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nopore靶向测序在呼吸道样本中检测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价值研究
1
作者 应广智 蔡青山 +2 位作者 马晓卿 陈凌燕 陈园园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9-596,共8页
目的:探讨Nanopore靶向测序在呼吸道样本中检测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行呼吸道样本Nanopore靶向测序的455例患... 目的:探讨Nanopore靶向测序在呼吸道样本中检测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行呼吸道样本Nanopore靶向测序的455例患者的资料。根据诊断标准,455例患者最终诊断为NTM-PD患者(NTM-PD组)65例,诊断为非NTM-PD患者(非NTM-PD组)390例,455例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或痰液同时进行Nanopore靶向测序、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液体培养”)和(或)PCR荧光探针检测,比较各种方法诊断NTM-PD的效能。结果: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Nanopore靶向测序、液体培养、PCR荧光探针检测呼吸道样本NTM的敏感度分别为92.3%(60/65)、83.1%(54/65)和57.1%(36/63),特异度分别为96.2%(375/390)、98.7%(385/390)和99.5%(380/3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0%(60/75)、91.5%(54/59)和94.7%(36/3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7%(375/380)、97.2%(385/396)和93.4%(380/407);Nanopore靶向测序、液体培养和PCR荧光探针的Kappa值分别为0.831、0.851和0.679。以液体培养为标准,Nanopore靶向测序和PCR荧光探针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6.4%(51/59)和73.5%(36/49),特异度分别为98.0%(388/396)和94.4%(374/39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4%(51/59)和62.1%(36/5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0%(388/396)和96.6%(374/387);Nanopore靶向测序和PCR荧光探针的Kappa值分别为0.844和0.629。在65例临床诊断为NTM-PD组的患者中,Nanopore靶向测序和液体培养+基因芯片均为阳性的样本为50例,菌种鉴定的一致性为96.0%(48/50)。结论:Nanopore靶向测序在诊断NTM-PD中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常规鉴定方法的一致性良好。在菌种鉴定方面,Nanopore靶向测序与液体培养结合基因芯片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Nanopore靶向测序能够对疑似NTM-PD患者的临床呼吸道样本进行快速检测,并获取菌种鉴定结果,为后续抗NTM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细菌 分枝杆菌感染 NANOPORES 诊断技术和方法 敏感性与特异性
下载PDF
结核后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范伟芳 黄金鹏 姚丽伟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560-566,共7页
结核后肺疾病是一种由肺结核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异常的肺部疾病,可能完全或部分由肺结核导致,并可能伴随或不伴随临床症状,适时给予结核后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控制疾病的进展速度,改善生活质量。笔者主要围绕结核... 结核后肺疾病是一种由肺结核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异常的肺部疾病,可能完全或部分由肺结核导致,并可能伴随或不伴随临床症状,适时给予结核后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控制疾病的进展速度,改善生活质量。笔者主要围绕结核后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护理概述,结核后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干预现状以及结核后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护理干预的阻碍因素等进行综述,为护理人员提供结核后肺疾病患者肺康复干预的全面视角,并为肺康复护理在结核后肺疾病患者中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疾病 康复护理 综述文献(主题)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锋 李凫坚 +1 位作者 陈园园 王静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高耐药和耐多药菌株不断出现和传播,对化疗疗效及结核病流行产生很大影响。利福平(RFP)作为1种主要的抗结核药物,对其耐药常常导致化疗失败。快速检测RFP耐药菌株对了解细菌耐药性有较大意...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高耐药和耐多药菌株不断出现和传播,对化疗疗效及结核病流行产生很大影响。利福平(RFP)作为1种主要的抗结核药物,对其耐药常常导致化疗失败。快速检测RFP耐药菌株对了解细菌耐药性有较大意义。我们收集了76株临床分离RFP耐药菌株,扩增rpoB基因的核心位点,并进行自主设计DNA芯片检测,并进行DNA直接测序,了解本地区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的突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基因 快速检测 基因芯片 DNA直接测序 RPOB基因 应用 耐药菌株
下载PDF
585例成年住院结核病人营养状态调查 被引量:11
4
作者 吕菁 隋向前 +4 位作者 徐颖 卜亚利 邓旻 朱敏 李凫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综合评价成年住院结核病人的营养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成年住院结核病人585例进行人体测量及生化检测。男357例,女228例,单一类型结核387例,合并两个类型以上198例。同期31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测定并计算理想体质量百分比(IBW%)、体... 目的综合评价成年住院结核病人的营养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成年住院结核病人585例进行人体测量及生化检测。男357例,女228例,单一类型结核387例,合并两个类型以上198例。同期31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测定并计算理想体质量百分比(IBW%)、体质量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血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肌酐身高指数(CHI)、血淋巴细胞总数(TLC)。结核病人和对照组比较,结核病各型之间、各年龄组之间对比分析。采用t及F检验。结果结核病人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降低,并且在IBW%、BMI、TSF、ALB、TF、PA、CHI、TLC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2型与Ⅲ型比较各指标降低更为明显,并且在IBW%、BMI、TSF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两个类型以上较单一类型结核各指标降低明显,并且在IBW%、BMI、TSF、AMC、ALB、CHI、TLC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年龄组比较,18~44岁、45~59岁、≥60岁3组间比较营养状况差别不大。结论结核病是营养相关性疾病。结核病人各营养指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多数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营养评价 营养不良
