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学定教、以研促学——杭州师范大学化学一流专业建设实践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秀丽 王民 +1 位作者 曾晓飞 章鹏飞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5期100-107,共8页
建设一流专业是培养一流人才的保障和做强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本文以杭州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建设为例,面向浙江省中学教育改革和高考招生的特殊需求,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看到成果的同时面对不足,通过对现有问题的深入分析,从人才培养质量保... 建设一流专业是培养一流人才的保障和做强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本文以杭州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建设为例,面向浙江省中学教育改革和高考招生的特殊需求,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看到成果的同时面对不足,通过对现有问题的深入分析,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科平台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化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与思路、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一流化学专业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下载PDF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学类专业特色建设与实践——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万梅 霍杰 +2 位作者 王民 曾晓飞 章鹏飞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11期76-84,共9页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结合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2020级化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修订,重新审查了化学师范专业培养计划中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对应...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结合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2020级化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修订,重新审查了化学师范专业培养计划中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对应矩阵、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等方面着手,总结和凝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化学教育人才培养特色,持续推进化学师范专业特色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地方高师院校 化学师范 专业特色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材料与化工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3
作者 李万梅 翁盈盈 尹守春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63-71,共9页
本文从材料与化学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出发,根据不同研究领域和方向,梳理和概括专业英语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进阶式教学策略,探究如何构建“对分课堂+翻转课堂”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形成专业英语知识脉络,调动学生... 本文从材料与化学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出发,根据不同研究领域和方向,梳理和概括专业英语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进阶式教学策略,探究如何构建“对分课堂+翻转课堂”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形成专业英语知识脉络,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对分课堂+翻转课堂”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学习形式,增强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互动性,实现了师生交互时空最大化延展。课前、课后充分运用慕课的优势资源,以巩固学习效果;并通过“模拟学术研讨会”“思政主题报告会”“英语你划我猜”和“科研海报”等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专业英语 材料与化工专业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师范专业化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裴晓林 陈丽 +3 位作者 杨飞龙 张瑾 白赢 周文君 《化工高等教育》 2023年第6期98-103,共6页
化工基础课程是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唯一的工程类课程,是联系化学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对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未来师范人才至关重要。师范生面临化学工程基础薄弱、主体性难以发挥、对教学内容兴趣不高等问题,给该课程的有... 化工基础课程是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唯一的工程类课程,是联系化学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对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未来师范人才至关重要。师范生面临化学工程基础薄弱、主体性难以发挥、对教学内容兴趣不高等问题,给该课程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立足新工科背景,探讨如何通过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化学史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设计问题链来提升化工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师范生的工程思维和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化工基础 问题链 化学史
下载PDF
科教融合背景下大中衔接化学教育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晨瑶 潘钺柠 +1 位作者 章鹏飞 徐伟明 《大学化学》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技发展和时代大潮的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行动并融于教育的全过程。现教育体制下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体系基础而全面,是大学阶段专业学习的重要基础,如何在化学基础教育中有效...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技发展和时代大潮的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行动并融于教育的全过程。现教育体制下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体系基础而全面,是大学阶段专业学习的重要基础,如何在化学基础教育中有效提取和延伸高中知识、启迪化学智慧是需要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因此科教融合的教学模式非常契合也迫切需要应用到现阶段大中化学教育的衔接式教学中。本文在笔者多年相关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教融合大中衔接化学的教学体系,探讨了大中衔接化学教育的新路径,期望达到拓宽学生视野和引领学生深入化学世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基础教育 大中衔接 科教交融 教学体系
下载PDF
化学化工材料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封建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7期60-60,共1页
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之飞跃,带来应用学科的日新月异。因此,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演化,不断产生新分支或概念,因此,有必要认真回顾、总结化学化工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化工材料 科学技术 应用
下载PDF
