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7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引领下的地方高校材料专业建设——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国华 向定汉 龙雪梅 《大学教育》 2019年第9期1-6,共6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直指工程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教育理念、标准、模式、评价等核心问题,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学生中心、成果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这三大理念是工科专业建设的主要方向,对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直指工程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教育理念、标准、模式、评价等核心问题,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学生中心、成果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这三大理念是工科专业建设的主要方向,对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自2015年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引领专业建设,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持续改进、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材料专业 地方高校 专业建设
下载PDF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研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归胜 陈彩明 +2 位作者 陈国华 赵昀云 张秀云 《科技视界》 2019年第5期199-201,共3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我国高校新的风向标,是我国工程类毕业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本文探讨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及经...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我国高校新的风向标,是我国工程类毕业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本文探讨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及经验,提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的合作思路及实际做法,为工程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程素养 创新能力 校企联合培养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效果及其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探索——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昌来 刘笑 +5 位作者 薛小刚 周昌荣 陈国华 张小文 许积文 王江 《科技视界》 2019年第34期104-105,107,共3页
本文分析了学院近年来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结果,发现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生在各种实验/实践竞赛活动表现积极,在专业综合题得分率、课题报告优秀率、课堂回答问题几率和课堂听课抬头率方面普遍较高,这表明学生积极主动性得到提高;而不... 本文分析了学院近年来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结果,发现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生在各种实验/实践竞赛活动表现积极,在专业综合题得分率、课题报告优秀率、课堂回答问题几率和课堂听课抬头率方面普遍较高,这表明学生积极主动性得到提高;而不参与项目学生普遍消极应对学习。进一步梳理了大创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实施科教协同;结合科研团队平台实施大学生创新;提高学生自控能力;增强指导大学生创新研究教师群体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教师授课过程中加入学生课题报告。这些为将来大学生创新项目持续优化提供了基础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项目 实施效果 材料学科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下载PDF
基于地方产业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方向为例
4
作者 熊健 张坚 +3 位作者 胡朝浩 袁昌来 何珍 朱归胜 《科技视界》 2022年第25期207-209,共3页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展职业教育、形成高校与企业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发挥高校的人才及科研平台优势,实现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能是地方院校办学导向之一。如何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密切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最终形成校企的良...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展职业教育、形成高校与企业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发挥高校的人才及科研平台优势,实现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能是地方院校办学导向之一。如何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密切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最终形成校企的良性互动是教育改革探索的主要课题。本文介绍了笔者及团队首先从专业导论、专业认知实习及专业实验课程改革入手增加企业元素,提升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整合校企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紧抓生产实习实践环节实现学生能力与企业诉求的无缝对接。此外,建立合理的产教融合育人的评价及反馈机制,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这些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希望对地方院校产教融合模式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地方院校 实践平台 能源学科方向
下载PDF
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教学的实践与启示——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学科为例
5
作者 何木芬 马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年第6期127-130,共4页
在信息时代与服务教学背景下,图书馆如何实现从传统的业务转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服务教学,构建一种完善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大量查阅文献,研究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以及渗入科研与教学中的深度。以桂... 在信息时代与服务教学背景下,图书馆如何实现从传统的业务转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服务教学,构建一种完善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大量查阅文献,研究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以及渗入科研与教学中的深度。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学科服务实践为例,从信息素养教育、双语课程教学、提升科研创新、助力学科发展建设4个方面阐述学科服务教学的实践途径。文章通过梳理并结合学科服务教学实践经验,得出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提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双语教学 嵌入式学科服务 创新
下载PDF
具有抗氧化性的Al-Bi(C_(2)H_(5)OH)_(3)-C多孔块体制氢材料
6
作者 武金帆 徐芬 +2 位作者 孙立贤 廖鹿敏 管彦洵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145,共6页
