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额盆地赛尔亥那地区铀矿化特征及成因研究
1
作者 李伟涛 刘武生 +4 位作者 纪宏伟 李子颖 牛霆 罗森森 杨喆 《铀矿地质》 CSCD 2024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银额盆地赛尔亥那地区发现的地表铀矿化带,前期认为是层间氧化铀成矿作用形成的砂岩型铀矿化,本次研究发现,赋矿岩石类型为含铀白云质磷质岩及含铀磷质粉砂岩。矿石中赋存大量的微晶磷灰石,呈微晶(粒径<1μm)集合体形式。全岩主微量... 银额盆地赛尔亥那地区发现的地表铀矿化带,前期认为是层间氧化铀成矿作用形成的砂岩型铀矿化,本次研究发现,赋矿岩石类型为含铀白云质磷质岩及含铀磷质粉砂岩。矿石中赋存大量的微晶磷灰石,呈微晶(粒径<1μm)集合体形式。全岩主微量分析显示U与P2O5、CaO呈较好的正相关,磷灰石微区原位(LAICP-MS)主微量分析结果显示U与P2O5、CaO、ΣREE等均呈较好的正相关,高倍扫描电镜下未发现铀矿物,认为铀是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磷灰石中。铀矿石岩性岩相特征、磷灰石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及共伴生矿物成因等表明,富铀磷灰石是在沉积成岩过程中,微生物参与作用下形成的。因此,赛尔亥那地区铀矿找矿思路应兼顾潜水-层间氧化型及沉积成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额盆地 赛尔亥那 含铀磷质岩 磷灰石
下载PDF
伽马-伽马测井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白垩系识别岩性的研究
2
作者 王伟 武正乾 +7 位作者 贺锋 刘坤鹏 王晓鹏 李磊 喻腾 毛宁 张良 李西得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343-350,共8页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白垩系砂岩型铀矿找矿取得突破,由于研究区白垩系特殊的沉积环境,环河组的泥岩和粉砂岩中广泛发育石膏类不导电矿物,导致常规测井曲线难以准确解释岩性。为了准确区分非渗透(泥岩、粉砂岩)和渗透砂岩,经过测量...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白垩系砂岩型铀矿找矿取得突破,由于研究区白垩系特殊的沉积环境,环河组的泥岩和粉砂岩中广泛发育石膏类不导电矿物,导致常规测井曲线难以准确解释岩性。为了准确区分非渗透(泥岩、粉砂岩)和渗透砂岩,经过测量研究区岩石物性参数,发现泥岩、粉砂岩类岩石密度大于砂岩密度,伽马—伽马测井广泛应用在砂岩型铀矿地球物理测井工作中,用来计算地层密度,长、短源距测井参数为其中间测量参数,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阐明了伽马-伽马测井原理,结合自然伽马与长、短源距拟合关系,优选了抗干扰强的短源距测井曲线,提出了自然伽马曲线消除长、短源距消除放射性矿层影响的校正方法。经钻孔岩性和测井曲线验证,伽马-伽马测井的短源距曲线可以较好地解释研究区白垩系岩性,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白垩系砂岩型铀矿地球物理测井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伽马测井 鄂尔多斯盆地 白垩系 识别岩性
下载PDF
机器人喷涂用低密度聚氯乙烯焊缝密封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高蒲 薛志伟 +1 位作者 王刚锋 高明明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本文制备了一种机器人喷涂用低密度聚氯乙烯焊缝密封胶,分别研究了玻璃微珠种类、组分、加入量、生产工艺对试样密度、流淌性、黏度、抗压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密度与玻璃微珠性能有关;玻璃微珠的抗压性能影响现场施工喷涂后... 本文制备了一种机器人喷涂用低密度聚氯乙烯焊缝密封胶,分别研究了玻璃微珠种类、组分、加入量、生产工艺对试样密度、流淌性、黏度、抗压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密度与玻璃微珠性能有关;玻璃微珠的抗压性能影响现场施工喷涂后试样的最终密度。随玻璃微珠质量分数的增加,试样稳定性提高,密度逐渐变小,但拉伸强度和弯曲试验结果均会下降,流淌性也会受影响。批量生产时,高速分散和三辊研磨会影响玻璃微珠的降低密度效果,采用预混合及低速循环搅拌方式使玻璃微珠和物料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 聚氯乙烯焊缝密封胶 抗压性能 玻璃微珠 黏度 力学性能 生产工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建庄地区直罗组铀矿化定位研究
4
作者 刘坤鹏 刘凯鹏 +3 位作者 王晓鹏 李卫 龚斌利 韩迪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38,共9页
笔者总结建庄地区目的层直罗组构造、沉积相、氧化带及伽玛异常展布特征,建立“三过渡”铀矿定位模式,指导了建庄地区铀矿找矿工作,指出“三过渡”复合区规模是影响工业矿体连续性的主要因素,对铀矿找矿和综合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建庄地区 直罗组 辫状河 铀矿化定位
下载PDF
基于质量平衡计算对甘肃龙首山红石泉铀矿热液蚀变成矿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刘涛 王伟 +2 位作者 何佳军 耿海军 韩栋昱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1期87-97,共11页
