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M-CM的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物流协同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瑞敏 杨晓英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69,共9页
针对如何科学准确评价供应链物流协同问题,以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展开研究。综合考虑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征,从物流管理精益化、过程信息化和决策智能化三个维度建立供应链物流协同评价指标体系;考虑指标结构的复杂性,构建基于... 针对如何科学准确评价供应链物流协同问题,以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展开研究。综合考虑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征,从物流管理精益化、过程信息化和决策智能化三个维度建立供应链物流协同评价指标体系;考虑指标结构的复杂性,构建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物流协同结构模型,利用AMOS拟合修正模型得到指标路径系数及权重;为克服评价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建立物流协同综合评价云模型(CM),利用标准云、综合评价云以及两者的相似度判断物流协同水平。通过某农机装备制造企业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为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物流协同管理与科学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供应链 物流协同 结构方程模型 云模型
下载PDF
轴承柔性智能制造的物料配送期量动态优化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红岩 杨晓英 +1 位作者 赵恒喆 张志文 《工业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62,共8页
针对传统物料配送方式难以满足轴承柔性智能生产的问题,提出自适应多品种变批量的物料配送期量优化方法。首先,以配送成本、线边库存成本、自动导引运输车数量为优化目标,考虑物料数量、自动导引运输车配送能力、配送时间等约束,构建多... 针对传统物料配送方式难以满足轴承柔性智能生产的问题,提出自适应多品种变批量的物料配送期量优化方法。首先,以配送成本、线边库存成本、自动导引运输车数量为优化目标,考虑物料数量、自动导引运输车配送能力、配送时间等约束,构建多目标协同的多频次少批量物料配送期量优化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决策变量的特征,采用反映配送信息的实值进行编码,设计改进拥挤度计算方法和改进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提高算法寻优能力;最后,通过实例应用对优化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较优化前,平均配送批量减少42%,平均配送间隔期缩短30%,总配送成本可减少17%以上,实现了不同型号下物料配送期量的自适应与自决策,有效降低了配送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多目标 物料配送 自动导引运输车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保护轴承热特性研究及减摩设计
3
作者 李迎春 聂傲男 +3 位作者 杨明宣 朱定康 邱明 杨更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6-655,共10页
针对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AMBs)转子跌落过程中转子与保护轴承碰摩产生巨大冲击、振动和大量摩擦热,易使保护轴承失效的问题,对立式转子跌落到保护轴承过程中的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转子跌落对保护轴承造成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 针对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AMBs)转子跌落过程中转子与保护轴承碰摩产生巨大冲击、振动和大量摩擦热,易使保护轴承失效的问题,对立式转子跌落到保护轴承过程中的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转子跌落对保护轴承造成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一种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保护轴承关键表面沉积固体润滑薄膜(类石墨碳基薄膜,GLC)的减摩方法,并对镀膜、未镀膜的保护轴承进行了转子跌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跌落转速为20000 r/min时,保护轴承的最高温度为210.60℃,出现在转子与轴承内圈端面高速碰摩阶段,该温度超过了轴承钢160℃的回火温度,导致轴承烧伤而失效。在跌落试验中,镀有GLC薄膜的自润滑保护轴承试验后的沟道和端面外观明显优于未镀膜保护轴承,由碰摩发热导致的内圈端面硬度下降也较轻,质心轨迹和轴向位移更加平稳,温升更低,GLC薄膜起到了关键的自润滑和减摩功能,提高了保护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服役可靠性,为解决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中保护轴承易失效而发生重大事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 保护轴承 类石墨碳基薄膜 减摩
下载PDF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中顾客需求重要度确定方法研究
4
作者 吕锋 刘芬 +3 位作者 冯壮壮 张淑萍 赵梓渌 吕玲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80,共8页
