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教育创新实验的个案分析——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
1
作者 孙德芳 《社科纵横》 2011年第8期152-153,共2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杭州师范大学以体制创新,有效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以研究项目为突破口,快速提升教师教育竞争力;设立经亨颐学院,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杭州师范大学以体制创新,有效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以研究项目为突破口,快速提升教师教育竞争力;设立经亨颐学院,探索卓越教师培养路径;进行教学技能全员达标,强化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共建实践基地,密切同中小学的合作与交流等所进行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鲜明的典型特征,对其他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改革 创新 发展
下载PDF
全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免费师范政策执行的创生与改进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德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1-165,共5页
中国免费师范政策经过百年的"政策钟摆",再次纳入国家的教育政策,指向"三要"精神内核,直击当下城乡师资失衡与差距。杭州师范大学以"三目六维"的定向全科小学教师为突破口创生性执行国家的免费师范政策,... 中国免费师范政策经过百年的"政策钟摆",再次纳入国家的教育政策,指向"三要"精神内核,直击当下城乡师资失衡与差距。杭州师范大学以"三目六维"的定向全科小学教师为突破口创生性执行国家的免费师范政策,强化定向全科的"需求导向"、名师引领的"卓越导向"。免费师范政策改进的可能与保障是提供全科小学教师的发展平台、确定全科小学教师的身份认定、赋权全科小学教师的自主选择,确定国家免费师范政策的卓越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费师范生 定向全科 政策创生 政策改进
下载PDF
美国高校教师学习与发展的路径研究——以高校教师学习社区(FLC)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付淑琼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20,共3页
21世纪以来,美国一些高校纷纷设立高校教师学习社区来促进本校教师的学习与发展。这些社区具有以教师的学习需求为基点、高水平大学为主要开设单位、以研讨会等合作式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评价贯穿社区始终等特点。我国高校应该重视教师... 21世纪以来,美国一些高校纷纷设立高校教师学习社区来促进本校教师的学习与发展。这些社区具有以教师的学习需求为基点、高水平大学为主要开设单位、以研讨会等合作式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评价贯穿社区始终等特点。我国高校应该重视教师的学习与发展,并应在基于教师自身需求的基础上,针对高校教师职业属性和教师群体的特点开展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校教师学习社区 学习与发展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认同的现实表现及基本动因——基于浙、冀两地21名乡村教师深度访谈的分析
4
作者 肖正德 张琦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
乡村教师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担当新乡贤角色。基于浙、冀两地21名乡村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许多乡村教师认同自己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协助乡村治理等... 乡村教师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担当新乡贤角色。基于浙、冀两地21名乡村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许多乡村教师认同自己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协助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着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乡土情怀的内部驱动、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和乡民的认可服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认同的基本动力来源。因此,要内外因素共同发力,促使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发挥新乡贤角色的示范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教师 新乡贤 角色认同
下载PDF
国内农村教师质量研究:主要内容与未来方向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正德 邵晶晶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2014年第2期74-78,共5页
近年来,农村教师质量研究成为国内农村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国内以往相关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农村教师质量现状、农村教师质量问题成因、农村教师质量提升策略三个层面。研究虽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尚存在内涵不够明确、内容不... 近年来,农村教师质量研究成为国内农村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国内以往相关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农村教师质量现状、农村教师质量问题成因、农村教师质量提升策略三个层面。研究虽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尚存在内涵不够明确、内容不够深入、视野比较狭窄、方法比较单一等不足之处。今后相关研究要明确农村教师质量的内涵,深化研究内容,开展比较研究,整合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师 教师质量 研究内容 研究反思
下载PDF
新时期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其保障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肖正德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2-118,共7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新时期促进农村教师良性发展,是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切呼唤,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新时期促进农村教师良性发展,是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切呼唤,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诉求。亦即,它是一项事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实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工程。基于此,当下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与创新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制定与形成农村教师学习提高保障体系,建立与健全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农村教师良性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师 教师发展 教师素质 保障机制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师的文化责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肖正德 井小溪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年第5期83-87,共5页