红石泉矿床是甘肃省龙首山地区重要的铀矿床,但以往的研究对红石泉地区热液蚀变研究往往局限于定性分析,为了定量确定其对铀成矿作用的影响,本次研究首次引入质量平衡算法,通过对红石泉地区新鲜伟晶状花岗岩与蚀变伟晶状花岗岩的对比分... 红石泉矿床是甘肃省龙首山地区重要的铀矿床,但以往的研究对红石泉地区热液蚀变研究往往局限于定性分析,为了定量确定其对铀成矿作用的影响,本次研究首次引入质量平衡算法,通过对红石泉地区新鲜伟晶状花岗岩与蚀变伟晶状花岗岩的对比分析,在本地区热液蚀变对铀矿床的形成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红石泉矿床铀成矿经历了至少二次成矿作用,其中部分矿段热液蚀变迁入的U元素达到原生的36倍以上,说明热液蚀变对铀成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从机理上阐述了热液蚀变产生的赤铁矿化等蚀变可以作为找矿指示标志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泉铀矿床 热液蚀变 质量平衡计算 元素迁移 甘肃龙首山
下载PDF
甘肃龙首山芨岭铀矿床矿化特征、蚀变矿化机制 及控矿构造研究
6
作者 王伟 王江波 +3 位作者 刘涛 韩栋昱 何佳军 李涛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芨岭铀矿床为甘肃省龙首山分布的典型铀矿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指导区内其他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本文结合区内多年勘查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资料,系统总结了芨岭矿床的铀矿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分带岩矿石的岩石地球化学以及控矿... 芨岭铀矿床为甘肃省龙首山分布的典型铀矿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指导区内其他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本文结合区内多年勘查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资料,系统总结了芨岭矿床的铀矿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分带岩矿石的岩石地球化学以及控矿构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探讨成矿流体的蚀变矿化机制与构造控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芨岭矿床赋存于受马路沟断裂控制的岩体接触带附近,从岩体到矿体具有从斑状花岗岩-无矿化钠交代岩-异常钠交代岩-矿化钠交代岩-含矿化钠交代岩的分带现象,矿石发育钠长石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为主的蚀变组合,成矿作用主要经历了两期热液蚀变,即早期的岩浆-热液自交代蚀变矿化与晚期叠加的外循环流体成矿富集蚀变,并分别以钠长石化和赤铁矿化为典型蚀变特征。矿体在空间上受到马路沟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控制作用,针对马路沟断裂的复杂性,通过大量深部钻孔查证,目前认为马路沟断裂受到古元古界白家咀子组大理岩残留体的影响分为两条大致平行的F 101和F 105断裂,两条断裂在深部残留体尖灭部位合二为一条陡倾断裂。综合分析认为马路沟断裂的次级断裂为赋矿断裂构造,主、次断裂构造夹持区是铀成矿的最有利部位,也是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的重点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芨岭铀矿床 钠交代 马路沟断裂 龙首山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白垩系砂岩型铀矿矿化特征及分带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锦荣 李子颖 +9 位作者 衣龙升 贺锋 武正乾 刘政国 邱林飞 李西得 刘坤鹏 刘持恒 郭健 王君贤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6期904-918,共15页
文章通过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白垩系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研究,识别并划分了砂岩型铀矿矿石类型,把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白垩系砂岩型铀矿划分为灰色砂岩型铀矿、灰黑色有机质砂岩型铀矿、红色砂岩型铀矿、黄色砂岩型铀矿4种矿石类型,总结了... 文章通过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白垩系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研究,识别并划分了砂岩型铀矿矿石类型,把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白垩系砂岩型铀矿划分为灰色砂岩型铀矿、灰黑色有机质砂岩型铀矿、红色砂岩型铀矿、黄色砂岩型铀矿4种矿石类型,总结了砂岩型铀矿矿化特征。铀矿化具有垂向分带性,自下而上划分为灰色砂岩铀矿化带、黄色砂岩铀矿化带、红色砂岩铀矿化带、灰黑色有机质斑团铀矿化带、灰黑色有机质脉体铀矿化带5个铀矿化带,总结了不同铀矿化带的铀矿化蚀变矿物组合、铀矿物组合、相关元素含量特征,从深部到浅部还原成矿作用由强到弱,铀主要富集在下部灰色砂岩铀矿化带,有机质(碳质)主要富集在上部灰黑色有机质斑团、脉体铀矿化带。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白垩系不同矿石类型铀矿化特征相似,均为深部有机成矿流体渗出还原、富集成矿的产物,具有渗出成因铀矿成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垂向分带性 有机成矿流体 渗出成因 白垩系砂岩型铀矿
