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毒宁注射液结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李强 郝珉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结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结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两组均用药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学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各项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B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酸碱度(pH)、动脉氧分压(PaO_(2))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热毒宁注射液与更昔洛韦联合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消除患儿症状,减少炎性因子生成,还可提高患儿免疫力,调节血气分析,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 热毒宁注射液 更昔洛韦 临床疗效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的具体价值分析
2
作者 陈晓侠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3期140-143,148,共5页
目的分析情景教学法(STM)用于儿科护理教学的价值。方法A组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该院儿科实习护生55名,予以传统教学法。B组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该院儿科实习护生56名,予以STM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A组的理论成绩(83.95... 目的分析情景教学法(STM)用于儿科护理教学的价值。方法A组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该院儿科实习护生55名,予以传统教学法。B组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该院儿科实习护生56名,予以STM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A组的理论成绩(83.95±5.16)分,低于B组(91.58±5.62)分;A组的实践操作成绩(82.37±5.43)分,低于B组(90.85±5.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7、8.053,P<0.05)。A组护生的带教满意度计为85.45%,B组为9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2,P=0.035)。B组护生的患儿入院时接待态度(89.65±4.26)分,护生临床操作的目的讲解(88.53±4.18)分,护生的询问态度(88.95±4.29)分,护生与家属沟通和患儿关怀情况(86.79±5.11)分,出院指导(90.26±1.65)分,康复知识指导(87.59±1.95)分,总分(531.77±3.59)分,均高于A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评判性思维考核总成绩(236.30±3.08)分,低于B组(305.16±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17,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教学期间采用STM教学能够改善护生的考核成绩,同时能够增强其临床护理能力,使其具备较佳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而获得护生的高度满意,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儿科护理教学 成绩考核 带教满意度 评判性思维
下载PDF
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肺脾气虚证哮咳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李华 郝珉 +2 位作者 李媛媛 黄薇 鲍永波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0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肺脾气虚证哮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枣庄市立医院接诊的100例肺脾气虚证哮咳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肺脾气虚证哮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枣庄市立医院接诊的100例肺脾气虚证哮咳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采用口服小儿肺咳颗粒治疗,两组的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和IL-4/IFN-γ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尿白三烯E-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肺脾气虚证哮咳可改善中医证候和肺功能,调节炎症因子和免疫平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咳颗粒 肺脾气虚证 哮咳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
作者 李媛媛 杨美 +2 位作者 王丽 郝珉 杨富国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1期4-8,共5页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量化工具,促进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和专家会议等步骤拟订待选指标。选择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护理管...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量化工具,促进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和专家会议等步骤拟订待选指标。选择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护理管理、儿科呼吸护理、儿科呼吸医疗专家参加函询。指标剔除标准:赋分均数<4分,或满分率<50%,或变异系数>0.25。专家积极系数通过问卷有效回收率体现,权威系数用判断依据系数和熟悉程度系数的平均值体现,所有专家对指标的协调程度用Kendall W协调系数体现。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28名专家有效完成2轮函询。首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专家熟悉程度系数为0.82,判断依据系数为0.90,权威系数为0.86;Kendall W协调系数为0.34,一致性检验χ^(2)=526.94,P<0.01。第二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专家熟悉程度系数为0.84,判断依据系数为0.94,专家权威系数为0.89;Kendall W协调系数为0.52,一致性检验χ^(2)=427.45,P<0.01。最终形成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43个。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该病的护理质量监管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工具,有助于发现问题及整改,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护理质量 评价
下载PDF
GLCCI1和CRH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后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郝珉 路苓 +3 位作者 李媛媛 宋文 赵明 宫德鸿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5期120-122,共3页
目的 GLCCI1和CRH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后肺功能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市3所医院初诊的5~14岁支气管哮喘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12周,治疗... 目的 GLCCI1和CRH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后肺功能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市3所医院初诊的5~14岁支气管哮喘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检测GLCCI1基因rs37972和CRHR1基因rs242941两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观察不同基因型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和ACT评分的改变。结果 GLCCI1和CRHR1基因两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GLCCI1基因rs37972位点TT型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HR1基因rs242941位点TT型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和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LCCI1基因rs37972位点TT型和CRHR1基因rs242941位点TT型吸入糖皮质激素后肺功能的改善效果较其他基因型患儿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CCI1 CRHR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吸入糖皮质激素 肺功能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Th17/Treg细胞平衡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郝珉 宋文 路苓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1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Th17/Treg细胞平衡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儿给予丙酸氟替卡松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检...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Th17/Treg细胞平衡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儿给予丙酸氟替卡松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检测和比较患儿的Th17、Treg细胞及其IL-17、IL-10和TGF-β1等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结果 (1)所有患儿治疗后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IL-17水平和PEF肺功能指标均有显著下降,Treg细胞及其分泌的IL-10和TGF-β1水平和FEV1、FEV1/FCV肺功能指标均有显著升高(P<0.01)。且经过孟鲁司特钠治疗的实验组患儿的Th17细胞、IL-17水平和PEF的下降及Treg细胞、IL-10和TGF-β1水平、FEV1和FEV1/FCV的升高较对照组患儿更为明显(P<0.05或0.01)。(2)Th17细胞与Treg细胞呈负相关(P<0.05)。Th17细胞与FEV1、FEV1/FCV呈负相关,与PEF呈正相关;而Treg细胞与FEV1、FEV1/FCV呈正相关,与PEF呈负相关(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可有效调节支气管哮喘患儿的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其肺功能,且Th17/Treg细胞与肺功能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支气管哮喘 TH17 TREG 肺功能
