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铀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德娟 朱业安 +3 位作者 刘庆成 杨亚新 彭道峰 余月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6-150,共5页
以某铀矿山水冶厂、尾矿坝及矿井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实测值为基础数据,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综合、全面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个样地及每个... 以某铀矿山水冶厂、尾矿坝及矿井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实测值为基础数据,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综合、全面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个样地及每个样地的7种重金属元素均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污染。样地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排序为尾矿坝>水冶厂>矿井周边;从各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看,Cd污染最严重,其次是Cr和Cu。该评价结果可以为矿山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评价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地积累指数法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下载PDF
囊谦古近纪盆地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和沉积环境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杜后发 姜勇彪 +3 位作者 侯增谦 严兆彬 郭福生 郭国林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4-664,共11页
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对物质来源、古气候和沉积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踪和指示作用。通过分析砂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囊谦盆地沉积环境、古气候及物源特征。结果表明:囊谦古近纪盆地的古环境为气候干旱炎热、氧化环境;... 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对物质来源、古气候和沉积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踪和指示作用。通过分析砂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囊谦盆地沉积环境、古气候及物源特征。结果表明:囊谦古近纪盆地的古环境为气候干旱炎热、氧化环境;微量元素中的深源元素低于地壳粘土岩中的平均值,说明物源为陆源物质,而陆源元素则与地壳粘土岩中的平均值相当,反映沉积速度快;砂岩的REE北美页岩和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但变化平缓,反映典型的沉积成因特征;Th/Sc、Th/U、La/Th元素比值和La/Sc-Co/Th、Th-Hf-Co、La/Yb-∑REE以及砂岩函数判别图解显示囊谦古近纪盆地碎屑岩物源具有多样性,主要来自于上地壳长英质源区,源岩可能为沉积岩、酸性火山岩和拉斑玄武岩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谦盆地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物源 沉积环境
下载PDF
201和361铀矿床中绿泥石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展适 华仁民 +3 位作者 季峻峰 张彦春 郭国林 尹征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172,共12页
绿泥石化是201和361铀矿床最重要的蚀变类型之一。本文在岩石薄片观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绿泥石的共生组合与形貌特征,测定了87个代表性绿泥石的化学成分,并据此划分了绿泥石的化学类型,计算了绿泥石的形成温度、n... 绿泥石化是201和361铀矿床最重要的蚀变类型之一。本文在岩石薄片观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绿泥石的共生组合与形貌特征,测定了87个代表性绿泥石的化学成分,并据此划分了绿泥石的化学类型,计算了绿泥石的形成温度、n(Al)/n(Al+Mg+Fe)值等相关指数,讨论了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①岩石中绿泥石主要呈脉状、黑云母假象或团块状等产出,具有蠕虫状、叶片状等形貌特征;②绿泥石的Fe/Si图解显示201和361铀矿床中绿泥石主要为铁镁绿泥石和蠕绿泥石,少数属密绿泥石;③根据Battaglia提出的经验方程式计算了201和361铀矿床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变化于179-276℃之间,且主要介于230-260℃之间;④绿泥石主要形成于还原环境,其主要的形成机制是溶解-沉淀和溶解-迁移-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形成温度 溶解-沉淀 溶解-迁移-沉淀 201铀矿床 361铀矿床
下载PDF
