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构建学科建设平台,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以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
饶筠筠
|
《高教论坛》
|
2016 |
7
|
|
2
|
校企合作视角下地方高校化工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探索——以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
饶筠筠
|
《高教论坛》
|
2017 |
3
|
|
3
|
高校学生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以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
陶剑飞
何宗辉
|
《高教论坛》
|
2015 |
0 |
|
4
|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社会服务型实践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桂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 |
李琳
顾晨
袁亚利
张连明
闫力强
|
《科教文汇》
|
2025 |
0 |
|
5
|
地方高校化工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 |
唐富顺
刘峥
王桂霞
邹志明
李和平
|
《高教学刊》
|
2017 |
9
|
|
6
|
以学科专业竞赛促进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 |
刘峥
李建平
李和平
潘宏程
刘军
尚伟
|
《高教学刊》
|
2016 |
8
|
|
7
|
“新工科”背景下电化学工程专业转型改革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
利明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0 |
2
|
|
8
|
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
董新红
海洪
郝再彬
|
《科教文汇》
|
2012 |
4
|
|
9
|
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
李建平
张连明
闫力强
阮贵华
袁亚利
|
《科教导刊》
|
2023 |
1
|
|
10
|
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董新红
李静
陈慧英
海洪
|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21 |
1
|
|
11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桂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 |
闫力强
阮贵华
李建平
张连明
聂瑾芳
潘宏程
|
《大学化学》
CAS
|
2021 |
3
|
|
12
|
生物工程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李培骏
李霞
梁军
李海云
海洪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8 |
4
|
|
13
|
“化工设计竞赛”对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
王桂霞
孔翔飞
梁军
|
《高教论坛》
|
2016 |
6
|
|
14
|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
李培骏
海洪
李霞
李海云
刘亭君
|
《科技与创新》
|
2020 |
8
|
|
15
|
提升工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自信力——以《专业导论》课程改革为切入点 |
李培骏
李霞
梁军
李海云
海洪
陈慧英
张会香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6 |
1
|
|
16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李培骏
刘红艳
李霞
聂瑾芳
海洪
|
《科技视界》
|
2021 |
4
|
|
17
|
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改实践与探讨 |
张秀清
|
《科技创新导报》
|
2011 |
8
|
|
18
|
以就业为导向的生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初探 |
董新红
王秀丽
李海云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
3
|
|
19
|
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陆芽春
|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14 |
1
|
|
20
|
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海洪
李霞
李静
张会香
李海云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