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文才 周和平 +2 位作者 徐清朴 王晓燕 张玲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12期1471-1472,共2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57例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压、血脂、胰...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57例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压、血脂、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压、血脂均有显著下降,ISI明显升高,而对照组治疗后除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两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各项参数差值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葛根素具有改善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胰岛素抵抗 葛根素
下载PDF
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血管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文才 周和平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7期965-966,共2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核因子-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葛根素组(腹腔注射葛根素)和贝那普利组(灌胃贝那普利)。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肾血管NF-κB的表达,放免法检测各组大...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核因子-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葛根素组(腹腔注射葛根素)和贝那普利组(灌胃贝那普利)。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肾血管NF-κB的表达,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动脉狭窄的程度。结果NF-κB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血管均有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葛根素组和贝那普利组NF-κB表达降低,血管紧张素Ⅱ下降,肾动脉狭窄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NF-κB活化以下调NF-κB表达,从而减轻肾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硬化 葛根素 NF-ΚB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32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国新 周和平 陈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7年第10期644-645,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Ⅳ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 固肾汤 开博通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策略实施情况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雷清 韩国丽 +4 位作者 吴丹梅 王红英 吴振波 严继承 王选锭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实施情况,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1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出院的所有病例,选取3d内联合用药或...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实施情况,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1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出院的所有病例,选取3d内联合用药或单独使用特殊使用级广谱抗菌药物病例,对患者感染状况、初始经验性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病原菌培养以及抗菌药物调整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841例出院病例中,786例(93.5%)使用过抗菌药物.389例(49.5%)接受过初始经验性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其中269例(69.2%)有明确感染证据.389例患者中,5d内仅有6例(1.54%)实现了降阶梯治疗;269例感染患者中,248例(92.2%)在3d内送检了样本,165例(66.5%)样本培养阳性,但只有4例(1.49%,4/269)实现了降阶梯治疗.送检样本临床分离菌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和口咽部定植菌为主.结论 ICU患者初次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比较普遍,即使病原菌培养阳性,也极少能实施降阶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抗菌药 经验性抗菌治疗 降阶梯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病原微生物送检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韩国丽 李雷清 +3 位作者 吴丹梅 吴振波 严继承 王选锭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3-368,共6页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微生物标本采样送检和初始抗菌治疗用药情况,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1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出院的所有病例,选取入...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微生物标本采样送检和初始抗菌治疗用药情况,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1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出院的所有病例,选取入住ICU时有确切感染证据并在当日接受抗菌治疗病例,对患者感染状况、初始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标本送检信息和病原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841例出院病例中,443例入住ICU时有确切感染证据并接受初始抗菌治疗,其中仅30例(6.8%)在初始抗菌治疗前已有病原学送检结果.369例入住ICU时有感染部位的微生物样本可采,360例(97.6%)在入住ICU 3 d内有送检.送检标本以痰最多(占56.4%),其次为血标本17.4%,但仅有119例(33.1%)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完成标本采样.进一步分析接受初始广谱抗菌治疗的269例患者,入住ICU头3d也仅有33.5%病例是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完成标本采样;与使用前采样相比,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后采样培养的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耐药菌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等检出率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后采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收住ICU的感染患者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前病原学证据缺少,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虽高但普遍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后采样,且以痰等非无菌部位标本为主,降低了病原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感染 抗菌药 标本采集 病原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