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猫儿山森林植被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曾春阳 程丽华 +4 位作者 糜新宇 谭一波 徐庆玲 冯建强 胡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98,共8页
【目的】猫儿山森林类型多样,森林植被空间变异性较大,准确估算该地区森林植被碳密度,探明其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碳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西猫儿山的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GIS系统抽样布点,布设森林植被临... 【目的】猫儿山森林类型多样,森林植被空间变异性较大,准确估算该地区森林植被碳密度,探明其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碳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西猫儿山的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GIS系统抽样布点,布设森林植被临时样地328个,利用地统计学、Moran’s I、基于半方差函数模型的克里格空间插值相结合的方法对猫儿山森林植被的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1)广西猫儿山森林植被碳密度平均值为46.82 t/hm^(2),森林植被碳密度数据服从正态分布;2)广西猫儿山森林植被碳密度全局Moran’s I值为0.366,森林植被碳密度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P<0.01),在空间分布上呈聚集分布;3)通过样本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选取球状模型(Spherical)、指数模型(Exponential)、高斯模型(Gaussian)、圆形模型(Circular)理论模型对猫儿山森林植被碳密度进行了拟合,指数模型的平均标准差最接近于0,标准均方根预测误差最接近于1,表明指数模型为最优模型。猫儿山森林植被碳密度指数模型的块基比(块金值与基台值)为52.78%,表明森林植被碳密度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其受随机性和结构性的综合影响。【结论】猫儿山森林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布规律与其地形、地貌趋于一致,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森林植被碳密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碳密度 空间自相关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猫儿山
下载PDF
基于绿色低碳背景下林业经济发展初探
2
作者 谭新艳 周娟 申文辉 《市场周刊》 2025年第4期65-68,共4页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是全球共识,林业是我国绿色低碳经济时代的重要选择。文章以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林业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绿色低碳背景下发展林业经济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从林业科技创新、林业产业绿色...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是全球共识,林业是我国绿色低碳经济时代的重要选择。文章以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林业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绿色低碳背景下发展林业经济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从林业科技创新、林业产业绿色转型、优质林业人才培养、林业政策引导和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五个方面提出绿色低碳背景下发展林业经济的思路,旨在为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绿色低碳 林业经济
下载PDF
元宝山冷杉冬季根际土壤微生物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
3
作者 王莹 丁涛 +3 位作者 周龙武 邓敏敏 杨宇萍 刘世男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60,共14页
为探究海拔对元宝山冷杉(Abies yuanbaoshanensis)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该研究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下元宝山冷杉冬季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1)海拔对理化性... 为探究海拔对元宝山冷杉(Abies yuanbaoshanensis)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该研究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下元宝山冷杉冬季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1)海拔对理化性质影响显著(P<0.05)。(2)海拔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影响显著(P<0.05),随海拔的上升,细菌多样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真菌多样性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3)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全钾、C∶N、C∶P、N∶P是影响微生物结构沿海拔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P<0.05),土壤全磷、C∶P和N∶P是影响微生物多样性沿海拔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P<0.05)。该研究从土壤微生物学角度为濒危植物元宝山冷杉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完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分布格局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山冷杉 微生物多样性 海拔高度 高通量测序 土壤理化特性
下载PDF
广西一新纪录科--昆栏树科
4
作者 丁涛 刘铭 +5 位作者 唐健民 蒋瑛 潘超 盘波 韦金鑫 韦霄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0-1114,共5页
本研究报道了广西一新纪录科--昆栏树科(Trochodendraceae Eichler)及一新纪录种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 Oliv.)。该新纪录发现于广西桂林市资源县银竹老山资源冷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文中简述了其在... 本研究报道了广西一新纪录科--昆栏树科(Trochodendraceae Eichler)及一新纪录种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 Oliv.)。该新纪录发现于广西桂林市资源县银竹老山资源冷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文中简述了其在广西北部越城岭山区发现的生物地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青树属 水青树科 昆栏树科 资源冷杉 广西新纪录
下载PDF
毛竹林林下种植中药材对土壤有效态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瀚卿 丁苏雅 +4 位作者 马姜明 谭一波 田红灯 申文辉 段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4-802,共9页
