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卡尼汀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输出量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1
作者 倪国贞 莫兴春 徐建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探究左卡尼汀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输出量(CO)、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水平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高血压病伴心力衰竭患... 目的探究左卡尼汀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输出量(CO)、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水平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高血压病伴心力衰竭患者8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左卡尼汀+替米沙坦治疗,44例)和对照组(采用左卡尼汀治疗,44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外周血TIPE2水平、运动耐力指标和不良反应作对比。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7%)低于观察组(95%)(χ^(2)=4.728,P=0.030);治疗后,对照组[心输出量(CO):(4.4±1.0)L/min;左室射血分数(LVEF):(41.8±3.2)%]提升水平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3.8±7.1)mm下降水平均低于观察组[CO:(5.2±1.0)L/min;LVEF:(49.0±3.4)%;LVEDD:(40.2±6.5)mm](CO:t=3.740,P<0.01;LVEF:t=14.991,P<0.01;LVEVD:t=18.954,P<0.01);2组治疗后外周血TIPE2水平均提升,对照组(20.0±0.9)μg/L,提升幅度低于观察组[(25.2±1.1)μg/L](t=23.937,P<0.01);治疗后2组耗氧量峰值[观察组:(16.1±2.1)m·kg^(-1)·min^(-1);对照组:(15.1±2.2)m·kg^(-1)·min^(-1)]、最长运动时间[观察组:(7.6±1.3)min;对照组:(7.0±1.2)min]和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观察组:(300±25)m;对照组:(261±24)m]等均升高,观察组运动耐力指标升高情况均更明显(耗氧量峰值:t=2.116,P<0.01;最长运动时间:t=2.438,P<0.01;6MWT:t=7.409,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例,2%)低于对照组(8例,18%)(χ^(2)=4.456,P=0.03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替米沙坦能够有效提高患者CO水平、外周血TIPE2水平和运动耐力,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替米沙坦 高血压 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 步行试验
下载PDF
睡眠丸贴剂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术后心肌损伤睡眠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朱姗姗 姚凌燕 李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4期1585-1589,共5页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睡眠丸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损伤、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行PCI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睡眠丸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损伤、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行PCI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75例,常规治疗+睡眠丸穴位贴敷治疗)。对比2组的心肌损伤指标、心脏超声指标水平以及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肌钙蛋白Ⅰ(cTnⅠ)、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较对照组低(t=3.265、4.265、5.035,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对照组高(t=4.235、5.038、5.892,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5、0.765、0.780,P>0.05),观察组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DAS)评分低于对照组(t=4.685、5.368、5.032,P<0.05)。结论穴位贴敷睡眠丸联合常规治疗对AMI患者PCI后心肌损伤具有改善作用,且可提高心功能、睡眠质量,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疗法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损伤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运动处方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Ⅱ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海英 袁红 +2 位作者 屠思佳 唐峰 郭嘉仪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运动处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的Ⅱ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SAP行PCI术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降脂药物、β-受...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运动处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的Ⅱ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SAP行PCI术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降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以及降糖药等治疗;对照组联合运动处方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内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率无氧阈值(AT)、每公斤耗氧量运动峰值(VO_(2max))、代谢当量(METS)、射血分数(EF)]、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为75.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心功能指标AT、VO_(2max)、METS、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T值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VO_(2max)、METS、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冠动脉再狭窄发生率为3.03%,显著低于对照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运动处方干预SAP经PCI术后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Ⅱ期康复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瓜蒌薤白半夏汤 运动处方 心脏Ⅱ期康复 心功能
原文传递
