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1
作者 马芝金 陈铁军 魏永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4期414-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糖链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CA50)、β2-微球蛋白(carbohydrate antigen,β2-M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糖链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CA50)、β2-微球蛋白(carbohydrate antigen,β2-M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fragmen19,CYFRA21-1)在肺癌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ecsys 2010电化学发光仪检测85例肺癌患者、6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28例健康人血清中6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 CEA、CA125、CA50、β2-MG、NSE、CYFRA21-1 6种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中的含量均显著增高,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EA、CYFRA21-1、NSE、CA125、CA50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2-MG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YFRA21-1在鳞癌中的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在小细胞肺癌中水平高于其他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在腺癌中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50、β2-MG3种标志物在4种类型肺癌中的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FRA21-1、CA125、NSE、CE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并可以用于评价疗效;CYFRA21-1、CA125、NSE具有良好的组织学特异性,可以鉴别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肺癌 联合检测
下载PDF
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春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9期103-104,共2页
目的将恩度联合化疗应用于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分析及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依据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化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恩度联合化疗。比较两组... 目的将恩度联合化疗应用于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分析及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依据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化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恩度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1年内总生存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0.00%,高于参照组患者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9,P=0.0449<0.05)。实验组患者1年内总生存率为76.67%,高于参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933,P=0.0320<0.05)。结论对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恩度联合化疗均能得到良好临床效果,充分展现应用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度 化疗 晚期恶性肿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晚期或复发性妇科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春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20期124-125,共2页
目的分析晚期或复发性妇科肿瘤患者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4例晚期或复发性妇科肿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7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白蛋白结合型... 目的分析晚期或复发性妇科肿瘤患者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4例晚期或复发性妇科肿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7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16例、无变化1例,总有效率为97.3%(36/37);参照组患者治疗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5例、无变化7例,总有效率为81.1%(30/37);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5, P=0.0246<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低于参照组的3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34, P=0.0238<0.05)。结论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晚期或复发性妇科肿瘤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患者临床各项症状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并且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铂类 妇科肿瘤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于丽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149-149,共1页
目的 观察与评价奥沙利铂联合5-氟脲嘧啶(5-Fu)化疗法治疗胃肠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2例胃肠肿瘤患者给予奥沙利铂(85mg/m^2)、5-Fu(600mg/m^2)治疗,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结果42例胃肠肿瘤患者中,获得完全... 目的 观察与评价奥沙利铂联合5-氟脲嘧啶(5-Fu)化疗法治疗胃肠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2例胃肠肿瘤患者给予奥沙利铂(85mg/m^2)、5-Fu(600mg/m^2)治疗,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结果42例胃肠肿瘤患者中,获得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8例,稳定(SD)8例,恶化(PD)4例,总有效率(CR+PR)71.4%;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和呕吐、外周神经毒性、黏膜炎、腹泻,但以Ⅰ~Ⅱ度为主。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Fu化疗法治疗胃肠肿瘤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5-FU化疗 胃肠肿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联合微信平台对肺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5
作者 杨洋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0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联合微信平台对肺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肿瘤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参照组(150例,实施常规出院护理措施)与研究组(150例,实施延续性护理联合...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联合微信平台对肺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肿瘤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参照组(150例,实施常规出院护理措施)与研究组(150例,实施延续性护理联合微信平台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及RPFS量表各维度得分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以及RPFS量表认知、情感、行为、躯体维度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RPFS量表各维度得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上述各指标均比参照组下降更低(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联合微信平台应用于肺肿瘤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可改善患者化疗后的癌因性疲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延续性护理 微信平台 负性情绪 癌因性疲乏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6
作者 杨春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2期75-76,共2页
目的研究在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中采取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数据分析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纳入的64例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患者平均分组,将奥沙利铂治疗应用在参照组,... 目的研究在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中采取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数据分析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纳入的64例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患者平均分组,将奥沙利铂治疗应用在参照组,将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应用在实验组,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组间差异。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参照组数值,临床有效率计算值高于参照组数值,P <0.05,统计学具有分析检验的意义存在。结论将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应用在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中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老年 胃肠恶性肿瘤
下载PDF
