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族性面神经炎一家系5例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淑华 王丽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4690-4690,共1页
关键词 面神经疾病/遗传学 神经炎/遗传学 系谱
下载PDF
急性铊中毒神经系统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6期127-127,共1页
铊中毒是罕见的重金属中毒,全国发病较少,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本文结合收治3例,并查阅相关文献,对急性铊中毒神经系统表现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 神经系统表现 急性铊中毒 重金属中毒 临床诊断 临床医师
下载PDF
脑梗塞分期不同治疗有差异
3
作者 史晶华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3期18-18,共1页
在当今社会,脑梗塞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又名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坏死的神经系统疾病,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50%~60%。患者通常会出现突然的偏瘫、失语、眩晕、意识障碍等症状。该病具... 在当今社会,脑梗塞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又名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坏死的神经系统疾病,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50%~60%。患者通常会出现突然的偏瘫、失语、眩晕、意识障碍等症状。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梗塞 意识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 脑组织坏死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率 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脑梗塞分期不同治疗有差异
4
作者 史晶华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3年第12期21-21,共1页
在当今社会,脑梗塞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又名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坏死的神经系统疾病,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50%~60%。患者通常会出现突然的偏瘫、失语、眩晕、意识障碍等症状。该病具... 在当今社会,脑梗塞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又名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坏死的神经系统疾病,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50%~60%。患者通常会出现突然的偏瘫、失语、眩晕、意识障碍等症状。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梗塞 意识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 脑组织坏死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率 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4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MR与临床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丽娟 冯淑华 李存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7-,共1页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 背侧丘脑 大脑后动脉 左枕叶 MR 综合征 综合病症
下载PDF
4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MR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丽娟 冯淑华 李存江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141-1142,共2页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MR
下载PDF
15例伴发颅内动脉瘤的烟雾病DSA结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娟 冯淑华 董伟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0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伴发动脉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脑血管造影证实的15例烟雾病伴发动脉瘤病例,并分析其DSA造影结果。结果颅内血肿3例,第例1个动脉瘤分别位于wills环周围,穿去动脉及豆纹动脉。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5例动脉瘤位于w... 目的探讨烟雾病伴发动脉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脑血管造影证实的15例烟雾病伴发动脉瘤病例,并分析其DSA造影结果。结果颅内血肿3例,第例1个动脉瘤分别位于wills环周围,穿去动脉及豆纹动脉。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5例动脉瘤位于wills环周围,1例位于脉络膜前动脉。1例脑室出血,动脉瘤位于脉络膜后动脉。5例脑缺血性脑血管病例,动脉瘤均位于wills环周围。结论烟雾病伴发动脉瘤可导致颅内出血,DSA可确诊并对进一步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瘤 DSA
下载PDF
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淑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0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护理措施,现分析护理体会。结果 40例患者病死率为10.0%,其他患...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护理措施,现分析护理体会。结果 40例患者病死率为10.0%,其他患者病情被控制。结论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尽早发现与治疗癫痫,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癫痫 护理
下载PDF
影响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桂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5期70-71,共2页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40%~50%。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原发性脑出血最常见原因,由于高血压病变伴随脑内小动脉病变,血压急骤升高时可引起动脉破裂出血。出血原发于大脑半球占80%。主要位于基底节区,其次发生在脑叶,脑...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40%~50%。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原发性脑出血最常见原因,由于高血压病变伴随脑内小动脉病变,血压急骤升高时可引起动脉破裂出血。出血原发于大脑半球占80%。主要位于基底节区,其次发生在脑叶,脑干和小脑出血占20%左右。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预后较差,致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相关因素 研究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和脑卒中探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桂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5期192-193,共2页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脑卒中患者和95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浆Hcy,以对照组Hcy检测结果将其分为Hcy升高组和Hcy正常组。结果 Hcy升高组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Hcy正常组。
关键词 脑卒中 高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30例护理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淑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1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应护理措施,现分析其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3.3%。...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应护理措施,现分析其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合理控制血糖,科学使用胰岛素,预防低血糖,以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死 护理
下载PDF
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冠男 朱芳琪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9期129-130,共2页