赣、粤、湘地区部分硬岩型铀矿山辐射环境污染及治理现状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展适 李满根 +2 位作者 杨亚新 刘亚洁 李新春 《铀矿冶》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1-196,共6页
分析了我国江西、广东和湖南三省几个典型硬岩型铀矿山氡及其子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铀、钍、镭等放射性和锰、铬、锌、硫酸根等非放射性水质污染,及废石堆、尾矿库、露天采场废墟等固体辐射环境污染,并阐述了对上述各类污染的治理现状及... 分析了我国江西、广东和湖南三省几个典型硬岩型铀矿山氡及其子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铀、钍、镭等放射性和锰、铬、锌、硫酸根等非放射性水质污染,及废石堆、尾矿库、露天采场废墟等固体辐射环境污染,并阐述了对上述各类污染的治理现状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气污染 废水 铀矿山 废石堆 尾矿库
下载PDF
青海囊谦古近纪盆地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杜后发 姜勇彪 +4 位作者 严兆彬 侯增谦 杨天南 郭福生 杨庆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3-395,共13页
囊谦盆地是在藏东北段沿金沙江-红河构造带分布着一系列呈NNW向展布的中小型古近纪盆地的典型代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分析测试和室内综合研究,在盆地演化的格架内,系统分析了囊谦盆地贡觉组古气候、沉积相标志、物源以及沉积环境等方... 囊谦盆地是在藏东北段沿金沙江-红河构造带分布着一系列呈NNW向展布的中小型古近纪盆地的典型代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分析测试和室内综合研究,在盆地演化的格架内,系统分析了囊谦盆地贡觉组古气候、沉积相标志、物源以及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特征,认为贡觉组可划分为三段式结构,沉积环境为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环境;砾石成分较复杂,分选、磨圆差,填隙物为次棱角状的不等粒砂泥质和方解石或铁质胶结物,指示盆地沉积环境为近源、快速堆积环境,且古流方向多变;沉积时期自下而上属温暖潮湿-干旱气候环境,且蒸发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沉积特征 古近纪 物源 囊谦盆地
下载PDF
硬岩型铀矿山氡辐射环境污染及治理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展适 李满根 +1 位作者 杨亚新 刘亚洁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硬岩型铀矿山不仅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铀资源保障,而且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将是我国天然铀生产的主要来源。本文分析了我国硬岩型铀矿山开采区、废石堆、露天采场废墟及尾矿库中普遍存在的氡辐射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发生... 硬岩型铀矿山不仅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铀资源保障,而且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将是我国天然铀生产的主要来源。本文分析了我国硬岩型铀矿山开采区、废石堆、露天采场废墟及尾矿库中普遍存在的氡辐射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发生和运移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方法及治理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区 废石堆 露天采场废墟 尾矿库
下载PDF
华东某铀矿区地表水中放射性核素铀含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向龙 刘平辉 张淑梅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55-461,共7页
以华东某铀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X-Series II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铀矿区和对照区共114个地表水样品中放射性核素铀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放射性铀污染,以查明铀矿区地表水铀污染现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表水铀平均含量39.8... 以华东某铀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X-Series II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铀矿区和对照区共114个地表水样品中放射性核素铀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放射性铀污染,以查明铀矿区地表水铀污染现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表水铀平均含量39.89μg/L,分别是含矿未采区、江西省背景值、对照区的32.17倍、64.34倍和199.45倍;各亚区地表水的铀含量平均值从大到小顺序为:水冶场区>开采矿井区>废弃矿井区>尾矿库区;废弃矿井区、水冶场区、开采矿井区等亚区地表水铀含量受到较强人为活动影响;(2)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各亚区地表水铀污染程度为:水冶场区>开采矿井区>废弃矿井区>尾矿库区。其中,水冶场区、开采矿井区、废弃矿井区、尾矿库区地表水的铀污染程度均为重度污染;对照区未污染。结合研究区铀含量特征,铀矿开采、运输与选冶等实际情况,建议从改善矿石运输条件、改善废水处理设备,提高废水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地表水铀污染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区 地表水 铀含量 核素污染 华东
