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双通道卷积和改进型Conformer的两阶段语音增强算法
1
作者 徐佳瑜 郑展恒 +1 位作者 曾庆宁 王健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7,共9页
针对语音关键特征提取不充分、模型结构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两阶段下融合多尺度特征和改进型门控Conformer的语音增强方法。首先,针对关键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双通道卷积融合模块,采用不同感受野的二维卷积多尺度提取语音关键信息... 针对语音关键特征提取不充分、模型结构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两阶段下融合多尺度特征和改进型门控Conformer的语音增强方法。首先,针对关键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双通道卷积融合模块,采用不同感受野的二维卷积多尺度提取语音关键信息,并结合门控机制增强网络的短期与长期序列相关性,从而提升模型在复杂环境下的语音增强效果;提出改进型Conformer,采用时间注意和频率注意分别在时域和频域上进行建模,并结合膨胀卷积模块高效提取局部与全局上下文信息,从而增强网络在语音序列建模中的表现能力。其次,针对模型结构单一的问题,采用两阶段处理结构,将复杂问题分步处理。在第一阶段首先接收噪声频谱的幅值,初步估计出干净语音的幅值,并与噪声相位进行重构,得到粗糙的复频谱。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得到粗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取更精细的特征,增强语音信号的细节表现能力。最后,在VoiceBank+DEMAND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带噪语音的语音感知质量和短时客观可懂度分别提升50.25%、3.26%,表明该网络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语音的可懂度,同时改善语音信号的整体质量,具有较强的降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语音增强 CONFORMER 多尺度特征提取 两阶段
原文传递
基于螺旋谱判决的水下涡旋光束OAM-SK通信仿真研究
2
作者 凡星源 李晓记 刘韩宇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针对基于机器学习的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键控(OAM-SK)通信方案因数据的制备、训练所导致的通信耗时长、离线处理等问题,提出基于螺旋谱判决的水下涡旋光束OAM-SK通信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接收端处的涡旋光束光场直接进行螺旋谱计算,即可实... 针对基于机器学习的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键控(OAM-SK)通信方案因数据的制备、训练所导致的通信耗时长、离线处理等问题,提出基于螺旋谱判决的水下涡旋光束OAM-SK通信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接收端处的涡旋光束光场直接进行螺旋谱计算,即可实现对其模式的识别,从而完成信息的传输。仿真结果表明,虽然所提方案可靠性略低,但是其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束 正交特性 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键控 螺旋谱
下载PDF
自由空间轨道角动量无线光通信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伟 李晓记 +2 位作者 任亚萍 杜卫海 刘致宏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7,共6页
轨道角动量(OAM)为无线光通信提供了新的信息调制维度,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信道容量和频谱利用率。目前,基于OAM的新型无线光通信体制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首先介绍了通信方式,其次依次综述了大气湍流随机相位屏、大气湍流下传输特... 轨道角动量(OAM)为无线光通信提供了新的信息调制维度,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信道容量和频谱利用率。目前,基于OAM的新型无线光通信体制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首先介绍了通信方式,其次依次综述了大气湍流随机相位屏、大气湍流下传输特性和大气湍流效应抑制策略,最后展望了自由空间OAM无线光通信的应用前景和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角动量 无线光通信 大气湍流
下载PDF
DCO-OFDM系统峰均比抑制算法实验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记 曾繁泽 庄泽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0-85,136,共7页
针对可见光通信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irect current-biased optical-OFDM,DCO-OFDM)系统中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大的缺点,采用限幅与滤波(clipping and filtering,CAF)、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 针对可见光通信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irect current-biased optical-OFDM,DCO-OFDM)系统中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大的缺点,采用限幅与滤波(clipping and filtering,CAF)、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PTS)、矩阵变换技术(matrix transformation method,MTM)对DCO-OFDM系统进行PAPR抑制。首先建立DCO-OFDM系统模型,然后对3种抑制技术进行原理分析,最后进行实验仿真,从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CDF)和计算复杂度两方面比较了3种算法的PAPR抑制性能,并总结实验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 峰均功率比 抑制技术 计算复杂度