活血宁心安神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丹红 李婷艳 蔡海琴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155-159,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宁心安神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合并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SAP合并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予SAP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加用艾司唑仑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活血宁心安神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合并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SAP合并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予SAP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加用艾司唑仑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宁心安神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心绞痛疗效、失眠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匹茨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6.58%,对照组为72.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眠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2项指标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宁心安神方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SAP合并失眠症,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和失眠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失眠 活血宁心安神方 穴位贴敷 艾司唑仑
原文传递
围绝经期女性心律失常与血尿酸和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云丹 叶素芳 沈建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0期1903-1906,共4页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心律失常与血尿酸和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1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心律失常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的55例无心律失常的围绝经期女性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心律失常与血尿酸和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1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心律失常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的55例无心律失常的围绝经期女性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尿酸、雌激素水平变化、24 h QT间期变异性(24 h QTV)、24 h正常心房开始除极值心室开始除极时间(R-R)间期标志差(SDNN)、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ex)及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ndex);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尿酸、雌激素与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模型分析血尿酸、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预测围绝经期女性并发心律失常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的血尿酸、E_(2)、LH、FSH、24h QTV、SDNN、SDANN-index及SDNN-index水平分别为(396.47±85.74)μmol/L、(125.12±45.33)pg/ml、(25.32±8.09)IU/L、(57.36±14.85)IU/L、(18.05±3.47)ms、(73.02±6.74)ms、(66.47±8.05)ms及(26.05±5.45)ms,对照组则分别为(325.02±61.45)μmol/L、(172.47±69.74)pg/ml、(14.11±5.74)IU/L、(34.14±9.47)IU/L、(23.75±4.85)ms、(85.74±9.02)ms、(73.28±10.14)ms及(37.85±7.17)ms,观察组的血尿酸、LH及F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09、9.180及10.563,均P<0.05),而E2、24 h QTV、SDNN、SDANN-index及SDNN-inde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48、8.671、10.172、4.687及11.764,均P<0.05)。血尿酸与24 h QTV及、SDANN-index均呈负相关关系(r=-0.228、-0.395,均P<0.05);E2与24 h QTV、SDANN-index、SDNN及SDNN-index均呈正相关关系(r=0.627、0.678、0.709及0.687,均P<0.05);FSH与SDNN-index呈负相关关系(r=-0.197,P<0.05)。血尿酸、预测围绝经期女性并发心律失常的AUC值为0.73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0%、89.10%;E2预测围绝经期女性并发心律失常的AUC值为0.72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0%、56.40%;LH预测围绝经期女性并发心律失常的AUC值为0.85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60.00%;FSH预测围绝经期女性并发心律失常的AUC值为0.88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90%、89.10%。结论 血尿酸、E2、LH及FSH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呈异常表达趋势,检测其水平变化有助于为临床预测围绝经期女性并发心律失常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功能性心律失常 血尿酸 雌激素
原文传递
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姚莹莹 刘瑶 +1 位作者 方姣烨 曹东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对照组(158.47±16.64)mm Hg,观察组(158.68±16.35)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9,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对照组(146.35±18.63)mm Hg,观察组(138.63±18.16)mm Hg]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58、-7.153及-2.595,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舒张压[对照组(128.22±11.53)mm Hg,观察组(128.43±12.16)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对照组(113.42±9.34)mm Hg,观察组(98.24±8.54)mm Hg]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52、-17.712及-10.488,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GQOL-74问卷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4个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心理功能(63.46±2.51)分、躯体功能(69.35±3.25)分、物质生活(69.24±1.07)分及社会功能(70.24±1.42)分,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67.26±2.65)分、躯体功能(76.31±2.98)分、物质生活(75.11±1.61)分及社会功能(77.62±1.36)分,观察组患者GQOL-74问卷4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07、-13.801、-26.592及-32.823,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对照组(53.47±8.59)分,观察组(53.68±7.8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7,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对照组(46.88±5.17)分,观察组(42.73±5.85)分]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68、-9.719及-4.651,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对照组(48.74±8.36)分,观察组(48.62±8.6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7,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对照组(41.47±6.25)分,观察组(36.35±6.15)分]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12、-10.063及-5.107,均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营养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 血压水平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