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季国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肾炎经验
1
作者 李鹏飞 邓晨 杨季国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4-6,共3页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儿童时期肾脏损害常见的一种肾小球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病情迁延,进展缓慢,主要表现有血尿、蛋白尿及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水肿和肾功能损害,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儿童时期肾脏损害常见的一种肾小球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病情迁延,进展缓慢,主要表现有血尿、蛋白尿及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水肿和肾功能损害,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1])。在中医学中无肾炎的记载,但就其临床表现当属于“水肿”“血尿”“虚劳”“腰痛”等病范畴^([2]),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男孩多于女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慢性肾炎 中医中药 杨季国
下载PDF
中医儿科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洪佳璇 盛丽先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9年第5期404-405,共2页
本文就当前中医儿科研究生普遍存在着专业思想不巩固、专业基础不扎实、缺少临床经验等状况,提出从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及牢固的专业思想观;在临床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与儿童和家长沟通的技巧;加强基础知识... 本文就当前中医儿科研究生普遍存在着专业思想不巩固、专业基础不扎实、缺少临床经验等状况,提出从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及牢固的专业思想观;在临床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与儿童和家长沟通的技巧;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融通中西医学,培养熟练的临床诊疗、操作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从培养中医儿科研究生熟练的临床诊疗、操作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及临床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把培养既有临床工作能力,又有科研能力,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具有学科带头人潜质的人才,作为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目标,使中医儿科学继承、发展、创新、后继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中医教育学 研究生 临床能力
下载PDF
平喘Ⅰ号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SDF-1及CXCR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鹏飞 杨季国 +3 位作者 吴慧芬 林之涵 岑婵琳 闫姬雪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1期43-46,50,I0002,共6页
目的研究平喘Ⅰ号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支气管哮喘小鼠肺内表达变化及影响。方法 72只雌性BALB/C小鼠按数字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布地奈德组、平喘Ⅰ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2... 目的研究平喘Ⅰ号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支气管哮喘小鼠肺内表达变化及影响。方法 72只雌性BALB/C小鼠按数字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布地奈德组、平喘Ⅰ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2只。通过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复制支气管小鼠哮喘模型,然后分别予生理盐水、布地奈德药物及中药平喘Ⅰ号低、中、高剂量干预。取小鼠肺组织,通过病理切片观察,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Wat)和平滑肌厚度(Wam),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小鼠肺组织中SDF-1 mRNA及CXCR4 m RNA的含量,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SDF-1及CXCR4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技术测量了SDF-1与CXCR4的相关性。结果 SDF-1及CXCR4的表达水平在正常对照组中较低,在模型对照组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均<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平喘Ⅰ号各剂量组和布地奈德组中SDF-1及CXCR4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其中布地奈德组表达水平低于平喘Ⅰ号低剂量和中剂量组(P<0.05或P<0.01),而中药高剂量组的表达水平低于布地奈德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及其气道重塑过程中,SDF-1及其受体CXCR4两者相互作用,干预其重塑过程。平喘Ⅰ号通过影响SDF-1及CXCR4在肺内的表达而干预哮喘气道重塑,达到缓解哮喘症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重塑 平喘Ⅰ号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趋化因子受体4
下载PDF
高脂肪饮食对大鼠青春期启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矫金玲 陈华 +1 位作者 董逸翔 陶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高脂肪饮食对大鼠青春期启动的影响。方法 20只雌性SD大鼠按配对设计的分组原则,分为标准组、高脂组,各20只。实验第1天起标准组大鼠喂养标准饲料,高脂组大鼠喂养高脂肪饲料。每天观察大鼠阴道口开放情况,当高脂组大鼠全部出现... 目的观察高脂肪饮食对大鼠青春期启动的影响。方法 20只雌性SD大鼠按配对设计的分组原则,分为标准组、高脂组,各20只。实验第1天起标准组大鼠喂养标准饲料,高脂组大鼠喂养高脂肪饲料。每天观察大鼠阴道口开放情况,当高脂组大鼠全部出现阴道口开放,即于当日下午处死全部大鼠。观察两组大鼠阴道口开放时间(VO)及第一性周期时间(D1),计算子宫、卵巢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结果与标准组比较,高脂组阴道口开放时间(VO)(33.2±1.87)天,第一动情间期时间(D1)(35.7±1.16)天,均较标准组的(36.4±0.96)天、(37.5±0.53)天明显提前(P<0.01),LH含量高脂组(6.275±0.422)m IU/m L,标准组(4.979±0.587)m IU/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肪饮食可促使大鼠青春期启动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青春期启动 高脂肪饮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作用于ERK信号通路的哮喘相关因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鹏飞 杨季国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8期745-746,F0003,共3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参与哮喘机制的一条重要信号通路。
关键词 哮喘 ERK信号通路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不同药物联合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比较
6