下载PDF
北斗/GPS组合伪距差分系统伪距修正信息生成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蒙聚杰 符杰林 +2 位作者 王玫 王俊义 杨飞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6-40,共5页
一般导航系统单点定位精度只有15m左右,不能满足某些要求定位精度较高的场合,差分定位能很好的解决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在差分GPS的基础上,提出和构建了基于北斗/GPS的组合伪距差分系统,通过该系统产生的伪距改正数能显著的提高用... 一般导航系统单点定位精度只有15m左右,不能满足某些要求定位精度较高的场合,差分定位能很好的解决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在差分GPS的基础上,提出和构建了基于北斗/GPS的组合伪距差分系统,通过该系统产生的伪距改正数能显著的提高用户的定位精度.同时,由于RTCM2.X格式没有定义北斗系统的伪距差分电文格式,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RTCM差分电文使其适用于北斗系统用户,以便于北斗用户使用此数据传输协议进行差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GPS 组合差分 RTCM 差分定位
下载PDF
基于指示信息的带碰撞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技术
6
作者 廖树日 何世文 杨绿溪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本文从现有协议中DCF机制的基本和RTS/CTS两种工作模式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带碰撞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技术,根据不同工作模式分为三种改进模式。针对两种对数据帧长适应性较好的改进工作模式,即改进的基本模式和改进的RTS/CTS模... 本文从现有协议中DCF机制的基本和RTS/CTS两种工作模式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带碰撞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技术,根据不同工作模式分为三种改进模式。针对两种对数据帧长适应性较好的改进工作模式,即改进的基本模式和改进的RTS/CTS模式一,本文提出在整个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固定的条件下,可设定数据帧长阈值,根据传输数据帧长与阈值关系实现两种改进模式的动态切换,最大化地缩短碰撞处理时间,降低随机回退产生的额外系统开销。NS2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指示信息的带碰撞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技术相比于现有的DCF机制具有更好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藏节点 指示信息 碰撞避免 阈值 动态切换 吞吐量
下载PDF
基于格基约减的水下成像光MIMO预编码研究
7
作者 张依涛 陈晓 +1 位作者 李燕龙 符杰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125,共5页
针对水下成像光MIMO系统子信道间相关性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格基约减最小均方误差预编码算法。通过将接收端的最小均方误差检测操作转化为发送端的预编码,解决了传统光MIMO线性检测算法对噪声的放大问题,并利用格基约减后正交性更好... 针对水下成像光MIMO系统子信道间相关性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格基约减最小均方误差预编码算法。通过将接收端的最小均方误差检测操作转化为发送端的预编码,解决了传统光MIMO线性检测算法对噪声的放大问题,并利用格基约减后正交性更好的信道矩阵求解预编码阵,降低了光MIMO系统子信道间的相关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为10^(-4)数量级时,与传统光MIMO检测算法相比,采用格基约减预编码算法的系统获得了5 dB的信噪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光通信 成像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格基约减 预编码
下载PDF
一种用户聚集场景下的层级计算卸载策略
8
作者 陶聪 张红梅 +1 位作者 张向利 钟楠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115,148,共9页
现有的边缘计算研究集中于无线资源分配和计算资源分配,而对用户聚集场景下的边缘协同问题研究较少。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用户聚集场景下的层级计算卸载策略。该策略采用FSA-MCS解决多重基站信号覆盖下的用户终端卸载节点选择问题;设计... 现有的边缘计算研究集中于无线资源分配和计算资源分配,而对用户聚集场景下的边缘协同问题研究较少。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用户聚集场景下的层级计算卸载策略。该策略采用FSA-MCS解决多重基站信号覆盖下的用户终端卸载节点选择问题;设计一种层级结构的启发式区域计算卸载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用户聚集场景下限定时间内完成的任务数量,并减少了用户卸载总时延。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卸载方法相比,该策略的用户任务在限定时间内成功计算完成率最高提高32.7百分点,卸载总时延最高减少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协同计算 层级调度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辅助边缘计算的收益策略优化研究
9
作者 蔡超 王俊义 梁海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0,55,共9页
