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2023年柳州市新发职业病病例的特征
1
作者 顾小利 孟繁文 韦乐幸 《广西医学》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分析2006—2023年柳州市新发职业病病例的特征,为做好职业病防治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06—2023年柳州市新报告的职业病病例资料。描述性统计分析病例的人口学特征、种类分布、... 目的分析2006—2023年柳州市新发职业病病例的特征,为做好职业病防治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06—2023年柳州市新报告的职业病病例资料。描述性统计分析病例的人口学特征、种类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行业分类等信息。结果(1)2006—2023年柳州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262例,以男性为主(占90.46%),平均发病年龄为50.44岁,中位接害工龄为20.5年。(2)位居前3的类别依次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5.27%)、职业性化学中毒(21.37%)和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1.83%),分别以尘肺病、急性硫化氢中毒、职业性噪声聋为主。(3)2006—2014年柳州市新发职业病以尘肺病为主,2015—2023年以职业性噪声聋为主。(4)尘肺病主要分布在柳北区(81.65%),职业性化学中毒主要分布在城中区(37.50%),职业性噪声聋分布主要在柳南区和鹿寨县(70.00%)。(5)尘肺病病例主要集中在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80.38%),职业性化学中毒主要集中在造纸和纸制品业(39.29%),职业性噪声聋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及其他机械制造行业(63.33%)。(6)柳州市新发职业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70.23%)或大中型企业(81.68%)。结论2006—2023年柳州市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病例的地区、行业、企业分布集中趋势明显。随着职业病发病趋势及疾病谱的变化,职业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应相应调整,建议依托广西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及危害程度严重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水平,切实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 新发病例 尘肺病 职业性噪声聋 柳州市
下载PDF
2017年柳州市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被引量:8
2
作者 顾小利 彭建宏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17期2309-2312,2316,共5页
目的了解2017年柳州市噪声、煤尘和苯作业工人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状况,从而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导出的'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 目的了解2017年柳州市噪声、煤尘和苯作业工人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状况,从而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导出的'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有关2017年柳州市噪音、煤尘及苯作业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柳州市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检查共9 778人,发现职业病人数8例(职业性噪声聋7例,煤工尘肺1例),疑似噪声聋23例;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 B(A)有667例,异常率为9.19%,在不同年龄、性别、工龄和企业规模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年龄组≥50岁异常率最高(20.92%),男性(9.42%)异常率高于女性(5.41%),随着工龄增加,异常率呈增高趋势,工龄在25~29年检出异常率最高(22.91%),微小企业异常率高于大中型企业;高仟伏或数字成像(DR)胸片异常人数为49例,异常率为1.35%,异常情况随工龄增加,呈明显的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工龄≥25年组异常率最高(2.16%)。不同年龄、性别及企业规模间DR胸片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组在40~49岁异常率最高(2.82%),女性(8.42%)异常高于男性(0.96%),中小型企业异常率高于大型企业;用力肺活量实测值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VC%)异常76例(2.09%);苯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1 173人,白细胞计数<4×109/L人数为4例,异常率为0.34%。结论 2017年柳州市噪音、煤尘及苯作业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危害以噪声为主,职业性噪声聋已成为柳州市首要关注的职业病病种,小微型企业噪声作业人员的危害尤为严重,煤尘作业的防控工作亦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健康检查 重点职业病 噪声
原文传递
2018年柳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况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孟繁文 蓝剑 +1 位作者 顾小利 吴良勇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了解柳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群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方法,在2018年8-10月,抽取柳州市15~69岁常住居民4711人进行入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柳州市健康素... 目的了解柳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群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方法,在2018年8-10月,抽取柳州市15~69岁常住居民4711人进行入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柳州市健康素养总体知晓人数为576人,知晓率为12.23%。其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知晓人数为532人,知晓率为11.29%;基本医疗知识知晓人数为554人,知晓率为11.76%;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人数为592人,知晓率为12.57%;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人数为676人,知晓率为14.35%。苗族居民健康素养知晓人数较少,仅7人,知晓率为1.90%。65~69岁年龄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女性健康素养水平高于男性。文化程度、家庭年平均收入与健康素养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2018年柳州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建议政府部门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州市 居民 健康素养水平 现况
原文传递
2018年柳州市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听阈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肖文联 顾小利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1期1-3,7,共4页
目的分析2018年柳州市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检查结果,为职业性噪声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收集2018年柳州市在岗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个案资料,运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目的分析2018年柳州市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检查结果,为职业性噪声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收集2018年柳州市在岗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个案资料,运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9499名工人中双耳高频听阈异常人数979人,异常率为10.31%,男性(10.86%)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3.85%),年龄组≥50岁异常率最高(19.91%),工龄在25~29年异常率最高(21.81%),随着年龄、工龄增加,异常率呈增高趋势,中小型企业异常率高于大型企业,港澳台经济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异常率最高,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异常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柳州市职业性噪声危害以存在地区、人口学、单位特征性分布,应加强对柳州市周边县区、小型港澳台经济的监督检查,保护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双耳高频 职业健康检查
