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加压式注干施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效果研究
1
作者
尹华阳
郭婉琳
+3 位作者
汪青桐
董广平
方建民
李晓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78-81,共4页
为了克服打孔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在松脂流动期的应用局限性,对比了传统注干施药和加压式注干施药2种施药方法在松脂流动期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松脂流动期,传统注干施药2周后普遍出现松脂封堵药瓶的情况,而加压式注干施药则有效避免...
为了克服打孔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在松脂流动期的应用局限性,对比了传统注干施药和加压式注干施药2种施药方法在松脂流动期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松脂流动期,传统注干施药2周后普遍出现松脂封堵药瓶的情况,而加压式注干施药则有效避免了该问题;施药6个月后,传统注干施药(药剂进入树体量>80%)和加压式注干施药的马尾松木质部甲维盐平均残留量分别为(15.814±13.042)mg/kg和(32.645±10.943)mg/kg,第一侧枝甲维盐平均残留量分别为(7.142±6.485)mg/kg和(4.333±3.903)mg/kg;人工接种松材线虫5个月后,加压式注干施药防治效果为90.91%,优于传统注干施药方法(药剂进入树体量>80%的处理组防治效果为81.82%,药剂进入树体量<20%的处理组防治效果为18.18%)。研究证明了加压式注干施药方法在松脂流动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为常年打孔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加压式注干施药
甲维盐
马尾松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无性系与油茶混交造林技术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松
肖爱文
+4 位作者
周仁利
何兴
徐六一
郝焰平
陈雪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9-22,27,共5页
通过对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分家系进行人工接种松材线虫测定,对筛选出的抗性马尾松进行无性繁殖后再分无性系进行2次松材线虫人工接种测定,筛选出抗性强的马尾松无性系,以此无性系为母树,采集穗条进行造林用马尾松无性系培育。为了充分利...
通过对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分家系进行人工接种松材线虫测定,对筛选出的抗性马尾松进行无性繁殖后再分无性系进行2次松材线虫人工接种测定,筛选出抗性强的马尾松无性系,以此无性系为母树,采集穗条进行造林用马尾松无性系培育。为了充分利用地力、提高林地单位面积产量,进一步增强林分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开展了抗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无性系与油茶混交造林试验,简述了造林试验的技术要点,以期为下一步分析马尾松与油茶混交造林的生产效益,以及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造林经营模式提供一种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马尾松
油茶
无性系
混交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注干药剂防治松材线虫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尹华阳
董广平
《安徽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21-24,31,共5页
本研究以马尾松为对象,采用LC-MS/MS方法检测了3%甲维盐微乳剂和3.2%阿维菌素乳油注干施药后在树体不同部位的残留量,并通过接种松材线虫的方式对药剂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含量,且线性关...
本研究以马尾松为对象,采用LC-MS/MS方法检测了3%甲维盐微乳剂和3.2%阿维菌素乳油注干施药后在树体不同部位的残留量,并通过接种松材线虫的方式对药剂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含量,且线性关系好、加样回收率高、相对标准偏差小,适用于松树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药剂残留检测。施用3%甲维盐微乳剂18个月后,在马尾松木质部和松针中均能检测到甲维盐残留;施用3.2%阿维菌素乳油6个月后在松针中未能检测到药剂残留,18个月后的木质部残留量明显降低。药效评价试验证明两种药剂注干施药后18个月内可有效防止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阿维菌素
甲维盐
注干施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无人机投放天敌昆虫花绒寄甲的生物防治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尹华阳
李晓娟
+2 位作者
董广平
郭婉琳
汪青桐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0-13,共4页
本研究探索了无人机技术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通过设计开发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天敌昆虫花绒寄甲投放装置,实现了花绒寄甲成虫的精准、均匀投放。林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无人机投放花绒寄甲成虫对松褐天牛的平均防治效果达49.48%,有效...
本研究探索了无人机技术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通过设计开发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天敌昆虫花绒寄甲投放装置,实现了花绒寄甲成虫的精准、均匀投放。林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无人机投放花绒寄甲成虫对松褐天牛的平均防治效果达49.48%,有效降低了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花绒寄甲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山区松褐天牛成虫发生期及海拔分布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高景斌
黄云龙
+1 位作者
徐六一
丁杰
《黄山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6-59,共4页
松材线虫病现已扩散到安徽皖南山区,对黄山风景区的松林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掌握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成虫在黄山区的发生期及海拔分布情况,有利于合理制定松褐天牛防治措施,确保黄山区松林安全。2017年5月至11月,在黄山区甘棠镇...
