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李玲
1
作者 张德喜 李玲 《湖北教育》 2005年第7期41-43,共3页
也许受到在农村学校当教师的妈妈的影响,李玲从小就憧憬着有一天能站在三尺讲坛上,谱写一曲园丁之歌。1997年,她从师范毕业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教师梦。
关键词 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教学案例 评析 青年教师 李玲 人教版 《品德与生活》 一年级 上册 《坐立走 有精神》
下载PDF
创新作业形式 体验成长快乐——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体验式作业”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淑霞 宋虹昌 《湖北教育》 2022年第23期24-25,共2页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枣阳一实小”)探索出一种德育新形式--“支点德育”。这种德育形式旨在通过一个个细小的支点--生活、学习等细节来实施小学德育。笔者仅从学校“十个一”体验式作业角度谈谈“支点...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枣阳一实小”)探索出一种德育新形式--“支点德育”。这种德育形式旨在通过一个个细小的支点--生活、学习等细节来实施小学德育。笔者仅从学校“十个一”体验式作业角度谈谈“支点德育”的实施策略。一、“体验式作业”的设计通过多年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缺少吃苦精神,自理能力差,文明礼让精神、志愿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强,甚至有个别学生养成了懒惰、自私的习惯,在校表现与在家表现迥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吃苦精神 小学德育 实施策略 创新作业 自理能力 德育形式 奉献精神 体验式作业
下载PDF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整体设计探析
3
作者 李娟 刘雪林 《湖北教育》 2025年第8期90-91,共2页
单元整体教学要以大概念为统领,对学习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建立纵向贯通、横向整合的学科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习得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可迁移的学习方法。基于此,笔者将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核心目标确定为:(1)借助... 单元整体教学要以大概念为统领,对学习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建立纵向贯通、横向整合的学科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习得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可迁移的学习方法。基于此,笔者将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核心目标确定为:(1)借助分析、对比、操作等活动,感悟分数单位个数累加的意义,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发展数感和运算能力;(2)通过对比、迁移,领悟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计算,强化运算能力;(3)借助几何直观剖析真实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发展推理意识。笔者依据每个核心目标制定具体的表现性目标,并据此设计和调控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目标 学科知识结构 单元整体教学 运算律 整体分析 分数单位 运算能力 纵向贯通
下载PDF
我找到了阅读的金钥匙——《石井》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评析
4
作者 孙开化 《湖北教育》 2003年第17期31-33,共3页
《古井》这篇课文,文字朴实,感情真挚,乡村湿漉漉的小道,甜美的井水,乡亲们美丽的心灵,作者依恋家乡的情怀,打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如何让四年级学生放飞心灵、走进文本,与作者心相通,神相交,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浓郁的乡情,感受... 《古井》这篇课文,文字朴实,感情真挚,乡村湿漉漉的小道,甜美的井水,乡亲们美丽的心灵,作者依恋家乡的情怀,打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如何让四年级学生放飞心灵、走进文本,与作者心相通,神相交,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浓郁的乡情,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王老师作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井》 第一课时 教学案例 评析 小学 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民主
下载PDF
小学数学中渗透班级管理的策略漫谈
5
作者 黄桂月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第14期158-158,共1页
数学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还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教师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找准切入点,有机地进行班级管理的渗透,营造班级内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 数学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还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教师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找准切入点,有机地进行班级管理的渗透,营造班级内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班级管理 方法策略
下载PDF
小学高年级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6
作者 刘勇 《新纪实·学校体音美》 2020年第8期155-155,共1页
体育作为学校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其学科地位和教学成果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出现了“营养过剩”的情况,肥胖症、近视眼等发生率比较高,因此,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 体育作为学校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其学科地位和教学成果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出现了“营养过剩”的情况,肥胖症、近视眼等发生率比较高,因此,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成为体育教学的应有之义。本文中,笔者从要适应高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教师要认真备课,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以及开展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等方面谈谈小学体育教师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
7