原文传递
SNIP法在天然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吴和喜 刘庆成 +1 位作者 杨波 刘玉娟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13-516,共4页
介绍了全谱本底扣除(SNIP)法。研究表明,高次滤波函数或滤波窗口较窄的情况下,SNIP法能有效抑制康普顿散射的影响,并减弱本底峰、散射峰及屏蔽材料的特征X射线等本底因素的影响,但其同时会减少全能峰计数。而采用低次滤波函数或较宽的... 介绍了全谱本底扣除(SNIP)法。研究表明,高次滤波函数或滤波窗口较窄的情况下,SNIP法能有效抑制康普顿散射的影响,并减弱本底峰、散射峰及屏蔽材料的特征X射线等本底因素的影响,但其同时会减少全能峰计数。而采用低次滤波函数或较宽的滤波窗口时,SNIP法不仅不能对本底计数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反而增加本底计数对全能峰计数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SNIP法能精确确定边界道;滤波窗口在很宽的变化范围内,SNIP法对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分析精度均较高;在滤波窗口w=47-123时,采用4次滤波函数对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32Th和40K比活度的测量结果总相对误差均小于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IP法 抑制本底 全能谱
原文传递
晋江感潮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分布、赋存形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刘越 胡恭任 +1 位作者 袁栋林 谷唯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61-1367,共7页
通过晋江感潮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总量测定、形态分级提取,探讨了该区域磷的分布、赋存形态特征以及环境意义.14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范围为459.6—986.2μg.g-1.该地区与国内典型的河口感潮河段比较,总磷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通过晋江感潮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总量测定、形态分级提取,探讨了该区域磷的分布、赋存形态特征以及环境意义.14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范围为459.6—986.2μg.g-1.该地区与国内典型的河口感潮河段比较,总磷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晋江感潮河段的中游>下游>上游.总磷中87.4%以无机磷形式存在,钙磷、闭蓄态磷、有机结合态磷和铁铝结合态磷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分别占总磷的31.2%、28.1%、12.6%和26.6%.沉积物中潜在生物有效磷(BAP)含量为90.5—424.94μ.gg-1,平均含量为269μ.gg-1.钙磷的分布受到水体中盐度变化的影响,自晋江感潮河段向泉州湾外海方向呈增大趋势;铁铝结合态磷则相反,分布朝泉州湾方向逐步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磷赋存形态 晋江感潮河段
原文传递
江西相山铀矿区与非铀矿区稻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平辉 叶长盛 +1 位作者 谢淑容 芮玉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72-1975,共4页
文章对比分析研究了江西相山铀矿区和非铀矿区稻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和Th的含量特征。样品分别采自江西省相山铀矿区及远离铀矿区的抚州市郊丘陵水稻种植区。结果表明相山铀矿区稻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的含量显著高于非铀矿区的稻谷,铀... 文章对比分析研究了江西相山铀矿区和非铀矿区稻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和Th的含量特征。样品分别采自江西省相山铀矿区及远离铀矿区的抚州市郊丘陵水稻种植区。结果表明相山铀矿区稻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的含量显著高于非铀矿区的稻谷,铀矿区内稻谷中放射性核素U含量平均值是非铀矿区的5.30倍;但铀矿区内稻谷中放射性核素Th的含量却较非铀矿区稻谷含量低,仅为其Th含量的50%。另外,相山铀矿区内稻谷中放射性核素U和Th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线性关系,稻谷中放射性核素Th的含量随U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铀矿区内稻谷中放射性核素U含量显著高于非铀矿区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然而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对于保证我国区域稻谷质量和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区 稻谷 天然放射性核素 食品安全