下载PDF
止泻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海波 路苓 宫德鸿 《食品与药品》 CAS 2005年第12A期45-46,共2页
目的研制通过口服既能止泻又能补液、补电解质的配方。方法 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治疗小儿腹泻1 086 例,随机分为A组(止泻口服补液盐)500例、B组(口服补液盐)312例、C组(米粉口服补液盐)274例。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口服补液标准方案... 目的研制通过口服既能止泻又能补液、补电解质的配方。方法 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治疗小儿腹泻1 086 例,随机分为A组(止泻口服补液盐)500例、B组(口服补液盐)312例、C组(米粉口服补液盐)274例。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口服补液标准方案治疗。于24h、48 h、72 h观察脱水、腹泻纠正的例数。结果 A组与B组、A组与C组24 h、48 h比较脱水纠正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腹泻纠正的例数A组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泻口服补液盐的止泻作用明显优于口服补液盐和米粉口服补液盐,补液、补电解质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泻药 口服补液盐 腹泻 儿童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郝珉 宋文 任泽东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治疗Ⅰ组每日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2次。治疗Ⅱ组在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的基础上,每日睡前口服孟...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治疗Ⅰ组每日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2次。治疗Ⅱ组在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的基础上,每日睡前口服孟鲁司特5 mg。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的肺功能、外周血IL-4、INF-γ、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水平及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治疗Ⅱ组较治疗Ⅰ组治疗后也有显著肺功能改善和ACT评分增高。两组治疗后肺功能IL-4、IgE、EOS水平和IL-4/IFN-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INF-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Ⅱ组较治疗Ⅰ组治疗后也有显著的IL-4、IgE、EOS水平和IL-4/IFN-γ的降低及INF-γ的升高。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较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更能有效改善肺功能,调节免疫平衡及控制哮喘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美特罗替卡松 孟鲁司特 哮喘 肺功能 免疫功能 疗效
下载PDF
脾氨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郝珉 任泽东 +1 位作者 李博 张明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5期178-179,共2页
目的观察脾氨肽冻干粉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冻干粉治疗。... 目的观察脾氨肽冻干粉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冻干粉治疗。用法为急性期每日一次,恢复期隔日一次,每次1支,睡前服用。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患儿IL-4、IFN-γ和T细胞亚群。治疗后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儿在随访期内再次呼吸道感染的例数和呼吸道感染≥3次的例数。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IL-4和IL-4/IFN-γ均明显降低,而IFN-γ明显升高(P<0.05或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治疗组患儿1年内再次呼吸道感染的例数和呼吸道感染≥3次的例数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减少(P<0.05)。结论脾氨肽能增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反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氨肽 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 疗效
下载PDF
孟鲁斯特钠联合脾氨肽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明明 鲍永波 任泽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3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孟鲁斯特钠联合脾氨肽对哮喘患儿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观察组加服孟鲁司特钠和脾氨肽冻干粉,疗程均为3个月。治... 目的观察孟鲁斯特钠联合脾氨肽对哮喘患儿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观察组加服孟鲁司特钠和脾氨肽冻干粉,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结果两组治疗后IL-4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INF-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也有显著的肺功能改善和ACT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脾氨肽能更有效地改善哮喘患儿的肺功能、调节细胞免疫及控制哮喘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脾氨肽 哮喘 细胞因子 肺功能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海波 杜慧 张淑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 为评价高压氧 (HB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确切疗效 ,尤其是远期效果。方法  140例 HIE患儿随机分为 HBO治疗组 78例 (简称治疗组 )和对照组 6 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 ,治疗组加用 HBO治疗。存活病例随访至 1... 目的 为评价高压氧 (HB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确切疗效 ,尤其是远期效果。方法  140例 HIE患儿随机分为 HBO治疗组 78例 (简称治疗组 )和对照组 6 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 ,治疗组加用 HBO治疗。存活病例随访至 1~ 4岁。采用国内 CDCC量表测定智商。同时进行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视力及听力检查。结果 中、重度患儿 ,治疗组神经系统症状消失平均天数短于对照组 3d以上 (t=5 .78,P<0 .0 1)。治疗组随访 72例 ,康复 6 3例 ,后遗症 8例 ,死亡 1例。对照组随访 5 5例 ,康复 42例 ,后遗症 10例 ,死亡 3例。两组轻度患儿均无死亡及后遗症。结论  HBO可缩短中、重度 HIE患儿疗程 ;早期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减少后遗症 ;晚期治疗 ,近期疗效明显 ,但重症不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疗效 新生儿窒息 HIE 高压氧
下载PDF
早产儿静脉营养联合微量喂养与全静脉营养导致胆汁淤积相关因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建平 李博 马丽菡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127-129,共3页
