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6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柳州市植被生态质量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1
作者
黄维
莫建飞
+1 位作者
陈诚
谢映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为客观监测与评价地市尺度植被生态质量和探讨其与主要驱动气候因子的关系,采用2000—2022年MODIS NDVI数据,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植被覆盖度(FVC)构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EQI),采用转移矩阵和线性回归趋势方法,分析柳州市不同县...
为客观监测与评价地市尺度植被生态质量和探讨其与主要驱动气候因子的关系,采用2000—2022年MODIS NDVI数据,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植被覆盖度(FVC)构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EQI),采用转移矩阵和线性回归趋势方法,分析柳州市不同县区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类型EQI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EQI与气候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0—2022年柳州市平均EQI总体偏好,其中融水苗族自治县EQI均值最高,城中区最低;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EQI均值最高,城乡、工矿和居民用地最低;植被类型中,阔叶林EQI均值最高,栽培植被最低。2000—2022年柳州市显著变绿,EQI显著上升面积占比为84.72%,上升速率为0.15~1.79/a,柳江区东部和南部、鱼峰区南部及鹿寨县南部上升速率较快。EQI与年均气温、年总降水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面积占比分别为63.81%和28.16%,与年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鹿寨县东北部、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北部、融安县北部和三江侗族自治县,与年总降水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柳城县及柳南区和柳北区北部。气温对EQI的影响范围比降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尺度
柳州市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
气候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州市酸雨现状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程倩倩
唐国敏
+1 位作者
安佳君
刘永裕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8年第2期75-77,81,共4页
通过对柳州市2008~2016年酸雨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2008~2016年柳州市酸雨呈缓慢减弱趋势,9a的酸雨年pH值范围4.17-5.24,平均值为4.70;2008~2016年的酸雨年均发生频率范围为49.2%-87%,平均值为68.4%;降水酸性的季节变化较明显,酸...
通过对柳州市2008~2016年酸雨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2008~2016年柳州市酸雨呈缓慢减弱趋势,9a的酸雨年pH值范围4.17-5.24,平均值为4.70;2008~2016年的酸雨年均发生频率范围为49.2%-87%,平均值为68.4%;降水酸性的季节变化较明显,酸雨春、冬季较夏、秋季要强,酸性最强出现在3月,酸性最弱出现在7月;雨量对降水酸度、酸雨出现率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州
酸雨
特征
气象条件
关系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州市糯玉米高产稳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永裕
刘梅
吴炫柯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得出糯玉米的单产、发育期天数、双苞率、穗行数、行粒数、秃顶度等产量因子。以确定高产量的形成与这些产量因子之间的关系:穗行数、行粒数的数值越大,产量就越高。秃顶度则相反,产量高秃顶度小,产量低秃顶度大;高积...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得出糯玉米的单产、发育期天数、双苞率、穗行数、行粒数、秃顶度等产量因子。以确定高产量的形成与这些产量因子之间的关系:穗行数、行粒数的数值越大,产量就越高。秃顶度则相反,产量高秃顶度小,产量低秃顶度大;高积温易形成高产量,降水条件要求充足且分布均匀也有利于高产量的形成,在南方地区略少的日照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同时分析了气象要素对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的影响:降水有利于高穗位的形成,日照则相反,秃顶度与雨日呈负相关,与日照呈正相关,穗行数与积温呈负相关。行粒数与积温呈正相关,与日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分期播种
气象条件
产量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30年柳州市霜冻特征统计分析
4
作者
程倩倩
赖锡柳
+1 位作者
张凌云
刘永裕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1991—2020年柳州市霜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柳州市年霜日和年霜冻日在空间分布上均呈北多南少的特征,具有明显地域差异,融安县平均年霜日最多。近30年来,柳州市年霜日呈较明显的减少趋势。(2)柳州...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1991—2020年柳州市霜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柳州市年霜日和年霜冻日在空间分布上均呈北多南少的特征,具有明显地域差异,融安县平均年霜日最多。近30年来,柳州市年霜日呈较明显的减少趋势。(2)柳州市霜日主要出现在秋末至初春季节,霜日最多的是1月。(3)柳州市霜冻日主要出现在冬季,霜冻日1月最多,三江县霜冻开始时间最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州
霜冻
时空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象因子对河池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展的影响
5
作者
刘芳
唐广田
+2 位作者
黄珩
黄维
张恩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60-65,共6页
利用河池市2005—2023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的发病面积比例数据和期间气象数据,通过卡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拟合流行周期内的发病趋势概率,分离出发病浮动概率,探究关键气象因子与发病浮动概率的相关性,并基于显著相关气象因子...
利用河池市2005—2023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的发病面积比例数据和期间气象数据,通过卡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拟合流行周期内的发病趋势概率,分离出发病浮动概率,探究关键气象因子与发病浮动概率的相关性,并基于显著相关气象因子构建发病气象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2010年为河池市SRBSDV的暴发期,2010—2023年为SRBSDV的一个流行周期,发病概率符合自由度为3的卡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2)发病浮动概率与12月—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6—7月的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安全播种期日序数负相关;(3)发病气象评价模型在预测暴发期的发病程度时预测偏轻,其他年份均预测正确,模型在一个流行周期内的定性评价效果较好。通过气象发病评价模型可定性评价流行周期内的发病程度,研究结论可为河池市的水稻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河池市
流行周期
气象因子
评价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州桑蚕饲养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
8
6
作者
吴炫柯
刘永裕
李永健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对柳州饲养桑蚕季节的历年温湿度与桑蚕最适宜的温湿度作比较,有目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变蚕室的温度和湿度,使桑蚕的生长发育处于最适宜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从而达到气象指导桑蚕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
桑蚕
温湿度
气象条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州市甘蔗干旱风险区划——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被引量:
9
7
作者
李家文
黄维
+1 位作者
吴炫柯
刘永裕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2期96-105,共10页
制作柳州市甘蔗干旱风险区划图,为甘蔗的防旱避灾和种植布局的优化提供科学参考。利用柳州市8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的气象资料,结合甘蔗的发育期,在水分亏缺指数理论基础上,以水分亏缺指数及其发生的概率和各生育阶段的权重系数为评...
