面积碳酸盐岩出露,油气勘探不适于使用以地震勘探为主的传统物探方法。本次采用广域电磁法在黔北桐梓地区开展页岩气勘探,克服了地形、碳酸盐岩和构造复杂的影响,... 武陵山区具备巨大的页岩气资源潜力,但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剧烈,大面积碳酸盐岩出露,油气勘探不适于使用以地震勘探为主的传统物探方法。本次采用广域电磁法在黔北桐梓地区开展页岩气勘探,克服了地形、碳酸盐岩和构造复杂的影响,查明了桐梓地区从EN—WS呈"凹隆相间"的构造格局,落实了目的层五峰—龙马溪组的空间展布特征,圈定出4处页岩气勘探有利区,有望助力实现武陵山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由点到面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磁法 页岩气 武陵山区 五峰—龙马溪组
下载PDF
对人工源频域电磁法视电阻率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龙西亭 刘春明 +1 位作者 柳建新 赵于前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178-1184,共7页
对人工源频域电磁法的三种视电阻率计算方法进行了有关理论、一维地电模型正演、野外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广域视电阻率对于地质基底电阻率反映更真实,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但计算公式复杂;远区视电阻率对于地质基底电阻率反映没... 对人工源频域电磁法的三种视电阻率计算方法进行了有关理论、一维地电模型正演、野外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广域视电阻率对于地质基底电阻率反映更真实,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但计算公式复杂;远区视电阻率对于地质基底电阻率反映没有广域视电阻率真实,但计算公式简单,且对于远区与过渡区的电阻率反映情况与广域视电阻率相同,也具备强抗干扰能力;卡尼亚视电阻率在远区与其他两种方法的结果相似,其计算视电阻率公式简单,但对于基底电阻率反映较差,且需额外测量磁场,导致抗干扰能力和工作效率不及前两者。故单纯从视电阻率反映的地质情况特别是基底地质情况看,广域视电阻率最优,远区视电阻率次之,卡尼亚视电阻率最次,但后两者计算公式简单。从勘探数据的正、反演角度而言,后两者的计算量要少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视电阻率 远区视电阻率 卡尼亚视电阻率 计算量 抗干扰
下载PDF
基于全相位FFT的电磁法有效相位信息提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帝铨 王涵 +3 位作者 胡艳芳 吴桐 汪振兴 苏煜堤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电磁法的相位相比于振幅,变化的幅度更大,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以往的研究一般采用传统加窗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方法提取相位信息,该方法存在2个方面的缺点,首先是测量精度受频谱泄漏的影响比较严重,其次... 电磁法的相位相比于振幅,变化的幅度更大,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以往的研究一般采用传统加窗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方法提取相位信息,该方法存在2个方面的缺点,首先是测量精度受频谱泄漏的影响比较严重,其次需要严格的“同步采样”。在实际应用中抗噪能力较差,导致无法获得有效的相位信息。为了提高抑制频谱泄漏能力,同时不受“同步采样”以及频率偏离的影响,采用全相位傅里叶变换方法进行了类脉冲、类充放电三角波、类方波以及高斯白噪声等典型干扰波形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步采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否存在噪声干扰,传统的FFT方法与全相位傅里叶变换方法的相位测量误差均小于1%;而在非同步采样的情况下,传统FFT方法无法获得准确的相位值,而全相位FFT方法无论是否含有噪声干扰均能获得有效相位信息。因此,全相位FFT法具有传统加窗FFT法所具有的优点,能有效地抑制高斯噪声,对电磁法典型的干扰波噪声有着良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相位FFT FFT 电磁法 相位
下载PDF
基于差分广域电磁法的三元复合驱监测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帝铨 何继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5-602,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三元复合驱驱油效率,优化驱油参数和跟踪调整技术,提出了基于差分广域电磁法的三元复合驱监测方法,并应用于大庆油田某区块的三元复合驱监测试验中。驱油过程中多次采集电磁场响应,将驱替前采集数据设为背景场,反演得到电... 为进一步提高三元复合驱驱油效率,优化驱油参数和跟踪调整技术,提出了基于差分广域电磁法的三元复合驱监测方法,并应用于大庆油田某区块的三元复合驱监测试验中。驱油过程中多次采集电磁场响应,将驱替前采集数据设为背景场,反演得到电阻率模型;然后利用测井电阻率数据进行标定,建立电阻率模型;最后基于电阻率模型的空间域一阶差分,采用残差梯度推断三元复合驱体系分布范围和前缘位置。井组生产数据验证了此方法可有效推断三元复合驱体系分布范围和前缘位置,为驱油注采参数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电磁法 广域电磁法 三元复合驱 油藏监测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72
13
作者 何继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09-1816,共8页
矿产资源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物质基础,随着浅部资源的日渐枯竭,"深地探测"战略提出向地球深部进军。电磁法是深地探测的支柱方法之一,但由于地球内部非均匀性强、耗散介质多,致使地下电磁波传播方程的求... 矿产资源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物质基础,随着浅部资源的日渐枯竭,"深地探测"战略提出向地球深部进军。电磁法是深地探测的支柱方法之一,但由于地球内部非均匀性强、耗散介质多,致使地下电磁波传播方程的求解成为世纪难题,因而传统电磁法在探测深度、探测精度和探测准确度方面存在不足,成为"深地探测"战略的关键瓶颈。笔者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发明了广域电磁法,建立了以曲面波为核心的电磁勘探理论,构建了全息电磁勘探技术体系,实现了频率域电磁法由平面波到曲面波的跨越;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深度高精度探测技术与装备,实现了强干扰条件下电磁信号的高信噪比-高精度-快速测量,打破了国外电磁法仪器装备的长期垄断。广域电磁法的探测深度、分辨率和信号强度分别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法)的5倍、8倍和125倍,实现了电磁法由粗放到精细的跨越,有力地支撑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深地探测"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磁法 大深度 高精度 伪随机信号