在移动边缘计算场景下,为移动设备提供卸载机会的MEC处理器安装在无人驾驶飞行器(UAV)上,来帮助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UEs)任务卸载,然后将计算结果返回,无人机在服务区域根据最短距离原则确定悬停位置和高度。考虑到每架无人机计算资... 在移动边缘计算场景下,为移动设备提供卸载机会的MEC处理器安装在无人驾驶飞行器(UAV)上,来帮助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UEs)任务卸载,然后将计算结果返回,无人机在服务区域根据最短距离原则确定悬停位置和高度。考虑到每架无人机计算资源和能量有限,该文目标是在资源受限情况下给资源定价。给出用户和服务器的收益模型,证明用户收益函数是凸函数;围绕计算资源定价进行Stackelberg博弈,以迭代的方式确定每个用户的卸载迁移率和最终资源定价。仿真结果表明,在服务器收益和系统总收益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牺牲了任务平均能耗与平均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V STACKELBERG博弈 计算资源 服务器收益 系统总收益
下载PDF
低过采样数字调制信号的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解调器
10
作者 陈显敏 符杰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7,共5页
针对应用深度学习方法对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时过采样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低过采样的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数字解调器。该解调器可以在与传统解调器相同的过采样条件下,对BPSK、4-QAM、8-QAM、16-QAM四种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并能... 针对应用深度学习方法对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时过采样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低过采样的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数字解调器。该解调器可以在与传统解调器相同的过采样条件下,对BPSK、4-QAM、8-QAM、16-QAM四种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并能保证传统解调方法相同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斯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给出的数字调制信号解调器可以在保证解调误码性能的同时,减少了对采样倍数的要求,降低了神经网络结构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采样倍数 解调 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BPSK和M-QAM
下载PDF
一种基于能零积的改进端点检测算法
11
作者 韦金泉 罗丽燕 +3 位作者 王玫 刘争红 何锐彬 莫清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221,共7页
针对基于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的传统端点检测算法在信噪比低于10 dB时其准确性明显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谱图特征增强的能零积端点检测改进算法。首先,对音频信号进行谱减法降噪,提升信号的信噪比;其次,依次对声谱图进行腐蚀、二... 针对基于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的传统端点检测算法在信噪比低于10 dB时其准确性明显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谱图特征增强的能零积端点检测改进算法。首先,对音频信号进行谱减法降噪,提升信号的信噪比;其次,依次对声谱图进行腐蚀、二值化和膨胀处理,以实现声谱图特征增强;最后,提取能零积特征,并利用双阈值端点检测算法对音频信号进行端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可以有效捕获有环境异常音片段,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点检测 能零积 低信噪比 声谱图 特征增强
下载PDF
基于尺度变换随机共振的瞬变电磁弱信号检测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国富 张海如 +1 位作者 张法全 叶金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28-1934,共7页
晚期瞬变电磁信号是大参数、多频率、且各频率分量未知的电磁信号,特别在晚期还是强噪声背景下的微弱信号.随机共振系统可以在极限信噪比的情况下提取微弱信号,但仅适用于小参数、单一频率或频率已知的高频信号的情况.为此,本文提出一... 晚期瞬变电磁信号是大参数、多频率、且各频率分量未知的电磁信号,特别在晚期还是强噪声背景下的微弱信号.随机共振系统可以在极限信噪比的情况下提取微弱信号,但仅适用于小参数、单一频率或频率已知的高频信号的情况.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尺度变换的随机共振算法用于检测晚期瞬变电磁信号,该方法充分利用了随机共振检测弱信号的优势,通过引入尺度变换,消除了随机共振系统对待测信号频率的限制,在绝热近似理论下,实现了从强噪声中提取出微弱晚期瞬变电磁目标信号.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对埋在强噪声中的未知频率的晚期瞬变电磁信号,采用连续的压缩算法,以获得一个适当的输入信号到随机共振体系,根据输出信号共振谐振峰的变化,经反变换运算可得待测弱晚期瞬变电磁信号的各个未知频率,各个频率的叠加即可还原晚期瞬变电磁信号.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数据采集量和采集时间都减小到原来的几十分之一,能在极限信噪比(信噪比一50dB)下,提取出目标信号,为获得深层目标信号提供了可能,从而提高了瞬变电磁探测仪器的探测深度和探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共振 尺度变换 瞬变电磁 弱信号检测
下载PDF
时频压缩随机共振用于转子故障早期检测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国富 张海如 +1 位作者 张法全 叶金才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8-44,共7页