下载PDF
数字核谱仪系统中脉冲堆积识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怀强 吴和喜 +1 位作者 汤彬 张雄杰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81-284,共4页
数字核谱仪系统中的脉冲堆积直接影响到信号幅度的有效提取,进而影响到核谱仪的能量分辨率。为了减小脉冲堆积对核谱仪能量分辨率的影响,引入时间比较脉冲堆积识别方法,对识别到的堆积脉冲直接丢弃处理,将降低数字信号处理时间,同时可... 数字核谱仪系统中的脉冲堆积直接影响到信号幅度的有效提取,进而影响到核谱仪的能量分辨率。为了减小脉冲堆积对核谱仪能量分辨率的影响,引入时间比较脉冲堆积识别方法,对识别到的堆积脉冲直接丢弃处理,将降低数字信号处理时间,同时可减小脉冲堆积对能量分辨率的影响,对计数率的影响可以通过简单的校正方法来实现计数率的补偿。采用上述方法对实际的核脉冲堆积信号进行了处理,然后对其进行了计数率校正,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核谱仪 脉冲堆积 识别方法 计数率校正
下载PDF
铀污染环境治理中的植物修复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德娟 朱业安 +4 位作者 余月 罗明标 刘庆成 黄德超 花榕 《铀矿冶》 CAS 2012年第4期202-206,共5页
概述了植物修复技术对铀污染环境的研究内容和修复机制,以及国内外植物修复铀污染环境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为提高植物修复铀污染环境的效率,还需要加强植物-微生物共存体系研究,加强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研究。
关键词 植物修复 铀污染 环境治理
下载PDF
赣东北蛇纹岩中铬尖晶石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国林 潘家永 +2 位作者 刘晓东 何光玉 韩善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7,共5页
赣东北蛇纹岩主要分布于该区的蛇绿混杂岩带内,经ICPMS分析发现该区蛇纹岩Cr的丰度达6187×10^-6,电子探针分析发现主要以铬尖晶石类矿物形式存在。铬尖晶石矿物的Cr^#[=100*Cr/(Cr+Al)]为60~69,指示其形成环境可能与SSZ... 赣东北蛇纹岩主要分布于该区的蛇绿混杂岩带内,经ICPMS分析发现该区蛇纹岩Cr的丰度达6187×10^-6,电子探针分析发现主要以铬尖晶石类矿物形式存在。铬尖晶石矿物的Cr^#[=100*Cr/(Cr+Al)]为60~69,指示其形成环境可能与SSZ型蛇绿岩(supra—subduction zone ophiolite)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东北 蛇纹岩 铬尖晶石
下载PDF
双重介质中的一类核素迁移数学模型及其反演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文 王泽文 乐励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3-558,共6页
探讨了孔隙与单裂隙双重介质中的一类核素迁移数学模型及其反演问题。该核素迁移模型是一个耦合的抛物型方程组定解问题。若已知排污点的核素浓度变化规律,利用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换方法,求得了核素迁移模型正问题的解析解;反之,由下... 探讨了孔隙与单裂隙双重介质中的一类核素迁移数学模型及其反演问题。该核素迁移模型是一个耦合的抛物型方程组定解问题。若已知排污点的核素浓度变化规律,利用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换方法,求得了核素迁移模型正问题的解析解;反之,由下游裂隙中某个点的实测核素浓度,利用偏微分方程的叠加原理和反问题的拟解法,反求出核素迁移模型反问题的解,即排污点的核素状态。最后,给出核素迁移模型的正问题和反问题的数值模拟。数值结果表明,正问题的解析解能够刻画核素的迁移规律,也显示出所提反问题方法能有效地反演核素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迁移 单裂隙 双重介质 LAPLACE变换 反演
下载PDF
铀矿区污染土壤上植物资源调研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业安 黄德超 +3 位作者 廖晓峰 余月 江旦林 黄德娟 《江西科学》 2012年第5期620-624,共5页
分析研究了南方某铀矿区矿井、水冶厂和尾矿坝铀污染土壤的植物资源及土壤的有机质、重金属等环境背景状况。结果表明:铀矿污染土壤上植物丰富,共有52种,隶属28科51属,矿区污染土壤上自然生长的植物中草本植物种类占80.77%,木本植物占19... 分析研究了南方某铀矿区矿井、水冶厂和尾矿坝铀污染土壤的植物资源及土壤的有机质、重金属等环境背景状况。结果表明:铀矿污染土壤上植物丰富,共有52种,隶属28科51属,矿区污染土壤上自然生长的植物中草本植物种类占80.77%,木本植物占19.23%,其中多年生植物占65.38%,1年或2年生植物占34.62%,禾本科、菊科植物种类较多,同时发现葎草、辣蓼、狗尾草、牛筋草、叶下珠、蕨、鬼针草、马唐、一年蓬、野菊花、苍耳、商陆等12种耐受性强的优势植物。从土壤环境状况来看,有机质丰富的地段植物种类更加丰富,重金属污染最重的地段植物种类更加贫乏。