制作柳州市甘蔗干旱风险区划图,为甘蔗的防旱避灾和种植布局的优化提供科学参考。利用柳州市8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的气象资料,结合甘蔗的发育期,在水分亏缺指数理论基础上,以水分亏缺指数及其发生的概率和各生育阶段的权重系数为评价指标,构建柳州市甘蔗干旱风险指数,最后制作风险区划图。伸长期和成熟期水分亏缺指数较大,干旱频率较高;柳州市区以东和鹿寨县以南的地区、柳城县中部处于高风险区,三江县西南部、融安县大部分处于中风险区,融水县大部分地区和融安县以西的小部分地区处于低风险区。柳州市干旱风险空间差异较大,区划结果可为合理安排种植布局、制定科学灌溉用水调配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州市
水分亏缺指数
干旱
风险区划
甘蔗
原文传递
柳州市甘蔗生长季内水分供求情况分析
被引量:
4
8
作者
黄维
李家文
+3 位作者
吴炫柯
刘永裕
刘梅
唐国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88-95,共8页
利用柳州市8个气象站1961—2014年的气象资料,在考虑甘蔗作物系数的基础上采用彭曼公式计算甘蔗需水量,结合生长季内的降水情况,分析柳州市甘蔗水分的供求情况。结果表明,甘蔗在幼苗期和分蘖期水分盈余,水分亏缺情况主要发生在伸长期后...
利用柳州市8个气象站1961—2014年的气象资料,在考虑甘蔗作物系数的基础上采用彭曼公式计算甘蔗需水量,结合生长季内的降水情况,分析柳州市甘蔗水分的供求情况。结果表明,甘蔗在幼苗期和分蘖期水分盈余,水分亏缺情况主要发生在伸长期后期和成熟期,其中以伸长期后期最为显著;柳州市甘蔗生长季内降水中心主要集中在融安县、融水县一带,南部降水偏少而甘蔗需水量较大,是水分亏缺的主要地区,干旱风险最大,可为有关部门制定甘蔗的防旱减灾对策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阶段
降水量
甘蔗需水量
干旱
柳州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州市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9
作者
刘永裕
刘梅
+1 位作者
唐国敏
覃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68-1670,共3页
根据柳州站与沙塘站温度资料,对柳州市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州市城市热岛效应逐年增强,秋冬强春夏弱,夜间强白天弱;柳州市强热岛日出现次数逐年增多,出现月份增多,12月份出现最多;强热岛日市郊差最大和最低气温是...
根据柳州站与沙塘站温度资料,对柳州市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州市城市热岛效应逐年增强,秋冬强春夏弱,夜间强白天弱;柳州市强热岛日出现次数逐年增多,出现月份增多,12月份出现最多;强热岛日市郊差最大和最低气温是出现在2:00,各时次的市郊差多在4—5℃,同时指出了强热岛日的天气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热岛效应
柳州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州市早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
3
10
作者
唐国敏
刘永裕
+3 位作者
黄维
吴炫柯
安佳君
程倩倩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69-75,共7页
分析柳州市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及其与水稻产量波动的关系,为合理安排水稻生产和防御高温热害提供科学参考。利用柳州市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高温热害发生频次的时空分布规律。同时,结合柳城县、鹿寨县2003—2016年...
分析柳州市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及其与水稻产量波动的关系,为合理安排水稻生产和防御高温热害提供科学参考。利用柳州市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高温热害发生频次的时空分布规律。同时,结合柳城县、鹿寨县2003—2016年的早稻统计产量资料,分析高温热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热害年际发生规律主要由1960—1980年和1981—2009年两个时段构成,两个时段内都表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且轻、中、重和总高温热害频次主要存在着一个1~4年尺度周期变化,集中发生在1980年。研究区高温热害南多北少,但总体频次和强度不大,其中以2010年对柳州市南部早稻产量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年际变化
小波分析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60年柳州市人居气候舒适度评价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
1
11
作者
黄维
刘永裕
+2 位作者
蒋丽媛
裔传祥
吴炫柯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135-138,共4页
利用柳州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20年气象数据,以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为人居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对柳州市近60年的月和年人居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12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1—12月...
利用柳州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20年气象数据,以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为人居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对柳州市近60年的月和年人居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12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1—12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年际变化不明显,最终评价1、2月和12月为寒冷,3月为冷,4、5、9—11月为舒适,6—8月为热;近60年温湿指数均处于舒适范围,并呈显著上升趋势,同时存在4年和8年尺度的周期变化,风效指数在1961—2017年处于舒适范围,2018—2020年处于冷范围,未表现明显变化趋势和周期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
趋势分析
柳州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州市葡萄产业现状与优势及发展对策
12
作者
刘永裕
赵志晖
+2 位作者
刘梅
唐国敏
廖媛章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7年第3期77-80,共4页
为了保障柳州市葡萄产业的稳步发展,对柳州市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优势条件进行分析,找出限制双季葡萄的制约因素,提出葡萄产业未来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柳州
双季葡萄
优势
限制因素
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气象因子的广西甘蔗锤度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叶骏菲
陈燕丽
+3 位作者
林奕桐
黄璐
刘永裕
黄立宁
《甘蔗糖业》
2024年第6期28-42,共15页
以1981~2020年柳州、崇左等9地市种植的台糖134、桂糖11号、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甘蔗品种区分为新植蔗、宿根蔗,对发育期划分为茎伸长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利用聚类分析、线性拟合、二次项拟合以及多元拟合等方法...
