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松辽流域国家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阶段经验的探讨
1
作者 李丹 房含 +2 位作者 王迪晨 常诚 高海宁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5年第3期147-151,共5页
2018—2022年,松辽水利委员会完成松辽流域6个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年度监测面积约88.77万km^(2),涉及167个县(市、区、旗)。文章从技术流程与方法、项目完成情况、主要成果与成效、主要经验与做法、主要结论5个主要... 2018—2022年,松辽水利委员会完成松辽流域6个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年度监测面积约88.77万km^(2),涉及167个县(市、区、旗)。文章从技术流程与方法、项目完成情况、主要成果与成效、主要经验与做法、主要结论5个主要方面对五年间松辽流域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监测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为后续项目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流域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动态监测
下载PDF
松辽流域利用无人机技术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2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12期58-60,共3页
自2013年开始,松辽流域率先利用无人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实践与探索。结合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总结了无人机遥测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与天地一体化监管、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自2013年开始,松辽流域率先利用无人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实践与探索。结合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总结了无人机遥测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与天地一体化监管、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图斑化管理、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和水土流失突发事件监测等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充实数据库指标内容、开展实时动态监测与建立快速评价系统,以及继续深入探索无人机遥测技术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技术 水土保持 监测 信息化
下载PDF
2018年度松辽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岩松 姜艳艳 +3 位作者 常诚 房含 李超君 杨胜天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12期7-10,I0001,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已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急需进一步深入推进。松辽流域泛指东北地区,在松辽流域开展水土流失年度动态监测工作至关重要,既是维护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已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急需进一步深入推进。松辽流域泛指东北地区,在松辽流域开展水土流失年度动态监测工作至关重要,既是维护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强化东北地区协调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步骤。在水利部组织下,松辽流域2018年积极开展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实现了第一次流域全覆盖监测,并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土保持普查结果相比较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据统计,松辽流域2018年水土流失面积为27.53万km 2,主要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全境水土流失分布及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高度相关;东北黑土区与典型黑土区2018年的侵蚀面积分别是22.16万和8.50万km 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0.38%和25.94%,与2011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尽管2018年度松辽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尚存在不足,但在严峻的形势下仍准时、高质量地完成了全流域动态监测工作,为东北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动态监测 结果分析 2018年度 松辽流域
下载PDF
松辽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总结与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丹 王念忠 关传弢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年第9期171-172,共2页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而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松辽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法律、政策、技术基础。从专...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而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松辽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法律、政策、技术基础。从专题信息遥感解译、水土流失监测、侵蚀沟调查、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评价等方面分析了工作特点,总结了2003年以来的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经验。以便能够从明确规范思路、完善技术手段、构建评审体系、成果推广应用、锻炼人才队伍等方面为今后开展相关动态监测工作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法律基础 政策基础 技术基础 工作特点 总结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运行与管理思考
5
作者 钟云飞 《东北水利水电》 2024年第10期26-28,共3页
长期以来,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在黑土地保护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中叙述了黑土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现状,分析了目前监测站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黑土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存在的监测指标体系不完善、监测设施设备老化和自动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在黑土地保护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中叙述了黑土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现状,分析了目前监测站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黑土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存在的监测指标体系不完善、监测设施设备老化和自动化程度低、数据深度分析应用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还需不断完善监测体系建设、推动监测点建设优化、不断加强监测数据汇总及分析、保障监测站点长期稳定运行等建议,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的基础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生态文明 水土保持 监测站
下载PDF
松辽流域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及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宝桐 李爽 张锋 《东北水利水电》 2008年第2期35-36,共2页
随着松辽流域开发建设项目的迅速发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已刻不容缓。分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其造成的危害,结合松辽流域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松辽流域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我国水土保持委员会的历史回顾与建议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宝桐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期7-9,共3页
