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蛋白质质谱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立东 王道存 +8 位作者 郑树 范宗民 李吉林 冯常炜 张延瑞 刘宾 高珊珊 何欣 冯笑山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9-554,共6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部分分子改变可在血液中反映出来,但这些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血清蛋白质质谱分析技术有助于筛选癌变密切相关蛋白。本研究通过探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正常粘膜(normal,NOR...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部分分子改变可在血液中反映出来,但这些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血清蛋白质质谱分析技术有助于筛选癌变密切相关蛋白。本研究通过探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正常粘膜(normal,NOR)、食管上皮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asalcellhyperplasia,BCH)、不典型增生(dysplasia,DYS)和食管癌(esophagealcarcinomc,EC)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质谱的变化特征,为筛选和建立早期诊断和高危人群检测的血清学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弱阳离子结合芯片(WCX2)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检测EC高发区无症状普查人群130人(NOR63人、BCH40人、DYS27人)和高发区EC30人的血清蛋白质质谱进行分析。应用BiomarkerPattern软件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经10倍交叉验证得到该分类模型进行验证,测试组病变人群的诊断率和特异性(排除率)。结果:BCH组质荷比(M/Z)为M9306.61u的一种、DYS组M/Z为M13765.90u的一种及EC组M/Z为M2942.15u和M15953.40u的两种蛋白质分别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训练组BCH、DYS和EC的敏感性(检出率)分别为57.5%(23/40)、88.8%(24/27)和96.6%(29/30),特异性分别为96.8%(61/63)、63.4%(40/63)和92.0%(58/63);测试组BCH、DYS和EC敏感性分别为57.5%(23/40)、66.6%(18/27)和60.0%(18/30),特异性为95.2%(60/63)、71.4%(45/63)和84.1%(53/63)。结论:M/Z为M9233.09u、M13657.15u、M2918.91u和M15827.37u的4种蛋白质可能包含有可用于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筛查的血清标记物,血清蛋白质质谱检测为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筛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食管肿瘤 癌组织 癌前病变 诊断 筛查 中国 林州市
下载PDF
1995至2021年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早期食管癌占比变化趋势
2
作者 宋昕 韩文莉 +19 位作者 胡景峰 钟侃 马琳琳 王苒 周福有 王献增 高文俊 郭威 李爱丽 郭贵周 刘志才 李吉林 焦新英 常扶保 常志军 范宗民 李贝 韩雪娜 伍玥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分析1995至2021年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5家医院就诊病例中早期食管癌占比的变化,了解高发区食管癌的防治效果。方法:对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27 a间5家医院收治且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27249例食管癌病例中早期癌占比进行Joinpoint回归... 目的:分析1995至2021年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5家医院就诊病例中早期食管癌占比的变化,了解高发区食管癌的防治效果。方法:对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27 a间5家医院收治且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27249例食管癌病例中早期癌占比进行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2009年食管癌病例数较1995年增加了2.4倍,而2009年至2021年病例数则逐年下降。Joinpoint分析结果显示,1995至2011年早期食管癌占比上升速度较慢,年度变化百分比(95%CI)为2.94%(1.53%~4.36%);2011年以后则上升速度增快,年度变化百分比(95%CI)为12.27%(9.27%~15.35%)。结论:食管癌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的推广使高发区食管癌病例数明显减少,早期癌检出率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早期癌 高发区 河南省
下载PDF
河南林州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比较基因组杂交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常志伟 王立东 +8 位作者 秦艳茹 李苹娟 范宗民 郭涛 宋昕 王苒 李吉林 常志军 何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6-1169,共4页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13例食管癌家族史阳性和32例食管癌家族史阴性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结果10q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扩增在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为23%(3/13...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13例食管癌家族史阳性和32例食管癌家族史阴性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结果10q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扩增在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为23%(3/13)而食管癌家族史阴性患者中无发生(P<0.05)。15q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丢失在食管癌家族史阳性为38%(5/13),明显高于食管癌家族史阴性的6%(2/32)(P<0.05)。3q、8q、7p、5p等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增加和3p、19q、9q等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丢失在食管癌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发生率均超过20%(P>0.05)。结论10q、15q可能存在与食管癌遗传高易感性相关的关键基因,而3q、8q、7p、5p、3p、19q、9q等可能存在与环境因素相关的食管癌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比较基因组杂交 遗传易感性 家族史