下载PDF
基于MySQL的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云起 李帝铨 王金海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0-1036,共7页
针对目前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软件集成度低、操作繁琐、数据无法统一管理的缺点,开发了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软件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和模块化设计。基于MySQL数据库开发的项目管理模块,可以实现项目数据自动化的存储和管理... 针对目前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软件集成度低、操作繁琐、数据无法统一管理的缺点,开发了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软件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和模块化设计。基于MySQL数据库开发的项目管理模块,可以实现项目数据自动化的存储和管理,基于Python的科学计算库开发的广域电磁法的数据处理模块,可满足广域电磁法勘探的数据处理需求,以数据可视化和交互操作为基础,可极大简化处理人员的操作过程,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本软件已经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对大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磁法 MYSQL数据库 项目管理 数据处理
下载PDF
基于拟流场法的堤坝管涌渗漏检测频率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房瑞 李帝铨 +2 位作者 吴桐 索光运 胡艳芳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第4期525-529,共5页
拟流场法为病险水库隐患探测和汛期堤坝查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和科学抢险决策依据,而堤坝管涌渗漏检测仪通过设置合适的频率才能提高隐患探测的准确性。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水体外电磁干扰在同一水深的衰减情况,计算了相同测量装... 拟流场法为病险水库隐患探测和汛期堤坝查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和科学抢险决策依据,而堤坝管涌渗漏检测仪通过设置合适的频率才能提高隐患探测的准确性。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水体外电磁干扰在同一水深的衰减情况,计算了相同测量装置下不同频率的发射电流变化,以此来评估信噪比。计算结果表明,水体具有低通特性,频率越高,水体外电磁干扰衰减越快;发射电流由于电缆的感抗会随发射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发射频率超过拐角频率时,无法形成稳定的人工源。因此,在保证发射电流强度的前提下,频率越高,水体外电磁干扰影响越小,信噪比越高。在已知渗漏区域的水库开展了对比试验工作,对比了30 Hz、300Hz、1 024Hz三种频率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频率为1 024 Hz的检测效果最好,与数值计算结果一致。因此,在施工时频率设置尽可能接近拐角频率可有效保证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流场法 堤坝管涌渗漏 渗流场 拐角频率
下载PDF
广域电磁法在赣南某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乔勋 李帝铨 田茂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5-1092,共8页
赣南某盆地版石组地层烃源岩丰富、总有机碳含量高,具有非常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由于该盆地多为红层覆盖、地面条件复杂、深部火山岩分布广泛,导致地震资料品质较低,目的层埋深、厚度等信息不清。将广域电磁法(WFEM)应用于该盆地油气勘... 赣南某盆地版石组地层烃源岩丰富、总有机碳含量高,具有非常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由于该盆地多为红层覆盖、地面条件复杂、深部火山岩分布广泛,导致地震资料品质较低,目的层埋深、厚度等信息不清。将广域电磁法(WFEM)应用于该盆地油气勘探,揭示了研究区内富有机质页岩层为低阻,厘清了研究区地层展布、厚度、埋深等关键信息,落实了主要目的层版石组分布范围及参数井井位,为油气资源评价和选区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磁法 页岩油气 致密油气 红层 火山岩
下载PDF
广域电磁法理论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57
17
作者 何继善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5-990,共6页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电磁法是寻找矿产资源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随着浅部资源的日渐枯竭,大深度高精度的电磁勘探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技术难题,也是勘探地球物理学的研究热点。针对原有的人工源频率域电磁法深度浅、精度低等问...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电磁法是寻找矿产资源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随着浅部资源的日渐枯竭,大深度高精度的电磁勘探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技术难题,也是勘探地球物理学的研究热点。针对原有的人工源频率域电磁法深度浅、精度低等问题,从理论、方法、技术到应用,开展了系统研究,发明了广域电磁法。为频率域电磁法由粗放到精细的发展,跨越了一大步。由此形成了"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成果,2018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广域电磁法为油气勘探、深部找矿、煤矿水害探测、地质灾害防治、压裂监测、城市物探等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有力地支撑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深地探测"战略。本专栏收集的论文,主要分布在固体矿产、页岩气和地热探测,压裂监测与航空物探应用等技术研究领域。本文重点围绕这些论文,对广域电磁法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深度 高精度 广域电磁法 伪随机信号