为改善铝(Al)基复合材料的产氢性能,以乙酸铋(Bi(C_(2)H_(5)OH)_(3))和不同碳材料为添加剂,利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Al-Bi(C_(2)H_(5)OH)_(3)-C多孔块体制氢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射... 为改善铝(Al)基复合材料的产氢性能,以乙酸铋(Bi(C_(2)H_(5)OH)_(3))和不同碳材料为添加剂,利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Al-Bi(C_(2)H_(5)OH)_(3)-C多孔块体制氢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an)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铝基块体制氢材料的产氢效率、抗氧化性能及添加剂提高Al水解活性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在333.15 K下,Al5%Bi(C_(2)H_(5)OH)_(3)3%CNTs(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分数)块体材料具有高的反应活性,产氢量达到了1275.4 mL·g^(-1),比粉体材料高31.7%。尤其是连续暴露在空气中30天后,块体材料的产氢量仍达到921.5 mL·g^(-1),而粉体材料基本不产氢,证明SPS处理显著提高了Al基材料的抗氧化性能。XRD和SEM结果表明,SPS的处理使Al颗粒表面产生了裂痕,且Bi(C_(2)H_(5)OH)_(3)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铝基块体材料内部形成多孔结构,它们促进了Al与水的接触。同时,原位形成的Bi_(2)O_(3)和Bi与具有更多缺陷的碳纳米管(CNTs)协同作用是块体材料产氢性能提高的另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块体制氢材料 产氢性能 抗氧化性能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碳纳米管
下载PDF
具有P和S双空位的镍钴纳米花复合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研究
7
作者 吴学虎 孙立贤 +9 位作者 徐芬 李彬 方淞文 张靖 陈翔 宋领君 卢俊铭 高源 杜毛湛 徐如丹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6,共7页
近年来,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备受关注,其中NiCo_(2)S_(4)其低成本、低电负性和强的电化学活性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NiCo_(2)S_(4)电子电导率较低,反应动力学较慢,导致比容量低,倍率性能差,容量衰减快,... 近年来,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备受关注,其中NiCo_(2)S_(4)其低成本、低电负性和强的电化学活性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NiCo_(2)S_(4)电子电导率较低,反应动力学较慢,导致比容量低,倍率性能差,容量衰减快,实际应用受限。因此,提高NiCo_(2)S_(4)的电导率和反应速率是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关键。本工作采用水热法、硫化法和磷化法制备了具有P、S双空位的镍钴纳米花(P-NiCo_(2)Sn),其在磷化过程中可以同时获得P掺杂和S空位双缺陷。双缺陷可以调节电子结构,产生丰富的电化学位点,促进电子转移和改善反应动力学。该纳米花结构的比表面积为66.342 m^(2)·g^(-1)。P-NiCo_(2)Sn电极在1 A·g^(-1)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1257 F·g^(-1),在800 W·kg^(-1)功率密度下表现出44.2 Wh·kg^(-1)的能量密度。组装的P-NiCo_(2)Sn//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10000次连续充电/放电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 磷化法 纳米花 高循环性能
下载PDF
ITO增强相粒度对AgSnO_(2)触头材料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刘笑 李波 +4 位作者 吴小龙 周光华 王江 黄锡文 蒙柳方 《电工材料》 2025年第1期5-8,12,共5页
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终端应用市场的需求,亟需电接触产品供应商不断开发新型电接触产品,满足高端领域用触点产品的国产化需求。本项目充分利用ITO导电陶瓷类似金属的导电导热性以及陶瓷的高强度优势,通过调控增强相颗粒形貌... 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终端应用市场的需求,亟需电接触产品供应商不断开发新型电接触产品,满足高端领域用触点产品的国产化需求。本项目充分利用ITO导电陶瓷类似金属的导电导热性以及陶瓷的高强度优势,通过调控增强相颗粒形貌,研究不同粒径的ITO粉体对AgSnO_(2)(10)ITO(5)触头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400℃高温处理和球磨后,获得了粒径约为6μm,均匀且分散的ITO粉体。压坯抗弯强度试验和热挤压—冷拉拔试验表明,较大粒径的ITO增强相可以提高密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断后伸长率从9%提升到22%。模拟电寿命试验表明,大粒径的ITO增强相致使通断前期的熔焊力波动更小,试验期间最大熔焊力也更低,模拟电寿命次数提升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 电触头材料 导电陶瓷 粒径
下载PDF
材料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木芬 马垒 +1 位作者 马传国 王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8期135-136,共2页
本文主要研究材料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模式,对产学研结合培养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探讨和实践分析,对存在的一些不具体、不完善的现状进行优化,提出几点看法和改进意见,以期... 本文主要研究材料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模式,对产学研结合培养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探讨和实践分析,对存在的一些不具体、不完善的现状进行优化,提出几点看法和改进意见,以期达到提高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高等院校
下载PDF
基于工程认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0
作者 向定汉 陈国华 《高教学刊》 2021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迫切使命。课程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环节。研究从明确“面向产出”生产实习任务、建立“面向产出”的评价标准、设计“面向产出”的教学内容以...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迫切使命。课程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环节。研究从明确“面向产出”生产实习任务、建立“面向产出”的评价标准、设计“面向产出”的教学内容以及选择合适定性或定量评价方法4个方面介绍“生产实习”课程,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又如何考核与评价学生能力。实现与国际接轨,为高校建立“面向产出”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实习 工程教育认证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课程质量评价
下载PDF
西部院校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国华 何木芬 马传国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1期274-275,共2页
根据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特点,提出了通过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及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措施,确保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工程硕士 材料工程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以实验实践为支点 促进材料类专业大学生主动学习与提升科研能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民红 张潇燕 陈国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2期167-168,共2页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校扩招,高考升学率有较大提高,入学门槛的降低使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下降。同时,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越趋严峻。大学生们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已然大大降低,主动学习动力的不足是高校普遍...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校扩招,高考升学率有较大提高,入学门槛的降低使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下降。同时,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越趋严峻。大学生们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已然大大降低,主动学习动力的不足是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必然严重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应引起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实践 主动学习 科研能力