下载PDF
山西长治林州移民与河南林州居民食管、贲门和胃窦内镜病理结果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立东 刘宾 +35 位作者 冯常炜 张延瑞 张彦霞 李苹娟 常扶保 李吉林 高福生 冯笑山 高珊珊 何欣 范宗民 狄霞 吴会芳 焦新英 常志伟 王俊宽 刘小莉 邵珊 吕晓东 王苒 孙哲 周建伟 江亚南 杜芳 郭涛 李琮宇 刘卫娜 秦豫培 王能超 李韶华 周丽 温巍 张广平 郐大余 樊宇靖 杜娴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居民和山西长治的林州移民食管、贲门和胃窦内镜病理结果,进一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从移居到山西长治100a的林州移民村中选择1个自然村并在河南林州选择1个与移民迁居...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居民和山西长治的林州移民食管、贲门和胃窦内镜病理结果,进一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从移居到山西长治100a的林州移民村中选择1个自然村并在河南林州选择1个与移民迁居前相近的自然村作为调查现场,随机对该2个自然村中3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食管/胃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食管:移民村食管中段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检出率高于林州居民(38%vs28%,P<0.05);②贲门:移民村慢性浅表性贲门炎(CSG)、不典型增生(DYS)和肠上皮化生(IM)的检出率均高于林州居民(P<0.05),但两地区慢性萎缩性贲门炎(CAG)和贲门腺癌(GCA)的检出率相似(P>0.05);③胃窦:移民村胃窦部DYS和IM检出率均高于林州居民(P<0.05),但2地区胃窦部CSG、CAG和GCA检出率均相似(P>0.05)。结论:林州居民移民到山西长治100a后,自然人群食管癌和贲门癌检出率、食管重度癌前病变检出率仍与林州原住地居民相似,而移民贲门和胃窦部重度癌前病变检出率均高于林州居民。环境和时间变化均未明显影响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和癌的发生率,提示遗传因素在其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贲门 癌前病变 移民流行病学
下载PDF
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食管、贲门和胃窦活检组织病理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广平 王立东 +15 位作者 冯常炜 樊慧 李吉林 张延瑞 王晗晶 高社干 郭涛 周胜理 范宗民 岳文彬 崔娟 焦新英 周福有 常扶保 宋昕 宋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成员食管、贲门和胃窦黏膜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对108对来自于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的同卵双胞胎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22对自愿接受胃镜检查者进...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成员食管、贲门和胃窦黏膜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对108对来自于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的同卵双胞胎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22对自愿接受胃镜检查者进行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108对同卵双胞胎中,共发现癌症13例,其中食管癌7例(均为男性,单发),食管癌发生率0.065%(7/108)。②接受胃镜检查的22对双胞胎中4例食管癌患者,1例胃癌患者,癌前病变3例,均为单发;18对未患癌患者中,3对慢性轻度食管炎和1对慢性浅表性胃炎为双发,其余14对所患疾病均为单发。结论:环境因素对食管癌变的影响远大于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卵双胞胎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癌前病变 病理学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p53蛋白表达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陈虹 王立东 +3 位作者 李吉林 郭花芹 范宗民 高社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p5 3蛋白变化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 ,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 14例双源癌患者 (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 )p5 3... 目的 :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p5 3蛋白变化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 ,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 14例双源癌患者 (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 )p5 3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 :在 14例双源癌患者中 ,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p5 3阳性率分别为 72 % (10 / 14 )和 3 6% (5 / 14 ) ,统计学分析二者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 =2 2 85 ,P >0 0 5 )。同一个体食管和贲门癌组织p5 3一致性变化发生率占 5 0 % (一致阳性率为 2 9% ,一致阴性率为 2 1% )。统计学分析二者呈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证实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存在较高的p5 3一致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癌 食管鳞癌 贲门腺癌 p53 河南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95对单卵双胞胎疾病谱和2323例食管癌患者家族史调查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立东 樊慧 +6 位作者 焦新英 宋昕 杜娴娟 李吉林 张广平 常志伟 范宗民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1521-152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该地区单卵双胞胎食管癌发生特征及食管癌患者家族史调查,加深对食管癌变中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用影响的理解。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分析食管癌高发区30岁以上95对单卵双胞胎的疾病谱和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 目的:通过分析该地区单卵双胞胎食管癌发生特征及食管癌患者家族史调查,加深对食管癌变中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用影响的理解。