以1981~2020年柳州、崇左等9地市种植的台糖134、桂糖11号、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甘蔗品种区分为新植蔗、宿根蔗,对发育期划分为茎伸长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利用聚类分析、线性拟合、二次项拟合以及多元拟合等方法,构建了基于气象因子的甘蔗锤度估算模型。结果表明:①4个甘蔗品种中新台糖16号甘蔗锤度整体水平最高,新台糖22号甘蔗锤度离散度最小,通过聚类分析,可将甘蔗锤度表现按广西地域划分为4类,其中由红壤与石灰土、赤红壤与石灰土组成的土壤类型地区甘蔗锤度水平最高;②无论是否划分生育阶段,影响甘蔗锤度最主要的因素均为不同甘蔗品种对应的气象因子,且各品种甘蔗锤度影响最显著的气象因子差别较大,台糖134为新植茎伸长期降水日数,桂糖11号为宿根全生育期降水量,新台糖16号为宿根全生育期最低气温,新台糖22号为新植全生育期最小相对湿度;③不同甘蔗品种锤度对不同生育期间气象因子的响应情况不同,台糖134新植成熟期日照时数、桂糖11号宿根全生育期降水量通过二次项估算的效果最好,R^(2)分别达0.563、0.700;新台糖16号全生育期、新台糖22号宿根茎伸长期通过多元拟合估算的效果最好,调整R^(2)分别为0.843、0.996,利用二次项拟合较线性拟合能提高模型估算拟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气象因子
甘蔗锤度
估算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自动气象站数据A文件审核与维护
14
作者
龚洁
《科技与生活》
2010年第16期105-105,共1页
A文件维护用于建立或修改A文件,进行A文件维护,必须先选取要加载的A文件或新建的A文件“台站参数”页:包括基本参数、项目索引、报表制作信息等内容。下跨降水量错误,不是漏输入下月一日20—8时降水量就是这个量输入成自动站的降水...
A文件维护用于建立或修改A文件,进行A文件维护,必须先选取要加载的A文件或新建的A文件“台站参数”页:包括基本参数、项目索引、报表制作信息等内容。下跨降水量错误,不是漏输入下月一日20—8时降水量就是这个量输入成自动站的降水量了。格检审核A文件是对A文件的全部数据进行格式检查,对记录进行相关审核,分析找出各类矛盾或不合理、不正常的记录,达到质量把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件维护
格检审核
质量把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象临灾智能“叫应”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贾若欣
贾显锋
苏小玲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基于“天擎”气象大数据平台、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和电信AI智能语音客服接口,利用数据库技术、雷达和云图数据处理技术、网络访问技术、TTS文本转语音技术等多种编程技术,采用C++编程建立气象临灾智能“叫应”业务系统。系统建成后可...
基于“天擎”气象大数据平台、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和电信AI智能语音客服接口,利用数据库技术、雷达和云图数据处理技术、网络访问技术、TTS文本转语音技术等多种编程技术,采用C++编程建立气象临灾智能“叫应”业务系统。系统建成后可实现气象监测、灾害风险预警、临灾智能“叫应”,能及时发现气象灾害风险、实现智能靶向“叫应”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风险普查
风险预警
临灾“叫应”
AI电话呼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15)N示踪技术的甘蔗不同季节播种对氮肥利用效率影响研究
16
作者
韦剑锋
韦冬萍
+5 位作者
胡桂娟
罗小芬
吴炫柯
胡文莉
黄锴霖
马纪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9-376,共8页
为促进甘蔗(Saccharum spp.)氮肥高效利用,以甘蔗品种桂糖42号为材料,采用田间微区^(15)N示踪技术分析秋季(8月20日)、春季(2月20日)和夏季(5月20日)播种甘蔗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去向。结果表明,3个播期新植蔗吸收的N有21.56%~33.93%来自...