脑血管病目前已经上升到我国致死致残疾病中的第一位。其中70%的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IS),其主要病理因素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为目前危害生命健康的一种最常见的病症,缺血性脑卒... 脑血管病目前已经上升到我国致死致残疾病中的第一位。其中70%的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IS),其主要病理因素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为目前危害生命健康的一种最常见的病症,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相对较高,而中老年为高发人群。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腔隙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分水岭梗死。还有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类疾病是患者的血管壁病变或者患者的本身血流动力学障碍的一些相关基础上发生的血液供应上的障碍,现对应的相应的供血区的缺氧以及缺血,并引起损害,造成一系列继发的一些临床症状及一些功能的缺损。此类疾病的发病过程主要涉及到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为常见的病因,其中血脂异常又是动脉硬化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而氧化应激又是动脉硬化的过程中其细胞损伤的一个主要机制,自由基是介导该效应的主要因素。胆红素的意义为,血清胆红素被认为是毒性代谢产物,在临床实践中胆红素一直被作为其肝脏以及造血系统等一些疾病的一个标志物。以松原市中心医院一年内脑血管病患者仔细筛查后,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在进行记录与检测血清胆红素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的一些相关数据。根据不同病情,不同采血时间,不同发病状态,不同神经症状,不同身体一般指标,来分组对照,研究,并且详细记录分析。研究关于胆红素水平升高在脑血管疾病中的机制作用,研究胆红素水平升高,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之间的关系。胆红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预测及治疗方面的展望:胆红素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诊断中,给予临床治疗中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病因治疗对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治疗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丽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6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病因治疗对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治疗意义,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8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5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卒中后继发性癫痫38例,对38例患者给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改... 目的:探讨病因治疗对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治疗意义,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8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5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卒中后继发性癫痫38例,对38例患者给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等病因治疗及抗癫痫治疗。结果:3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26例(68.4%),有效10例(26.3%),无效2例(5.3%)。总有效率为94.7%。结论:病因治疗可减少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的损害程度,减少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对治疗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治疗 脑卒中 继发性癫痫 异常放电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雪飞 孙桂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4期27-27,29,共2页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治疗,探论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偏身肢体运动功能及言语障碍的影响。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冠男 朱芳琪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6期51-51,5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之间的临床相关性。方法以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6例为观察对象,按TOAST分型,其中大动脉硬化型脑梗死(LAA)160例,腔隙性脑梗死(LA)196例,选择208例经临... 目的探讨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之间的临床相关性。方法以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6例为观察对象,按TOAST分型,其中大动脉硬化型脑梗死(LAA)160例,腔隙性脑梗死(LA)196例,选择208例经临床表现和头颅CT检查排除脑卒中的患者为对照组,测定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C-反应蛋白升高,与其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AA组与L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进展和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血CRP水平可作为客观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防效果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腔隙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 高血压
下载PDF
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丽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期40-41,共2页
目的总结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患者皆选择常规的内科治疗,包括钙拮抗剂治疗、对症治疗及脑细胞活化剂治疗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治疗组总有... 目的总结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患者皆选择常规的内科治疗,包括钙拮抗剂治疗、对症治疗及脑细胞活化剂治疗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其血浆GMP140、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浆黏度均出现下降的趋势,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血浆GMP140、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给予脑梗死治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氯吡格雷 血液流变学 疗效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0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淑英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3期727-727,共1页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本组实验10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78例显效,占78%,21例有效,占21%,无...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本组实验10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78例显效,占78%,21例有效,占21%,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为99%。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湿化护理、引流护理等,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 肺气肿 护理
下载PDF
出血性脑梗死20例CT、MRI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桂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5489-5489,共1页
关键词 脑梗塞/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60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淑英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1期267-268,共2页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提高基础护理,能够有效的防止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生并发症以及对预防脑梗塞病情进一步加重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011年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提高基础护理,能够有效的防止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生并发症以及对预防脑梗塞病情进一步加重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011年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具体的问题在患者的治疗中有效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上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后,本组选择的60例患者中取得有效的效果30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合理的进行进行临床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速度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临床 护理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孙桂军 刘美玲 孙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0期195-196,共2页
脑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在我国均列首位。50岁以下发病率低,50岁以上发病率高,脑梗死好发于60岁以上者,近年来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脑梗死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80%,
关键词 尤瑞克林 长春西汀 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