在尾矿坝,个别植物如商陆、苍耳和辣蓼生长茂盛,不仅形成了一定的群落,而且可能因为受到辐射等因素的影响,植物个体较非矿区自然状态下的生物量更大,这些特点将对铀矿区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复垦有着重要的科研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 优势植物 铀矿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如金 王帅 +1 位作者 黄德娟 朱业安 《江西化工》 2015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综述了放射性核素迁移变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研究现状、主要的研究方法、内容以及部分研究成果,并着重研究了铀矿区土壤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影响核素迁移的因素、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以及一些特殊核素的迁移的现状与进展,并... 本文综述了放射性核素迁移变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研究现状、主要的研究方法、内容以及部分研究成果,并着重研究了铀矿区土壤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影响核素迁移的因素、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以及一些特殊核素的迁移的现状与进展,并对当前存在的某些问题制定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科学的指导和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迁移 土壤环境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用于高放废物处置缓冲材料导热性实验设备的设计
17
作者 任广元 刘晓东 +1 位作者 陈泉水 陈庆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76,共4页
设计的膨润土压实块热传导设备是根据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简称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概念模型而设计的教学、科研实验设备。设备由供电系统、控温箱、热传导系统、信号转换模块、数据处理系统和环境传感器组成。该实验设备具有模拟性强、操... 设计的膨润土压实块热传导设备是根据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简称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概念模型而设计的教学、科研实验设备。设备由供电系统、控温箱、热传导系统、信号转换模块、数据处理系统和环境传感器组成。该实验设备具有模拟性强、操作简单、稳定精确、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该设备为研究高放废物的缓冲材料——膨润土的导热特性提供了重要手段,用于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对工程技术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导热性 高放废物处置 实验设备
下载PDF
核衰变γ射线谱的测量
18
作者 沈水法 李燕 顾嘉辉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9-494,共6页
本文对我们实验室的探测系统和数据获取方法作了介绍,这两个系统即低本底反康普顿谱仪和γ-γ-t三参数快慢符合谱仪,我们核衰变谱学组常用这两套谱仪来测量伴随核衰变的γ射线。此外作为例子用这两套谱仪对Cf自发裂变碎片衰变γ射线和伴... 本文对我们实验室的探测系统和数据获取方法作了介绍,这两个系统即低本底反康普顿谱仪和γ-γ-t三参数快慢符合谱仪,我们核衰变谱学组常用这两套谱仪来测量伴随核衰变的γ射线。此外作为例子用这两套谱仪对Cf自发裂变碎片衰变γ射线和伴随As的β++EC衰变γ射线的测量作了简要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本底反康普顿谱仪 γ-γ-t符合系统 衰变 Γ射线
下载PDF
使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核事故气载放射性污染物大气扩散 被引量:7
19
作者 闫政 吴信民 +3 位作者 邓磊 张叶 郑勇明 杨亚新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3-198,共6页
本文通过运用蒙特卡罗模型对放射性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对不同边界层条件下的核事故早期烟羽在近地面高度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稳定条件下高架源释放形成的污染面积最大。蒙特卡罗模型能够较好... 本文通过运用蒙特卡罗模型对放射性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对不同边界层条件下的核事故早期烟羽在近地面高度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稳定条件下高架源释放形成的污染面积最大。蒙特卡罗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核事故早期烟羽的演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事故 烟羽 蒙特卡罗方法
原文传递
核事故早期烟羽的蒙特卡罗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闫政 杨亚新 +2 位作者 张叶 郑勇明 杨兴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58-362,共5页
对蒙特卡罗方法在核事故烟羽仿真模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际条件,对核事故放射性污染物大气扩散进行了模拟,并对近地面高度上污染物积分浓度进行计算。蒙特卡罗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核事故早期烟羽的演化情况。
关键词 核事故 烟羽 蒙特卡罗方法 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