为了准确地反映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中的顾客需求,文章基于手段-目的链理论从顾客期望角度获取顾客需求,提出了云模型、模糊DEMATEL和改进的分析型Kano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顾客需求重要度。利用云模型解决专家评价模糊不确定问题,确定顾... 为了准确地反映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中的顾客需求,文章基于手段-目的链理论从顾客期望角度获取顾客需求,提出了云模型、模糊DEMATEL和改进的分析型Kano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顾客需求重要度。利用云模型解决专家评价模糊不确定问题,确定顾客需求初始重要度。考虑到顾客需求间的有向影响关系,引入模糊DEMATEL方法,对顾客需求初始重要度进行修正。基于贴近度的顾客需求分类准则,构建了改进的分析型Kano模型,引入基于顾客满意度的顾客需求重要度指数和满意度指数,确定顾客需求最终重要度。以某数控机床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为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服务系统 顾客需求 云模型 模糊DEMATEL 分析型Kano模型
下载PDF
基于自助法的弧齿锥齿轮齿面修正
5
作者 赵岩 李聚波 +3 位作者 王松林 苏建新 李天兴 蒋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3,共5页
为了降低弧齿锥齿轮在批量加工制造中存在的齿面偏差,提出一种基于自助法的弧齿锥齿轮齿面修正方法。以同一批次小样本弧齿锥齿轮作为研究对象,在自助法统计齿面偏差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得到大量的齿面偏差数据;利用NURBS曲面拟合方法构... 为了降低弧齿锥齿轮在批量加工制造中存在的齿面偏差,提出一种基于自助法的弧齿锥齿轮齿面修正方法。以同一批次小样本弧齿锥齿轮作为研究对象,在自助法统计齿面偏差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得到大量的齿面偏差数据;利用NURBS曲面拟合方法构建齿面的均值差曲面,将它作为实际加工齿面,建立齿面偏差的数字化预控补偿模型,对它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批量齿面数控加工的机床修正参数,然后不断调整机床加工参数,实现齿面的预控修正补偿;最后对修正前、后齿面偏差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小轮齿面偏差比修正前降低了76.66%,验证了自助法齿面修正理论的有效性,对指导弧齿锥齿轮批量齿面修正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助法 弧齿锥齿轮 齿面修正 齿面偏差
下载PDF
修形斜齿轮成形磨削中齿廓精度补偿方法
6
作者 张浩 苏建新 +1 位作者 邓效忠 韩正阳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建立了斜齿轮齿廓修形的坐标方程与成形磨削砂轮修整的几何算法,优化出齿廓修形后的砂轮截面廓形;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机床位置误差与齿廓偏差之间的耦合关系;编制了成形磨削齿廓精度调整软件,计算出斜齿轮修形与之对应的成形砂轮... 建立了斜齿轮齿廓修形的坐标方程与成形磨削砂轮修整的几何算法,优化出齿廓修形后的砂轮截面廓形;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机床位置误差与齿廓偏差之间的耦合关系;编制了成形磨削齿廓精度调整软件,计算出斜齿轮修形与之对应的成形砂轮廓形和齿廓精度调整参数。通过修形斜齿轮的成形磨削试验,验证了砂轮廓形修整的正确性和齿廓精度调整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修形 砂轮廓形 成形磨削 齿廓精度
下载PDF
基于全模型谐波减速器轴承受力状态分析
7
作者 王鑫隆 庞晓旭 +2 位作者 邱明 杨更生 朱定康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针对柔性薄壁轴承在谐波减速器中的受力问题,分析了以往单因素分析轴承的不足;为探究其他部件对轴承受力的影响,通过整机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探究了柔轮受力变形及滚道滚子变形协调过程,整体得到薄壁柔性轴承的受力状态;并通过Workbench... 针对柔性薄壁轴承在谐波减速器中的受力问题,分析了以往单因素分析轴承的不足;为探究其他部件对轴承受力的影响,通过整机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探究了柔轮受力变形及滚道滚子变形协调过程,整体得到薄壁柔性轴承的受力状态;并通过Workbench软件对整机模型进行了应力和变形的验证。结果表明,轴承的仿真受力状态与理论计算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力 轴承 整机 变形
下载PDF
面向弧齿锥齿轮网络化制造过程的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聚波 高振山 +3 位作者 李天兴 杨建军 徐爱军 王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27-236,共10页
为了更有效地支持弧齿锥齿轮网络化制造过程的信息交互与集成运行,实现整个网络化制造过程信息数据的集成化管理与控制。该文结合弧齿锥齿轮生产制造过程特点,从信息集成与网络化管理层面,提出了一种面向弧齿锥齿轮网络化制造过程的信... 为了更有效地支持弧齿锥齿轮网络化制造过程的信息交互与集成运行,实现整个网络化制造过程信息数据的集成化管理与控制。该文结合弧齿锥齿轮生产制造过程特点,从信息集成与网络化管理层面,提出了一种面向弧齿锥齿轮网络化制造过程的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建立了弧齿锥齿轮网络化制造的集成运行模式,构建了制造过程信息描述与集成框架和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型,开发了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原型系统,实现了弧齿锥齿轮网络化制造过程信息的集成统一管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面向弧齿锥齿轮网络化制造过程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体系架构和实现方法可行实用,可有效提高整个弧齿锥齿轮网络化制造过程的运行和管理效率。以该文企业应用试验的弧齿锥齿轮网络化制造过程为例,相对于该企业传统分散式的生产制造和信息管理模式,生产率提高了约8%,管理效率提高了25%左右,生产成本降低了3%以上。该研究可为开展弧齿锥齿轮网络化制造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制造 信息管理 信息集成 管理系统 体系结构