为促进甘蔗(Saccharum spp.)氮肥高效利用,以甘蔗品种桂糖42号为材料,采用田间微区^(15)N示踪技术分析秋季(8月20日)、春季(2月20日)和夏季(5月20日)播种甘蔗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去向。结果表明,3个播期新植蔗吸收的N有21.56%~33.93%来自当季施用的氮肥,氮肥利用率、残留率和损失率分别为16.84%~21.50%、42.71%~47.45%和31.05%~39.43%;宿根蔗吸收的N来自上季施用氮肥的比率为6.65%~9.16%,上季氮肥在宿根季的利用率、残留率和损失率分别为4.15%~6.58%、30.25%~31.26%和8.31%~9.61%。3个播期两季甘蔗氮肥残留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大幅递减,但0~40 cm土层残留以夏季播种较多,40~60 cm土层残留以秋季播种较多。秋季播种两季蔗茎干物质积累量为59693.69 kg·hm^(-2),较春季、夏季播种增加2.74%和34.43%;夏季播种两季甘蔗的氮肥利用率为28.08%,较秋季、春季播种提高4.63和6.58个百分点;春季播种两季甘蔗的氮肥损失率为47.85%,较秋季、夏季播种增加1.54和7.19个百分点。可见,甘蔗秋季播种产量较高,夏季播种氮肥吸收较多、损失较少,但夏季播种新植蔗吸收的大量氮肥未能转化为增产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广西甘蔗氮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播种期
^(15)N示踪
氮肥利用
氮素残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州种植麻疯树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
6
17
作者
韦冬萍
吴炫柯
+2 位作者
黄敏堂
熊建文
韦剑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2,共3页
概述了适宜麻疯树生长的温度、水分及光照条件,对柳州种植麻疯树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州市部分县区具备麻疯树种植的基本气候条件,但低温、霜冻及干旱等气象灾害时有出现。因此,柳州种植麻疯树需做好防寒、防冻及抗旱工作。
关键词
麻疯树
柳州
气候条件
种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秋高温干旱对不同下种时间甘蔗产量性状的影响
18
作者
吴炫柯
贾若欣
+4 位作者
何燕
蒋春云
韦剑锋
韦冬萍
刘志平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2,共8页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广西极端天气频发,夏秋高温少雨干旱发展加重,严重影响甘蔗生产,科学选择适宜的下种时间,是应对夏秋干旱灾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广西柳州沙塘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设置甘蔗农田试验...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广西极端天气频发,夏秋高温少雨干旱发展加重,严重影响甘蔗生产,科学选择适宜的下种时间,是应对夏秋干旱灾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广西柳州沙塘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设置甘蔗农田试验点,采用3个甘蔗品种,2—5月进行7期分期下种田间试验,通过利用这2个年度典型的夏秋高温干旱年景,研究夏秋高温干旱对不同下种时间甘蔗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夏秋高温干旱年景条件下,随着下种时间的延迟,甘蔗收获期茎长、茎粗、单茎重、理论产量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2021、2022年下种时间A1各品种茎长为178~227 cm,茎粗为27.6~30.3 mm,单茎重为1.05~1.42 kg,下种时间A7各品种茎长仅为76~145 cm,茎粗为21.5~30.0 mm,单茎重为0.26~0.85 kg;(2)在3月种植的新植蔗,理论产量在76.65~104.10 t/hm^(2)之间,甘蔗能利用前期比较适宜的气象条件,缓解夏秋高温干旱对甘蔗的影响;在4—5月期间种植的新植蔗,受干旱影响较大,其中5月30日下种理论产量仅为18.90~63.75 t/hm^(2),甘蔗产量显著下降;(3)甘蔗品种ROC22和GL05136在茎长、单茎重和理论产量方面比GT42有优势,但是在茎粗方面GT42有优势,ROC22和GL05136抗旱性较强。因此,在夏秋高温干旱年景下,选择适宜抗旱品种,春种甘蔗尽量适时提早种植,加快甘蔗前期生长进度;在夏秋干旱来临之前,获得健壮植株,提高自身抗旱能力,将气象灾害影响降到最低,可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分期下种
气象因子
抗旱性
高温干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州发展木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
2
19
作者
韦冬萍
吴炫柯
+2 位作者
韦剑锋
熊建文
黄敏堂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28-30,共3页
通过概述木薯生长的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雨、日照及风等关键气候因素,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种植木薯品种的基本生长特性,并提出了柳州种植木薯的建议,即适时播种与收获,选择有利地形,选择优良品种。
关键词
木薯
柳州
气候条件
种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州引种麻疯树低温冷冻灾害调查研究
被引量:
1
20
作者
韦剑锋
韦巧云
+4 位作者
梁振华
吴炫柯
韦冬萍
胡江如
刘欢雨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4年第4期45-49,共5页
调查研究了2011年、2013年及2014年年初的低温阴雨天气或霜冻天气对柳州引种麻疯树造成的灾害。结果表明,不同年份、不同种植点及不同品种麻疯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其中2011年沙塘镇麻疯树的死亡率为100%;2013年柳州市区麻疯树的死...
调查研究了2011年、2013年及2014年年初的低温阴雨天气或霜冻天气对柳州引种麻疯树造成的灾害。结果表明,不同年份、不同种植点及不同品种麻疯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其中2011年沙塘镇麻疯树的死亡率为100%;2013年柳州市区麻疯树的死亡率为59.98%;2014年江口乡、柳州市区及太平镇3个种植点麻疯树的死亡率为8.45%~32.25%,且江口乡野外坡地麻疯树死亡率达100%。因此,柳州种植麻疯树易受低温阴雨天气和霜冻天气为害,该地区及气候相似地区发展麻疯树种植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柳州
冷害
冻害
调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州市植被生态质量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1
作者
黄维
莫建飞
陈诚
谢映
机构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
气象
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
气象
和卫星遥感中心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3026052,桂科AB21238010)
广西气象局重点项目(桂气科2023Z03)。
文摘