下载PDF
红石泉铀矿床晶质铀矿矿物学特征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8
作者 杨建俊 王伟 +3 位作者 王刚 王凯兴 余驰达 刘晓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0-677,共18页
龙首山铀成矿带西段的红石泉铀矿床是中国典型的伟晶岩型铀矿床,具有“岩体型”矿化特征。文章以红石泉晶质铀矿为切入点,结合全岩地球化学与晶质铀矿矿物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红石泉矿床铀矿物蚀变演化及铀矿化特征,得出以下认... 龙首山铀成矿带西段的红石泉铀矿床是中国典型的伟晶岩型铀矿床,具有“岩体型”矿化特征。文章以红石泉晶质铀矿为切入点,结合全岩地球化学与晶质铀矿矿物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红石泉矿床铀矿物蚀变演化及铀矿化特征,得出以下认识:①红石泉矿床原生晶质铀矿受明显热液蚀变改造,w(UO_(2)+ThO_(2)+PbO+REE_(2)O_(3)+Y_(2)O_(3))逐渐减少,w(CaO+SiO_(2)+FeO+Al_(2)O_(3))明显增加,在蚀变改造过程中U从晶质铀矿中释放,随流体迁移;②红石泉矿床晶质铀矿Pb丢失现象较普遍,其中在背散射图像中较亮的A类晶质铀矿Pb丢失机制为重结晶,其重结晶加权平均年龄为(416±18)Ma,而较暗的B类晶质铀矿Pb丢失机制为扩散(浸出);③红石泉矿床岩浆铀成矿阶段之后,存在后期热液铀成矿作用。根据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内正长岩结晶年龄,文章推测红石泉矿床热液铀成矿与正长岩浆分异的碱性热液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岩浆型铀矿床 晶质铀矿 成矿特征 红石泉铀矿床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县地区直罗组下段砂岩蚀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凯鹏 王晓鹏 冯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5-127,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华北陆台上独立发展起来的个大型内陆坳陷,自上世纪以来在盆地南部先后发现了双龙中型铀矿床、店头小型铀矿床及鸭河湾矿产地,表现出较好的成矿潜力。本文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县地区直罗组砂岩后... 鄂尔多斯盆地是华北陆台上独立发展起来的个大型内陆坳陷,自上世纪以来在盆地南部先后发现了双龙中型铀矿床、店头小型铀矿床及鸭河湾矿产地,表现出较好的成矿潜力。本文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县地区直罗组砂岩后生蚀变特征进行研究,探讨蚀变作用对元素的迁移控制作用及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直罗组
下载PDF
CSAMT法在柴凯湖北砂岩型铀矿砂体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逢涛 郗昭 +1 位作者 张东 许强平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3年第3期358-364,共7页
青海省乌兰县柴凯湖北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区内已发现有套合较好的砂岩型铀矿点和铀异常带,具备较大的铀矿找矿潜力。广泛分布于该区中新统-渐新统干柴沟组地层的砂体是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成矿的有利部位,查明该目的层地下分布及砂... 青海省乌兰县柴凯湖北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区内已发现有套合较好的砂岩型铀矿点和铀异常带,具备较大的铀矿找矿潜力。广泛分布于该区中新统-渐新统干柴沟组地层的砂体是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成矿的有利部位,查明该目的层地下分布及砂体展布特征对于进一步的找矿突破具有关键意义。然而研究区多为第四系覆盖且沉积较厚,迫切需要高分辨率的深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在研究区内开展5条NE10.8°走向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ontrlled Source Audio 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ethod,CSAMT)平行剖面测量,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①精细刻画了区内1.4 km以浅的地层结构和断裂构造空间展布特征,得到已知钻探资料验证;②基本查明了区内基底和干柴沟组目的层埋深情况、砂体展布特征;③依据埋深浅、砂体厚等划分原则,进一步圈定了L1线1.0 km~2.1 km、L2线1.0 km~2.6 km、L3线1.6 km~4.2 km、L4线1.0 km~3.3 km及L5线1.0 km~2.3 km五处铀成矿有利区。研究成果验证了CSAMT法在研究区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有效性,为下一步的钻探工作指明了重点方向,也对相近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砂岩型铀矿 干柴沟组 砂体探测 柴凯湖北
