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池塘吊笼养螺技术
1
作者 罗勇胜 赵明旺 +1 位作者 潘贤辉 周康奇 《科学养鱼》 2025年第1期26-27,共2页
环棱螺俗称螺蛳,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近年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长。目前,螺蛳人工养殖多采用稻田养螺模式或池塘养螺模式,养殖过程中存在较多难题,严重阻碍了环棱螺养殖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生产经验积累发现,... 环棱螺俗称螺蛳,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近年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长。目前,螺蛳人工养殖多采用稻田养螺模式或池塘养螺模式,养殖过程中存在较多难题,严重阻碍了环棱螺养殖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生产经验积累发现,池塘吊笼养螺模式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稻田养螺模式和池塘养螺模式存在的难题及该模式与池塘吊笼养螺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棱螺 淡水湖泊 人工养殖 螺蛳 生态效益 池塘 市场需求量 经验积累
下载PDF
3种水产渔药对金边鲤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康 卢玉典 +6 位作者 李光略 韦玲静 文衍红 张桂姣 甘宝江 叶香尘 罗永巨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8-83,共6页
在水温23℃±0.5℃、pH7.48±0.27、溶解氧>5 mg/L的条件下,采用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开展了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灭孢灵3种水产渔药对金边鲤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合... 在水温23℃±0.5℃、pH7.48±0.27、溶解氧>5 mg/L的条件下,采用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开展了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灭孢灵3种水产渔药对金边鲤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灭孢灵对金边鲤幼鱼的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_(50))分别为527.85 mg/L、41.17 mg/L和206.54 mg/L;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52.79 mg/L、4.12 mg/L和20.65 mg/L。3种渔药对金边鲤幼鱼的毒性大小为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灭孢灵>敌百虫。根据有毒物质对鱼类毒性的评价标准,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和灭孢灵均属于低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鲤 水产渔药 急性毒性试验 半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下载PDF
环棱螺池塘耦合养殖技术
3
作者 潘贤辉 罗勇胜 +3 位作者 杨雁 赵明旺 周康奇 林勇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2期61-61,71,共2页
环棱螺(Bellamya),俗称螺蛳、石螺,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是百亿元螺蛳粉产业的核心原料和高汤的灵魂。随着螺蛳粉销售量的增加,环棱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环棱螺的人工养殖多采用稻螺共作模式,... 环棱螺(Bellamya),俗称螺蛳、石螺,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是百亿元螺蛳粉产业的核心原料和高汤的灵魂。随着螺蛳粉销售量的增加,环棱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环棱螺的人工养殖多采用稻螺共作模式,其养殖产量低、个体小、收螺难、以及易受福寿螺的侵占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环棱螺养殖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蛳粉 环棱螺 人工养殖 淡水湖泊 福寿螺 高汤 养殖产量
下载PDF
不同盐度对奥利亚罗非鱼幼鱼鳃、肾和肝组织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杨雁 潘贤辉 +8 位作者 林勇 赵明旺 陈忠 杜雪松 黄姻 覃俊奇 张彩群 罗勇胜 周康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1,共7页
为探究不同盐度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幼鱼的鳃、肾和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奥利亚罗非鱼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0‰、3‰、5‰、7‰、9‰和11‰等6个盐度梯度组,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通过组织学比较分析不同盐度... 为探究不同盐度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幼鱼的鳃、肾和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奥利亚罗非鱼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0‰、3‰、5‰、7‰、9‰和11‰等6个盐度梯度组,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通过组织学比较分析不同盐度条件下幼鱼的鳃、肾和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0‰组幼鱼鳃丝结构完整,泌氯细胞较少,鳃小片细长。随着盐度的升高,各组鳃丝间隔差异不明显,但鳃丝细胞出现萎缩,泌氯细胞增多,鳃小片变短,其中11‰组最短,与0‰差异显著;鳃小片宽度随着盐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7‰组宽度最大,并与0‰组差异显著,而且11‰组鳃丝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分离和细胞脱落现象。0‰组幼鱼的肾小球发达,大多数较为饱满。随着盐度增加,肾小管和肾小球逐渐萎缩,肾小囊的囊腔变大。0‰组幼鱼肝细胞界限明显,细胞核清晰,肝细胞结构比较完整。从3‰组开始幼鱼的肝血窦丰富,肝细胞出现少量空泡现象,但细胞核和细胞界限仍较为明显。5‰~11‰组随着盐度增加幼鱼的肝细胞空泡化、核偏移逐渐严重,并且血管和肝血窦数量相对于对照组有所提高。综上,长期盐度养殖奥利亚罗非鱼建议将盐度水平控制在5‰内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 盐度 肝脏 组织结构