为客观监测与评价地市尺度植被生态质量和探讨其与主要驱动气候因子的关系,采用2000—2022年MODIS NDVI数据,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植被覆盖度(FVC)构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EQI),采用转移矩阵和线性回归趋势方法,分析柳州市不同县区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类型EQI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EQI与气候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0—2022年柳州市平均EQI总体偏好,其中融水苗族自治县EQI均值最高,城中区最低;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EQI均值最高,城乡、工矿和居民用地最低;植被类型中,阔叶林EQI均值最高,栽培植被最低。2000—2022年柳州市显著变绿,EQI显著上升面积占比为84.72%,上升速率为0.15~1.79/a,柳江区东部和南部、鱼峰区南部及鹿寨县南部上升速率较快。EQI与年均气温、年总降水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面积占比分别为63.81%和28.16%,与年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鹿寨县东北部、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北部、融安县北部和三江侗族自治县,与年总降水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柳城县及柳南区和柳北区北部。气温对EQI的影响范围比降水更广。
关键词
地市尺度
柳州市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
气候因子
Keywords
city scale
Liuzhou
vegetation ecological quality index
climate factor
分类号
Q948.112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州市酸雨现状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程倩倩
唐国敏
安佳君
刘永裕
机构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出处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8年第2期75-77,81,共4页
文摘
通过对柳州市2008~2016年酸雨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2008~2016年柳州市酸雨呈缓慢减弱趋势,9a的酸雨年pH值范围4.17-5.24,平均值为4.70;2008~2016年的酸雨年均发生频率范围为49.2%-87%,平均值为68.4%;降水酸性的季节变化较明显,酸雨春、冬季较夏、秋季要强,酸性最强出现在3月,酸性最弱出现在7月;雨量对降水酸度、酸雨出现率有着显著影响。
关键词
柳州
酸雨
特征
气象条件
关系
分析
Keywords
Liuzhou
acid rain
characteristic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relationship
analysis
分类号
P42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州市糯玉米高产稳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永裕
刘梅
吴炫柯
机构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出处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文摘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得出糯玉米的单产、发育期天数、双苞率、穗行数、行粒数、秃顶度等产量因子。以确定高产量的形成与这些产量因子之间的关系:穗行数、行粒数的数值越大,产量就越高。秃顶度则相反,产量高秃顶度小,产量低秃顶度大;高积温易形成高产量,降水条件要求充足且分布均匀也有利于高产量的形成,在南方地区略少的日照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同时分析了气象要素对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的影响:降水有利于高穗位的形成,日照则相反,秃顶度与雨日呈负相关,与日照呈正相关,穗行数与积温呈负相关。行粒数与积温呈正相关,与日照呈负相关。
关键词
糯玉米
分期播种
气象条件
产量
分析
Keywords
Waxy corn
Interval sowing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Production
Analysis
分类号
S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30年柳州市霜冻特征统计分析
4
作者
程倩倩
赖锡柳
张凌云
刘永裕
机构
柳州市
气象
局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基金
广西气象科研计划项目(桂气科2020M11)。
文摘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1991—2020年柳州市霜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柳州市年霜日和年霜冻日在空间分布上均呈北多南少的特征,具有明显地域差异,融安县平均年霜日最多。近30年来,柳州市年霜日呈较明显的减少趋势。(2)柳州市霜日主要出现在秋末至初春季节,霜日最多的是1月。(3)柳州市霜冻日主要出现在冬季,霜冻日1月最多,三江县霜冻开始时间最早。
关键词
柳州
霜冻
时空变化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象因子对河池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展的影响
5
作者
刘芳
唐广田
黄珩
黄维
张恩宁
机构
河池市
气象
局
桂林市
气象
局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南丹县
气象
局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60-65,共6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GXNSFAA026515)
河池市气象局气象科研计划项目(202306)。
文摘
利用河池市2005—2023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的发病面积比例数据和期间气象数据,通过卡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拟合流行周期内的发病趋势概率,分离出发病浮动概率,探究关键气象因子与发病浮动概率的相关性,并基于显著相关气象因子构建发病气象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2010年为河池市SRBSDV的暴发期,2010—2023年为SRBSDV的一个流行周期,发病概率符合自由度为3的卡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2)发病浮动概率与12月—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6—7月的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安全播种期日序数负相关;(3)发病气象评价模型在预测暴发期的发病程度时预测偏轻,其他年份均预测正确,模型在一个流行周期内的定性评价效果较好。通过气象发病评价模型可定性评价流行周期内的发病程度,研究结论可为河池市的水稻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河池市
流行周期
气象因子
评价模型
Keywords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Hechi City
Epidemic cycle
Meteorological factor
Evaluation model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州桑蚕饲养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
8
6
作者
吴炫柯
刘永裕
李永健
机构
广西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广西大学农学院
出处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文摘
对柳州饲养桑蚕季节的历年温湿度与桑蚕最适宜的温湿度作比较,有目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变蚕室的温度和湿度,使桑蚕的生长发育处于最适宜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从而达到气象指导桑蚕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
桑蚕
温湿度
气象条件
Keywords
silkworm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分类号