作者 马晖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45期0030-0030,共1页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阅读理解能够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让他们感知外界新鲜事物的能力有所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方法的提高。而且,阅读的能力好坏和学生接受...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阅读理解能够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让他们感知外界新鲜事物的能力有所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方法的提高。而且,阅读的能力好坏和学生接受新事物的状态息息相关,况且,还与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我们要重视起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水平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要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首要目标,同时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题过程的浓度问题教学策略
8
作者 刘雪林 《湖北教育》 2024年第32期89-90,共2页
浓度问题是百分数应用问题中的一种类型,具有多种变式,相对比较复杂。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浓度问题中的“稀释问题”和“加浓问题”呢?笔者基于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出如下四个教学策略。一、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核心概念深入理解溶质... 浓度问题是百分数应用问题中的一种类型,具有多种变式,相对比较复杂。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浓度问题中的“稀释问题”和“加浓问题”呢?笔者基于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出如下四个教学策略。一、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核心概念深入理解溶质、溶剂、溶液三个核心概念的内涵是解决浓度问题的基础。教学中,笔者先播放配制一杯糖水的视频,并提问:视频中,配制一杯糖水用到了哪些原料?学生回答:原料有糖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题过程 思维过程 教学策略 如何引导 核心概念 浓度问题 视频 糖水
下载PDF
数形结合增强模型意识——以“分数除法解决和倍、差倍问题”教学为例
9
作者 刘雪林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0期81-82,共2页
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领域,和倍、差倍问题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数量关系”主题。如何让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 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领域,和倍、差倍问题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数量关系”主题。如何让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呢?笔者以“分数除法解决和倍、差倍问题”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除法 义务教育阶段 数与代数 差倍问题 数形结合 发现和提出问题 应用意识 具体情境
下载PDF
依托单元整体教学弘扬革命文化——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
10
作者 杜娜 《湖北教育》 2024年第8期72-73,共2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个革命文化主题单元。本单元编排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四篇课文,既有革命领袖的故事,也有革命英雄事迹,是落实革命文化教育的好素材。然而,课文的历史背...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个革命文化主题单元。本单元编排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四篇课文,既有革命领袖的故事,也有革命英雄事迹,是落实革命文化教育的好素材。然而,课文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为避免教学枯燥说教、牵强附会,笔者从单元整体视角创设任务情境,运用合适的支架引导学生把握故事内容并复述故事,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促进学生理解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的故事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达到多举措根植红色基因、多样态弘扬革命文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 革命领袖 单元整体教学 革命英雄 英雄事迹 任务情境 创意表达 主题单元
下载PDF
思品课进行道德内化的途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敦寿 《小学教学研究》 1999年第11期32-32,共1页
利用插图、投影片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充分利用插图、投影画面来渲染道德情景。画面上人物的表情、动作应反映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心态。
关键词 道德内化 思品课 直观形象思维 投影片 插图 小学生 引导学生 画面 充分利用 表情
下载PDF
透过数学史了解数学创造的过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顺举 邓华阳 《湖北教育》 2016年第6期56-57,共2页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以数学史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将数学发展过程中的趣事轶闻、数学家的传记、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资料等展示给学生,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创造的真实过程,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观念,培养...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以数学史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将数学发展过程中的趣事轶闻、数学家的传记、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资料等展示给学生,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创造的真实过程,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观念,培养创新与科学意识。笔者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计算工具》一课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创造 数学史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文化 数学教学 数学发展 背景资料 数学概念
下载PDF
习作,让学生充满期待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兴勤 《湖北教育》 2008年第11期29-30,共2页
小学生作文本应是学生表达自我、表现生活的需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80%的学生莫不谈作文色变。我们的作文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那么怕写作文?如何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对作... 小学生作文本应是学生表达自我、表现生活的需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80%的学生莫不谈作文色变。我们的作文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那么怕写作文?如何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对作文教学充满期待,迸而迸发出强烈的表达欲望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期待 作文教学 习作 教学过程 恐惧心理 表达欲望 才能
下载PDF
“家长代劳”要不得
14
作者 李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10期40-40,共1页