下载PDF
关于研究所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与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种颖 《信息通信》 2018年第5期185-186,共2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深入和普及,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的稳定运行对于研究所的发展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对研究所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深入和普及,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的稳定运行对于研究所的发展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对研究所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总体现状进行描述,分析研究所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以及解决这些威胁所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网络信息安全
下载PDF
矿井瞬变电磁法小线圈装置的电磁场响应特征研究
12
作者 时志浩 程久龙 +1 位作者 徐忠忠 姜国庆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308-314,共7页
研究小尺寸且方便在井下安装的瞬变电磁法探测装置,可为掘进巷道随掘随探和预报水害提供新思路。基于全空间瞬变电磁理论,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小线圈激励获得的二次场响应特征和磁芯线圈接收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 研究小尺寸且方便在井下安装的瞬变电磁法探测装置,可为掘进巷道随掘随探和预报水害提供新思路。基于全空间瞬变电磁理论,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小线圈激励获得的二次场响应特征和磁芯线圈接收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构建巷道掘进工作面前方含水断层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研究了小线圈装置对含水断层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对比分析小线圈与常规线圈超前探测的效果差异。研究表明:小回线源激励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衰减规律与常规发射线框对应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规律相同,磁芯线圈能有效地提高感应信号强度;小线圈装置与常规线圈装置探测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解释低阻区分布范围,探测结果与巷道掘进验证结果吻合。结合井下现场试验,验证了小线圈装置应用于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瞬变电磁法 小线圈 电磁场响应特征 数值模拟 井下试验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石圈滩地区铀矿钻探冲洗液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美鑫 汪成勇 +1 位作者 陈擎 荣骁 《钻探工程》 2023年第4期57-63,共7页
柴达木盆地石圈滩地区铀矿资源调查评价钻探中钻遇地层高压异常,0~600 m地层压力系数为1.25~1.4;地层易溶,含盐量最高达1.025%,钻孔资料较少,在钻探过程中经常出现卡钻、塌孔等严重孔内事故。通过对该区地层进行岩性特征分析,根据地层... 柴达木盆地石圈滩地区铀矿资源调查评价钻探中钻遇地层高压异常,0~600 m地层压力系数为1.25~1.4;地层易溶,含盐量最高达1.025%,钻孔资料较少,在钻探过程中经常出现卡钻、塌孔等严重孔内事故。通过对该区地层进行岩性特征分析,根据地层特点进行冲洗液造浆粘土与处理剂优选,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该区地层的抗盐防塌冲洗液体系,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抗盐防塌性能,主要表现为:表观粘度38 mPa·s、动切力16.4 Pa、API滤失量4~5mL、泥皮厚度0.3~0.4 mm,薄且致密,护壁效果良好。有效解决了该地区施工盐膏层缩径、塌孔及高压异常条件下冲洗液失稳等难题,平均台月效率从729.76 m提升至1378.78 m,孔径扩大率从130%下降至19.4%,泥浆材料和用水成本从57.91元/m降至38.92元/m,在现场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钻探 高压异常 抗盐防塌冲洗液 盐膏层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青海曲麻莱县地区巴颜喀拉山群沉积及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14