S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州市甘蔗干旱风险区划——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被引量:
9
7
作者
李家文
黄维
吴炫柯
刘永裕
机构
柳州市
气象
局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2期96-105,共10页
基金
2017年柳州市气象科研项目“柳州市甘蔗干旱风险区划”(201704)
文摘
制作柳州市甘蔗干旱风险区划图,为甘蔗的防旱避灾和种植布局的优化提供科学参考。利用柳州市8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的气象资料,结合甘蔗的发育期,在水分亏缺指数理论基础上,以水分亏缺指数及其发生的概率和各生育阶段的权重系数为评价指标,构建柳州市甘蔗干旱风险指数,最后制作风险区划图。伸长期和成熟期水分亏缺指数较大,干旱频率较高;柳州市区以东和鹿寨县以南的地区、柳城县中部处于高风险区,三江县西南部、融安县大部分处于中风险区,融水县大部分地区和融安县以西的小部分地区处于低风险区。柳州市干旱风险空间差异较大,区划结果可为合理安排种植布局、制定科学灌溉用水调配计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柳州市
水分亏缺指数
干旱
风险区划
甘蔗
Keywords
Liuzhou
crop water deficit index
drought
risk zone
sugarcane
分类号
S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柳州市甘蔗生长季内水分供求情况分析
被引量:
4
8
作者
黄维
李家文
吴炫柯
刘永裕
刘梅
唐国敏
机构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柳州市
气象
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88-95,共8页
基金
2017年柳州市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201704)
文摘
利用柳州市8个气象站1961—2014年的气象资料,在考虑甘蔗作物系数的基础上采用彭曼公式计算甘蔗需水量,结合生长季内的降水情况,分析柳州市甘蔗水分的供求情况。结果表明,甘蔗在幼苗期和分蘖期水分盈余,水分亏缺情况主要发生在伸长期后期和成熟期,其中以伸长期后期最为显著;柳州市甘蔗生长季内降水中心主要集中在融安县、融水县一带,南部降水偏少而甘蔗需水量较大,是水分亏缺的主要地区,干旱风险最大,可为有关部门制定甘蔗的防旱减灾对策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育阶段
降水量
甘蔗需水量
干旱
柳州市
Keywords
growing stage
precipitation
water requirement of sugarcane
drought
Liuzhou city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州市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9
作者
刘永裕
刘梅
唐国敏
覃靖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州市
气象
台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68-1670,共3页
文摘
根据柳州站与沙塘站温度资料,对柳州市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州市城市热岛效应逐年增强,秋冬强春夏弱,夜间强白天弱;柳州市强热岛日出现次数逐年增多,出现月份增多,12月份出现最多;强热岛日市郊差最大和最低气温是出现在2:00,各时次的市郊差多在4—5℃,同时指出了强热岛日的天气特点。
关键词
城市
热岛效应
柳州市
Keywords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Liuzhou City
分类号
S16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州市早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
3
10
作者
唐国敏
刘永裕
黄维
吴炫柯
安佳君
程倩倩
机构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69-75,共7页
基金
2017年柳州市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2017-04)
广西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7195037)
文摘
分析柳州市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及其与水稻产量波动的关系,为合理安排水稻生产和防御高温热害提供科学参考。利用柳州市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高温热害发生频次的时空分布规律。同时,结合柳城县、鹿寨县2003—2016年的早稻统计产量资料,分析高温热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热害年际发生规律主要由1960—1980年和1981—2009年两个时段构成,两个时段内都表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且轻、中、重和总高温热害频次主要存在着一个1~4年尺度周期变化,集中发生在1980年。研究区高温热害南多北少,但总体频次和强度不大,其中以2010年对柳州市南部早稻产量影响最为明显。
关键词
高温热害
年际变化
小波分析
产量
Keywords
heat damage
annual change
wavelet analysis
yield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60年柳州市人居气候舒适度评价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
1
11
作者
黄维
刘永裕
蒋丽媛
裔传祥
吴炫柯
机构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柳州市
潭中人民医院
盐城市
气象
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135-138,共4页
基金
柳州市气象局气象科研计划项目(柳气20200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GXNSFAA159028)。
文摘
利用柳州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20年气象数据,以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为人居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对柳州市近60年的月和年人居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12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1—12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年际变化不明显,最终评价1、2月和12月为寒冷,3月为冷,4、5、9—11月为舒适,6—8月为热;近60年温湿指数均处于舒适范围,并呈显著上升趋势,同时存在4年和8年尺度的周期变化,风效指数在1961—2017年处于舒适范围,2018—2020年处于冷范围,未表现明显变化趋势和周期变化规律。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
趋势分析
柳州市
Keywords
climate comfort
trend analysis
Liuzhou city
分类号
P46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州市葡萄产业现状与优势及发展对策
12
作者
刘永裕
赵志晖
刘梅
唐国敏
廖媛章
机构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柳州市
柳北区
农业
服务中心
柳州市
气象
局
出处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7年第3期77-80,共4页
基金
广西区气象局2015年重点科研技术开发项目(编号:桂气科201507)资助
文摘
为了保障柳州市葡萄产业的稳步发展,对柳州市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优势条件进行分析,找出限制双季葡萄的制约因素,提出葡萄产业未来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柳州
双季葡萄
优势
限制因素
对策
Keywords
