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备课
1
作者 郑威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2期132-133,共2页
根据《药用植物学》的课程特点,在备课中尝试加强直观教学备课,发挥药典的指导作用,规范备课内容以及注重实验课备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高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药学专业 药用植物学 备课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测定玉米须提取液中总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2
2
作者 阳波 唐婷 李湘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建立玉米须中总皂苷含量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出品的人参皂苷Rb1标准品为对照进行比色法测定,样品加新配制的5%香草醛-冰乙酸0.5mL,高氯酸0.8mL,于60℃水浴中加热15min,显色,530nm测定A值。结果玉米须中总... 目的建立玉米须中总皂苷含量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出品的人参皂苷Rb1标准品为对照进行比色法测定,样品加新配制的5%香草醛-冰乙酸0.5mL,高氯酸0.8mL,于60℃水浴中加热15min,显色,530nm测定A值。结果玉米须中总皂苷吸收度A与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291,X=0.0018,相关系数r=0.991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8%,RSD为1.57%。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分离效能高,适合玉米须中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总皂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氯霉素醇溶液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谷娜 邢旺兴 郭胜才 《健康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氯霉素醇溶液中氯霉素和水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ZORBAXEclips XDB-C18(4.6×150 mm,5μm);紫外检测器波长:278 nm;流速:0.6 ml/min。柱温:30℃;流动相组成:甲醇-水(50∶50,V/V)。结果水杨酸...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氯霉素醇溶液中氯霉素和水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ZORBAXEclips XDB-C18(4.6×150 mm,5μm);紫外检测器波长:278 nm;流速:0.6 ml/min。柱温:30℃;流动相组成:甲醇-水(50∶50,V/V)。结果水杨酸和氯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 mg/ml^0.1 m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2%和99.93%。结论HPLC法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水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膨润土改性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5
4
作者 曾宇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7年第5期872-876,共5页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7H38NBr)对膨润土进行插层改性制备。配制浓度为2.35%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备用。在碘量瓶中称取3.04g膨润土,加入30mL超纯水、10mL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制成土浆,放入微波炉中反应1...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7H38NBr)对膨润土进行插层改性制备。配制浓度为2.35%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备用。在碘量瓶中称取3.04g膨润土,加入30mL超纯水、10mL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制成土浆,放入微波炉中反应1min。产物经抽滤、洗涤、烘干、研磨,做FT-IR和DSC-TG分析。DSC曲线在500℃时有一明显的放热峰;TG曲线显示改性土的失重率有明显的增大。有机改性膨润土中确实含有大量有机物,改性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插层改性制备
下载PDF
耳叶牛皮消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威 《健康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465-467,共3页
耳叶牛皮消作为中药白首乌的基源之一,其含有的C21甾体苷是主要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文章从耳叶牛皮消的化学成分着手,综述了近20年研究得到的耳叶牛皮消化学成分及其中C21甾体苷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耳叶牛皮消 C21甾体苷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有机改性膨润土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7
6
作者 曾宇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9H42NB r)对膨润土进行插层改性制备。方法配制浓度为2.3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备用。在碘量瓶中称取3.05 g膨润土,加入30 mL超纯水,10 m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制成土浆,放入... 目的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9H42NB r)对膨润土进行插层改性制备。方法配制浓度为2.3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备用。在碘量瓶中称取3.05 g膨润土,加入30 mL超纯水,10 m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制成土浆,放入微波炉中反应1 min。产物经抽滤、洗涤、烘干、研磨,做FT-IR和DSC-TG分析。结果DSC曲线在500℃时有一明显的放热峰;TG曲线显示改性土的失重率有明显的增大。结论有机改性膨润土中确实含有大量有机物,改性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插层改性制备