大蒜素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M期阻滞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铁军 哈敏文 +3 位作者 孙丽萍 宫月华 柳云恩 袁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M期阻滞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MTT比色法检测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等技术,比较药物处理前后M期细胞占总细胞数百分比的变化,观察细胞微... 目的:探讨大蒜素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M期阻滞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MTT比色法检测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等技术,比较药物处理前后M期细胞占总细胞数百分比的变化,观察细胞微管结构及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在胞内分布的变化,并做荧光定量分析cyclin B1在用药前后量的改变。结果:大蒜素抑制SGC-7901细胞的24h IC50为7.2μg/ml,72h IC50为20μg/ml;经大蒜素处理后,M期细胞占总细胞数的30.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9%(P<0.05)。经大蒜素处理后细胞变小变圆,微管结构消失,胞质模糊;而对照组细胞形态正常,微管结构清晰完整。经大蒜素处理后,胞质中cyclin B1表达升高,并向核内聚集,cyclin B1荧光定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蒜素可以促进微管解聚,可以提高促成熟因子(MPF)的重要成份cyclin B1在细胞内的表达并促进其向核内转移,使细胞周期阻滞于M期。大蒜素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作用于M期的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胃肿瘤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B1 微管
下载PDF
胃黏膜“血清学活检”与胃癌复发预警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铁军 袁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胃癌复发预警对于提高胃癌根治水平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尚未发现特别理想的血清学监测指标。本文介绍了胃黏膜"血清学活检",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杆菌Ig G(H.pylori-Ig G)抗... 胃癌复发预警对于提高胃癌根治水平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尚未发现特别理想的血清学监测指标。本文介绍了胃黏膜"血清学活检",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杆菌Ig G(H.pylori-Ig G)抗体在胃癌复发预警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活检 胃癌 复发预警 胃功能
下载PDF
贝伐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铁军 李琳琳 +1 位作者 王月 于丽萍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方法:收集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及辽宁省肿瘤医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贝伐单抗300mg联合顺铂60mg)24例,...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方法:收集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及辽宁省肿瘤医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贝伐单抗300mg联合顺铂60mg)24例,对照组(顺铂60mg)24例.每2周用药1次,第1周期用药前及结束后4周行彩超评价疗效,并行胸水VEGF测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 vs.54.2%,P =0.029),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胸水VEGF下降明显(P 〈0.01),其中治疗组中有效者比无效者胸水VEGF水平降低更为显著(P 〈0.001).结论:贝伐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胸水VEGF可能成为其疗效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对患者血清VEGF和TA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月 李蕾蕾 朱琳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959-963,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异常蛋白(TA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异常蛋白(TA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6个周期。分别记录各组患者临床特征情况;双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基线和治疗2个周期、6个周期的血清VEGF、TAP水平;评价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结果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基线VEGF水平与原发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血清CEA水平、血清CA19-9水平相关(P<0.05),基线TAP水平与年龄、转移部位数目、分化程度、Karnofsky评分相关(P<0.05)。与基线比较,治疗后2个周期、6个周期的VEGF、TAP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缓解有55例(63.95%),稳定18例(20.93%),进展有13例(15.12%),临床有效率为63.95%,疾病控制率为84.88%。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患者的VEGF水平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AP水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对临床有效率的敏感度为85.50%,特异度为61.30%,准确度为76.60%,对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9.50%、92.30%、81.40%;TAP对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2.70%、58.10%、54.70%,对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0.70%、61.50%、52.30%;VEGF+TAP对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1.80%、87.10%、70.90%,对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4.00%、69.20%、73.30%。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VEGF、TAP水平,其中血清VEGF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的预测价值尚可,而TAP的预测价值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异常蛋白
下载PDF
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红细胞沉降率在结肠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芝金 陈铁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303-308,共6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在结肠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 目的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在结肠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确诊的结肠癌患者122例,同期收取122例结肠良性疾病患者和122例健康对照。采用仪器法检测PDW与RDW,采用魏氏法检测ESR。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结肠癌组、结肠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PDW、RDW及ESR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结肠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组相比,PDW、RDW及ESR水平在结肠癌患者中显著升高(P <0. 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ESR水平在结肠良性疾病中显著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DW、RDW及ESR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组织分型、分期及分化程度呈线性关联。且PDW、RDW及ESR在未分化癌、Ⅲ~Ⅳ期结肠癌及低分化结肠癌患者的增高最显著。ROC结果显示,联合PDW、RDW、ESR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区分结肠癌与结肠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的灵敏度为92.4%,特异性为83.0%。生存分析显示,相比低PDW组,高PDW组生存率显著降低(χ~2=5.694,P=0.017);相比低RDW组,高RDW组生存率显著降低(χ~2=17.859,P<0.001);相比低ESR组,高ESR组生存率显著降低(χ~2=8.173,P=0·004)。结论联合PDW、RDW及ESR在结肠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意义,可为结肠癌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分布宽度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沉降率 癌胚抗原 结肠癌
下载PDF
不同剂量奥沙利铂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富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951-95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奥沙利铂应用于老年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130例老年HCC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奥沙利铂使用不同剂量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80mg/m2奥沙利...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奥沙利铂应用于老年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130例老年HCC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奥沙利铂使用不同剂量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80mg/m2奥沙利铂治疗,研究组(72例)采用40mg/m2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术后不良反应与总生存期。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均超过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术后胃肠道反应(15.27%)、疼痛(18.06%)低于对照组46.55%、60.34%,WBC(7.97±1.03)×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3.97±1.58)×109/L,ALT(45.62±22.58)U/L明显低于对照组(78.63±23.87)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1年、3年存活率依次为63.79%、34.48%,研究组则为69.44%、41.6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剂量奥沙利铂应用于老年HC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相当,低剂量奥沙利铂治疗后不良反应轻,且不影响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不同剂量 老年 原发性肝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月 陈铁军 于丽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3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一线化疗治疗失败或缓解后再进展的35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化疗期间毒副反应。结果 35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一线化疗治疗失败或缓解后再进展的35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化疗期间毒副反应。结果 35例患者中,0例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13例进展(PD),有效率(RR)为20.0%,疾病控制率(DCR)为62.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4.2个月。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毒性、关节疼痛、乏力、恶心呕吐、液体潴留、周围神经毒性及转氨酶升高,多为Ⅰ~Ⅱ度,对症处理后可逆转。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获益,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 多西他赛 晚期胃癌 化学治疗