Liuzhou
one-year-two-harvest grape
advantage
restriction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P4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气象因子的广西甘蔗锤度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叶骏菲
陈燕丽
林奕桐
黄璐
刘永裕
黄立宁
机构
南宁市
气象
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
气象
科学研究所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广西糖业集团良圻制糖有限公司
出处
《甘蔗糖业》
2024年第6期28-42,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高光谱遥感与地面观测数据结合的区域甘蔗糖分估算研究”(42105175)
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无人机多模态遥感和作物模型结合甘蔗糖分估算研究”(42465010)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气象科研计划“横州市茉莉花暴雨灾害风险区划及预警指标计算”(2023M13)。
文摘
以1981~2020年柳州、崇左等9地市种植的台糖134、桂糖11号、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甘蔗品种区分为新植蔗、宿根蔗,对发育期划分为茎伸长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利用聚类分析、线性拟合、二次项拟合以及多元拟合等方法,构建了基于气象因子的甘蔗锤度估算模型。结果表明:①4个甘蔗品种中新台糖16号甘蔗锤度整体水平最高,新台糖22号甘蔗锤度离散度最小,通过聚类分析,可将甘蔗锤度表现按广西地域划分为4类,其中由红壤与石灰土、赤红壤与石灰土组成的土壤类型地区甘蔗锤度水平最高;②无论是否划分生育阶段,影响甘蔗锤度最主要的因素均为不同甘蔗品种对应的气象因子,且各品种甘蔗锤度影响最显著的气象因子差别较大,台糖134为新植茎伸长期降水日数,桂糖11号为宿根全生育期降水量,新台糖16号为宿根全生育期最低气温,新台糖22号为新植全生育期最小相对湿度;③不同甘蔗品种锤度对不同生育期间气象因子的响应情况不同,台糖134新植成熟期日照时数、桂糖11号宿根全生育期降水量通过二次项估算的效果最好,R^(2)分别达0.563、0.700;新台糖16号全生育期、新台糖22号宿根茎伸长期通过多元拟合估算的效果最好,调整R^(2)分别为0.843、0.996,利用二次项拟合较线性拟合能提高模型估算拟合度。
关键词
甘蔗
气象因子
甘蔗锤度
估算模型
Keywords
Sugarcane
Meteorological factor
Brix
Estimating model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62.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自动气象站数据A文件审核与维护
14
作者
龚洁
机构
广西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出处
《科技与生活》
2010年第16期105-105,共1页
文摘
A文件维护用于建立或修改A文件,进行A文件维护,必须先选取要加载的A文件或新建的A文件“台站参数”页:包括基本参数、项目索引、报表制作信息等内容。下跨降水量错误,不是漏输入下月一日20—8时降水量就是这个量输入成自动站的降水量了。格检审核A文件是对A文件的全部数据进行格式检查,对记录进行相关审核,分析找出各类矛盾或不合理、不正常的记录,达到质量把关的目的。
关键词
文件维护
格检审核
质量把关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象临灾智能“叫应”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贾若欣
贾显锋
苏小玲
机构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柳州市
气象
局
出处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基金
2022年广西气象科研计划指令性项目(桂气科2022ZL02)。
文摘
基于“天擎”气象大数据平台、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和电信AI智能语音客服接口,利用数据库技术、雷达和云图数据处理技术、网络访问技术、TTS文本转语音技术等多种编程技术,采用C++编程建立气象临灾智能“叫应”业务系统。系统建成后可实现气象监测、灾害风险预警、临灾智能“叫应”,能及时发现气象灾害风险、实现智能靶向“叫应”等功能。
关键词
灾害风险普查
风险预警
临灾“叫应”
AI电话呼叫
Keywords
disaster risk survey
risk warning
emergency“call&respond”
AI phone call
分类号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15)N示踪技术的甘蔗不同季节播种对氮肥利用效率影响研究
16
作者
韦剑锋
韦冬萍
胡桂娟
罗小芬
吴炫柯
胡文莉
黄锴霖
马纪
机构
广西科技大学
柳州
工学院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9-37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59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AA297015)
+1 种基金
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XTZYKF202201)
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313639026)。
文摘
为促进甘蔗(Saccharum spp.)氮肥高效利用,以甘蔗品种桂糖42号为材料,采用田间微区^(15)N示踪技术分析秋季(8月20日)、春季(2月20日)和夏季(5月20日)播种甘蔗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去向。结果表明,3个播期新植蔗吸收的N有21.56%~33.93%来自当季施用的氮肥,氮肥利用率、残留率和损失率分别为16.84%~21.50%、42.71%~47.45%和31.05%~39.43%;宿根蔗吸收的N来自上季施用氮肥的比率为6.65%~9.16%,上季氮肥在宿根季的利用率、残留率和损失率分别为4.15%~6.58%、30.25%~31.26%和8.31%~9.61%。3个播期两季甘蔗氮肥残留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大幅递减,但0~40 cm土层残留以夏季播种较多,40~60 cm土层残留以秋季播种较多。秋季播种两季蔗茎干物质积累量为59693.69 kg·hm^(-2),较春季、夏季播种增加2.74%和34.43%;夏季播种两季甘蔗的氮肥利用率为28.08%,较秋季、春季播种提高4.63和6.58个百分点;春季播种两季甘蔗的氮肥损失率为47.85%,较秋季、夏季播种增加1.54和7.19个百分点。可见,甘蔗秋季播种产量较高,夏季播种氮肥吸收较多、损失较少,但夏季播种新植蔗吸收的大量氮肥未能转化为增产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广西甘蔗氮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甘蔗
播种期
^(15)N示踪
氮肥利用
氮素残留
Keywords
sugarcane
planting season
^(15)N tracer technique
nitrogen utilization
nitrogen residue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州种植麻疯树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
6
17
作者
韦冬萍
吴炫柯
黄敏堂
熊建文
韦剑锋
机构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上思县
气象
局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2,共3页
基金
广西教育厅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204LX658)
文摘
概述了适宜麻疯树生长的温度、水分及光照条件,对柳州种植麻疯树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州市部分县区具备麻疯树种植的基本气候条件,但低温、霜冻及干旱等气象灾害时有出现。因此,柳州种植麻疯树需做好防寒、防冻及抗旱工作。
关键词
麻疯树
柳州
气候条件
种植
Keywords
Jatropha curcas L.