下载PDF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 被引量:4
13
作者 黎清宁 陈国华 +2 位作者 刘贵仲 闫二虎 钟思 《科技视界》 2017年第7期60-61,共2页
在分析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逐步建立健全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以学科竞赛为导向,通过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环节来改革教学内容。通过对实验教学的多个环节进行改革... 在分析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逐步建立健全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以学科竞赛为导向,通过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环节来改革教学内容。通过对实验教学的多个环节进行改革探索,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成型及控制 实验教学 改革 竞赛
下载PDF
解决复杂工程能力教育视角下《功能陶瓷材料》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昌荣 袁昌来 +1 位作者 陈国华 许积文 《科技视界》 2019年第7期135-136,共2页
工程教育认证是一流本科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体化要求,而工程教育认证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出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毕业生。本文基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视角,在功能陶瓷材料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 工程教育认证是一流本科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体化要求,而工程教育认证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出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毕业生。本文基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视角,在功能陶瓷材料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从学生所学的不同课程知识交叉、结合工程实际问题,从原理、过程及解决问题措施等方面强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与创新能力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陶瓷材料 工程教育认证 复杂工程问题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电子背景下大学生化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金虹 唐郁生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8期182-182,185,共2页
以电子背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长期有效开展,作为培养电子类大学生动手能力、化学创新能力的突破口,着重解决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活动内容及要求。经过十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电子背景 大学生 化学创新能力 课外科技活动
下载PDF
西部院校材料类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木芬 马垒 陈国华 《科技信息》 2014年第5期27-28,共2页
本研究主要针对西部院校材料类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通过分析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培养单位在工程硕士的教育中,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经济需求和本学科发展水平,借助产学研教育模式,不断优化培养方案,... 本研究主要针对西部院校材料类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通过分析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培养单位在工程硕士的教育中,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经济需求和本学科发展水平,借助产学研教育模式,不断优化培养方案,确保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院校 工程硕士 培养方案
下载PDF
组建材料类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教师团队与其实施办法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昌来 刘笑 +5 位作者 熊健 陈国华 周昌荣 许积文 张小文 朱归胜 《科技视界》 2019年第8期66-67,共2页
本文介绍了组建材料类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教师团队的四种方法,这些方案的实施可更深层次的帮助学生解决跨界专业难题和复杂工程问题。
关键词 指导教师团队 大创项目 材料类
下载PDF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清宁 唐振昌 +2 位作者 钟思 陈国华 刘贵仲 《科技视界》 2019年第1期52-53,共2页
在分析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的基础上,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制定相关文件强化毕业设计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开放式毕业设计硬件与软件平台,提升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对... 在分析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的基础上,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制定相关文件强化毕业设计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开放式毕业设计硬件与软件平台,提升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对毕业设计的多个环节进行改革探索,毕设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毕业设计 改革
下载PDF
基于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颜东亮 陈林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103-106,共4页
材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材料科学是21世纪的前沿科学,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质量将为培养材料学领域合格人才打下良好基础。本文针对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阐述了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质量在前提... 材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材料科学是21世纪的前沿科学,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质量将为培养材料学领域合格人才打下良好基础。本文针对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阐述了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质量在前提、基础、手段、补充、保障等方面实施的具体措施,并对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质量需进行的几项配套改革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 材料科学与工程 课堂教学 质量
下载PDF
基于工程认证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向定汉 陈国华 《科教导刊》 2020年第34期127-129,132,共4页
工程认证是全球通行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的迫切使命。课程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环节。本研究,从明确"面向产出"课程任务、建立"面向产出"的评价标准、设计"面向产出"... 工程认证是全球通行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的迫切使命。课程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环节。本研究,从明确"面向产出"课程任务、建立"面向产出"的评价标准、设计"面向产出"的教学内容以及选择合适定性或定量评价方法等4个方面介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又是如何考核与评价学生能力。实现与国际接轨,为高校建立"面向产出"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面向产出 课程质量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