在兴起新农村文化建设高潮及其对农村教师转变角色的深切呼唤之时代背景下,农村教师的文化责任研究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该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教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境遇、文化功能和文化路向等方面。研究... 在兴起新农村文化建设高潮及其对农村教师转变角色的深切呼唤之时代背景下,农村教师的文化责任研究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该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教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境遇、文化功能和文化路向等方面。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存在以经验总结性研究为主、学科视角单一、主题不集中等不足之处。今后相关研究尚要注意提升理论水平,拓宽学科视角,进行协同攻关,促使该课题研究内涵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主题更加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教师 文化责任 农村教师文化责任研究
下载PDF
国内教师污名研究:价值意蕴、主要内容及未来走向 被引量:10
8
作者 肖正德 谷亚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80,共8页
教师污名作为附于教师身上的侮辱性、贬低性的标签,是他者对教师消极刻板印象的产物。教师污名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它有助于克服社会对教师的偏见与歧视,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有助于摒除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刻板化印象,重构强师... 教师污名作为附于教师身上的侮辱性、贬低性的标签,是他者对教师消极刻板印象的产物。教师污名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它有助于克服社会对教师的偏见与歧视,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有助于摒除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刻板化印象,重构强师强教的保障机制;有助于避免教师对自身的自我贬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国内学者主要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学科视角,对教师污名的涵义、表现、危害、成因及对策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尚存在许多不足。今后相关研究要厘清教师污名基本内涵,探讨教师污名基本理论;重视教师污名研究价值,加大教师污名研究力度;拓展教师污名研究视角,丰富教师污名研究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污名 教师污名研究 教师刻板印象 教师受损身份
下载PDF
我国教师身份认同历史流变研究:内容性维度的考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容中逵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2,共6页
通过对先秦至今统治阶级、普通社会民众、教育思想家和教师自身眼中教师身份认同流变的系统历史分期考察,发现先秦至今我国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历史流变,在内容维度上大致经历了如下四种变化趋向:身份认同的动力来源由自决性到受制化;身... 通过对先秦至今统治阶级、普通社会民众、教育思想家和教师自身眼中教师身份认同流变的系统历史分期考察,发现先秦至今我国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历史流变,在内容维度上大致经历了如下四种变化趋向:身份认同的动力来源由自决性到受制化;身份认同的角色地位由尊崇性到污名化;身份认同的职业倾向由变动性到固着化;身份认同的目的价值由本体性到工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身份认同 流变 历时总态
下载PDF
忆王承绪先生与创业型大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付淑琼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3,共3页
一、王先生的创业型大学研究缘起 2006年第一次见到先生以后,我几乎每周都去见他。记得第二次去先生家时,先生就给了我一本书——《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organizational path... 一、王先生的创业型大学研究缘起 2006年第一次见到先生以后,我几乎每周都去见他。记得第二次去先生家时,先生就给了我一本书——《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organizational pathways of transformation),并告诉我这本书是他在2003年翻译出版的,当时我很诧异,2003年的时候王先生已经是92岁高龄了,竟然还孜孜不倦于比较教育事业的推动与发展工作。而后在每次去医院或者家里见先生,他给我的印象几乎都定格在“带着眼镜,拿着放大镜,在读一本英文文献,一边读一边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大学研究 王承绪 翻译出版 教育事业 英文文献 放大镜 竟然
原文传递
农村教师发展保障机制与政策体系的系统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容中逵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系统构建农村教师发展保障机制与政策体系源于当前我国农村教师发展具有问题存在的全面性、表征的明晰性及其政策解决的支离性等现状。我们应当以教师从教的生命历程为切入点、以教师从教面临的基本内容为侧重点来诊断、梳理农村教师发... 系统构建农村教师发展保障机制与政策体系源于当前我国农村教师发展具有问题存在的全面性、表征的明晰性及其政策解决的支离性等现状。我们应当以教师从教的生命历程为切入点、以教师从教面临的基本内容为侧重点来诊断、梳理农村教师发展面临的全部问题,以政策解决的执行主体与功能为承载来系统构建其保障机制与政策体系。系统构建农村教师发展的保障机制与政策体系,需要明确问题的关键和政策解决的核心,锁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严重程度将其排序,全力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并进行集中政策制定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师发展 保障机制 政策体系
下载PDF
谈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运作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堤仿 邵中庆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07年第3期6-8,共3页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要了解教师专业结构及其层次,准确地分析现状;二是要弄清教师职业角色,合理地制定目标;三是要掌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广泛地寻求行动策略。
关键词 教师 专业发展 规划
下载PDF
一项颇具解释力的教师身份认同构建原理解读——《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想之维:一项教师发展史的文化社会学考察》读后感
13
作者 肖正德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116,共2页
要探讨教师发展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教师,被赋予“教师”这一称谓之后,其身份、地位及由此带来的身份认同感如何。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实力的增长,在教师数量、质量和待遇等问题已部分解决的情形下,教师的身份认同日益成为当下我... 要探讨教师发展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教师,被赋予“教师”这一称谓之后,其身份、地位及由此带来的身份认同感如何。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实力的增长,在教师数量、质量和待遇等问题已部分解决的情形下,教师的身份认同日益成为当下我国教师发展的元问题。容中逵教授所撰《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想之维:一项教师发展史的文化社会学考察》,从他者与自我两个维度,对先秦至今中国支配阶级、普通社会民众、教育思想家、教师自身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历史流变作了系统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教师身份认同构建的两维互动博弈机理作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考察 教师发展 身份认同 发展史 构建原理 文化 理想 读后感
下载PDF
教师发展深层次问题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评《教学文化变革与重构:教师发展的“灵魂”》
14