松材线虫病现已扩散到安徽皖南山区,对黄山风景区的松林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掌握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成虫在黄山区的发生期及海拔分布情况,有利于合理制定松褐天牛防治措施,确保黄山区松林安全。2017年5月至11月,在黄山区甘棠镇、耿城镇、焦村镇、太平湖镇、谭家桥镇、乌石镇、新华乡、新明乡、龙门乡、汤口镇运用APF-I型引诱芯引诱松褐天牛成虫,每2周更换一次诱芯,利用有效诱捕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纯松树林中诱捕器挂在林缘的比挂在林分中间位置的诱捕效果好,松阔混交林中诱捕器挂在阔叶树上比挂在松树上诱捕效果好,诱芯放置后第三天的诱捕量最大;诱捕量显示松褐天牛成虫活动期为5月11日为羽化始期,6月下旬~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8月中下旬为羽化末期,11月3日为结束期;成虫口密度与松林面积大小无关,但在松树枯死严重的区域,成虫密度明显偏多;成虫密度在海拔100~700m之间无明显差异。5月上旬羽化初期适宜开展化学药剂防治,6月羽化始盛期一定要涵盖在药剂的有效期内,如有必要在此期间再次喷施药剂以达到羽化盛期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成虫发生期
成虫海拔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rhox3影响罗伯茨绿僵菌产孢和抗逆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楠
吴浩
+2 位作者
童友敏
李晓娟
黄勃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3-532,共10页
罗伯茨绿僵菌作为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已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得到应用。Homeobox家族基因在真菌无性繁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在昆虫病原真菌中的功能尚不清楚。qRT-PCR结果显示homeobox家族基因Mrhox3在产孢阶段和分生孢子阶段高水平...
罗伯茨绿僵菌作为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已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得到应用。Homeobox家族基因在真菌无性繁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在昆虫病原真菌中的功能尚不清楚。qRT-PCR结果显示homeobox家族基因Mrhox3在产孢阶段和分生孢子阶段高水平表达。通过基因敲除与回补研究其功能,结果表明敲除Mrhox3不影响菌株营养生长和致病性,但是显著降低菌株的产孢能力。进一步研究显示敲除Mrhox3显著下调关键调控因子abaA和wetA等多个产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敲除Mrhox3促进分生孢子萌发,并显著增强分生孢子对紫外胁迫和热激胁迫的耐受力。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揭示罗伯茨绿僵菌的产孢机制和分生孢子抗逆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茨绿僵菌
Mrhox3
产孢
逆境胁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产孢、致病力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玉龙
刘珍
+5 位作者
刘世红
汪迅
李心怡
陆晨丽
李晓娟
黄勃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1-1251,共11页
为明确绿僵菌在其致死害虫表面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等相关分子机制,通过显微观察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生长和产孢特性,并测定其致病力,分别对虫尸表面和PDA培养基上罗伯茨绿僵菌的菌丝生长...
为明确绿僵菌在其致死害虫表面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等相关分子机制,通过显微观察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生长和产孢特性,并测定其致病力,分别对虫尸表面和PDA培养基上罗伯茨绿僵菌的菌丝生长阶段和大量产孢阶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对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产孢及致病力通路相关基因进行系统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DA培养基上培养5 d后,罗伯茨绿僵菌开始大量产孢,培养14 d时产孢量最高,为4.6×10^(7)个/cm^(2),大蜡螟幼虫注射罗伯茨绿僵菌4 d后,其体表出现菌丝,5.5 d后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大量产孢,9 d后产孢量最高,为2.6×10^(8)个/cm^(2)。与PDA培养基上罗伯茨绿僵菌对大蜡螟幼虫的半致死时间(7.09 d和4.66 d)相比,体壁侵染法和显微注射法侵染的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对大蜡螟幼虫的半致死时间(6.33 d和4.49 d)分别显著缩短和无显著变化。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大量产孢时期,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中共有810个基因上调表达,452个基因下调表达,其中大量差异基因富集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级联信号、ABC转运蛋白、类固醇生物合成及甘油磷脂代谢等通路中。在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MAPK级联信号通路中,在菌丝生长和大量产孢阶段分别有36个和32个基因发生显著差异表达。在MAPK调控通路中,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在菌丝生长和大量产孢阶段分别有11个和12个产孢相关基因,有11个和8个致病力相关基因发生差异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虫尸表面
产孢
致病力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级联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题名
加压式注干施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效果研究
1
作者
尹华阳
郭婉琳
汪青桐
董广平
方建民
李晓娟
机构
松材线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78-81,共4页
基金
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项目“重点实验室等现代林业科研能力水平提升”(皖财预[2024]60号)。
文摘