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分析食管癌高发区30岁以上95对单卵双胞胎的疾病谱和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以及食管鳞癌患者家族史。结果:体质量和身高资料完整的21对双胞胎中,12对BMI值一致(BMI值±1)(57%),男女之间无差异。95对双胞胎中,7人发生恶性肿瘤,包括3例食管癌,1例肝癌,2例胆囊癌和1例淋巴瘤。除1对双胞胎同时发生胆囊癌外,其余均为单发。食管癌家族史调查发现9对双胞胎食管癌家族史阳性,3例食管癌患者均为食管癌家族史阳性。在2323例食管癌患者中,林州居民共1172例,食管癌阳性家族史352例(30%);林州以外河南地区共351例,家族史阳性63例(18%);河南省以外800例中,家族史阳性共136例(17%),林州居民食管癌阳性家族史的比例与其他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林州地区食管癌家族聚集现象明显高于河南其他地区及河南以外地区,河南林州1/3的食管癌患者有明显遗传倾向;环境因素可能仍是食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流行病学 双生 系谱 食管癌家族史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及癌旁组织AnnexinⅡ表达失调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齐义军 王立东 +6 位作者 焦新英 冯笑山 范宗民 高珊珊 何欣 李吉林 常扶保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0-736,共7页
背景与目的:作者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正常人和食管癌患者蛋白质组差异蛋白分析发现AnnexinⅡ是主要差异候选蛋白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该地区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及癌旁形态学正常食管上皮(normal epitheli... 背景与目的:作者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正常人和食管癌患者蛋白质组差异蛋白分析发现AnnexinⅡ是主要差异候选蛋白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该地区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及癌旁形态学正常食管上皮(normal epithelium,NOR)、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asal cell hyperplasia,BCH)、不典型增生(dysplasia,DYS)和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中AnnexinⅡ动态表达状况,探讨AnnexinⅡ在ESCC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了河南食管癌高发区33例ESCC手术标本和癌旁NOR,以及BCH、DYS和CIS中AnnexinⅡ蛋白表达变化;另应用RT-PCR方法检测了ESCC手术标本和癌旁NOR中AnnexinⅡ mRNA差异表达情况。结果:在90.6%的NOR中有AnnexinⅡ蛋白表达,免疫染色评分≥4,随着病变加重其表达下降,CIS时AnnexinⅡ蛋白完全失表达的比例达到了50.0%。高分化SCC时AnnexinⅡ蛋白表达又升高,而后随着SCC失分化表达逐渐降低,低分化SCC中45.4%病灶AnnexinⅡ失表达。但RT-PCR并没有检测到NOR和SCC中AnnexinⅡ mRNA的差异表达。结论:AnnexinⅡ表达增强或降低可能与癌前病变逆转或进展相关,并有可能成为高危人群筛查及食管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上皮癌 癌前病变 AnnexinⅡ 免疫组化 肿瘤相关基因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色素镜检查及手术标本碘染色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立东 郑树 +23 位作者 刘宾 郭瑞锋 王启鸣 范宗民 陈虹 庄则豪 秦艳茹 安继业 孙超 高社干 李吉林 宋子博 贺新伟 李吉学 李燕杰 高珊珊 郭花芹 谢冬玲 益新娜 丁忠华 王道存 常志伟 易会兴 王宁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9-732,共4页
目的 :评价色素镜 (纤维内镜下行粘膜碘染 )对提高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意义以及碘染对获取手术切除大体标本癌旁各级病变组织的影响。方法 :常规食管纤维内镜观察后 ,在食管表面喷洒体积分数为 2 %的卢戈... 目的 :评价色素镜 (纤维内镜下行粘膜碘染 )对提高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意义以及碘染对获取手术切除大体标本癌旁各级病变组织的影响。方法 :常规食管纤维内镜观察后 ,在食管表面喷洒体积分数为 2 %的卢戈液染色 ,根据染色情况分别取活检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取同样的卢戈溶液对手术切除的食管标本作碘染色 ,并根据染色结果 ,分别取材作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纤维内镜下碘染后 ,可观察到清晰的片状不染区 ,以及花斑状 ,点状和条状不染区。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后也出现相似的变化。对染色区和不染区分别取材 ,发现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区的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不染区 (P <0 .0 5 ) ,特别是间变和原位癌病灶。 2 35例无症状人群色素镜检查组 (碘染组 )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的检出率分别为 6 4 % (114 /179)和 74 % (14 /19) ,均明显高于非碘染组 36 % (6 5 /179)和 2 6 % (5 /19) (P <0 .0 5 )。但无症状人群碘染组染色区取材仍发现 4 %的间变检出率。结论 :色素镜 (碘染色 )能明显提高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手术切除标本行碘染色是获取各级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高发区 居民 食管 色素镜检查 手术标本 碘染色 癌前病变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食管鳞癌组织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启鸣 王立东 +8 位作者 孙超 庄则豪 安继业 范宗民 郭花芹 高珊珊 丁忠华 焦新英 李吉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5-758,共4页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 (≤ 4 0岁 )食管鳞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检测 4 3例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ER和PR表达变化。结果 :高发区青...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 (≤ 4 0岁 )食管鳞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检测 4 3例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ER和PR表达变化。结果 :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 4 7% ,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为7 %。ER、PR阳性率与组织分化程度、性别、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食管癌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有较高的ER表达 ,而PR阳性表达明显低于ER ,提示ER变化是青年食管癌患者频发的分子事件 ,进一步了解血清和组织雌、孕激素水平和ER的变化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部 高发区 青年 食管鳞癌组织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河南省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和实验室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8