作者 冯博 强利刚 +1 位作者 张朝锋 张胜龙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22,共4页
巴颜喀拉构造带于青藏高原北部呈近东西向展布,属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前陆盆地沉积,是青藏高原北部和特提斯构造域的个重要沉积单元。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位于秦祁昆微板块与喀喇昆仑—三江微板块所夹持地带,北以昆仑山南缘深... 巴颜喀拉构造带于青藏高原北部呈近东西向展布,属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前陆盆地沉积,是青藏高原北部和特提斯构造域的个重要沉积单元。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位于秦祁昆微板块与喀喇昆仑—三江微板块所夹持地带,北以昆仑山南缘深断裂为界,东南侧以龙门山—锦屏山深断裂与扬子地块相邻,西南侧至甘孜—理塘深断裂(柏道远等,2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麻莱 巴颜喀拉山群 沉积特征 构造变形特征
下载PDF
吐哈盆地苏巴什地区铀矿化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15
作者 曹雷 王刚 尚高峰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47-554,共8页
苏巴什铀矿点位于吐哈盆地艾丁湖斜坡带最西端,是近年在吐哈盆地新发现的铀矿点。通过岩心观察、化学分析、薄片、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铀矿地质特征、物源、铀源、铀矿物赋存状态、氧化蚀变、粘土矿物等进行研究,结合前人成... 苏巴什铀矿点位于吐哈盆地艾丁湖斜坡带最西端,是近年在吐哈盆地新发现的铀矿点。通过岩心观察、化学分析、薄片、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铀矿地质特征、物源、铀源、铀矿物赋存状态、氧化蚀变、粘土矿物等进行研究,结合前人成果,系统总结苏巴什铀成矿规律。研究表明,铀矿化产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主要呈板状,矿石矿物以铀的钛氧化物为主,铀石次之。铀矿化与层间氧化蚀变、有机质、粘土矿物密切相关,主要赋存于层间氧化蚀变带翼部灰色砂岩中。矿石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富含有机质,侏罗纪晚期到渐新世末期,构造活动引发富氧含铀流体渗入,形成完整的“补-径-排”流体成矿系统,最终导致铀成矿作用发生。分析苏巴什铀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可为吐哈盆地及同类地区铀矿勘查和研究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苏巴什 铀矿化 粘土矿物 铀成矿作用
下载PDF
基于γ测井五点反褶积法刻画砂岩型铀矿矿化体形态研究
16
作者 王伟 邓小卫 +1 位作者 李磊 喻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67-568,共2页
砂岩型铀矿具有绿色经济可采、矿体规模大的优点,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勘查类型之。随着铀矿勘查工作推进,砂岩型铀矿体形态越来越受到重视(封志兵,2021)。目前研究矿体形态很少研究矿体内部品位的变化规律。五点式反褶积法是γ测井分层... 砂岩型铀矿具有绿色经济可采、矿体规模大的优点,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勘查类型之。随着铀矿勘查工作推进,砂岩型铀矿体形态越来越受到重视(封志兵,2021)。目前研究矿体形态很少研究矿体内部品位的变化规律。五点式反褶积法是γ测井分层解释方法的种,将测量的放射性脉冲数反演成单元层铀含量。本文利用五点反褶积法对γ测井进行反演铀含量,进而刻画砂岩型铀矿矿体形态。该方法对研究铀矿体形态具有指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测井 五点反褶积法 矿体形态
下载PDF
砂岩型铀矿实测密度拟合研究
17
作者 李磊 王伟 赵希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63-164,共2页
砂岩型铀矿资源量—储量计算过程中矿石密度是重要的技术参数,影响到矿石量的多少和地浸铀矿的开采,目前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储量计算中所采用的密度值通常是石蜡法测定的。常规石蜡法密度测定涉及到取样的及时性和测定的人为影响误差、工... 砂岩型铀矿资源量—储量计算过程中矿石密度是重要的技术参数,影响到矿石量的多少和地浸铀矿的开采,目前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储量计算中所采用的密度值通常是石蜡法测定的。常规石蜡法密度测定涉及到取样的及时性和测定的人为影响误差、工作效率低和存在放射性照射的职业健康危险等缺点,本文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拟合 误差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长地区直罗组后生蚀变特征研究