MAPE对PA66/PTFE共混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涂旋 沈旭康 +2 位作者 李张 宋艳江 羊海棠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5,共8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改性的聚酰胺66/聚四氟乙烯(PA66/PTFE)共混材料。在无润滑条件下,选用三针销-盘式摩擦测试方法对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断面及磨...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改性的聚酰胺66/聚四氟乙烯(PA66/PTFE)共混材料。在无润滑条件下,选用三针销-盘式摩擦测试方法对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断面及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单独添加PTFE虽然能够改善PA66材料的自润滑性,但摩擦系数波动较大,且表现出升高的体积磨损率。在固定总添加质量分数20%的情况下,用MAPE替代PTFE,可使材料的摩擦系数进一步减小,耐磨性大幅改善,且呈现一定的协同减摩作用。与PA66/MAPE(80/20)和PA66/PTFE(80/20)相比,PA66/PTFE/MAPE(80/5/15)表现出最低的摩擦系数0.234,较纯PA66(0.523)下降了55.3%,体积磨损率为3.23×10^(-6)mm^(3)/(N∙m),较纯PA66下降了44.1%。在长距离的分阶段摩擦测试中,除纯PA66外,所有改性材料单位距离的体积磨损率均随着滑动距离的增加逐渐变小并趋于稳定。其中PA66/PTFE/MAPE共混材料有最低且稳定的摩擦系数,总体积磨损率也最小。磨损表面SEM照片表明,MAPE能够增强PA66基体与PTFE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磨痕宽度、改善材料耐磨性。不同载荷下的摩擦测试结果则进一步表明MAPE与PTFE对PA66材料具有协同减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6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聚四氟乙烯 摩擦系数 干摩擦
下载PDF
情境教学模式下大中衔接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林佳羽 朱奕臻 +2 位作者 张远垚 李万梅 徐伟明 《大学化学》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基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现阶段高中教学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特别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何有效提取与拓展高中知识并运用于大学化学实验,开展衔接式化学实验教学,提...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基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现阶段高中教学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特别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何有效提取与拓展高中知识并运用于大学化学实验,开展衔接式化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综合化学能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以“芹菜元素探析”“暖贴的揭秘”“鲜花手工皂的制备”为案例,探索大中衔接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综合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力争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大中衔接 情境教学
下载PDF
电化学烯烃氮杂环丙烷化的最新研究进展
9
作者 何红 吴夏蝶 +1 位作者 侯中伟 王磊 《大学化学》 2025年第1期196-205,共10页
氮杂环丙烷是重要的有机结构骨架,可作为关键中间体构建结构多样的含氮化合物。有机电化学已经成为一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的有机合成工具,可以在不依赖外部氧化还原试剂的情况下实现各种化学转化。本文综述了电化学烯烃氮杂环丙烷化合成... 氮杂环丙烷是重要的有机结构骨架,可作为关键中间体构建结构多样的含氮化合物。有机电化学已经成为一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的有机合成工具,可以在不依赖外部氧化还原试剂的情况下实现各种化学转化。本文综述了电化学烯烃氮杂环丙烷化合成氮杂环丙烷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这些转化的反应设计、活性中间体以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烯烃 氮杂环丙烷化 有机合成
下载PDF
四苯乙烯的合成、表征及在爆炸物检测中的应用——介绍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 被引量:17
10
作者 何田 顾峥烨 尹守春 《大学化学》 CAS 2019年第1期48-53,共6页
因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螺旋桨结构的四苯乙烯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光电材料、荧光传感和生物成像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荧光性能。本实验以二苯甲酮为原料,利用McMurry偶联反应合成四苯乙烯。采用萃取、干燥和柱层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分离... 因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螺旋桨结构的四苯乙烯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光电材料、荧光传感和生物成像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荧光性能。本实验以二苯甲酮为原料,利用McMurry偶联反应合成四苯乙烯。采用萃取、干燥和柱层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熔点测定、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后,使用苦味酸作为模型化合物,利用荧光光谱测定其对爆炸物的荧光检测极限。本实验寓科研热点于实验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四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乙烯 聚集诱导发光 综合实验 荧光 爆炸物检测
下载PDF
碳化学的中心教学法在大学普通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伟明 俞敏强 章鹏飞 《大学化学》 CAS 2013年第1期10-12,共3页
以碳元素为单一构成元素的碳材料具有各种特殊的性质,因此碳元素的广泛性、重要性和特异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碳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作为战略发展计划置于相当重要的位置,本文用中心教学法把大学普通化学教材中有关碳... 以碳元素为单一构成元素的碳材料具有各种特殊的性质,因此碳元素的广泛性、重要性和特异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碳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作为战略发展计划置于相当重要的位置,本文用中心教学法把大学普通化学教材中有关碳元素的物质发现、性质与结构性能的关系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金刚石 富勒烯 石墨烯 交叉偶联
下载PDF
SAB-16型介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表面改性——介绍一个材料化学综合实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田 尹守春 李博 《大学化学》 CAS 2020年第9期126-131,共6页
介绍了一个材料化学综合实验——SBA-16型介孔材料的制备、表面改性以及修饰。该实验将化学反应热力学、动力学以及表面吸附等相关物理化学理论知识与仪器分析相结合,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材料的制备过程了解材料形成的原理,还可以在材料的... 介绍了一个材料化学综合实验——SBA-16型介孔材料的制备、表面改性以及修饰。该实验将化学反应热力学、动力学以及表面吸附等相关物理化学理论知识与仪器分析相结合,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材料的制备过程了解材料形成的原理,还可以在材料的表征过程中学习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仪以及吸附重量分析仪等的使用方法,提升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表面改性 X射线粉末衍射 氮气吸附仪 化学综合实验
下载PDF
BODIPY基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对铜离子的检测——推荐一个大学综合化学实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田 顾峥烨 +2 位作者 曾雨霏 胡余宗 尹守春 《大学化学》 CAS 2017年第11期57-64,共8页
介绍了一个大学综合化学实验——BODIPY基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对铜离子的检测。该实验是一个科研转化的大学生综合化学实验,内容包括3,5-二氯BODIY的合成、BODIPY基荧光探针分子的合成,以及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检测... 介绍了一个大学综合化学实验——BODIPY基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对铜离子的检测。该实验是一个科研转化的大学生综合化学实验,内容包括3,5-二氯BODIY的合成、BODIPY基荧光探针分子的合成,以及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检测目标分子对金属离子的响应性。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BODIPY基荧光传感器这一科研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本实验综合了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和应用波谱学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建议纳入高年级综合化学实验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氯BODIPY 荧光探针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 综合化学实验