11
作者 王立东 宋昕 +13 位作者 赵学科 韩文莉 周福有 高社干 秦艳茹 常志伟 王启鸣 李爱丽 李吉林 李学民 冯笑山 任景丽 李秀敏 裘宋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1959年,河南省委和省政府指派河南医学院等河南多家医疗单位的教学、科研和医务人员组成了河南医疗队[河南省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协作组(后文简称协作组)]进驻林县(现改名为林州市)开展食管癌防治现场研究工作,至2019年已60年[1-2]。期间... 1959年,河南省委和省政府指派河南医学院等河南多家医疗单位的教学、科研和医务人员组成了河南医疗队[河南省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协作组(后文简称协作组)]进驻林县(现改名为林州市)开展食管癌防治现场研究工作,至2019年已60年[1-2]。期间,河南数代学者立足河南食管癌高发现场研究基地,围绕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及防治,开展从基础到临床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研究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分子分型 早期发现 研究历史 河南省
下载PDF
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生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守佳 范宗民 +10 位作者 岳文彬 陈培楠 李秀敏 李吉林 韩少华 王伟 尹艳春 宋昕 赵学科 王建坡 王立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9期829-834,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8741例经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癌患者的资料,其中,高发区患者23273例(60.1%),低发区15468例(39.9%)。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8741例经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癌患者的资料,其中,高发区患者23273例(60.1%),低发区15468例(39.9%)。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组间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进行检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法分析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结果低发区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低发区诊断年龄≥50岁食管癌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患者(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低发区、性别、确诊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和肿瘤家族史均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低发区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高发区 低发区 生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双源癌粘蛋白1、C-erbB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虹 王立东 +4 位作者 高社干 范宗民 郭花芹 李吉林 郭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8-761,共4页
目的 :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粘蛋白 1(MUC1)和C erbB2蛋白变化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 ,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 2 5例双源癌患者 (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 目的 :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粘蛋白 1(MUC1)和C erbB2蛋白变化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 ,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 2 5例双源癌患者 (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 )MUC1和C erbB2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 :2 5例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UC1和C 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食管癌 :MUC1,C erbB2免疫阳性率分别为 80 %(2 0 / 2 5 ) ,2 0 % (5 / 2 5 ) ;贲门癌 :分别为 72 % (18/ 2 5 ) ,4 8% (12 / 2 5 ) ,且免疫反应类型均主要为弥漫型。MUC1,C erbB2蛋白在食管和贲门双源癌肿瘤组织中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改变 ,一致性改变率分别为 92 %、6 4 %。结论 :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存在较高的MUC1和C erbB2蛋白一致性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高发区 食管贲门 双源癌 粘蛋白1 C-ERBB2蛋白 食管鳞癌 贲门腺癌
下载PDF
家族史阳性和阴性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FHIT和BRCA2及MLH1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常志伟 王立东 +15 位作者 王宁博 王苒 江亚南 杜芳 齐义军 郭涛 孙哲 李吉林 常扶保 常志军 郭海云 未庆丽 范宗民 高珊珊 何欣 郭花芹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1371-1374,共4页