下载PDF
3种常用双膦酸类药物治疗转移癌性骨痛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陈达伟 江晓肖 +2 位作者 邢旺兴 陈少明 沈四新 《健康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评价3种常用双膦酸类药物治疗转移癌性骨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1例患者入选参与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A组(20例)用氯屈膦酸钠1 500 mg,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4 h;B组(20例)用帕米膦酸钠90 mg,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缓... 目的评价3种常用双膦酸类药物治疗转移癌性骨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1例患者入选参与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A组(20例)用氯屈膦酸钠1 500 mg,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4 h;B组(20例)用帕米膦酸钠90 mg,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4 h;C组(11例)用唑来膦酸4 mg加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15min,单次为1疗程,5周后重复给药,连续2疗程后观察用药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1例入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A组骨痛治疗2疗程的总有效率为55%(11/20),B组总有效率为65.0%(13/20),C组总有效率为81.8%有效(9/11);经统计学处理,C组与A组两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的1疗程缓解率分别为33.3%、40%和66.7%,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C组之间、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唑来膦酸对癌性骨转移性疼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它比传统使用同类治疗药物具有使用更方便,疗效更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帕米膦酸 氯屈膦酸 骨转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威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年第12期83-84,共2页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 MECC,MEKC)属于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HPCE)的一种。一般认为。HPCE是由Jorgenson和Lukacs在1981年首先提出的。1984年,Terabe首先提出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 MECC,MEKC)属于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HPCE)的一种。一般认为。HPCE是由Jorgenson和Lukacs在1981年首先提出的。1984年,Terabe首先提出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技术。这是将胶束液相色谱和毛细管区带电泳的操作原理和优点结合的分析分离方法,它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溶液分离中性分子。在胶束中完全不能增溶的溶质,首先被洗脱下来,在胶束中完全增溶的溶质最后被洗脱。其他溶质介于两者之间而达到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中药 有效成份
下载PDF
植物内生真菌抗稻瘟病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9
作者 王丽薇 《健康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筛选具有抗稻瘟病菌活性的植物内生真菌菌株。方法以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菌株GUY11为靶标菌,对分离自南方红豆杉的56株内生真菌菌株进行抗稻瘟病菌活性筛选。结果共有16株菌株发酵液对GUY11孢子萌发的ID50在10以上,且对其附... 目的筛选具有抗稻瘟病菌活性的植物内生真菌菌株。方法以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菌株GUY11为靶标菌,对分离自南方红豆杉的56株内生真菌菌株进行抗稻瘟病菌活性筛选。结果共有16株菌株发酵液对GUY11孢子萌发的ID50在10以上,且对其附着胞形成的ID50在50以上,占总菌株数的28.6%;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拟青霉属(Paecilomyces sp.)和木霉属(Trichoderma sp.),分别是9株和2株;不同内生真菌的发酵液对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是不同的。结论红豆杉内生真菌对稻瘟病菌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稻瘟病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及其在中药分析分离中的应用
10
作者 郑栋 郑威 《健康研究》 CAS 2009年第5期394-396,共3页
高速逆流色谱是一种利用不同溶质在两种不相溶溶液间分配系数差异得以分离的新型分析分离技术。高速逆流色谱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中存在许多优点,已成为当前中药与天然药物分析分离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中药与天然药物 分析分离
下载PDF
一些含氟单体的合成及其聚合反应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唐婷 杨雪艳 吴范宏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03-808,共6页
合成了含氟单体3-氧杂全氟戊烷-1,5-二磺酰溴(3),N-烯丙基-2-(ω-碘-n-全氟烷氧基)-1,1,2,2-四氟乙磺酰胺(16~18).初步研究了含氟单体3与非共轭二烯的聚合反应、连二亚硫酸钠引发的含氟单体16~18的聚合反应以及α,ω-全氟烷基二碘代烷... 合成了含氟单体3-氧杂全氟戊烷-1,5-二磺酰溴(3),N-烯丙基-2-(ω-碘-n-全氟烷氧基)-1,1,2,2-四氟乙磺酰胺(16~18).初步研究了含氟单体3与非共轭二烯的聚合反应、连二亚硫酸钠引发的含氟单体16~18的聚合反应以及α,ω-全氟烷基二碘代烷22,23与非共轭端二烯的聚合反应,得到了相应的含氟聚合物或寡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合物 连二亚硫酸钠 聚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