【目的】探究毛竹林林下种植中药材对土壤有效态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影响,为毛竹林林下种植土壤养分资源管理及我国南方竹产区林药复合经营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广西桂林漓江源区毛竹人工林林下种植的3种中药材样地为研究... 【目的】探究毛竹林林下种植中药材对土壤有效态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影响,为毛竹林林下种植土壤养分资源管理及我国南方竹产区林药复合经营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广西桂林漓江源区毛竹人工林林下种植的3种中药材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处理,即未种植中药材的毛竹林对照、林下种植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林下种植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林下种植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在种植后的第2年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中、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分析其相关性,明确毛竹林林下种植不同中药材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毛竹林林下种植中药材降低了土壤容重、总碳和有效磷含量,增加了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种植多花黄精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大,除微生物生物量氮外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下同);林下种植多花黄精和草珊瑚显著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而种植黄花倒水莲和草珊瑚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硫含量;林下种植中药材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锌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钼含量,种植多花黄精和草珊瑚也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锰含量,而种植3种中药材对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种植多花黄精和草珊瑚对土壤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影响大于种植黄花倒水莲。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量营养元素钙、镁、硫有效态含量主要受土壤容重、有效磷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磷影响,而微量营养元素铁、锰、铜、锌、钼有效态含量除受以上因素影响外,还与土壤pH及中量营养元素钙和镁有效态含量有关。【结论】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对毛竹林林下种植不同中药材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林下种植多花黄精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最大,种植黄花倒水莲和草珊瑚次之。在毛竹林林下种植中药材实践中需适当补充中、微量营养元素,尤其是钙镁肥的供应,且需根据种植中药材的种类采取不同施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中药材 土壤养分 中微量元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猫儿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蒋行健 欧芷阳 +5 位作者 谭长强 何琴飞 郑威 谭一波 何峰 沈浩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30-437,共8页
为了解大气氮沉降下猫儿山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规律,以猫儿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对象,设置4种不同施氮处理[0(CK)、50(Ⅱ)、100(Ⅲ)和150(Ⅳ)g·m^(-2)·a^(-1)],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 为了解大气氮沉降下猫儿山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规律,以猫儿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对象,设置4种不同施氮处理[0(CK)、50(Ⅱ)、100(Ⅲ)和150(Ⅳ)g·m^(-2)·a^(-1)],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Ⅲ的特有土壤细菌OTU数量最多。随施氮量增加,辛普森指数降低,处理Ⅱ的辛普森指数最高;随施氮量增加,香农和Chao 1指数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处理Ⅲ的香农和Chao 1指数均最高。土壤细菌群落以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NMDS和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施氮处理未造成细菌群落结构明显分离。LDA分析表明,处理Ⅲ的差异性物种数量最多,绿弯菌门可作为氮添加后的指示性物种。100 g·m^(-2)·a^(-1)施氮量最有利于土壤细菌生长,150 g·m^(-2)·a^(-1)施氮量对土壤细菌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细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猫儿山
下载PDF
猫儿山常绿阔叶林木质残体储量特征
7
作者 蒋行健 申文辉 +5 位作者 郑威 谭一波 何峰 黄瑞基 沈浩 蒙宗鑫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6期801-806,共6页
为了解猫儿山常绿阔叶林木质残体储量特征,以猫儿山常绿阔叶林1 hm^(2)样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不同类型、分解等级和径级木质残体储量特征。结果表明,猫儿山常绿阔叶林木质残体数量为404根/公顷,其中倒木数量为180根/公顷,枯立木数量... 为了解猫儿山常绿阔叶林木质残体储量特征,以猫儿山常绿阔叶林1 hm^(2)样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不同类型、分解等级和径级木质残体储量特征。结果表明,猫儿山常绿阔叶林木质残体数量为404根/公顷,其中倒木数量为180根/公顷,枯立木数量为67根/公顷,细木质残体数量为157根/公顷。木质残体总储量为57.11 t/hm^(2),其中粗木质残体储量为41.54 t/hm^(2),细木质残体储量为15.57 t/hm^(2);倒木是木质残体储量的主要来源,占木质残体总储量的61.52%。分解等级为Ⅲ和Ⅳ级的粗木质残体储量均较高,分解等级为Ⅴ级的细木质残体储量最高。10~<20 cm径级粗木质残体储量最高。猫儿山常绿阔叶林木质残体储量在相同纬度地区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残体 储量特征 中亚热带天然林 猫儿山
下载PDF
竹生物质炭和竹凋落物对毛竹林土壤营养元素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丁苏雅 段敏 +5 位作者 朱瀚卿 陈宇 谭一波 马姜明 田红灯 申文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5-803,共9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华江乡内广泛分布的毛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竹生物质炭和竹凋落物作为外源碳,设置对照(CK)、低添加量生物质炭(1%BC)、高添加量生物质炭(2%BC)、低添加量凋落物(1%L)、高添加量凋落物(2%L)5个处理,进行为期两个...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华江乡内广泛分布的毛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竹生物质炭和竹凋落物作为外源碳,设置对照(CK)、低添加量生物质炭(1%BC)、高添加量生物质炭(2%BC)、低添加量凋落物(1%L)、高添加量凋落物(2%L)5个处理,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外源碳添加对毛竹林土壤营养元素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竹生物质炭和竹凋落物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土壤pH;竹生物质炭添加显著降低了而竹凋落物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铵态氮(NH4+-N)含量(P<0.05),且高添加量(2%BC和2%L)的降低或提高作用更明显;不同外源碳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NO_(3)^(–)-N)含量,且凋落物添加的提高作用更明显;不同外源碳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AP)含量,且高添加量的提高作用更明显;竹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氮(DN)含量,而竹凋落物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DOC和DN含量;不同外源碳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含量(MBN)均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NH_(4)^(+)-N、NO_(3)^(-)-N、DOC和DN是影响竹林土壤酶活性的关键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生物质炭 竹凋落物 土壤营养元素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5