原文传递
柳州市生活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污染来源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叶绍燕 冯莲 +3 位作者 冯看 顾小利 李德洁 赵琳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22期3115-3118,共4页
目的了解柳州市生活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污染情况,为柳州市生活饮用水安全性评估及相关污染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检测2018—2019年柳州市生活饮用水中19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含量,分析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污染来源... 目的了解柳州市生活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污染情况,为柳州市生活饮用水安全性评估及相关污染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检测2018—2019年柳州市生活饮用水中19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含量,分析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污染来源和特征,对比分析不同水期生活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种类、含量的变化。结果柳州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中未检出挥发性卤代烃,其他水样均不同程度检出三氯甲烷等10种挥发性卤代烃,检出率均为100%;同1份水样可同时检出2种及以上挥发性卤代烃,检出的挥发性卤代烃以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为主;末梢水中一溴二氯甲烷检出率为100%;二次供水中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检出率均为100%;1,1-二氯乙烯等9种挥发性卤代烃均未检出。水中主要挥发性卤代烃平均浓度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变化较大,丰水期三氯甲烷浓度大于枯水期,枯水期二溴一氯甲烷浓度大于丰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州市生活饮用水检出挥发性卤代烃污染以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和二溴一氯甲烷为主,饮用水中的挥发性卤代烃主要来源于水消毒过程,19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挥发性卤代烃 污染来源 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2006—2018年柳州市尘肺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顾小利 彭建宏 黄聪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1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通过对2006—2018年柳州市尘肺病例数据分析,了解尘肺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柳州市尘肺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子系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柳州市尘肺病病例信息,用描述性统计法对尘肺病流... 目的通过对2006—2018年柳州市尘肺病例数据分析,了解尘肺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柳州市尘肺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子系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柳州市尘肺病病例信息,用描述性统计法对尘肺病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8年共诊断尘肺病160例,以Ⅰ期矽肺为主,占70.00%(112例);病例主要集中在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占整个尘肺病例总数的82.50%(132例);病例工种以冶炼及辅助工、烧结工、采矿工为主,分别占整个尘肺病例数的23.13%(37例)、27.50%(44例)、18.13%(29例);企业规模分布以大型企业为主,占整个尘肺病例数的83.75%(134例)。尘肺病例接尘工龄主要集中在15~35年,平均接尘工龄为(23.78±10.36)年;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5~6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5.61±10.28)岁。结论柳州市尘肺病例近年以散发形式存在,病例主要集中在大型的金属冶炼企业,以冶炼及辅助工、烧结工最为严重;应加强对大型金属冶炼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以有效防控尘肺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行业分布 发病年龄
原文传递
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在广西6家胶合板企业职业病危害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7
作者 傅松文 杨静 +3 位作者 韦柳芳 麦骊风 黄吉 卢安栋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17期2326-2330,2336,共6页
目的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6家胶合板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了解其职业病危害特征,探讨综合风险评估方法的优缺点,为企业的职业卫生分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4—9月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胶合板企业分布较多的3个城市6家胶合... 目的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6家胶合板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了解其职业病危害特征,探讨综合风险评估方法的优缺点,为企业的职业卫生分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4—9月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胶合板企业分布较多的3个城市6家胶合板企业为研究对象,收集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性质、接触水平、接触人数以及职业卫生管理状况,运用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6家胶合板企业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职业危害风险等级评估为Ⅲ级,其中木粉尘(硬)超标率9.75%(4/41)、甲醛超标率50.00%(11/22)、苯超标率50.00%(1/2)、噪声超标率27.77%(15/54)、高温超标率8.33%(1/12);6家胶合板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卫生管理缺陷,其中有5家企业出现关键项不符合(1项或多项),职业卫生管理等级评估为C级;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其中1家企业综合风险类别为乙类,另外5家企业综合风险类别为丙类(高风险)。结论6家胶合板企业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多、接触人数多、接触时间长、接触水平高等职业病危害特征;6家胶合板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均存在不同程度管理问题,无法收集完整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对其综合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准确验证;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自身存在缺陷,如果要进行应用推广还应对评估方法加以改进并出台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风险评估 胶合板企业 职业病危害 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视力检测反应时间与视力及视力结果关系的探讨
8
作者 钟桂莲 《健康之路》 2017年第6期268-269,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视力时反应时间与视力及其视力结果的关系。方法:依据正常视力检查资料,针对于视力检测反应时间与清晰度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视力结果的实质。结果:正常视力范围为5.1+,认读视力表时的结果行以前各行的时间为0.56-... 目的:探讨检测视力时反应时间与视力及其视力结果的关系。方法:依据正常视力检查资料,针对于视力检测反应时间与清晰度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视力结果的实质。结果:正常视力范围为5.1+,认读视力表时的结果行以前各行的时间为0.56-0.635s,认读结果行的时间为1.06-1.0831s,视力结果的调节和非调节优势的比值为4.9448。结论:认读视力表时对结果行的反应时间明显长于认读结果行前面行的时间,对视力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调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检测 反应时间 视力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