新水土保持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在回顾我国水土保持委员会发展历程和所起作用的基础上,为实现"一家管、多家治、高层协调"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管理体制,统筹考虑区域水土保... 新水土保持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在回顾我国水土保持委员会发展历程和所起作用的基础上,为实现"一家管、多家治、高层协调"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管理体制,统筹考虑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协调水利、林业等部门共同搞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议在实行水土保持归口管理的同时,恢复或成立各级水土保持委员会,强化"水保搭台、政府导演、部门唱戏、全社会参与"的良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管理体制 委员会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监测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光 范海峰 +1 位作者 陈浩生 董国权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13-17,共5页
为给大面积开展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中选择4条重点小流域设置28个径流小区,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及措施保土效益对比分析。通过对2年监测成果的分析,认为:“试点工程”中所采取的几... 为给大面积开展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中选择4条重点小流域设置28个径流小区,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及措施保土效益对比分析。通过对2年监测成果的分析,认为:“试点工程”中所采取的几种主要坡面治理措施,其保土减沙效益十分显著———水平梯田措施最好,减少土壤流失量高达99.5%;其次是地梗植物带和水平坑措施,减少土壤流失量为95.2%;荒山荒坡灌木埂措施为80.2%;改垄措施为64.6%;生态自然恢复稍低些,为4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水土保持措施 减沙效益 监测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政府职能与法人义务 被引量:7
9
作者 牛崇桓 钟云飞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2期8-11,共4页
作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水土保持监测分为监督性监测和管理性监测,监督性监测是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的法定职责和义务,管理性监测是生产建设单位承担的法定职责和义务,两者的任务、内容、要求、作用等均有不同,既不重复,更不... 作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水土保持监测分为监督性监测和管理性监测,监督性监测是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的法定职责和义务,管理性监测是生产建设单位承担的法定职责和义务,两者的任务、内容、要求、作用等均有不同,既不重复,更不矛盾,不能相互替代。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的监测工作,充分发挥监测对监督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生产建设单位应当高度重视监测的水土保持管理功能,依法承担水土保持监测义务,及时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保障水土保持方案的全面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 职能 义务 生产建设项目
下载PDF
辽河流域水土保持分区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伟 王念忠 张锋 《东北水利水电》 2013年第7期46-49,共4页
综合性分析了辽河流域侵蚀环境,提出辽河流域水土保持分区原则及方法。根据建立的水土保持分区指标体系,将辽河流域分为2个一级区,8个二级区,并提出各个区的水土流失防治策略。
关键词 辽河流域 分区 水土保持 防治策略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继真 姜艳艳 张月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26-29,I0005,共5页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面临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减小、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目前土壤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东北黑土区2018年和2022年两期遥感影像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地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目视...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面临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减小、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目前土壤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东北黑土区2018年和2022年两期遥感影像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地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目视识别法开展影像解译,并通过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进行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对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面积减少,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增加,造林、种草、封育、地埂、水平阶/反坡梯田等面积共增加0.84万km^(2);对比2018—2022年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整体呈向好趋势,土壤侵蚀面积共减少约1.01万km^(2);从侵蚀强度来看,除轻度侵蚀面积增加约0.45万km^(2)外,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减少约0.43万、0.24万、0.28万、0.51万km^(2);从不同省份侵蚀面积变化情况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的侵蚀面积减少最多,共减少约0.37万km^(2),辽宁省侵蚀面积变化最小,共减少约0.06万km^(2);耕地、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减少,以及林地、交通运输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增加,均可大幅减少土壤侵蚀面积,同时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增加也可有效阻止土壤侵蚀的发生。总体来看,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持续进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遥感技术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东北地区火电厂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12
作者 钟云飞 巴丽敏 范海峰 《东北水利水电》 2009年第9期63-64,共2页
本文结合大唐长春第三热电厂新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经验,分析东北地区火电厂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危害及影响,提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方式方法、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火电厂 水土保持监测 生态文明建设 东北地区
下载PDF
吉兴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体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晓瑞 信永达 钟云飞 《东北水利水电》 2013年第9期30-32,72,共3页