为了克服打孔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在松脂流动期的应用局限性,对比了传统注干施药和加压式注干施药2种施药方法在松脂流动期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松脂流动期,传统注干施药2周后普遍出现松脂封堵药瓶的情况,而加压式注干施药则有效避免了该问题;施药6个月后,传统注干施药(药剂进入树体量>80%)和加压式注干施药的马尾松木质部甲维盐平均残留量分别为(15.814±13.042)mg/kg和(32.645±10.943)mg/kg,第一侧枝甲维盐平均残留量分别为(7.142±6.485)mg/kg和(4.333±3.903)mg/kg;人工接种松材线虫5个月后,加压式注干施药防治效果为90.91%,优于传统注干施药方法(药剂进入树体量>80%的处理组防治效果为81.82%,药剂进入树体量<20%的处理组防治效果为18.18%)。研究证明了加压式注干施药方法在松脂流动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为常年打孔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加压式注干施药
甲维盐
马尾松
应用效果
分类号
S763.1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无性系与油茶混交造林技术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松
肖爱文
周仁利
何兴
徐六一
郝焰平
陈雪莲
机构
安徽省全椒县瓦山国有林场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松材线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9-22,27,共5页
基金
安徽省第五批“特支计划”(T000522)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600301)。
文摘
通过对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分家系进行人工接种松材线虫测定,对筛选出的抗性马尾松进行无性繁殖后再分无性系进行2次松材线虫人工接种测定,筛选出抗性强的马尾松无性系,以此无性系为母树,采集穗条进行造林用马尾松无性系培育。为了充分利用地力、提高林地单位面积产量,进一步增强林分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开展了抗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无性系与油茶混交造林试验,简述了造林试验的技术要点,以期为下一步分析马尾松与油茶混交造林的生产效益,以及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造林经营模式提供一种新的参考。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马尾松
油茶
无性系
混交林
Keywords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Pinus massoniana
Camellia oleifera
Clone
Mixed forest
分类号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注干药剂防治松材线虫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尹华阳
董广平
机构
松材线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安徽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21-24,31,共5页
文摘
本研究以马尾松为对象,采用LC-MS/MS方法检测了3%甲维盐微乳剂和3.2%阿维菌素乳油注干施药后在树体不同部位的残留量,并通过接种松材线虫的方式对药剂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含量,且线性关系好、加样回收率高、相对标准偏差小,适用于松树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药剂残留检测。施用3%甲维盐微乳剂18个月后,在马尾松木质部和松针中均能检测到甲维盐残留;施用3.2%阿维菌素乳油6个月后在松针中未能检测到药剂残留,18个月后的木质部残留量明显降低。药效评价试验证明两种药剂注干施药后18个月内可有效防止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阿维菌素
甲维盐
注干施药
Keywords
Pinewood nematodiasis
Abamectin
Emamectin benzoate
Trunk injection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无人机投放天敌昆虫花绒寄甲的生物防治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尹华阳
李晓娟
董广平
郭婉琳
汪青桐
机构
松材线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0-13,共4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嗅觉基因在天敌昆虫花绒寄甲幼虫寄生过程中的功能研究”(编号:2108085MC111)。
文摘
本研究探索了无人机技术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通过设计开发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天敌昆虫花绒寄甲投放装置,实现了花绒寄甲成虫的精准、均匀投放。林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无人机投放花绒寄甲成虫对松褐天牛的平均防治效果达49.48%,有效降低了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无人机
花绒寄甲
生物防治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Biological pest control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山区松褐天牛成虫发生期及海拔分布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高景斌
黄云龙
徐六一
丁杰
机构
安徽林业职业
技术
学院
松材线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康禾农林
病
虫
害防治有限公司
出处
《黄山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6-59,共4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2020dsgzs16)。
文摘
松材线虫病现已扩散到安徽皖南山区,对黄山风景区的松林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掌握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成虫在黄山区的发生期及海拔分布情况,有利于合理制定松褐天牛防治措施,确保黄山区松林安全。2017年5月至11月,在黄山区甘棠镇、耿城镇、焦村镇、太平湖镇、谭家桥镇、乌石镇、新华乡、新明乡、龙门乡、汤口镇运用APF-I型引诱芯引诱松褐天牛成虫,每2周更换一次诱芯,利用有效诱捕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纯松树林中诱捕器挂在林缘的比挂在林分中间位置的诱捕效果好,松阔混交林中诱捕器挂在阔叶树上比挂在松树上诱捕效果好,诱芯放置后第三天的诱捕量最大;诱捕量显示松褐天牛成虫活动期为5月11日为羽化始期,6月下旬~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8月中下旬为羽化末期,11月3日为结束期;成虫口密度与松林面积大小无关,但在松树枯死严重的区域,成虫密度明显偏多;成虫密度在海拔100~700m之间无明显差异。5月上旬羽化初期适宜开展化学药剂防治,6月羽化始盛期一定要涵盖在药剂的有效期内,如有必要在此期间再次喷施药剂以达到羽化盛期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松褐天牛