9
作者 邓小军 朱柳霏 +5 位作者 宋贤冲 唐健 谭一波 邓楠楠 郑威 曹继钊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6-373,共8页
【目的】为揭示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下的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全钾(K)含量与化学计量比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变化特点。【方法】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水青冈林、毛竹林、杉木林3种林分类型的... 【目的】为揭示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下的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全钾(K)含量与化学计量比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变化特点。【方法】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水青冈林、毛竹林、杉木林3种林分类型的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有机C、全N、全P、全K养分含量,计算其化学计量比,并用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含量与生态化学计量比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有机C、全N含量在林分和土层间差异显著(P<0.05),在同一林分下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有机C、全N含量在3种林分间表现为水青冈>毛竹>杉木,即以水青冈林分最大,其平均值分别达55.91 g kg^(−1)和4.20 g kg^(−1);全P、全K含量在林分间、土层间存在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而不同养分含量比C/N、C/P、C/K、N/P、N/K、P/K整体变化相似,在林分间排列顺序为水青冈>毛竹>杉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C与全N、全P与全K间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全P与有机C、全N均无显著相关性,全K与有机C、全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水青冈天然次生林分土壤有机C、全N高于毛竹人工林、杉木人工林两林分,有较好的养分归还及地力维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儿山 林分类型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特征
原文传递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剖面分配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柳霏 戴艳花 +6 位作者 黎立港 吴滢 宋贤冲 王会利 覃祚玉 谭一波 邓小军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8-973,共6页
【目的】揭示猫儿山自然保护区3种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及其剖面垂直分布特征,为该区域林业碳汇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猫儿山水青冈天然次生林、毛竹人工林、杉木人工林3种典型林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结合... 【目的】揭示猫儿山自然保护区3种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及其剖面垂直分布特征,为该区域林业碳汇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猫儿山水青冈天然次生林、毛竹人工林、杉木人工林3种典型林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测定并计算各林分土壤容重、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储量,并根据各林分结果数据来分析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及其剖面垂直分布特征和占比规律。【结果】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均表现为:水青冈天然次生林>毛竹人工林>杉木人工林。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存在显著差异,且均随土层加深有机碳含量等指标降低。水青冈林分土壤总有机碳储量最高,为332.99 t hm^(-2);杉木林分土壤总有机碳储量最低,为225.27 t hm^(-2)。有机碳储量占比也是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变小,土层越深,占比越小。【结论】水青冈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储量高于毛竹人工林、杉木人工林,有较好的碳储量积累与固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儿山 林分类型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储量 分配特征
原文传递
猫儿山交让木叶性状海拔变异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一波 张统 +2 位作者 蒋行健 申文辉 叶建平 《应用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23-3231,共9页
分析相近树龄单一树种叶性状、叶性状网络的海拔变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准确反映环境因子对叶片的作用规律。本研究对猫儿山海拔梯度上中龄林交让木叶片气孔性状、结构性状、化学性状和叶脉性状进行研究,分析... 分析相近树龄单一树种叶性状、叶性状网络的海拔变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准确反映环境因子对叶片的作用规律。本研究对猫儿山海拔梯度上中龄林交让木叶片气孔性状、结构性状、化学性状和叶脉性状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海拔(1100、1500和1900 m)叶性状和叶性状网络的变异格局、生活策略以及影响叶性状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交让木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厚、叶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叶氮含量、叶磷含量、叶片C∶N、叶片C∶P、叶脉密度和叶脉直径在不同海拔间存在显著差异。年均温和总辐射分别解释叶性状42.1%和16.2%的变异,是驱动交让木叶性状海拔变异的关键环境因子。年均温对叶面积影响最大(R^(2)=0.73),总辐射对叶厚影响最大(R^(2)=0.72),均为显著正相关。1100 m低海拔交让木叶氮含量、叶磷含量较低,叶性状网络整体和内部均表现松散,采取资源保守型策略;1500 m中海拔交让木叶氮含量、叶磷含量较高,叶性状网络整体连接紧密局部松散,通过增强叶性状间的依赖性,显著提高磷利用效率,来应对落叶林分的竞争,采取资源获取型策略;1900 m高海拔交让木叶厚、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较大,叶面积较小,叶性状网络局部连接紧密而整体松散,体现了资源保守型策略。叶片C∶P-叶磷含量权衡关系与磷利用效率密切相关,其变化是辨识不同海拔交让木生活策略的重要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性状变异格局 海拔 生活策略 环境因子 叶性状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