作者 吴慧芬 洪佳璇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212-213,共2页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小儿慢性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可造成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失调,导致呼吸衰竭。目前吸入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哮喘的治疗,为进一步探讨不同药物联合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我科对部分中度发作的哮喘儿童分别...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小儿慢性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可造成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失调,导致呼吸衰竭。目前吸入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哮喘的治疗,为进一步探讨不同药物联合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我科对部分中度发作的哮喘儿童分别采用压缩雾化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及溴化异丙托品进行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吸入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 疗效比较 哮喘儿童 药物 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 溴化异丙托品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孟鲁斯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范路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7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支气管哮喘患儿共84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支气管哮喘患儿共84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儿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咳嗽缓解和咳嗽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斯特钠能够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咳嗽等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钠
下载PDF
填坎汤加味治疗小儿腹泻脾肾阳虚证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林之涵 张希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898-900,共3页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发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属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发生率为2.50~3.38次/(人·年)[1];按致病因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近年...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发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属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发生率为2.50~3.38次/(人·年)[1];按致病因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的改善,非感染性腹泻呈增高趋势。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2周)、迁延性腹泻(>2周,≤2个月)、慢性腹泻(>2个月)。中西医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是治疗小儿腹泻特别是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的临床实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2]。中医脾肾阳虚型腹泻表现为久泻不止,当属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填坎汤源于《辨证录》卷七,主治名命门虚寒,长年作泻及五更痛泻。笔者应用其加味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慢性腹泻脾肾阳虚型患儿38例,收效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感染性腹泻 迁延性腹泻 脾肾阳虚型 蒙脱石散 西医辨病 脾肾阳虚证 慢性腹泻 小儿腹泻
下载PDF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婴幼儿哮喘缓解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9
作者 史立萍 林之涵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24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婴幼儿哮喘缓解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门诊就诊的哮喘缓解期婴幼儿130例,随机分为常规西药组与中医联合组各65例,最终常规西药组纳入61例,中医联合组纳入62例...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婴幼儿哮喘缓解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门诊就诊的哮喘缓解期婴幼儿130例,随机分为常规西药组与中医联合组各65例,最终常规西药组纳入61例,中医联合组纳入62例。常规西药组予储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每次50~100μg,每日两次,从首次敷贴开始用药。中医联合组予黄芪颗粒1.0 g/(次·d),从首次敷贴时开始温水冲服。冬病夏治贴敷常规取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涌泉穴、天突穴、风门穴,自制药丸用无纺布胶布固定在穴位上,初、中、末伏前3天每天贴敷1次,第7天贴敷一次。两组均观察4周后评定效果,并随访1年。结果常规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3.6%(51/61),明显低于中医联合组的95.2%(59/62);随访1年呼吸道感染次数为(2.6±0.7)次,低于常规西药组的(3.7±0.7)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联合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1.6%),常规西药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哮喘缓解期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黄芪颗粒治疗,不仅可减少远期哮喘发作次数,还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哮喘缓解期 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 黄芪颗粒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丁草胺中毒急救1例
10
作者 管静莹 祝丽嫦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5期35-35,共1页
由丁草胺引起的投毒、自杀和误服等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口服丁草胺后对胃肠道黏膜有极强的刺激与腐蚀作用,易经消化道吸收入血,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精神萎靡、呆滞、嗜睡、活动减少、步态蹒跚、肌肉震颤、抽搐,最终因气管痉挛... 由丁草胺引起的投毒、自杀和误服等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口服丁草胺后对胃肠道黏膜有极强的刺激与腐蚀作用,易经消化道吸收入血,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精神萎靡、呆滞、嗜睡、活动减少、步态蹒跚、肌肉震颤、抽搐,最终因气管痉挛、呼吸中枢抑制而死亡[1]。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儿科2017年5月成功抢救1例丁草胺吞服患儿,报道如下:患儿男,9岁,体重25kg,因“口服除草剂1小时余”入院。患儿入院前约1小时被家长责备,情绪不稳,在与家长冷战期间自行吞服除草剂。1小时后其父亲发现除草剂被打开,再三询问下患儿承认吞服除草剂两口(具体量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草胺 中毒急救 呼吸中枢抑制 胃肠道黏膜 除草剂 中毒事件 腐蚀作用 吸收入血
下载PDF
中医拔罐辅助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应春 詹建华 吴慧芬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1期1306-130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拔罐护理辅助治疗小儿小哮喘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小儿哮喘发作期患儿9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中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拔罐护... 目的探讨中医拔罐护理辅助治疗小儿小哮喘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小儿哮喘发作期患儿9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中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拔罐护理,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6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控制19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3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83,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5.18±2.3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为(3.79±0.48)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10,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医拔罐护理辅助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罐 小儿哮喘 发作期