作者 容中逵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11,共3页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伴随着教师教育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持续推进,教师发展各种潜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进程中,正视教师发展潜在的深层次问题,并作全面、深刻的反思,理性地分析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伴随着教师教育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持续推进,教师发展各种潜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进程中,正视教师发展潜在的深层次问题,并作全面、深刻的反思,理性地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正确地判定问题的实质,积极寻绎解决问题的路径,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良性发展,而且也是对国家教育大计负责的表现。教师发展深层次问题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次问题 教师发展 “灵魂” 文化变革 教师教育改革 重构 教学 改革进程
下载PDF
我国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亚东 曹羽婷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教师补助政策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49-1977年)、初步发展阶段(1978-2002年)、全面化阶段(2003-2012年)、精准化阶段(2013年至今)。分析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政策文本,发现其是在曩昔政策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教师补助政策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49-1977年)、初步发展阶段(1978-2002年)、全面化阶段(2003-2012年)、精准化阶段(2013年至今)。分析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政策文本,发现其是在曩昔政策的基础上小幅度逐步调整的结果。基于林德布洛姆的渐进主义决策模型,我国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具备现实性、稳定性与连续性三大特征。我国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可借鉴渐进主义模型中的三原则,从考察曩昔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有效性、精准推进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前沿化以及聚焦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发展现代化三方面调整政策内容,为乡村教师的物质保障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补助政策 政策演进 乡村振兴 林德布罗姆渐进决策理论
下载PDF
为农村准备教师:澳大利亚政府的系列项目研究
16
作者 付淑琼 张家雯 《教育科学文摘》 2015年第5期38-40,共3页
系列项目介绍围绕“如何帮助农村吸引与留住教师”这一根本目的,澳大利亚政府自2008年以来展开了积极的努力,在全澳大利亚进行了一系列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项目,并推广了其研究所取得的“为农村准备教师”模型。
关键词 澳大利亚 项目研究 教师 农村 政府 2008年 研究所
下载PDF
以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标准构建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资源体系
17
作者 刘堤仿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年第8期61-62,共2页
我国以培训为主要形式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史,教师培训业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教师培训的研究也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从宏观层面上看,现有的实践证明,培训体制与机制也在逐步得以建立... 我国以培训为主要形式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史,教师培训业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教师培训的研究也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从宏观层面上看,现有的实践证明,培训体制与机制也在逐步得以建立与完善。但在微观方面,教师培训的操作上,还显得杂乱无章,无论是培训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没有真正理解教师培训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培训课程 骨干教师 资源体系 标准 教师继续教育 教师教育研究 教师培训
下载PDF
跨世纪三大园丁工程构筑教师专业发展科学体系
18
作者 刘堤仿 《跨世纪》 2008年第1期31-32,共2页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经历了三项伟大工程(园丁工程),即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工程、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这三项工程分别由国家、省、市(县)组织实施,因此也被称为区域性的市(县)长...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经历了三项伟大工程(园丁工程),即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工程、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这三项工程分别由国家、省、市(县)组织实施,因此也被称为区域性的市(县)长工程、厅长工程和省长工程。三项跨世纪园丁工程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分别处在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时期、经济上的调整改革时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及和谐社会创建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园丁工程 科学体系 农村中小学教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教育经历
下载PDF
教研活动中的教师现场学习力:表现类型、弱化现象与提升路径
19
作者 周亚东 《教师发展研究》 2023年第2期73-78,共6页
在教研活动中,现场学习力成为教师须臾不可分离的一种能力。教师现场学习力具有情境性、具身性和即时性等特征,注重现场学习过程中的自觉体验、意义生成和创造性实践。在教研活动中,教师现场学习力存在弱化现象,表现为:教师的自觉性不足... 在教研活动中,现场学习力成为教师须臾不可分离的一种能力。教师现场学习力具有情境性、具身性和即时性等特征,注重现场学习过程中的自觉体验、意义生成和创造性实践。在教研活动中,教师现场学习力存在弱化现象,表现为:教师的自觉性不足,有意识参与不够、无意识参与几近丧失;教师的体验感不足,难以综合观察、倾听和触摸得到的信息;教师的创造力萎靡,难以实现多重现场之间的融通转化。建议:将教研活动融入日常,唤起教师教研现场的自觉性;让教研活动复归本真状态,提升教师教研现场的体验感;让教研活动返回实践源头,实现教师教研现场的创造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活动 教师现场学习力 创造性实践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诗燕 容中逵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2014年第4期90-96,共7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教师身份认同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学术成果层出不穷。从教师身份认同的概念、历史演变以及教师身份认同的危机与对策入手对已有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尚存在研究的学科视角相...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教师身份认同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学术成果层出不穷。从教师身份认同的概念、历史演变以及教师身份认同的危机与对策入手对已有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尚存在研究的学科视角相对单一、研究的系统性相对缺乏、比较研究相对不足、基本原理分析相对缺乏等问题。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应注意从拓宽研究视角和内容、加强比较分析与实证研究、深化基本原理研究等方面着手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身份认同 述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