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误诊为肝脏破裂出血的膈肌妊娠1例
1
作者 曹意 谷婷婷 +1 位作者 柴立新 李杭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02-203,共2页
膈肌妊娠是腹腔异位妊娠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率低,临床上极为罕见,早期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2020年3月19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误诊为自发性肝破裂出血的膈肌妊娠患者。患者急诊入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肝脏破裂出血”,... 膈肌妊娠是腹腔异位妊娠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率低,临床上极为罕见,早期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2020年3月19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误诊为自发性肝破裂出血的膈肌妊娠患者。患者急诊入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肝脏破裂出血”,予急诊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经皮动脉拴塞术,术后患者出现阴道出血,完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妇科B超声检查诊断为腹腔异位妊娠破裂出血。遂予以行腹腔镜下妊娠清除术,术中发现膈肌妊娠伴出血,术后顺利出院。出院随访2年余,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妊娠 异位妊娠 膈肌 误诊
下载PDF
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短期及长期结局 被引量:4
2
作者 柴立新 潘志坚 +1 位作者 武伟 白光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10期44-48,共5页
目的比较行腹腔镜胃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与中年患者的短期及长期结局。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12月,共有58例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的胃癌患者(老年组)行腹腔镜胃切除术,这58例患者与同期因胃癌行腹腔镜胃切除术的159例中年患者(年龄60~69岁,... 目的比较行腹腔镜胃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与中年患者的短期及长期结局。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12月,共有58例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的胃癌患者(老年组)行腹腔镜胃切除术,这58例患者与同期因胃癌行腹腔镜胃切除术的159例中年患者(年龄60~69岁,中年组)进行短期与长期结局的比较。结果术前一般资料比较方面,老年组的年龄、Charlson合并症指数、既往腹部手术史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高于中年组,其余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与中年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和病理结果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期随访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类似。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类似。结论腹腔镜胃切除术用于老年胃癌患者可取得与中年患者类似的短期及长期结局,年龄不是行腹腔镜胃切除术的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切除术 胃肿瘤 长期结局 老年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短期及长期结局 被引量:3
3
作者 柴立新 潘志坚 +1 位作者 武伟 白光 《中国医院统计》 2018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比较行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的老年患者与中年患者的短期及长期结局。方法 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有207例大于或等于60岁的CRLM患者行LH。根据行LH... 目的比较行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的老年患者与中年患者的短期及长期结局。方法 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有207例大于或等于60岁的CRLM患者行LH。根据行LH时的年龄,将患者划分为老年组(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68例)和中年组(年龄60~69岁,139例)。比较这两组患者的短期与长期结局。结果术前一般资料比较方面,老年组患者的年龄、Charlson合并症指数、术前化疗的比例以及ASA评分高于中年组,其余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老年组患者的中转率高于中年组之外,两组患者在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90天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术后90天病死率、病理结果等短期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期随访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类似。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类似。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不是影响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LH用于老年CRLM患者可取得与中年CRLM患者类似的短期及长期结局,高龄不是行LH的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术 微创外科 结直肠癌肝转移 预后
下载PDF
T1a~T1b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风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杭 潘志坚 +3 位作者 武伟 孟柠 庄新所 柴立新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3期367-369,387,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T1a~T1b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风险因素及预后生存情况,为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T1a~T1b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脉管是否浸润将... 目的分析影响T1a~T1b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风险因素及预后生存情况,为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T1a~T1b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脉管是否浸润将其分为脉管浸润组(24例)和脉管未浸润组(5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多因素分析影响T1a~T1b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风险因素;比较2组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结果脉管浸润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脉管未浸润组(P<0.05)、肿瘤大体分型中溃疡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脉管未浸润组(P<0.05)、肿瘤分化程度中低分化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脉管未浸润组(P<0.05)、肿瘤浸润深度中T1b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脉管未浸润组(P<0.05);2组患者的癌结节、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是胃癌患者脉管浸润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脉管浸润组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脉管未浸润组(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是T1a~T1b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独立风险因素,发生脉管浸润的T1a~T1b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a^T1b期胃癌 脉管浸润 风险因素 预后分析
下载PDF
胆管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人胆管癌细胞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武伟 孟柠 +3 位作者 潘志坚 李杭 何桦波 李国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胆管癌细胞RBE生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临床原发性胆管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分离到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建立了CAF和癌旁成纤维细胞(PTF)的原代培养,并采... 目的观察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胆管癌细胞RBE生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临床原发性胆管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分离到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建立了CAF和癌旁成纤维细胞(PTF)的原代培养,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波形蛋白(Vimentin)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标记蛋白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α)、成纤维特异性蛋白1(FS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在CAF和RBE共培养的条件下,流式分析细胞增殖和凋亡,Transwell检测迁移、侵袭.应用SPSS 2.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PTF比较,CAF中FSP1、FAPα、α-SMA表达水平更高,Vimentin阳性率更高;在共培养条件下,CAF比PTF能显著提高胆管癌RBE细胞的增殖活性[(5.97±1.59)%]比[(1.59±0.35)%],促进RBE的侵袭[24 h,(86.76±6.11)%比(51.33±4.04)%]和迁移[24 h,(103.33±5.73)%比(87.00±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6,均P<0.05),但不影响RBE的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76,P>0.05).结论胆管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能促进RBE的侵袭和迁移,在胆管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增殖 侵袭 转移 胆管癌
原文传递
胃部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国梁 李亚楠 +2 位作者 潘志坚 柴立新 杜成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323-2326,共4页
目的分析胃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11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胃肠肝胆外科接受治疗的268例胃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检测并研究胃部手术切... 目的分析胃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11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胃肠肝胆外科接受治疗的268例胃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检测并研究胃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5 kg/m^(2)及糖尿病史是胃部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15例胃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共检出22株病原菌,其中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吩的耐药性最高,10株大肠埃希菌共有10株出现耐药,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低,未出现耐药。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亚胺培南以及美罗培南耐药性最低,未出现耐药,对阿莫西林耐药性最高,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出现耐药。结论合并有糖尿病史、高龄以及肥胖的胃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高,感染时大肠埃希菌对于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高风险人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部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分泌物病原体分布特点调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战相菲 柴立新 +1 位作者 叶颖碧 蒋丹菁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39-241,共3页
目的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分泌物病原体分布特点调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5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为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48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收集切口分... 目的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分泌物病原体分布特点调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5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为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48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收集切口分泌物进行病原体鉴定,调查分析病原体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腹部切口耐药的风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伴有基础疾病、阑尾切口、BMI>29 kg/m^2、Ⅲ类切口分布率均高于非感染组;感染患者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球菌发病率分别为27.5%、22.5%、20.0%、17.5%、6.3%。阑尾手术、BMI>29 kg/m^2、基础疾病是患者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耐药率高,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病原体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