原文传递
中医分期辨治小儿疳证体会 被引量:6
12
作者 管静莹 陈健 《中医儿科杂志》 2019年第4期37-39,共3页
通过总结临床并结合历代医家经验,将小儿疳证辨证分为疳气证、疳积证及干疳证三大主证,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及恢复期4期治疗。治疗原则以调和脾胃为主,兼顾肺、肾,常用六君子汤、玉屏风散等方加减治疗,同时需注重日常调护。附验案1则,... 通过总结临床并结合历代医家经验,将小儿疳证辨证分为疳气证、疳积证及干疳证三大主证,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及恢复期4期治疗。治疗原则以调和脾胃为主,兼顾肺、肾,常用六君子汤、玉屏风散等方加减治疗,同时需注重日常调护。附验案1则,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疳证 小儿 分期 辨证论治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东海 洪佳璇 +1 位作者 张希 李俊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054-6055,6058,共3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哮喘的临床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方案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2月门诊收治的86例小儿哮喘患儿为观察组,与同期69名参加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进行对照为对照组,两组均按要求采取空腹静脉血,应...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哮喘的临床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方案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2月门诊收治的86例小儿哮喘患儿为观察组,与同期69名参加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进行对照为对照组,两组均按要求采取空腹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gE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清中MP特异性抗体(MP-IgM)的滴度,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MP-IgM阳性率分别为48.84%、21.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6,P<0.05);观察组MP-IgM(+)血清总IgE水平显著高于MP-IgM(-)血清总IgE水平,MP-IgM(+)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MP-IgM(-),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的发生与MP感染关系密切,在小儿发生哮喘时应用实验室检查肺炎支原体,并及时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肺炎支原体 感染
原文传递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防治婴幼儿哮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东海 洪佳璇 詹建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842-184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防治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婴幼儿哮喘患儿(缓解期)231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对照组105例,在每年三伏和三九天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3年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防治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婴幼儿哮喘患儿(缓解期)231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对照组105例,在每年三伏和三九天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3年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117/126),高于对照组的77.14%(81/105)(χ2=18.339,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防治婴幼儿哮喘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医学 中国传统 儿童
原文传递
从《景岳全书·小儿则》论“子病治母”学说 被引量:1
15
作者 矫金玲 陈华 《中医儿科杂志》 2015年第6期17-18,共2页
从《景岳全书·小儿则》对乳儿病因学的认识、对婴儿望诊的贡献、对乳儿养护的指导及对乳儿部分疾病治疗的建议等方面阐释了张景岳对"子病治母"学说的认识和运用。
关键词 子病治母 儿科 张景岳
原文传递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小儿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忠明 王晓丽 沈道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3-794,共2页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小儿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该医院住院的236例儿童,所有病例均经心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非心律失常组(120例)和心律失常组(116例)。对两组病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小儿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该医院住院的236例儿童,所有病例均经心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非心律失常组(120例)和心律失常组(116例)。对两组病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臂踝指数(AB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A)、血压以及空腹血糖(FPG)等指标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儿在这些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在PWV和TC两个指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BI、UA、血压以及FPG等指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WV与小儿心律失常有着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心律正常与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传导速度 小儿心律失常 相关性
原文传递
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与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忠明 沈道江 陈伟达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第3期351-352,共2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与川崎病(KD)急性期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KD急性期患儿126例,设为观察组,再依据有无冠状动脉损伤分为冠脉损伤组(CAI)32例和无冠脉损伤组(NCAI)94例;选取体检健康儿童50例设为对照...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与川崎病(KD)急性期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KD急性期患儿126例,设为观察组,再依据有无冠状动脉损伤分为冠脉损伤组(CAI)32例和无冠脉损伤组(NCAI)94例;选取体检健康儿童5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入院次日、恢复期治愈后检测血浆D-D、CRP,超声检测冠状动脉;对照组仅于体检当日检测血浆D-D、CRP,分析结果与相关性。结果:KD患儿血浆D-D、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CAI组患儿血浆D-D、CRP水平均高于NCAI组;恢复期CAI组和NCAI组血浆D-D、CRP水平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但CAI组血浆D-D、CRP水平仍高于NCA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AI组患儿血浆D-D、CRP水平与冠脉内径变化率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炎症反应、凝血/纤溶系统活性失衡等可能均参与了KD的发生发展,急性期患儿血浆D-D、CRP水平较高,且与病变呈趋势一致的动态变化,与冠状动脉损伤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急性期 冠状动脉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