下载PDF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以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富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5期108-108,共1页
目的对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术后转移胃癌复发率。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实施治疗的98例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其中对照组49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 目的对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术后转移胃癌复发率。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实施治疗的98例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其中对照组49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治疗有效性及术后生存率。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术后1、2年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能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并延长患者术后生存率,减少患者术后转移胃癌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维持化疗治疗 晚期胃癌 术后复发转移胃癌
下载PDF
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庞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3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均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缓解率、毒副反应和KPS评分。结果治疗后,29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例无变化,2例进展,临床缓解率为87.50%。患者有3例口腔黏膜... 目的探讨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均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缓解率、毒副反应和KPS评分。结果治疗后,29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例无变化,2例进展,临床缓解率为87.50%。患者有3例口腔黏膜炎、4例恶心呕吐、1例贫血、1例肝功能损伤和1例白细胞降低,发生率25.00%。患者治疗前KPS评分为(63.16±13.67)分,治疗后为(89.19±10.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健康水平,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老年晚期胃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顺铂联合培美曲塞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富娟 陈铁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8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顺铂联合培美曲塞一线用于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多西他赛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进行治疗,比较其临床效果及其... 目的探讨分析顺铂联合培美曲塞一线用于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多西他赛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进行治疗,比较其临床效果及其相关指标:按照RECIST1.0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按照NCI-CTC 3.0标准评价不良反应发生率,按照GQOL-74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9.54%,病情总控制率为86.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27.91%,病情总控制率为69.7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病情总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液学毒性、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肝功能受损、消化道反应、皮疹、肾功能受损等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顺铂联合培美曲塞给予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治疗具有较为确切的临床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培美曲塞 顺铂 老年晚期肺腺癌
下载PDF
肺癌患者实施姑息性化疗对可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富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实施姑息性化疗对可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5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姑息性化疗组(29例)和非化疗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及其生活质量。结果姑息性化...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实施姑息性化疗对可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5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姑息性化疗组(29例)和非化疗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及其生活质量。结果姑息性化疗组生存率、KPS评分明显高于非化疗组(P<0.05);姑息性化疗组整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非化疗组(P<0.05)。结论姑息性化疗能够有效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息性化疗 肺癌患者 近期生存期 作用
下载PDF
顺铂联合安维汀腔内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973-974,共2页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安维汀腔内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并治疗的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手段为顺铂联合安维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顺铂药物治疗。在第一周期的用药结束前...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安维汀腔内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并治疗的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手段为顺铂联合安维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顺铂药物治疗。在第一周期的用药结束前后四周使用彩超检测对治疗效果评价,并且实行胸水VEGF测定。结果:治疗组(83.3%)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0.0%),P值为0.026,小于0.05,2组在不良反应上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胸水VEGF下降效果明显,其中治疗组的有效者同无效者胸水VEGF水平的降低程度更大。结论:顺铂联合安维汀腔内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且胸水VEGF可能成为预测治疗效果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安维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胸腔灌注洛铂对治疗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月 陈铁军 于丽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1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洛铂治疗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9例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行胸腔置管引流后,对照组给予胸腔内注入顺铂,治疗组给予胸腔内注入洛铂及顺铂,1次/周,灌注2次... 目的探讨洛铂治疗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9例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行胸腔置管引流后,对照组给予胸腔内注入顺铂,治疗组给予胸腔内注入洛铂及顺铂,1次/周,灌注2次后评价疗效,最多灌注4次,同时观察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1.7%(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率为63.3%,高于对照组的34.5%(P<0.05)。结论洛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铂 顺铂 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灌注
下载PDF
探讨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多西他赛和表柔比星联用时用药顺序对化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曦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2期154-155,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多西他赛和表柔比星联用时的用药顺序对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选择6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依据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33例患者均先使用... 目的分析探讨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多西他赛和表柔比星联用时的用药顺序对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选择6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依据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33例患者均先使用表柔比星再使用多西他赛进行治疗。一组为观察组,33例患者均先使用多西他赛再使用表柔比星。均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近期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为81.8%,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对比生存获益率也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显著(P <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则未见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先使用多西他赛再使用表柔比星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具有治疗实施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多西他赛 表柔比星 用药顺序 化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