针对随机共振系统仅适用于小参数(小幅值、小频率)系统,而转子故障信号频率较高的问题。依据随机共振系统的基本理论,通过引入时频压缩算法,消除了随机共振系统对待测信号频率的限制,把随机共振系统扩展到全频段。理论和实测结果表明:... 针对随机共振系统仅适用于小参数(小幅值、小频率)系统,而转子故障信号频率较高的问题。依据随机共振系统的基本理论,通过引入时频压缩算法,消除了随机共振系统对待测信号频率的限制,把随机共振系统扩展到全频段。理论和实测结果表明:通过连续的压缩变换,获得一个适当的输入信号到随机共振系统,根据谐振峰的变化及发变换运算即可得到原始信号所含的未知频率。该算法比传统扫频算法快了6个数量级,可以在极限信噪比下检测出故障信号(-5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随机共振 时频压缩 早期故障检测 弱信号检测
下载PDF
一种双微阵列语音增强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曾庆宁 肖强 +2 位作者 王瑶 谢先明 龙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7-1194,共8页
为提高语音通信系统在噪声环境下的使用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子带谱减与广义旁瓣抵消的双微阵列语音增强方法。基于双微阵列及子带结构分析,首先分别在低频带采用可变过减因子谱减法抑制噪声,在高频带采用修改互功率谱谱减法抑制非相... 为提高语音通信系统在噪声环境下的使用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子带谱减与广义旁瓣抵消的双微阵列语音增强方法。基于双微阵列及子带结构分析,首先分别在低频带采用可变过减因子谱减法抑制噪声,在高频带采用修改互功率谱谱减法抑制非相干性噪声部分,再结合广义旁瓣抵消与端点检测进一步抑制强相关性噪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噪声的影响并提高语音的可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信号处理 子带谱减 广义旁瓣抵消 双微阵列
下载PDF
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稀疏多用户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燕龙 陈晓 +1 位作者 詹德满 王俊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1-156,共6页
针对未来5G上行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多用户检测中连接用户数大、一定时间内活跃用户少和信号稀疏的特点,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和5G非正交多址系统需求,设计了一种码片映射码分多址的非正交多址系统.通过压缩感知技术联合检测出上行非正交多... 针对未来5G上行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多用户检测中连接用户数大、一定时间内活跃用户少和信号稀疏的特点,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和5G非正交多址系统需求,设计了一种码片映射码分多址的非正交多址系统.通过压缩感知技术联合检测出上行非正交多址系统中活跃用户和数据,由于用户不再发送给基站自身活跃状态的信息,也无需提前与基站进行交互,因此大大降低了控制信令的开销和传输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够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可靠地检测出活跃用户和数据,同时还可以实现过载,在活跃用户较为稀疏情况下,过载率可达300%,大幅提升了频谱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 多用户检测 压缩感知 过载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对等架构的Web应用防火墙 被引量:6
16
作者 姚琳琳 何倩 +1 位作者 王勇 赵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2期114-118,共5页
为弥补单节点Web应用防火墙(WAF)在检测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不足,采用反向代理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分布式对等架构的WAF。通过反向代理响应客户端请求,各个节点运行相同的程序以实现对等架构,主节点与辅助节点可根据需求动态调整,主... 为弥补单节点Web应用防火墙(WAF)在检测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不足,采用反向代理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分布式对等架构的WAF。通过反向代理响应客户端请求,各个节点运行相同的程序以实现对等架构,主节点与辅助节点可根据需求动态调整,主节点具有会话保持和负载均衡功能,辅助节点采用专家库和插件协同检测报文。实验结果表明,该应用防火墙能够有效阻止应用层攻击,相比单节点响应更加迅速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对等架构 WEB应用防火墙 反向代理 负载均衡 架构设计
下载PDF
二维近程微波全息成像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俊义 劳保强 +2 位作者 王锦清 符杰林 仇洪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48-2355,共8页
二维近程微波全息成像技术已被考虑应用于人体安检、医疗成像、隐匿武器检测等,该技术采集前、后向散射数据,入射场完全由测量或模拟直接获得,成像质量和分辨率相比近程毫米波全息成像技术有一定提高。但该技术现阶段还没有成像系统,仍... 二维近程微波全息成像技术已被考虑应用于人体安检、医疗成像、隐匿武器检测等,该技术采集前、后向散射数据,入射场完全由测量或模拟直接获得,成像质量和分辨率相比近程毫米波全息成像技术有一定提高。但该技术现阶段还没有成像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该技术的算法实现,给出了一套利用任意复杂电磁计算(feldberechnung bei korpern mit beliebiger oberflache,FEKO)软件模拟目标散射波和入射场,并对获取数据进行网格化方法处理,最终将处理后数据重构目标图像的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证明了真实的入射场和前向散射数据对成像效果影响显著,同时分析了不同扫描孔径、天线位置、复杂物体的成像效果,并给出相应结论,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重构 微波全息 近程成像 任意复杂电磁计算 feldberechnung bei kor-pern MIT beliebiger oberflache (FEKO)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算法的恒星/星系分类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超 张文辉 林基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82,共10页