下载PDF
气虚体质及CYP2E1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敏 毛敏杰 +3 位作者 朱敏 李凫坚 尹良胜 李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归纳总结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常见中医体质,阐明其中气虚体质与CYP2E1基因多态性的内在关联,及其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入选病例填写中医体质辨识量表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分类,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法)检测CYP2E1... 目的:归纳总结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常见中医体质,阐明其中气虚体质与CYP2E1基因多态性的内在关联,及其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入选病例填写中医体质辨识量表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分类,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法)检测CYP2E1基因多态性,分析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常见体质,比较其中气虚体质患者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肝损伤组患者气虚体质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于9种类型中医体质在肝损伤组及对照组患者中均有体现,影响不同体质患者样本量分布,气虚体质样本量少,与CYP 2E1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关联及其差异不能进行有意义的比较。结论:气虚体质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密切相关,对指导结核病的个体化治疗,预防肝损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性肝损害 中医体质 细胞色素P450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多维健康教育管理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日花 胡雪 +2 位作者 林立华 石燕 郎雅珍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4期152-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多维健康教育管理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多维健康教育管理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6年1~12月我院结核科耐多药结核病区就诊的8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多维健康教育管理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多维健康教育管理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6年1~12月我院结核科耐多药结核病区就诊的8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全方位多维健康教育管理,包括医护健康教育、病患健康教育、病患心理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两组患者在入院时评测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在出院时再次评测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患者满意度;在6、12、24个月时观察两组患者的痰结核杆菌的阴转率;24个月疗程结束时观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12、24个月不同时期痰结核杆菌阴转率分别为60.0%、72.5%和87.5%,而对照组则为40.0%、50.0%和62.5%,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组间比较,6个月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4个月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期服药后,观测两组较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7.5%和25.0%,但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配合多维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可以使治疗护理效果得到提升,有利于促进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可以改善结核病的病情,对耐多药患者顺利完成抗痨治疗也有极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 健康教育管理 耐多药结核病 护理
下载PDF
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范玉美 肖和平 梅建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目的了解影响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上海市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登记痰结核菌阳性(涂片阳性或培养阳性)的283例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资料。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上海市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登记痰结核菌阳性(涂片阳性或培养阳性)的283例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资料。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总治愈率为74.9%。单因素分析有肺结核空洞、初治确诊延迟、初治用药数量、耐药性、不同复治类型和复治方案等6个因素与复治疗效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耐药性、不同复治类型和复治方案为影响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耐药、不同复治类型、复治方案是影响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多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短程化疗新方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沙巍 张青 +17 位作者 崔文玉 王琳 施军卫 高绪胜 阎建栋 严晓峰 岳冀 顾欣荣 谭守勇 雷建平 谢兰品 李丽 李凫坚 接力 阚晓宏 陈裕 曹子中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观察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短程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全国17家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542例进行治疗研究。患者被数字... 目的观察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短程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全国17家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542例进行治疗研究。