今年秋季,我任三年级五班的班主任。在下午放学后,我到教室检查卫生,看到有些家长正放下“架子”,替自己的孩子扫地。当家长们看到我时,大都尴尬地笑着说:。孩子小,扫得慢,这样快一些。“在家里什么事也没让他干,不会扫。”听... 今年秋季,我任三年级五班的班主任。在下午放学后,我到教室检查卫生,看到有些家长正放下“架子”,替自己的孩子扫地。当家长们看到我时,大都尴尬地笑着说:。孩子小,扫得慢,这样快一些。“在家里什么事也没让他干,不会扫。”听到这些,我的心顿时一紧,不禁对这些家长说:“此时不学,更待何时;包办代替要不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 班主任 教室 三年级 孩子 尴尬 卫生 检查 代替 秋季
下载PDF
走出对课题质疑的误区
15
作者 方淑华 王海军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26,共2页
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对课题质疑,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抓住文章要点、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使其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感悟文本,起到激发兴趣、整体入手、提纲挈领的作用。然而当前不少公开课中的课题质疑流于形式,问来问去,都是些无... 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对课题质疑,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抓住文章要点、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使其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感悟文本,起到激发兴趣、整体入手、提纲挈领的作用。然而当前不少公开课中的课题质疑流于形式,问来问去,都是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明知是可有可无,但又觉得不如此,无以导入新课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题 质疑 误区 思维状态 激发兴趣 新课教学 文章 公开课
下载PDF
德育,离不开生活实践
16
作者 吴仙 赵清 《中国西部》 2014年第28期66-67,共2页
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名小学生为了“拾金不昧”,从家里偷拿50元,然后将“拾到”的钱上交学校。
关键词 道德行为能力 引导学生 爱国主义
下载PDF
借助数学史了解数学创造的过程——以《认识计算工具》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为例
17
作者 刘顺举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6年第11期38-40,共3页
从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入手,引导学生在体验感知中经历并了解计算工具由劣到优的发展过程;理清计算工具的文化发展史,并以发展史为纽带营造一种数学文化的氛围;加深学生对数学创造的真实过程的了解,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观念... 从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入手,引导学生在体验感知中经历并了解计算工具由劣到优的发展过程;理清计算工具的文化发展史,并以发展史为纽带营造一种数学文化的氛围;加深学生对数学创造的真实过程的了解,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观念,培养创新精神与科学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史 计算工具 发展过程
下载PDF
谈思想品德课的导行
18
作者 杨明兰 《湖北教育》 1995年第11期15-15,共1页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按照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小学生的教育,不但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谈谈我在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按照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小学生的教育,不但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谈谈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导行尝试: 以理导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围绕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从感性到理性,把有关知识和道理正确而又透彻地加以讲解,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真正为学生所掌握。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以达到以理导行之目的。例如,小学思想品德课第八册第七课《接受别人的意见要虚心》,借用一个寓言故事讲一棵骄傲的小白杨虽然身上已经生了虫子,但它不承认,也不愿意让别人指出,更不愿意接受帮助。于是,最后被虫子蛀空了树干,枝叶枯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情感 小学思想品德课 教师 以行导行 以情导行 道德认识 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下载PDF
寓劳动课综合教育性于实践性之中
19
作者 王大明 《湖北教育》 1995年第3期44-45,共2页
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教育性很强的课程,如何抓住劳动课的特点,按照大纲的要求,把思想、知识、技能、能力融为一体,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怎样激起学生的劳动热情,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体会劳动创造价值... 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教育性很强的课程,如何抓住劳动课的特点,按照大纲的要求,把思想、知识、技能、能力融为一体,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怎样激起学生的劳动热情,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体会劳动创造价值的愉悦?我们认为:指导学生人人参加劳动实践,把有关劳动知识教学和劳动教育寓于劳动实践之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由于劳动课的突出特点是以劳动实践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就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喜悦、舒畅、兴奋的情境中进行劳动实践,这是劳动课综合教育性得以实施的关键和基本保证。学生在有计划、有步骤、有程序的科学性劳动过程中,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所需的知识,再通过观察、想象、思维、探索,逐步把劳动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和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课 教育性 小白菜 劳动实践 途径和方法 营养价值 教师 劳动热情 劳动过程 教材内容
下载PDF
劳动课教学要突出“综合教育”——“纸风车”一课的教学构思
20
作者 王大明 《湖北教育》 1994年第6期40-40,共1页
“纸风车”是一节民间工艺制作课,根据劳动课教学大 纲精神,通过这课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民间折叠工艺的简单知识,学到折叠的劳动技能,还要激发学生对工艺劳动的兴趣和创造思维,培养以心灵手巧为荣的劳动观念。怎样教好这节课,达到... “纸风车”是一节民间工艺制作课,根据劳动课教学大 纲精神,通过这课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民间折叠工艺的简单知识,学到折叠的劳动技能,还要激发学生对工艺劳动的兴趣和创造思维,培养以心灵手巧为荣的劳动观念。怎样教好这节课,达到大纲所提出的要求呢?我认为劳动课教学必须抓住“综合教育”的特点,突出“五性”。 一、从大纲的要求入手,有机渗透思想教育,突出“教育性”。 劳动课最大的特点,具有综合教育性,除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课教学 纸风车 综合教育 创造思维 劳动观念 民间工艺 劳动技能 教学过程 教育性 培养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