目的:探讨FHIT、BRCA2及MLH1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家族史阳、阴性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BC法检测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74例食管癌患者(其中33例家族史阳性,41例家族史阴性)手术... 目的:探讨FHIT、BRCA2及MLH1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家族史阳、阴性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BC法检测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74例食管癌患者(其中33例家族史阳性,41例家族史阴性)手术切除标本癌组织FHIT、BRCA2及ML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FHIT[56%(18/33)]、BRCA2[67%(22/33)]和MLH1[73%(24/33)]在家族史阳性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阴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食管癌患者[27%(11/41)、37%(15/44)和27%(16/41)],P值均<0·05。结论:FHIT、BRCA2和MLH1蛋白可能是影响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重要分子事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疾病遗传易感性 蛋白质类 近亲
下载PDF
食管癌变过程中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立东 任景丽 +15 位作者 宋昕 申秋 郭涛 杜娴娟 李吉林 范宗民 秦豫培 郭军辉 樊慧 冯常炜 张延瑞 刘宾 李江曼 常志伟 常扶保 周福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正常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该地区居民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的正常食管(1400例)、癌前病变(基底细胞... 目的:观察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正常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该地区居民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的正常食管(1400例)、癌前病变(基底细胞过度增生1679例,不典型增生826例,原位癌380例)和癌组织(鳞状细胞癌2788例)中65种肿瘤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对阳性表达频率及其与病变进展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随病变程度加重,P53、Rb、RARβ、TGF-β1、Survivin、Bcl-2、C-myc、MDM2、Id-1、NF-kβp50、polβ、P40、EGFR、sPLA2-Ⅱ A等14种蛋白表达升高,而P62、Koc、CyclinB1、IMP1、P21WAF1、XPC、MGMT、P16等8种蛋白表达下降。结论:上述蛋白有可能成为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发现的一组重要候选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蛋白表达 癌前病变 河南
下载PDF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笑山 王立东 +16 位作者 单探幽 郭涛 李吉林 范宗民 焦新英 常智慧 高社干 韩晶 宋昕 申秋 樊慧 王能超 李韶华 高珊珊 何欣 郭军辉 刘宝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目的对河南省林州地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和健康人血清(对照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研究,确立食管癌的蛋白质指纹诊断模型,并筛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IMAC3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 目的对河南省林州地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和健康人血清(对照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研究,确立食管癌的蛋白质指纹诊断模型,并筛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IMAC3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61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用Bio-MarkerWizard软件对芯片检测得到的蛋白质相对含量进行处理及方差分析。并对2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转移组),36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未转移组)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Mr)为9439.58、6627.21、2867.65、4494.08、7762.68、6835.32、4095.947种蛋白质组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食管癌测试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6%、88.5%和82.0%。转移组、未转移组与对照组3组相比,有15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相比有2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分别为11742.48、9294.44)。结论以上述7种蛋白质建立的诊断模型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筛选出2种与食管癌转移密切相关蛋白质,后者为进一步建立食管癌转移相关肿瘤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p15、p16、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8
17
作者 秦艳茹 金寒 +8 位作者 王立东 何欣 范宗民 焦新英 高珊珊 李吉林 刘宾 张延瑞 冯常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食管癌患者p15、p16、mdm2和p53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级病变的关系。方法:取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居民156例的食管内镜黏膜活检组织(包括正常食管上皮(NOR)2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45例,不典型增...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食管癌患者p15、p16、mdm2和p53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级病变的关系。方法:取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居民156例的食管内镜黏膜活检组织(包括正常食管上皮(NOR)2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45例,不典型增生(DYS)23例,原位癌组织(CIS)45例和鳞状细胞癌(SCC)22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p15、p16、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OR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及SCC组织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15、p16、mdm2和p53表达。随着病变发展(从NOR→BCH→DYS→CIS→SCC),p15和p16的表达逐渐降低,mdm2和p53的表达逐渐增高(P<0.05)。结论:p15、p16的低表达和p53、mdm2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病变持续向癌方向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前病变 P15 P16 MDM2 P53