患者被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标准复治方案组(A组,123例;2S-H—RE-Z/6H-R-E)、氧氟沙星组(B组,142例;20frPa-R-E-Z/60fx-Pa-R)、左氧氟沙星组(C组:137例;2Lfx-Pa-R-E-Z/6Lfx-Pa-R)和超短程组(D组:140例;5Pa-Rfb-E-Z-Mfx)。各组患者结束治疗后随访2年,比较新方案的疗效、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4个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68.3%(84/123)、72.5Z(103/142)、71.5%(98/137)和81.4%(114/140),其中D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P=0.014)。各组患者的脱落率分别为20.3%(25/123)、14.8Z(21/142)、20.4%(28/137)和11.4%(16/140),其中D组的脱落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P=0.047)。共有289例患者报道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oH(289/556);其中,患者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者A组有14例(11.4%)、B组有7例(4.9%)、C组有12例(8.8%)、D组有7例(5.0%);4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7,P=0.129)。4个组患者的复发率如下:A组21.4%(12/56)、B组23.3%(17/73)、C组2.9%(2/70)和D组9.7%(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P=0.001)。结论5个月Pa—Rfb-E-Z—Mfx短程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可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病人再入院 药物疗法 联合 喹诺酮类 药物治疗依从性 方案评价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甄利波 范玉美 +2 位作者 崔岩飞 盛云峰 朱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5期506-508,共3页
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为难治性结核病,临床应用利奈唑胺联合其他药物治疗MDR—TB及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取得较好疗效,但对其用于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少见报道。笔者临床采用利奈唑胺治疗MD... 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为难治性结核病,临床应用利奈唑胺联合其他药物治疗MDR—TB及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取得较好疗效,但对其用于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少见报道。笔者临床采用利奈唑胺治疗MDR—TB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并在耐多药方案化疗过程中出现病情恶化患者1例,现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利奈唑胺
下载PDF
五倍子膏巴布剂治疗肺结核盗汗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崔岩飞 马国玲 +1 位作者 胡钦 甄利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0期930-932,共3页
盗汗是肺结核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压力,影响睡眠。本研究采用五倍子膏巴布剂外敷神阙穴治疗肺结核盗汗症,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肺结核盗汗 五倍子膏 外敷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联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翁丽萍 尹良胜 胡钦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期60-62,共3页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1]。研究显示,采取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短程治疗方案2HRZE/4HRE,进...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1]。研究显示,采取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短程治疗方案2HRZE/4HRE,进行抗结核治疗,初治涂阳患者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为84.59%~8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初治涂阳 抗结核 沙参麦冬汤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诊治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敏 李凫坚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诊治进展 综述
下载PDF
白介素-17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美华 盛云峰 +2 位作者 崔岩飞 鲍志坚 杨盛娅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4期303-306,共4页
肺结核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全球大约1/3人口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MTB),然而感染者中大约仅有5%-10%发展为临床肺结核。由此认为个体在结核分枝杆菌易感性方面存在差异。结核易感性与遗传、年龄、性别、环境、营养、吸烟、
关键词 肺结核 白介素-17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下载PDF
吴滇辨证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胃肠道副反应临床经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敏 吴滇 《中医药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肺结核 肺胃阴虚 胃肠道副反应 吴滇
下载PDF
益肺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气阴耗伤耐多药肺结核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岩飞 朱敏 +1 位作者 甄利波 韩颖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4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肺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气阴耗伤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阿米卡星0.5g/次(或卡那霉素0.75/次、卷曲霉素0.75/次)1次/d,肌注,左... [目的]观察益肺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气阴耗伤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阿米卡星0.5g/次(或卡那霉素0.75/次、卷曲霉素0.75/次)1次/d,肌注,左氧氟沙星0.75/次,1次/d,口服;对氨基水杨酸钠4.0/次,2次/d,口服(或环丝氨酸0.25/次,2次/d,口服);吡嗪酰胺0.8/次,2次/d,口服;丙硫异烟胺0.25/次,2次/d,口服。治疗组30例益肺合剂(黄芪、北沙参、麦冬、桑叶、百部、黄精、百合、生晒参、黄芩、丹参、野荞麦、阿胶等)水煎300mL,150mL/次,2次/d,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咳嗽、咳痰、体温、盗汗、皮肤微潮、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83%;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3.