下载PDF
有机化学基于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万梅 林子筠 章鹏飞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7期42-47,共6页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精神内核,核心素养为师范生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并指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学科综合素养,只有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养才能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从而增强师范生的...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精神内核,核心素养为师范生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并指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学科综合素养,只有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养才能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从而增强师范生的教育实力,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便能在优秀师范生的带动下,彰显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作为中学化学知识的加强与延伸,大学有机化学教学已然成为化学师范生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要在大学有机化学的师范教育中融入核心素养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使师范生将"所学"内化吸收为"所用",培养师范生自身的核心素养,为他们日后成为优秀教育工作者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核心素养 理论实践 师范教育
下载PDF
基于发散思维策略的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索——以“烯烃”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卫新 郑辉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第8期101-103,共3页
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烯烃"教学为例,开展基于发散思维策略的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索。通过矩阵图、关联图及学科思维导图等形式,以有机化学问题解决为导向,针对同一知识点由浅入深分层次教学,引导学生在理... 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烯烃"教学为例,开展基于发散思维策略的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索。通过矩阵图、关联图及学科思维导图等形式,以有机化学问题解决为导向,针对同一知识点由浅入深分层次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性记忆中开展结构化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潜在创造力,提升创新意识与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散思维 学科思维导图 有机化学教学
下载PDF
中心教学法在大学通识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以化学与核能为例
16
作者 徐伟明 金晓芳 +2 位作者 赵炯 李万梅 章鹏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5期192-193,共2页
核能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本文联系化学与核能,用中心教学法从核能的产生、核裂变和核聚变、核能安全应用前景等三个方面来阐释,便于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核能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 核能 核裂变 核聚变 核反应堆
下载PDF
中心教学法在大学化学通识教学中的运用——以美术中的化学教学为例
17
作者 徐伟明 李万梅 邱化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4期130-131,共2页
本文以美术中的化学教学为例,采取中心教学法,提出绘画工具中的化学、缤纷色彩来源中的化学以及动漫的元素周期表为线索,依次进行诠释。让教案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使学生学得更加有趣。
关键词 笔刷 基本色 量子点效应 动漫元素周期表
下载PDF
微通道反应器中连续化合成苯亚甲基丙酮——介绍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
18
作者 李万梅 《大学化学》 CAS 2019年第5期51-56,共6页
微反应是近年来化学研究领域发展迅猛的一门新兴技术,本实验以苯甲醛和丙酮作为原料,在氢氧化钠作用下通过缩合反应连续化合成苯亚甲基丙酮。通过对摩尔配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的考查,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并采用核磁和质谱... 微反应是近年来化学研究领域发展迅猛的一门新兴技术,本实验以苯甲醛和丙酮作为原料,在氢氧化钠作用下通过缩合反应连续化合成苯亚甲基丙酮。通过对摩尔配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的考查,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并采用核磁和质谱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与传统的批式方法相比,本实验方案具有收率高、操作简便、实验结果稳定等优点。本实验将先进技术和理念寓于实验教学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前沿、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亚甲基丙酮 微通道反应器 连续化合成 综合实验
下载PDF
基于学习自动力形成的教学探索——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为例
19
作者 郑卫新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第24期122-124,共3页
学习自动力是一种自觉行为而非自发行为,需通过适当的培养才可实现。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为例,开展基于学生学习自动力形成的教学探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内容重构、多维教学资源构建、教学模式革新及课程考核方... 学习自动力是一种自觉行为而非自发行为,需通过适当的培养才可实现。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为例,开展基于学生学习自动力形成的教学探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内容重构、多维教学资源构建、教学模式革新及课程考核方式变更等方面入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自动力的形成,激发创造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及自我提升能力,为成为具有持续创新发展潜力的新材料专业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自动力 形成 有机化学教学
下载PDF
“有机化学”教学中“五大思维”模式的改革实践
20
作者 李万梅 欧阳娅妮 张雨茹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1期69-72,共4页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家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落脚点,本着提升高校人才素质教育和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原则,以“五大思维”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家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落脚点,本着提升高校人才素质教育和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原则,以“五大思维”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核心展开了深入分析,重点阐述了战略思维看化学、历史思维学化学、辩证思维品化学、创新思维推化学和底线思维束化学五个关键改革举措。该举措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实践,也是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有效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五大思维” 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