下载PDF
E-E_x和E-E_φ广域电磁法测量范围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帝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5-1332,共18页
应用标量CSAMT方法定义E-E_x广域电磁法的测量范围,场强和视电阻率曲线会出现严重畸变,因此需要重新定义E-E_x广域电磁法的测量范围。本文采用均匀半空间模型,分析天线方向图、电磁场和视电阻率随角度的变化规律,研究E-E_x和E-E_φ广域... 应用标量CSAMT方法定义E-E_x广域电磁法的测量范围,场强和视电阻率曲线会出现严重畸变,因此需要重新定义E-E_x广域电磁法的测量范围。本文采用均匀半空间模型,分析天线方向图、电磁场和视电阻率随角度的变化规律,研究E-E_x和E-E_φ广域电磁法的测量范围。结果显示,E-E_x广域电磁法最佳测量范围在发射偶极中垂线两侧30°和轴向两侧20°张角内,E-E_φ广域电磁法最佳测量范围在发射偶极中垂线两侧60°张角内。采用E-E_x测量时,旁侧剖面长度约为垂直收发距的1.15倍,而采用E-E_φ测量时,测线长度可达垂直收发距的3.46倍。建议在发射偶极中垂线两侧30°张角和轴向两侧20°张角范围内采用E-E_x测量方式,在中垂线两侧30°~60°范围内采用E-E_φ测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磁法 测量范围 CSAMT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pseudo-random frequency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 in mining areas with strong interferences 被引量:7
19
作者 Yan-fang HU Di-quan LI +2 位作者 Bo YUAN Guang-yun SUO Zi-jie LI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774-788,共15页
Due to the stro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 and human interference,traditional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cannot obtain high quality resistivity data of mineral deposits in Chinese mines.The wide field electromagneti... Due to the stro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 and human interference,traditional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cannot obtain high quality resistivity data of mineral deposits in Chinese mines.The wide field electromagnetic method(WFEM),in which the pseudo-random signal is taken as the transmitter source,can extract high quality resistivity data in areas with sever interference by only measuring the electric field component.We use the WFEM to extract the resistivity information of the Dongguashan mine in southeast China.Compared with the audio magnetotelluric(AMT)method,and the 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CSAMT) method,the WFEM can obtain data with higher quality and simpler operations.The invers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FEM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location of the main ore-body,which can be used for deep mine exploration in areas with strong inter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random signal frequency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 wide field electromagnetic method(WFEM) strong interference anti-interference capability Dongguashan copper deposit
下载PDF
基于视电流参数变化的断层识别方法
20
作者 李军广 李帝诠 杨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8-536,共9页
在对目前常规广域电磁资料断层解释方法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1种基于视电流参数变化的断层识别新方法——视电流法。视电流法基于广域电磁理论,结合断层产生机理,以广域电磁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地电断面与虚拟-等效电路建立联系,以虚拟... 在对目前常规广域电磁资料断层解释方法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1种基于视电流参数变化的断层识别新方法——视电流法。视电流法基于广域电磁理论,结合断层产生机理,以广域电磁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地电断面与虚拟-等效电路建立联系,以虚拟-等效电路为载体,应用视电流理论公式,结合研究区的地质背景,实现对广域电磁勘探资料断层发育位置的科学性推断。理论模型测试和应用实例证明,可以根据视电流在地下空间的变化趋势来准确推断地下断层的发育位置,降低电磁资料解释的多解性。同时,也验证了视电流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及视电流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磁资料 视电流 断层识别 虚拟-等效电路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