下载PDF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下的滚动轴承可靠性评估与设计方法
9
作者 李燕科 邱明 +2 位作者 李军星 牛凯岑 许艳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6-422,共7页
针对滚动轴承可靠性低、缺乏设计依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应力-强度干涉模型下的滚动轴承可靠性评估与设计方法。考虑滚动轴承实际承载当量动载荷和规定当量动载荷的随机特性,假设两者为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建立滚动轴承可靠性评估... 针对滚动轴承可靠性低、缺乏设计依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应力-强度干涉模型下的滚动轴承可靠性评估与设计方法。考虑滚动轴承实际承载当量动载荷和规定当量动载荷的随机特性,假设两者为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建立滚动轴承可靠性评估与设计模型。其次,对多型号多工况下的深沟球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滚动轴承可靠性评估与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当量动载荷的许用范围,结合轴承设计公式可以使优化后的轴承满足在该工况下的目标可靠性寿命,准确有效的实现滚动轴承的可靠性评估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可靠性设计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对数正态分布
下载PDF
热损伤玉米种子的高光谱无损检测
10
作者 张伏 禹煌 +6 位作者 熊瑛 张方圆 王新月 吕庆丰 武一戈 张亚坤 付三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5-1170,共6页
玉米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劣质种子将严重影响玉米作物产量,如何快速准确高效鉴别劣质玉米种子亟待解决。采用高光谱图像系统获取900粒“豫安三号”玉米种子的900~1700 nm光谱曲线,其中训练集和测试集比例为3∶2... 玉米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劣质种子将严重影响玉米作物产量,如何快速准确高效鉴别劣质玉米种子亟待解决。采用高光谱图像系统获取900粒“豫安三号”玉米种子的900~1700 nm光谱曲线,其中训练集和测试集比例为3∶2,分别为540粒和360粒。利用电鼓风式烘干箱对种子损伤处理,获得不同损伤程度的玉米种子样本,采集光谱后完成发芽试验,以此判别种子活力。为提高信噪比,截取963.27~1698.75 nm范围内的玉米种子光谱波段作为有效波段;采用标准正态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两种预处理方式对原始光谱数据预处理,并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两种特征波段提取算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提取特征波段,波长反射率作为输入矩阵X,预设样本类别作为输出矩阵Y;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建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SC-CARS-SVM模型为最佳模型,模型识别成功率为98.33%,其Kappa系数为0.985。在此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GA)对SVM中惩罚系数c和核函数参数g寻优,模型准确率提升至100%,可实现对热损伤劣质玉米种子的鉴别。该研究为劣质玉米种子及其他作物种子快速鉴别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玉米种子 热损伤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人机协同控制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安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隋新 刘春阳 +2 位作者 詹坤 王张飞 张毅晖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994-2001,共8页
针对大部分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未考虑驾驶员行为和环境因素干扰,驾驶员模式和助力纠偏模式过渡困难,极易造成人机冲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协同控制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该系统建立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通过最优线性二次型调节横... 针对大部分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未考虑驾驶员行为和环境因素干扰,驾驶员模式和助力纠偏模式过渡困难,极易造成人机冲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协同控制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该系统建立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通过最优线性二次型调节横向控制算法得到最优前轮转角;提出车辆偏离安全评估模型、扭矩控制和安全退出策略,实现了人机友好交互、协同共驾。基于CarSim/Simulink仿真平台对横向控制算法进行联合仿真,验证了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并在江淮轻卡试验车上进行了系统安全性能测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车道保持功能,获得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保持 人机协同控制 线性二次型调节 扭矩控制 安全退出策略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重型特种车辆主动悬架H_(2)/H_(∞)控制研究