下载PDF
稻田和池塘两种模式下金边鲤与建鲤肠道菌群差异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严雪瑜 叶香尘 +5 位作者 韦玲静 文衍红 杨著山 滕忠作 刘康 吕业坚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9-516,共8页
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较池塘金边鲤、稻田金边鲤、池塘建鲤和稻田建鲤4组鲤鱼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和丰度差异。试验结果显示,池塘金边鲤组、稻田金边鲤组、池塘建鲤组和稻田建鲤组分别获得了377、250、367... 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较池塘金边鲤、稻田金边鲤、池塘建鲤和稻田建鲤4组鲤鱼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和丰度差异。试验结果显示,池塘金边鲤组、稻田金边鲤组、池塘建鲤组和稻田建鲤组分别获得了377、250、367和455个运算分类单元,其中运算分类单元聚类分析发现,稻田建鲤组与另外3组差异最大;菌群多样性分析发现,池塘金边鲤组的辛普森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而稻田建鲤组及稻田金边鲤组的香农指数分别为1.56±0.22和2.53±0.82,均高于对应的池塘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池塘金边鲤组中变形菌门(89.56%)和气单胞菌属(82.68%)在其肠道菌群组成中占有绝对优势(P<0.05),而另外3组在门分类水平和属分类水平的菌群结构和相对丰度较为相似,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主要优势菌属为鲸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和乳球菌属;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预测比较分析发现,各组样品的肠道微生物富集到了多个相同的代谢途径以及部分信号传导、调节和修复机制相关信号通路。本研究结果发现,在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下,金边鲤的肠道优势菌群种类、相对丰度以及参与的信号通路与建鲤无显著差异,提示金边鲤与其他鲤鱼一样可适应这两种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鲤 建鲤 稻田养殖 池塘养殖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金边鲤、建鲤和福瑞鲤肌肉品质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杰 邹辉 +4 位作者 文衍红 韦玲静 张桂姣 张盛 叶香尘 《养殖与饲料》 2020年第8期15-21,共7页
将规格相近的金边鲤、建鲤和福瑞鲤PIT标记并同塘养殖3个月,分别随机选取15尾鱼进行营养成分、质构特性和理化特性分析,以期研究3种鲤的肌肉品质差异。试验结果显示:金边鲤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建鲤,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建鲤,福瑞鲤粗蛋... 将规格相近的金边鲤、建鲤和福瑞鲤PIT标记并同塘养殖3个月,分别随机选取15尾鱼进行营养成分、质构特性和理化特性分析,以期研究3种鲤的肌肉品质差异。试验结果显示:金边鲤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建鲤,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建鲤,福瑞鲤粗蛋白含量和酸度显著高于建鲤,肌肉酸度显著低于建鲤。金边鲤肌肉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均为最高。3种鲤检测出的17种氨基酸中包括7种EAA、4种DAA和其他6种NEAA,其中Asp、Glu和Lys的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37.59%~41.20%,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的含量最高(2.50%~2.71%)。福瑞鲤的TAA、EAA、DAA均为最高,其次为金边鲤、建鲤。3种鲤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90.00~91.25,排名为金边鲤>建鲤>福瑞鲤。结果表明3种鲤肌肉营养各具特色,均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且组成比例符合人体需求,综上认为,金边鲤作为土著鱼类品种,在池塘养殖中与建鲤和福瑞鲤具有相似的营养价值,是值得进一步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鲤 质构特性 氨基酸 脂肪酸 营养价值
下载PDF
环棱螺池塘吊养深度初探
7
作者 赵明旺 杨雁 +7 位作者 罗勇胜 周康奇 潘贤辉 黄姻 杜雪松 林勇 陈忠 覃俊奇 《科学养鱼》 2023年第7期79-80,共2页
环棱螺也叫石螺、螺蛳,属于田螺科的一种软体动物,主要栖息在水田、河沟、湖泊或水库等区域,以有机碎屑、藻类等为食。环棱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作为美食而广受欢迎,而且作为柳州螺蛳粉的主要原料之一,市场需求量很大(闻海波等,20... 环棱螺也叫石螺、螺蛳,属于田螺科的一种软体动物,主要栖息在水田、河沟、湖泊或水库等区域,以有机碎屑、藻类等为食。环棱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作为美食而广受欢迎,而且作为柳州螺蛳粉的主要原料之一,市场需求量很大(闻海波等,2021)。随着环棱螺越来越受关注,相关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目前,环棱螺的研究主要在群体遗传学(金武等,2022;顾钱洪,2013)、生物学特性(Huang S等,2020)以及对水质环境的修复(马本贺等,2022;王雪飞等,2021)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蛳粉 营养丰富 环棱螺 有机碎屑 水质环境 群体遗传学 田螺科 市场需求量
下载PDF
池塘吊笼养殖梨形环棱螺最佳密度研究
8
作者 罗勇胜 赵明旺 +3 位作者 杨雁 潘贤辉 覃俊奇 王大鹏 《水产养殖》 2025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探索池塘吊笼养殖梨形环棱螺生长的最佳密度,选择5日龄、平均体质量为0.11~0.14 g的梨形环棱螺幼螺,设置300,400,500,600和700颗/笼(180,240,300,360和420 g/m^(2))的密度组,将其分别放入饲养笼,封闭后吊养于池塘水面;每隔10 d测量其... 为探索池塘吊笼养殖梨形环棱螺生长的最佳密度,选择5日龄、平均体质量为0.11~0.14 g的梨形环棱螺幼螺,设置300,400,500,600和700颗/笼(180,240,300,360和420 g/m^(2))的密度组,将其分别放入饲养笼,封闭后吊养于池塘水面;每隔10 d测量其体质量、存活率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经过60 d的养殖,各密度组幼螺体质量均有增长,300颗/笼组平均单颗环棱螺质量增加(1.46±0.16)g,质量增加效果显著(P<0.05);各密度组之间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形环棱螺 池塘 吊笼养殖 体质量 存活率 养殖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