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含依非韦伦方案艾滋病患者基线HIV RNA水平与免疫功能重建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庞珍珍 黄小红 +4 位作者 顾金花 颜海燕 韦慧芬 覃湘松 蒋忠胜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6期512-51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使用含依非韦伦(efavirenz,EFV)方案进行治疗的不同基线人免疫缺陷病毒核糖核酸(human immunode?ciency virus ribonucleic acid,HIV RNA)水平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CD... 目的通过观察使用含依非韦伦(efavirenz,EFV)方案进行治疗的不同基线人免疫缺陷病毒核糖核酸(human immunode?ciency virus ribonucleic acid,HIV RNA)水平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探讨基线病毒载量(viral load,VL)与免疫功能重建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关爱门诊随访管理的初治成年AIDS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含EFV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观察期为120个月。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基线VL预测免疫功能重建的最佳界值,根据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低基线VL组和高基线VL组,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GEE)分析基线VL的高低与免疫功能重建的关系。结果基线VL预测免疫功能重建的最佳界值为5.533×10^(4)copies/mL。低基线VL组免疫重建成功率(87.58%)高于高基线VL组(70.93%)(P<0.05)。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效应检验显示,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低基线VL组和高基线VL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24.789,P=0.000),不同随访时间点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911.501,P=0.000)。结论当AIDS患者的基线VL<5.533×10^(4)copies/mL时,使用含EFV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后,其免疫功能的恢复和重建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依非韦伦 免疫功能重建 病毒载量 CD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环状RNA在病毒复制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闭婉英 王万平 +1 位作者 龙涌文 唐石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4期56-59,共4页
病毒复制是病毒在宿主体内生存、繁殖的关键节点,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机体调控病毒复制的主要手段,但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仍有大部分病毒复制机制尚未明确。环状RNA是一类具有基因表达调控功能的非... 病毒复制是病毒在宿主体内生存、繁殖的关键节点,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机体调控病毒复制的主要手段,但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仍有大部分病毒复制机制尚未明确。环状RNA是一类具有基因表达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通过调节免疫应答因子、miRNA、蛋白质、复制起始点、DNA合成和组装等过程,调控病毒复制。虽然存在环状RNA表达量低、测序建库费用高等问题,但环状RNA仍不失为一个阐述病毒复制机制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病毒 病毒复制 MIRNA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两种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检测血清CA153的结果一致性研究
3
作者 刘纲毅 陈葭 谢妹珍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74-578,共5页
目的探讨罗氏cobas E602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深圳新产业Biolumi 8000型模块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A153的结果一致性。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9例,健康志愿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罗氏cobas E602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深圳新产业Biolumi 8000型模块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A153的结果一致性。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9例,健康志愿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罗氏cobas E602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深圳新产业Biolumi 8000型模块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受试人员血清CA153水平,CA153<30 U/mL为低浓度,30~300 U/mL为中浓度,300~500 U/mL为高浓度,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要求,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绝对偏倚分析、相对偏倚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临床可接受评价)。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CA153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53在95%一致性界限内占比均>95.00%,相对偏倚和绝对偏倚符合评价要求。两种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89(P<0.01),呈高度正相关。低浓度、中浓度CA153的相对偏倚SE%均>12.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差值随着CA153浓度增高而增大,中、高浓度检测数值不具有一致性。结论罗氏cobas E602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深圳新产业Biolumi 8000型模块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A153的相关性良好,两者的检验效能一致,均能满足临床检测需求。当CA153在30~300 U/mL浓度范围内时,两个检测系统检测数值不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 CA153 检验效能
下载PDF
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婷婷 覃仁利 +1 位作者 徐秋红 罗柳春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 探讨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发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为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2019年—2021年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94... 目的 探讨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发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为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2019年—2021年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94例念珠菌,主要分布于ICU和外科,占58.5%;排在前三位的念珠菌分别是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48.9%、16.0%、13.8%;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中死亡33例,死亡率为35.1%;死亡患者中检出最高的为白念珠菌(57.6%,19/33),主要分布于ICU(57.6%,19/33);药敏结果显示,近平滑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敏感率为100%,白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耐药率<7%,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对其耐药率为20%~26.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基础疾病≥2种、机械通气、气管插管与死亡率有关(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机械通气是与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白念珠菌在念珠菌血流感染中检出率最高,机械通气是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血流感染 临床特点 死亡危险因素 机械通气