12
作者 郭庚鑫 王帅 +3 位作者 李阁强 董振乐 毛波 于善利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5-75,共11页
重型特种车辆的传统被动悬架对不同路况适应能力差,恶劣路况下车辆性能下降明显,无法满足重型特种车辆在不同路况下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建立了三轴重型特种车辆整车9自由度主动悬架模型,设计了H_(2)/H_(∞)... 重型特种车辆的传统被动悬架对不同路况适应能力差,恶劣路况下车辆性能下降明显,无法满足重型特种车辆在不同路况下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建立了三轴重型特种车辆整车9自由度主动悬架模型,设计了H_(2)/H_(∞)鲁棒控制器,并在满足H_(∞)约束条件下采用遗传算法对H_(2)性能指标进行优化,获取了全状态最优控制律,同时对连续随机路面和凸块路面下主、被动悬架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随机路面下,相较于被动悬架,H_(2)/H_(∞)控制主动悬架在时域和频域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在凸块路面下,主动悬架能够更快地衰减来自不平路面的振动,并使左前轮胎动载荷的最大值降低了23.5%,提升了轮胎的接地性.H_(2)/H_(∞)控制主动悬架对不同路况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满足不同路况下重型特种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提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重型特种车辆 H_(2)/H_(∞)控制 遗传算法 平顺性 操纵稳定性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结合PSO-SVM的银杏果种类鉴别
13
作者 张伏 张方圆 +4 位作者 崔夏华 王新月 曹炜桦 张亚坤 付三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864,共6页
银杏果富含维生素、银杏萜内酯和银杏黄酮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可药食两用。由于银杏果品种不同,其主要成分含量和品质各异。另外,银杏果某些成分含量对其贮藏和加工工艺影响较大。为实现银杏果品种高效无... 银杏果富含维生素、银杏萜内酯和银杏黄酮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可药食两用。由于银杏果品种不同,其主要成分含量和品质各异。另外,银杏果某些成分含量对其贮藏和加工工艺影响较大。为实现银杏果品种高效无损鉴别,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模型参数提高种类鉴别正确率。以3个品种630个银杏果为研究对象,按2∶1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为420个和210个。利用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获取900~1700 nm范围内的银杏果图像,黑白校正后选取质心位置25×25 pixel感兴趣区域(ROI),提取该区域内平均光谱作为原始光谱数据。因原始光谱两端噪声较大,信噪比低且有效信息较少,截取945.98~1698.75 nm范围内的光谱波段作为有效波段,并对去噪后光谱波段信息做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预处理,预处理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提取特征波长,将其波长反射率作为输入矩阵X,预设样本类别1、2、3作为输出矩阵Y,分别建立SNV-SPA/CARS-(GA/PSO)-SVM六种银杏果品种鉴别模型。试验结果表明:SNV-CARS-PSO-SVM模型鉴别效果最佳,分类准确率96.67%,说明CARS提取特征波长变量能代表所有波长信息,且PSO-SVM模型具有较好种类鉴别效果,可实现银杏果鉴别,为银杏果种类高效无损鉴别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银杏果 种类鉴别 粒子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气动扇形柔性关节多指灵巧仿人机械手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钊杰 韩建海 +1 位作者 李向攀 郭冰菁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2,28,5,共8页
为了满足服务型机器人对人机交互动作柔软性、安全性的高要求,基于仿生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气压驱动扇形柔性关节,并将其用于多指灵巧仿人机械手的构建。采用柔性关节驱动和刚性手部骨骼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兼顾手部刚度与柔性。通过关节角... 为了满足服务型机器人对人机交互动作柔软性、安全性的高要求,基于仿生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气压驱动扇形柔性关节,并将其用于多指灵巧仿人机械手的构建。采用柔性关节驱动和刚性手部骨骼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兼顾手部刚度与柔性。通过关节角度的检测和供气压力的调节,实现手指关节弯曲角度和手指抓握力的连续控制。描述了扇形柔性关节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特点,以及手部整体结构的设计,并对机械手抓握动作和功能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柔性多指灵巧仿人机械手能够完成各种手势以及对球状、圆柱状和卡片状等物体的抓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灵巧 仿人机械手 气动扇形柔性关节 运动空间 抓握动作