目的为提高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两院收入NICU给予7 d以上静脉营养支持的符合入选条件的早产儿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93例),治疗组为静脉营养联合微量喂养组(微量喂... 目的为提高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两院收入NICU给予7 d以上静脉营养支持的符合入选条件的早产儿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93例),治疗组为静脉营养联合微量喂养组(微量喂养以输液泵间歇输注法经鼻胃管输注早产儿配方奶5-20 ml/(kg.d)),对照组为全静脉营养组;治疗组再分为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组(PNAC组)7例和非PNAC组78例,对照组也分为PNAC组18例和非PNAC组75例。比较两组PNAC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所研究的早产儿PNAC总发生率为14.04%,其中治疗组8.24%,对照组19.35%,治疗组发病率明显下降(OR值为0.260,95%CI为0.087-0.667)。PNAC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均小于非PNAC组(其中胎龄30±3.2比33±4.1周,P=0.009;OR值为0.827,95%CI0.698-0.981。出生体重1450 g±450 g比1815 g±615 g,P=0.045;OR值1.001,95%CI0.999-1.002,而平均PN持续时间、PN热卡摄入量均大于非PNAC组(其中PN持续时间21.1 d±12.3 d比11.3 d±10.1 d,P=0.003;OR值为1.072,95%CI为1.032-1.112,PN热卡摄入量(302±56)kJ/(kg.d))比252±55 kJ/(kg.d)(1 kcal=4.184 kJ),P=0.022;OR值为1.067,95%CI为1.012-1.123。结论 PNAC的发生与胎龄、低出生体重、PN持续时间长、高热卡有关,静脉营养联合微量喂养较全静脉营养PNAC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静脉营养 微量喂养 胆汁淤积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郝珉 李好兰 +2 位作者 宋文 任泽东 郝荣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23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亚低温组,并选取20例正常新生儿做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亚低温组,并选取20例正常新生儿做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分别于生后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取血,检测MMP-9的水平。结果常规组血清MMP-9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且常规组血清MMP-9水平有3天到达高峰后下降的趋势。亚低温组血清MMP-9水平均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MMP-9水平明显升高,而亚低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清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治疗 MMP-9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宫德鸿 庄福环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10期835-835,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复方丹参注射液 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下载PDF
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郝珉 宋文 任泽东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17期3-4,共2页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细胞免疫、肺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口服孟鲁司特,联合组加服匹多莫德。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外周血IL-4、INF-γ、T细胞亚群、哮喘控...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细胞免疫、肺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口服孟鲁司特,联合组加服匹多莫德。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外周血IL-4、INF-γ、T细胞亚群、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及肺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IL-4和IL-4/IFN-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INF-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且联合组较单药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或0.01)。联合组治疗后CD4+和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联合组较单药组治疗后也有显著的肺功能改善和ACT评分增高。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较单用孟鲁司特更有效调节患儿的细胞免疫、控制哮喘发作及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多莫德 孟鲁司特 哮喘 肺功能 细胞免疫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与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晓茹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为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与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37例过敏性紫癜及 4 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柯萨奇病毒B组特异性抗体 (CBV -IgM)。结果 :过敏性紫癜组血清CBV -IgM阳性 17例 (4 5 .95 % ) ,对... 目的 :为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与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37例过敏性紫癜及 4 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柯萨奇病毒B组特异性抗体 (CBV -IgM)。结果 :过敏性紫癜组血清CBV -IgM阳性 17例 (4 5 .95 % ) ,对照组阳性 4例 (10 .0 0 % )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X2 =12 .5 2 ,P <0 .0 1。 3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血清Adv及RSV阳性各 2例 ,CMV抗体均阴性。结论 :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与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密切相关 ,可能是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组 感染 小儿 过敏性紫癜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雾化吸入喜炎平注射液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文 杨福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雾化吸入喜炎平注射液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儿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雾化吸入喜炎平注射液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儿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IL-6、IL-8和TNF-α的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儿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喘憋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雾化吸入可明显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 雾化吸入 呼吸道合胞病毒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16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晓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8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婴幼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1例采用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81例予板蓝根冲剂治疗。2组均给予退热、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对临床...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婴幼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1例采用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81例予板蓝根冲剂治疗。2组均给予退热、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高于对照组的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病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手足口病 双黄连注射液 保留灌肠
下载PDF
硝苯吡啶联合交沙霉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胜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6期1358-1358,1360,共2页
目的观察硝苯吡啶联合交沙霉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给以抗感染、吸氧、镇静治疗,有心功能衰竭者给以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素K、利尿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硝苯... 目的观察硝苯吡啶联合交沙霉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给以抗感染、吸氧、镇静治疗,有心功能衰竭者给以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素K、利尿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硝苯吡啶1mg/kg、交沙霉素30mg/kg,分3次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12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34例,无效6例,两组患儿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患儿憋喘缓解时间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的分布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硝苯吡啶联合交沙霉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较好,能有效缩短憋喘和肺部罗音持续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吡啶 交沙霉素 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干扰素对小儿单纯型流行性感冒病程影响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路苓 罗素芳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干扰素 小儿 流行性感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