下载PDF
Hsa_circ_0078607在结直肠癌组织及血清中的异常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王万平 任明君 +6 位作者 闭婉英 龙涌文 王韦吉 蒙毅军 唐石伏 蒙秋杏 邓耀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93-901,共9页
目的:探究hsa_circ_0078607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能否作为结直肠癌潜在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标。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结直肠... 目的:探究hsa_circ_0078607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能否作为结直肠癌潜在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标。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结直肠癌切除手术患者的58对癌及癌旁组织标本,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初次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息肉患者及健康人体检血清共152例;从结直肠癌差异表达circRNA谱中挑选特异性高表达的hsa_circ_0078607作为候选标志物,采用qPCR法检测其在结直肠癌细胞、组织、患者血清及结直肠息肉患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hsa_circ_0078607对结直肠癌及结直肠息肉的诊断价值。通过Circular RNA Interactome数据库预测与hsa_circ_0078607结合的miRNA,并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同时通过GO/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功能。结果:与癌旁组织或健康人血清相比,hsa_circ_0078607在结直肠癌细胞、组织和血清及息肉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P<0.001),其中有52例(89.7%)患者癌组织中表达上调,6例(10.3%)表达下调。结直肠癌组织中hsa_circ_0078607的相对表达量与肿瘤位置(P=0.029)、分化程度(P=0.046)和远处转移(P=0.043)有关联。ROC结果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血清中其诊断结直肠癌的AUC分别为0.8457[95%CI(0.7728,0.9186),P<0.0001]和0.8683[95%CI(0.7907,0.9459),P<0.0001];在息肉患者血清中,hsa_circ_0078607诊断结直肠息肉的AUC为0.7101[95%CI(0.6100,0.8101)]。GO/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hsa_circ_0078607下游的miRNA可能参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调控、蛋白K48-连锁泛素化、Wnt、Hippo及MAPK信号通路调控等多个生物过程。结论:Hsa_circ_0078607在结直肠癌细胞、组织和血清中呈高表达,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有关联,提示其可作为结直肠癌潜在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其还可能介导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发现结直肠癌潜在的治疗靶点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ircRNA hsa_circ_0078607 诊断 分子标志物
原文传递
HR-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6
作者 韦恒慈 罗小玲 +1 位作者 罗炫 刘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0005-0008,共4页
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病毒载量和宫颈病变的干系。方法 将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391例宫颈病变筛查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筛查者均采用实时定量荧光 PCR法检测HR-HPV亚型及病毒载量,按宫颈活检病... 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病毒载量和宫颈病变的干系。方法 将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391例宫颈病变筛查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筛查者均采用实时定量荧光 PCR法检测HR-HPV亚型及病毒载量,按宫颈活检病理分为四组:对照组(无病变组)、A组(慢性宫颈炎+ CIN Ⅰ)、B组(CIN Ⅱ + CIN Ⅲ)、C组(宫颈癌)。分析HPV感染率、病毒载量结果在不同宫颈病变程度患者中的差异。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宫颈病变与3 组患者HR-HPV 病毒载量比例差异均无意义(P>0.05)。感染HPV-16,-39,-51、-52、-53、-58亚型的筛查者占宫颈病变总数的87.96%。其中,HPV52型感染率为23.04%。患者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R-HPV感染以52型别为主,我国应该普及宫颈癌早期筛查,推广HPV疫苗的接种,降低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病毒载量 感染
下载PDF
医学检验实习生在检验科PCR室实习带教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韦恒慈 潘柳吟 +1 位作者 张兰作 罗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16-0019,共4页
探讨围绕医学检验实习生在检验科PCR室实习中不同带教时间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3年8月来我院检验科PCR室实习的医学检验实习生60名,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PCR室常规实习4周带教工作,研究... 探讨围绕医学检验实习生在检验科PCR室实习中不同带教时间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3年8月来我院检验科PCR室实习的医学检验实习生60名,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PCR室常规实习4周带教工作,研究组积极落实PCR室实习5-6周带教工作。结果 根据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实习生理论与考核成绩评分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绕医学检验实习生实施临床带教工作时,需强调PCR室在检验科中的重要性,适当延长实习生在PCR室的实习时间,提升实习生的认知,这样也有助于实习生更好的适应检验科工作,提升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检验科 PCR室 实习带教
下载PDF
男性门诊患者解脲脲原体、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调查分析
8
作者 陈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04-0006,共3页
调查分析男性门诊患者中解脲脲原体、淋病奈瑟菌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 2022年3月-2023年3月,将我院2288例男科门诊感染性疾病患者选做调查研究对象,统计测算全部入选患者的解脲脲原体、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生情况... 调查分析男性门诊患者中解脲脲原体、淋病奈瑟菌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 2022年3月-2023年3月,将我院2288例男科门诊感染性疾病患者选做调查研究对象,统计测算全部入选患者的解脲脲原体、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本次入选2288例患者中,有123例患者的淋病奈瑟菌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患者数量占比为5.38%(123/2288);有299例患者的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患者数量占比为13.07%(299/2288);有634例患者的解脲脲原体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患者数量占比为27.71%(634/2288)。结论 在男科门诊接收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群体中,解脲脲原体、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属于患者能够检出的病原体种类,需要采取措施展开临床处置干预,值得引起密切充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科门诊感染性疾病患者 解脲脲原体感染 淋病奈瑟菌感染 沙眼衣原体感染 临床分布 统计测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