下载PDF
一种新型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传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婷婷 张明柱 崔明明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4-731,共8页
基于传统的单行星排、双行星排传动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提出了一种复合行星排传动的新型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方案。通过行星架固定法推导出了其前进方向无级变速段的速比特性,应用理论力学推导出了其输出转矩特性,计算出了其功率分流... 基于传统的单行星排、双行星排传动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提出了一种复合行星排传动的新型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方案。通过行星架固定法推导出了其前进方向无级变速段的速比特性,应用理论力学推导出了其输出转矩特性,计算出了其功率分流比特性。使用Matlab软件绘制了拖拉机速度及变速比随排量比变化特性图、转矩特性图、液压功率分流比特性图。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新型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可在0~68 km·h-1的速度实现无级变速,满足了拖拉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输出转矩要求,多段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功率分流比小于20%,实现了拖拉机的高效、大功率动力传动。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新型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传动的合理性,为拖拉机自动变速器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 变速比 转矩 功率分流比
下载PDF
双模式液压机械传动装置离合器切换时序优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曹付义 冯琦 +1 位作者 杨超杰 徐立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3,共8页
为改善双模式液压机械传动装置(DHMT)模式切换品质,运用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法对切换过程中多个离合器的切换时序进行优化。在分析DHMT传动原理与模式切换过程的基础上,建立模式切换过程及切换品质评价指标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 为改善双模式液压机械传动装置(DHMT)模式切换品质,运用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法对切换过程中多个离合器的切换时序进行优化。在分析DHMT传动原理与模式切换过程的基础上,建立模式切换过程及切换品质评价指标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的DHMT离合器切换时序优化方法,以参与模式切换过程的多个离合器的切换时序为影响因子设计正交试验表,进行正交试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得到各离合器切换时序对各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综合平衡各项指标后得出DHMT离合器切换时序优化方案组合。仿真结果表明:参考本文研究对象,基于离合器时序优化方案的模式切换过程冲击度为6.15 m/s3,低于17.64 m/s3的国内标准,滑摩功为2.8 kJ,切换时间为1.05 s,均在合理范围之内。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结果接近,且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并进一步说明通过优化离合器切换时序可有效提高DHMT模式切换品质。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双模式液压机械传动装置模式切换过程控制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式液压机械传动装置 离合器 切换时序 优化
下载PDF
液压机械复合传动系统模式切换过程同步控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曹付义 李豪迪 +1 位作者 席志强 徐立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6-67,75,共13页
针对双模式液压机械复合传动(DHMT)系统在进行模式切换过程中易出现动力中断、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DHMT系统模式切换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DHMT系统模式切换动力学约束条件,建立了系统输入转速总扰动量的计算方程;采用小信... 针对双模式液压机械复合传动(DHMT)系统在进行模式切换过程中易出现动力中断、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DHMT系统模式切换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DHMT系统模式切换动力学约束条件,建立了系统输入转速总扰动量的计算方程;采用小信号线性化方法对液压元件角速度扰动进行线性化处理,以系统输入角速度总扰动量作为液压调速系统的前馈输入,建立液压元件角速度扰动与排量补偿增量方程,得到液压元件的转矩补偿传递函数;构建以液压元件角速度为状态变量、模式切换机构转矩为控制变量的状态空间方程,通过求解最优反馈增益矩阵二次型,实现对模式切换机构转矩的补偿控制,有效消除了模式切换机构结合过程中产生的转矩冲击。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未采用同步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使DHMT系统模式切换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在两种不同的实验工况下,该方法可使DHMT系统最大输出转矩损失系数降低25.15%左右,切换时间平均减少0.455 s,冲击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械复合传动 双模式 切换过程 同步控制