机器学习在当今的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提升算法.提升算法适应各种场景的能力较强、准确率较高,已经在多个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提升算法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却极为少见.为解决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SD... 机器学习在当今的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提升算法.提升算法适应各种场景的能力较强、准确率较高,已经在多个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提升算法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却极为少见.为解决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SDSS)数据中恒星/星系暗源集分类正确率低的问题,引入了机器学习中较新的研究成果–XGBoost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从SDSS-DR7 (SDSS Data Release 7)中获取完整的测光数据集,并根据星等值划分为亮源集和暗源集.首先,分别对亮源集和暗源集使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同时运用XGBoost算法建立恒星/星系分类模型;然后,运用栅格搜索等方法调优XGBoost参数;最后,基于星系的分类正确率等指标,与功能树(Function Tree, FT)、Adaboost (Adaptive boosting)、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GBDT)、堆叠降噪自编码(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rs, SDAE)、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 DBN)等模型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XGBoost在暗源分类中要比功能树算法的星系分类正确率提高了将近10%,在暗源集的最暗星等中比功能树提高了将近5%.同其他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神经网络相比, XGBoost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基本参数 星系:基本参数 技术:测光 方法:数据分析
下载PDF
面向智慧医疗云的SDN动态负载均衡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雄英 董庆贺 +1 位作者 何倩 周水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5-81,共7页
文中引入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对智慧医疗云进行网络管理,并且针对传统SDN控制器存在单点失效和负载均衡的问题,设计了智慧医疗分布式SDN控制器系统。SDN控制系统分为SDN控制器集群、数据转发平面和智慧医疗云服... 文中引入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对智慧医疗云进行网络管理,并且针对传统SDN控制器存在单点失效和负载均衡的问题,设计了智慧医疗分布式SDN控制器系统。SDN控制系统分为SDN控制器集群、数据转发平面和智慧医疗云服务系统3层。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实时负载动态自调节的快速负载均衡算法DAF(Dynamic Adaptive and Fast Load Balancing)。在该算法中,负载信息感知组件周期性地采集自己的负载信息,自动地进行控制器间的负载信息交互;控制器的负载值超过阈值时,会触发交换机迁移动作,以动态配置交换机与控制器之间的映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面向智慧医疗云的分布式SDN控制系统的性能良好,且DAF算法能够快速地实现SDN控制器间的负载均衡,提升了智慧医疗云的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疗云 软件定义网络 负载均衡 单点失效 控制器集群
下载PDF
异构网络环境下的高稳定性应用层组播方案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俊义 魏延恒 +1 位作者 符杰林 郑霖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5-170,共6页
针对异构网络环境中由于节点转发能力异构而引起的应用层组播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异构overlay拓扑建模进行了研究,分析出组播稳定所需满足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gossip协作机制的应用层组播方案。在所提机制能够均衡节点间负载,缓... 针对异构网络环境中由于节点转发能力异构而引起的应用层组播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异构overlay拓扑建模进行了研究,分析出组播稳定所需满足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gossip协作机制的应用层组播方案。在所提机制能够均衡节点间负载,缓解能力弱的节点负载过重的问题;如果组播过程中有成员节点动态离开或转发能力不足,其他节点相互协作共同分担其负载以维持组播的稳定性。随后的链路强度分析表明,与传统的应用层组播方案相比,方案能够大幅降低拓扑的平均链路强度,提高组播系统的稳定性。通过OMNe T++仿真平台对本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实验证明在动态的异构overlay拓扑下,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数据分发成功率,保证组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OVERLAY网络 gossip算法 异构网络 负载均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