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肺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气阴耗伤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肺痨 益肺合剂 气阴耗伤 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症状积分 咳嗽 咳痰 体温 盗汗 皮肤微潮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肺结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园园 朱敏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656-659,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肺结核并发MODS病死率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肺结核并发MODS患者资料,对筛选出的与30 d病死率相关的各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肺结核病灶范围、... 目的探讨影响肺结核并发MODS病死率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肺结核并发MODS患者资料,对筛选出的与30 d病死率相关的各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肺结核病灶范围、血清白蛋白含量、肺结核并发症为肺结核并发MODS的30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肺结核病灶范围、低血清白蛋白、衰竭器官数目及肝衰可以作为肺结核并发MOD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肺结核病灶累及范围、低血清白蛋白、衰竭器官数目及肝功能衰竭在肺结核并发MODS的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并发症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齐 金春 +1 位作者 花海波 米芋枚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8期625-627,共3页
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的易感者。众多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甚至3~6倍,糖尿病控制不良者的结核病发病率较控制良好者高3倍。而活动性结核病作为感染因素又可加重糖尿病,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 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的易感者。众多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甚至3~6倍,糖尿病控制不良者的结核病发病率较控制良好者高3倍。而活动性结核病作为感染因素又可加重糖尿病,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糖尿病 影像学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耳穴贴压法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晓华 崔岩飞 +1 位作者 庞敏丽 沈美琴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2期190-191,共2页
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四大传染病之一,也是全球最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1]。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根本途径,能否顺利进行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决定治疗的成败。但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ADR)严重,最常受累器官是胃肠道系统(28.9%),... 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四大传染病之一,也是全球最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1]。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根本途径,能否顺利进行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决定治疗的成败。但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ADR)严重,最常受累器官是胃肠道系统(28.9%),其次是肝胆系统(23.7%)[2]。临床观察表明,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治疗1周~3个月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反应 抗结核药物 耳穴贴压法 预防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燕 周日花 +1 位作者 林立华 傅根莲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期157-159,共3页
抗结核药物能严重抑制骨髓功能,造成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临床需联合升白细胞治疗,以保证抗结核治疗的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外治的传统治疗方法,配制的中药方剂加工成药饼固定于腧穴上,通过对... 抗结核药物能严重抑制骨髓功能,造成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临床需联合升白细胞治疗,以保证抗结核治疗的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外治的传统治疗方法,配制的中药方剂加工成药饼固定于腧穴上,通过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及药物作用治疗病症[1]。本研究应用穴位贴敷方法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抗结核药物 白细胞减少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莉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93-194,197,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耐多药结核病治疗采用环丝氨酸和乙胺丁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95例耐多药结核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环丝氨酸,对照组采用乙胺丁醇治疗,比较2组... 目的分析比较耐多药结核病治疗采用环丝氨酸和乙胺丁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95例耐多药结核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环丝氨酸,对照组采用乙胺丁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痰培养阴转率、病灶空洞闭合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第6、12、18个月的痰培养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8.6%(P<0.05);在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和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疾病中,采用环丝氨酸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丝氨酸 耐多药结核 治疗效果 转阴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