本文拟选择吉兴小流域为例证,对目前项目区进行整体分析,并对其进行效益评价和流域治理经验的总结,对流域治理对保护黑土地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探讨。文中通过比较2004年到2006年间吉兴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 本文拟选择吉兴小流域为例证,对目前项目区进行整体分析,并对其进行效益评价和流域治理经验的总结,对流域治理对保护黑土地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探讨。文中通过比较2004年到2006年间吉兴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指标值的高低,来判断流域综合治理在这段时间系统内部效益的变化,从而达到综合计量和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 综合治理 评价体系 吉兴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监测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岩松 李世泉 +3 位作者 高燕 郭希尧 张锋 李丹 《中国水利》 2007年第22期45-46,49,共3页
近年国家在东北四省(区)实施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根据试点工程对水土保持监测的要求,松辽委对试点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测,获取了2004—2006年的监测数据。试点工程在监测思路确定、监测总体布局与监测点选择、监测... 近年国家在东北四省(区)实施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根据试点工程对水土保持监测的要求,松辽委对试点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测,获取了2004—2006年的监测数据。试点工程在监测思路确定、监测总体布局与监测点选择、监测内容与方法及监测组织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监测方法 水土保持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防蚀机理及效果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宝桐 张锋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1,共3页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对于防治土壤侵蚀、促进农业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简要介绍国外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东北黑土区应用较广的横坡垄作、垄作区田、少耕免耕、间混作、深松耕法、鼠道耕法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对于防治土壤侵蚀、促进农业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简要介绍国外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东北黑土区应用较广的横坡垄作、垄作区田、少耕免耕、间混作、深松耕法、鼠道耕法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防蚀机理及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耕作措施 防蚀机理 防蚀效果 增产效果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黑土区范围界定及水土保持防治策略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岩松 王玉玺 李洪兴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13,共3页
采用"3S"技术与野外踏勘、抽样调查与定位研究、科学试验、生态理论与经济理论相结合的集成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整合的技术路线,以GIS平台叠置分析技术为支撑,开展了典型黑土区、东北黑土区(广义黑土区)的范围界定和水土保持区... 采用"3S"技术与野外踏勘、抽样调查与定位研究、科学试验、生态理论与经济理论相结合的集成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整合的技术路线,以GIS平台叠置分析技术为支撑,开展了典型黑土区、东北黑土区(广义黑土区)的范围界定和水土保持区划,东北黑土区面积为103.02万km2,其中水蚀面积17.95万km2、风蚀面积3.40万km2、冻融侵蚀面积6.24万km2,针对各分区的特征提出了基本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范围 水土保持 防治策略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云飞 巴丽敏 《东北水利水电》 2011年第8期32-34,共3页
文章遵循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归纳评价指标选择方法和评价方法,分析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文献频数法,选取了治理程度、林草覆盖率、土壤侵蚀模数、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人均纯收入、人均产粮、... 文章遵循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归纳评价指标选择方法和评价方法,分析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文献频数法,选取了治理程度、林草覆盖率、土壤侵蚀模数、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人均纯收入、人均产粮、农产品商品率、劳动力利用率9个评价指标,作为东北黑土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体系的主要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小流域综合治理 评价指标 效益评价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侵蚀环境及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念忠 李建伟 张锋 《东北水利水电》 2013年第7期44-45,66,共3页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防治关系到流域生态安全及国家粮食安全。本文综合性分析了松花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危害,提出松花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希望能为松花江流域水土保持及水土资源...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防治关系到流域生态安全及国家粮食安全。本文综合性分析了松花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危害,提出松花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希望能为松花江流域水土保持及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导流 导流标准 导流建筑物布置
下载PDF
东北黑土地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的实施管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云飞 郭睎尧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9期64-65,78,共3页
东北黑土地重点治理区2010—2012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松辽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的管理、分工、技术方法,指出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管理具有目标性、层次性、动态性和整体性。根据... 东北黑土地重点治理区2010—2012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松辽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的管理、分工、技术方法,指出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管理具有目标性、层次性、动态性和整体性。根据监测成果分析认为,东北黑土地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实践证明,开展水土流失流失动态监测对持续推进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重点治理区 动态监测 管理 东北地区
下载PDF
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锋 姜艳艳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10期37-38,共2页
小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水土流失问题逐渐凸显。在系统分析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现状和水土流失危害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和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希望为该区水土流失... 小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水土流失问题逐渐凸显。在系统分析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现状和水土流失危害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和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希望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 水土保持 防治途径 技术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