Liuzhou
climate condition
planting
分类号
S794.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6.2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秋高温干旱对不同下种时间甘蔗产量性状的影响
18
作者
吴炫柯
贾若欣
何燕
蒋春云
韦剑锋
韦冬萍
刘志平
机构
柳州市
气象
局/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
气象
科学研究所
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科技大学
柳州
工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2,共8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0GXNSFAA159028,No.2023GXNSFAA026450)
广西区气象局科研项目(桂气科2024M07)。
文摘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广西极端天气频发,夏秋高温少雨干旱发展加重,严重影响甘蔗生产,科学选择适宜的下种时间,是应对夏秋干旱灾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广西柳州沙塘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设置甘蔗农田试验点,采用3个甘蔗品种,2—5月进行7期分期下种田间试验,通过利用这2个年度典型的夏秋高温干旱年景,研究夏秋高温干旱对不同下种时间甘蔗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夏秋高温干旱年景条件下,随着下种时间的延迟,甘蔗收获期茎长、茎粗、单茎重、理论产量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2021、2022年下种时间A1各品种茎长为178~227 cm,茎粗为27.6~30.3 mm,单茎重为1.05~1.42 kg,下种时间A7各品种茎长仅为76~145 cm,茎粗为21.5~30.0 mm,单茎重为0.26~0.85 kg;(2)在3月种植的新植蔗,理论产量在76.65~104.10 t/hm^(2)之间,甘蔗能利用前期比较适宜的气象条件,缓解夏秋高温干旱对甘蔗的影响;在4—5月期间种植的新植蔗,受干旱影响较大,其中5月30日下种理论产量仅为18.90~63.75 t/hm^(2),甘蔗产量显著下降;(3)甘蔗品种ROC22和GL05136在茎长、单茎重和理论产量方面比GT42有优势,但是在茎粗方面GT42有优势,ROC22和GL05136抗旱性较强。因此,在夏秋高温干旱年景下,选择适宜抗旱品种,春种甘蔗尽量适时提早种植,加快甘蔗前期生长进度;在夏秋干旱来临之前,获得健壮植株,提高自身抗旱能力,将气象灾害影响降到最低,可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
甘蔗
分期下种
气象因子
抗旱性
高温干旱
Keywords
sugarcane
planting in installments
meteorological factors
drought resistance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州发展木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
2
19
作者
韦冬萍
吴炫柯
韦剑锋
熊建文
黄敏堂
机构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上思县
气象
局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28-30,共3页
基金
广西教育厅广西高等学校科研资助项目(201204LX658)
文摘
通过概述木薯生长的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雨、日照及风等关键气候因素,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种植木薯品种的基本生长特性,并提出了柳州种植木薯的建议,即适时播种与收获,选择有利地形,选择优良品种。
关键词
木薯
柳州
气候条件
种植
Keywords
cassava
Liuzhou
climate condition
planting
分类号
S5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州引种麻疯树低温冷冻灾害调查研究
被引量:
1
20
作者
韦剑锋
韦巧云
梁振华
吴炫柯
韦冬萍
胡江如
刘欢雨
机构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广西南亚热带
农业
科学研究所
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出处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4年第4期45-49,共5页
基金
广西教育厅广西高校科研立项项目"生物能源树种麻疯树引种试验研究"(201204LX658)
文摘
调查研究了2011年、2013年及2014年年初的低温阴雨天气或霜冻天气对柳州引种麻疯树造成的灾害。结果表明,不同年份、不同种植点及不同品种麻疯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其中2011年沙塘镇麻疯树的死亡率为100%;2013年柳州市区麻疯树的死亡率为59.98%;2014年江口乡、柳州市区及太平镇3个种植点麻疯树的死亡率为8.45%~32.25%,且江口乡野外坡地麻疯树死亡率达100%。因此,柳州种植麻疯树易受低温阴雨天气和霜冻天气为害,该地区及气候相似地区发展麻疯树种植应慎重。
关键词
麻疯树
柳州
冷害
冻害
调查
Keywords
Jatrophacurcas L.
Liuzhou
chilling damage
frost damage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S794.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61.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柳州市植被生态质量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黄维
莫建飞
陈诚
谢映
《广西林业科学》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柳州市酸雨现状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
程倩倩
唐国敏
安佳君
刘永裕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柳州市糯玉米高产稳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刘永裕
刘梅
吴炫柯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30年柳州市霜冻特征统计分析
程倩倩
赖锡柳
张凌云
刘永裕
《农业灾害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气象因子对河池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展的影响
刘芳
唐广田
黄珩
黄维
张恩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柳州桑蚕饲养的气象条件分析
吴炫柯
刘永裕
李永健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柳州市甘蔗干旱风险区划——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李家文
黄维
吴炫柯
刘永裕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9
原文传递
8
柳州市甘蔗生长季内水分供求情况分析
黄维
李家文
吴炫柯
刘永裕
刘梅
唐国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柳州市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分析
刘永裕
刘梅
唐国敏
覃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柳州市早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唐国敏
刘永裕
黄维
吴炫柯
安佳君
程倩倩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近60年柳州市人居气候舒适度评价及变化趋势
黄维
刘永裕
蒋丽媛
裔传祥
吴炫柯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柳州市葡萄产业现状与优势及发展对策
刘永裕
赵志晖
刘梅
唐国敏
廖媛章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气象因子的广西甘蔗锤度估算模型研究
叶骏菲
陈燕丽
林奕桐
黄璐
刘永裕
黄立宁
《甘蔗糖业》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浅谈自动气象站数据A文件审核与维护
龚洁
《科技与生活》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气象临灾智能“叫应”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贾若欣
贾显锋
苏小玲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基于^(15)N示踪技术的甘蔗不同季节播种对氮肥利用效率影响研究
韦剑锋
韦冬萍
胡桂娟
罗小芬
吴炫柯
胡文莉
黄锴霖
马纪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柳州种植麻疯树的气候条件分析
韦冬萍
吴炫柯
黄敏堂
熊建文
韦剑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夏秋高温干旱对不同下种时间甘蔗产量性状的影响
吴炫柯
贾若欣
何燕
蒋春云
韦剑锋
韦冬萍
刘志平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柳州发展木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韦冬萍
吴炫柯
韦剑锋
熊建文
黄敏堂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柳州引种麻疯树低温冷冻灾害调查研究
韦剑锋
韦巧云
梁振华
吴炫柯
韦冬萍
胡江如
刘欢雨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