18
作者 冯博 王晓鹏 +4 位作者 武正乾 王凯 聂利 刘凯鹏 周伟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6期970-978,共9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地区直罗组后生蚀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彬长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存在早期紫红色氧化蚀变和晚期灰白色、灰绿色还原褪色蚀变两种蚀变类型。早期氧化蚀变的主要蚀变矿物为微粒状褐铁矿和褐铁矿集合体,而晚期灰白...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地区直罗组后生蚀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彬长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存在早期紫红色氧化蚀变和晚期灰白色、灰绿色还原褪色蚀变两种蚀变类型。早期氧化蚀变的主要蚀变矿物为微粒状褐铁矿和褐铁矿集合体,而晚期灰白色、灰绿色褪色还原蚀变的蚀变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绿泥石以及部分残留未完全氧化的炭屑。研究区直罗组蚀变在垂向上分带明显,在垂向上铀矿化主要受灰绿色褪色蚀变砂体与原生灰色砂体的过渡部位控制,铀矿物主要为铀石,常分布于炭屑中且与黄铁矿伴(共)生;平面上,铀矿化产于氧化—还原过渡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罗组 蚀变特征 铀矿化 彬长地区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与砂岩型铀矿化关系研究
19
作者 王继斌 廉康 +1 位作者 陈擎 王刚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510-517,共8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发现了较多与油气有关的砂岩型铀矿化线索,初步评价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基于区内铀源、铀储层、构造及水动力体系等铀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柴北缘油气分布和运聚、放射性异常分布特征,对铀矿化...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发现了较多与油气有关的砂岩型铀矿化线索,初步评价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基于区内铀源、铀储层、构造及水动力体系等铀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柴北缘油气分布和运聚、放射性异常分布特征,对铀矿化与构造、油气的时空关系进行解析,提出构造作为中间媒介,将具有还原性质的油气与层间含铀含氧水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形成动态化、系统化的砂岩型铀成矿体系。深部油气沿断裂、节理等构造向浅部地层近垂向耗散运移并在背斜构造中汇聚成藏,斜切背斜的断裂使背斜靠近断裂的一端抬升,形成构造高差,促进层间含铀含氧水向断裂运移排泄,油气和含氧水在断裂附近交汇,形成氧化还原过渡带,驱使高价铀还原富集,并在被断裂切错的背斜构造附近成矿。综合分析认为,柴北缘新生代铀矿化受断裂和褶皱构造联合控制作用明显,发育断裂构造的背斜油气藏附近是砂岩型铀成矿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油气 断裂构造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下载PDF
瞬变电磁不规则发射线框测量研究
20
作者 王芳芳 雷阳 牛立群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368-375,共8页
目前国内常见的磁源瞬变电磁测量均采取布设规则形状发射线框的方式采集框内数据,之后利用处理软件制作成图解释。近年来,规则发射线框结合框外测量的方式已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但利用不规则发射线框结合框外测量的方式在生产中还难以见... 目前国内常见的磁源瞬变电磁测量均采取布设规则形状发射线框的方式采集框内数据,之后利用处理软件制作成图解释。近年来,规则发射线框结合框外测量的方式已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但利用不规则发射线框结合框外测量的方式在生产中还难以见到。如果能利用不规则发射线框测量框外数据,对于提高瞬变电磁应用范围和工作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模拟规则和不规则发射线框场源,对比两种不同发射线框框外实测数据,认为不规则发射线框框外测量数据真实可靠,可以带入软件计算,之后通过建模可确定地下构造的基本情况,表明采用不规则发射线框加框外测量的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探测结果,为瞬变电磁减少地形影响、提高测量效率和扩大方法应用范围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方法 不规则发射线框测量 框外测量 三维建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