下载PDF
食管癌变过程中p53、BrdU、P21^(waf1)和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范宗民 陈屏 +15 位作者 刘小莉 江亚南 高珊珊 何欣 王能超 王道存 王苒 孙哲 王俊宽 郭涛 李吉林 焦新英 张延瑞 刘宾 冯常炜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p53、P21^(waf1)、PCNA及S期细胞标记指数(BrdU)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食管活检组织179例(正常上皮3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117例,不典型增生(DYS)31例)、食管癌... 目的:探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p53、P21^(waf1)、PCNA及S期细胞标记指数(BrdU)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食管活检组织179例(正常上皮3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117例,不典型增生(DYS)31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26例以及同一个体食管癌手术标本37例及相应癌旁组织中(正常上皮7例,BCH29例,DYS23例)p53、PCNA、BrdU和P21^(waf1)进行检测。结果:不同个体和同一个体病理形态学相似的食管正常、各级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p53、P21^(waf1)、PCNA和BrdU蛋白表达变化相似。随病变程度加重,PCNA、p53和BrdU阳性细胞数均呈上升趋势,但P21^(waf1)呈下降趋势(P<0.05)。BrdU阳性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关;P21^(waf1)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PCNA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不同个体和同一个体食管癌变过程中存在相似的分子变化。在食管癌变过程中p53蛋白可能起重要的促进细胞增生的作用;P21^(waf1)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前病变 P53 P21^WAF1 PCNA
下载PDF
食管癌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19
作者 秦艳茹 李永欣 +8 位作者 王立东 范宗民 李吉林 何欣 高珊珊 焦新英 冯常炜 张延瑞 刘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的表达。方法: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58例食管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8例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的表达。结果:癌旁、癌及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的表达。方法: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58例食管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8例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的表达。结果:癌旁、癌及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c阳性率分别为7%,66%,75%;hTERT阳性率分别为0%,48%,75%;c-MET阳性率分别为7%,34%,75%;癌旁和癌组织间c-myc和hTERT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和癌组织间,以及癌和淋巴结转移灶之间c-MET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织中c-myc与hTERT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1,P=0.002),c-myc与c-MET的表达不相关(r=0.211,P=0.146)。结论:c-myc、hTERT和c-MET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相关,c-myc可能参与了hTERT的激活过程,c-MET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癌淋巴结的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c—myc HTERT C-MET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彦霞 王立东 +14 位作者 吴会芳 邵珊 范宗民 李琮宇 李苹娟 何欣 高珊珊 焦新英 李吉林 宋昕 郭涛 申秋 樊慧 刘保池 吴爱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目的检测食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变化。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79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的20例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并观察食管癌组织RASSF1A基... 目的检测食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变化。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79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的20例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并观察食管癌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79例食管鳞癌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67%,53/7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5%,3/20)。食管癌组织中不同年龄、分化程度的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转移与否、肿瘤分期间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例同一个体癌组织甲基化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0%(10/20)vs15%(3/20))(P<0.05),仅3例同时出现甲基化,一致率为15%。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食管鳞癌频发的分子事件。食管鳞癌组织RASSF1A基因甲基化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并且和年龄、分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RASSF1A 甲基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