下载PDF
液压机械传动装置模式切换滚动协调控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曹付义 王越航 +1 位作者 冯琦 徐立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6-144,共9页
为提高液压机械传动装置(HMT)模式切换过程稳定性,提出了一种HMT模式切换滚动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HMT模式切换原理分析和切换过程模型建立,制定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模式切换机构转矩和液压调速系统排量比调节的滚动协调控制策略... 为提高液压机械传动装置(HMT)模式切换过程稳定性,提出了一种HMT模式切换滚动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HMT模式切换原理分析和切换过程模型建立,制定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模式切换机构转矩和液压调速系统排量比调节的滚动协调控制策略;以减小HMT输出转速误差和车辆冲击度为目标,设计了具有状态约束的滚动协调控制器。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与未采用滚动协调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减小模式切换过程输出转矩、转速波动,动载荷降低32.9%,冲击度减小37.31%,模式切换时间减少0.28 s,且排量比调节使得模式切换前后稳定输出转速基本保持一致,对模式切换过程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切换品质得到较大提高。研究结果对液压机械传动装置的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械传动 模式切换 模型预测 滚动协调控制
下载PDF
单自由度四连杆取投苗机械臂设计 被引量:13
19
作者 党玉功 金鑫 +4 位作者 李衡金 王俊 卢杨奔 丁博文 李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39-47,共9页
针对目前蔬菜穴盘苗自动取投苗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单自由度开式铰链四杆机构取投苗机械臂。首先通过对钵苗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为取苗爪的外形设计提供了依据。其次根据人工取投苗和现有取苗机构的作业过程... 针对目前蔬菜穴盘苗自动取投苗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单自由度开式铰链四杆机构取投苗机械臂。首先通过对钵苗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为取苗爪的外形设计提供了依据。其次根据人工取投苗和现有取苗机构的作业过程,制定了取苗机构的设计要求。然后对机构的运动路径和各运动副的运动进行规划设计,最终设计出一种单自由度全机械式的取投苗机械臂,显著降低了成本。试验结果表明:取苗爪抓取点的运动轨迹和设计要求与理论仿真结果相一致,移栽试验中取苗成功率为96.7%,钵体破损率为3.13%,投苗成功率为97.74%,总体成功率为91.32%,机构的可靠性较高。该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取投苗方法,可为开展移栽装备的全自动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移栽 设计 取投苗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 行星轮系 凸轮机构
下载PDF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拖拉机虚拟试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家俊 张明柱 +1 位作者 王建华 王界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9-225,共7页
采用计算虚拟试验技术搭建无级变速拖拉机虚拟试验平台,缓解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MCVT)研究中实物试验存在的成本高、周期长及试验场地限制问题。以模块化和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将拖拉机系统划分为发动机模块、HMCVT模块、中央传动模块及... 采用计算虚拟试验技术搭建无级变速拖拉机虚拟试验平台,缓解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MCVT)研究中实物试验存在的成本高、周期长及试验场地限制问题。以模块化和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将拖拉机系统划分为发动机模块、HMCVT模块、中央传动模块及行走机构模块,搭建了虚拟试验平台。采用神经网络建立发动机模型,采用动力学方程建立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中央传动和行走机构模型,采用状态流图(stateflow)建立HMCVT控制模型;应用MatLab的Simlink和Simscape工具实现各个模块的仿真模型搭建,利用GUI工具设计虚拟试验平台控制界面,实现了两种多段HMCVT实例的换段控制过程的虚拟试验。结果表明:两种HMCVT虚拟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试验平台对多种HMCVT进行虚拟试验具有有效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 虚拟试验平台 模块化和参数化建模 换段虚拟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