成虫发生期
成虫海拔分布
Keywords
Monochamus alternatus
occurrence period of adult insects
altitude distribution of adult insects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hox3影响罗伯茨绿僵菌产孢和抗逆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楠
吴浩
童友敏
李晓娟
黄勃
机构
微生物防治安徽省
重点
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松材线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3-53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2473,31972332)。
文摘
罗伯茨绿僵菌作为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已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得到应用。Homeobox家族基因在真菌无性繁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在昆虫病原真菌中的功能尚不清楚。qRT-PCR结果显示homeobox家族基因Mrhox3在产孢阶段和分生孢子阶段高水平表达。通过基因敲除与回补研究其功能,结果表明敲除Mrhox3不影响菌株营养生长和致病性,但是显著降低菌株的产孢能力。进一步研究显示敲除Mrhox3显著下调关键调控因子abaA和wetA等多个产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敲除Mrhox3促进分生孢子萌发,并显著增强分生孢子对紫外胁迫和热激胁迫的耐受力。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揭示罗伯茨绿僵菌的产孢机制和分生孢子抗逆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罗伯茨绿僵菌
Mrhox3
产孢
逆境胁迫
Keywords
Metarhizium robertsii
Mrhox3
conidiation
abiotic stress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产孢、致病力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玉龙
刘珍
刘世红
汪迅
李心怡
陆晨丽
李晓娟
黄勃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1-1251,共11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71838)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科研项目(KJ2020A0129)
2020年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S202010364088)。
文摘
为明确绿僵菌在其致死害虫表面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等相关分子机制,通过显微观察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生长和产孢特性,并测定其致病力,分别对虫尸表面和PDA培养基上罗伯茨绿僵菌的菌丝生长阶段和大量产孢阶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对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产孢及致病力通路相关基因进行系统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DA培养基上培养5 d后,罗伯茨绿僵菌开始大量产孢,培养14 d时产孢量最高,为4.6×10^(7)个/cm^(2),大蜡螟幼虫注射罗伯茨绿僵菌4 d后,其体表出现菌丝,5.5 d后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大量产孢,9 d后产孢量最高,为2.6×10^(8)个/cm^(2)。与PDA培养基上罗伯茨绿僵菌对大蜡螟幼虫的半致死时间(7.09 d和4.66 d)相比,体壁侵染法和显微注射法侵染的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对大蜡螟幼虫的半致死时间(6.33 d和4.49 d)分别显著缩短和无显著变化。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大量产孢时期,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中共有810个基因上调表达,452个基因下调表达,其中大量差异基因富集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级联信号、ABC转运蛋白、类固醇生物合成及甘油磷脂代谢等通路中。在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MAPK级联信号通路中,在菌丝生长和大量产孢阶段分别有36个和32个基因发生显著差异表达。在MAPK调控通路中,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在菌丝生长和大量产孢阶段分别有11个和12个产孢相关基因,有11个和8个致病力相关基因发生差异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高度一致。
关键词
绿僵菌
虫尸表面
产孢
致病力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级联信号通路
Keywords
Metarhizium
insect cadaver surface
sporulation
pathogenicity
MAPK signaling pathway
分类号
S47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加压式注干施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效果研究
尹华阳
郭婉琳
汪青桐
董广平
方建民
李晓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无性系与油茶混交造林技术
王松
肖爱文
周仁利
何兴
徐六一
郝焰平
陈雪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种注干药剂防治松材线虫病效果研究
尹华阳
董广平
《安徽林业科技》
2022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无人机投放天敌昆虫花绒寄甲的生物防治技术及应用研究
尹华阳
李晓娟
董广平
郭婉琳
汪青桐
《安徽林业科技》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山区松褐天牛成虫发生期及海拔分布分析
高景斌
黄云龙
徐六一
丁杰
《黄山学院学报》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Mrhox3影响罗伯茨绿僵菌产孢和抗逆能力的研究
张楠
吴浩
童友敏
李晓娟
黄勃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产孢、致病力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
王玉龙
刘珍
刘世红
汪迅
李心怡
陆晨丽
李晓娟
黄勃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