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定量CT肺功能参数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1
作者 范莉莎 陈峰 俞红梅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1期39-43,47,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定量CT肺功能参数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60例,其中75例单纯COPD患者作为COPD组,85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作为肺心病...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定量CT肺功能参数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60例,其中75例单纯COPD患者作为COPD组,85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作为肺心病组。根据肺心病诊断标准将肺心病组分为轻度亚组32例、中度亚组30例、重度亚组23例。另择同期本院健康志愿者65名作为对照组。3组对象均行胸部CT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组间定量CT肺功能参数,包括低密度衰减区占全肺体积比例(LAA%)、呼气末肺容积/吸气末肺容积(Vex/Vin)、呼气末与吸气末CT平均肺密度比值[MLD(ex/in)]及HRV参数[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邻近窦性RR间期长度差的均方根(rMSDD)、相邻窦性RR间期之差>50 ms的心搏个数占所有心搏个数的百分数(PNN50)]。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肺心病患者定量CT肺功能参数与HRV的关系。结果COPD组、肺心病组LAA%、Vex/Vin、MLD(ex/in)高于对照组,肺心病组上述指标高于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PD组和肺心病组SDNN、SDANN、rMSSD、PNN50低于对照组,肺心病组上述指标低于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度亚组、重度亚组LAA%、Vex/Vin、MLD(ex/in)高于轻度亚组,重度亚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SDNN、SDANN、rMSSD、PNN50低于轻度亚组,重度亚组上述指标低于中度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AA%、Vex/Vin、MLD(ex/in)均与SDNN、SDANN、rMSSD及PNN50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定量CT肺功能参数与HRV参数均能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且两者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心病 CT 肺功能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实验性脑缺血模型脑组织微血管P-选择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伟 周怀琪 +1 位作者 郭顺林 王文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缺血时间兔脑组织微血管P-选择素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新西兰白兔34只随机分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股动脉穿刺插管至颈内动脉后造影,经导管注入自体血栓选择性栓塞大脑中动脉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按缺血时间... 目的:研究不同缺血时间兔脑组织微血管P-选择素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新西兰白兔34只随机分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股动脉穿刺插管至颈内动脉后造影,经导管注入自体血栓选择性栓塞大脑中动脉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按缺血时间不同分为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5个亚组,确认兔急性脑梗死模型建立成功后对缺血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观察P-选择素表达的动态变化。对照组手术步骤同上,仅予以造影观察血管是否通畅。结果:对照组兔脑组织微血管未见P-选择素的表达。缺血1小时组缺血侧脑组织微血管P-选择素开始表达犤阳性血管数(55±18)条犦,1小时、3小时及6小时组缺血侧脑组织微血管P-选择素逐渐升高,各组间阳性血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6小时组缺血侧脑组织微血管P-选择素表达到高峰犤阳性血管数(417±28)条犦并持续到24小时犤阳性血管数(428±62)条犦,6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组微血管P-选择素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1小时、3小时及6小时组各组间缺血侧皮质P-选择素表达明显高于髓质(P<0.05),而12小时、24小时组皮质与髓质P-选择素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侧大脑半球(非缺血侧)缺血1小时、3小时均未见P-选择素表达,而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可见有少量P-选择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P选择素
下载PDF
肾集合管癌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辰果 邹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分析肾脏集合管癌的CT和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集合管癌的CT及MRI表现。结果病灶全部为单肾发病,左肾6例,右肾2例。肿块直径1.5~12cm,平均7.2cm。肿块实质性3例,其余5例均为囊实... 目的分析肾脏集合管癌的CT和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集合管癌的CT及MRI表现。结果病灶全部为单肾发病,左肾6例,右肾2例。肿块直径1.5~12cm,平均7.2cm。肿块实质性3例,其余5例均为囊实性,2例见钙化。CT平扫病灶等低密度混杂不均匀,MRI T1WI等低信号,T2WI高低混杂信号;CT和MRI增强表现为不均匀低或轻度延时强化,呈浸润性生长;易侵犯肾窦及肾周,其中1例包绕主动脉,左侧肾上腺受累2例,脾脏及后腹膜、肠系膜根部受累者各1例,后腹膜淋巴结肿大融合3例,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1例。结论肾脏集合管癌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因其恶性程度高,愈后较差,术前具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集合管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椎动脉供血不足的MRI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董伟 王建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8期1451-1452,1453,共3页
目的分析椎动脉供血不足的MRI征象,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椎动脉供血不足而行MRI检查的患者86例,进行MRI检查,对其MRI及MRA重建图像进行分析,对椎动脉的MRA评价主要包括其血管形态的观察以及周围组织结构改变。结果本组86例... 目的分析椎动脉供血不足的MRI征象,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椎动脉供血不足而行MRI检查的患者86例,进行MRI检查,对其MRI及MRA重建图像进行分析,对椎动脉的MRA评价主要包括其血管形态的观察以及周围组织结构改变。结果本组86例共172条椎动脉显像中,104条椎动脉可见椎动脉形态异常:1血管先天发育畸形27条,其中管腔纤细16条,1例为双侧椎动脉变细,15例单侧椎动脉变细,其中10例单侧椎动脉管径变细而对侧管径明显增粗;2椎动脉走行变异11条,有7条和4条分别越过颈6、颈5横突前方进入颈5、颈4横突孔;3血管局部狭窄45例主要位于颈椎段23例,椎动脉颅内段14例;4椎动脉扭曲32例,发生在颈椎段25例,椎动脉颅内段扭曲7例。结论 MRI尤其是MRA技术可以简便、无创、直观显示椎动脉以及全面多方位观察它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临床准确诊断椎动脉供血不足提供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病变 供血不足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胆石症胆囊管MRCP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董伟 李新华 +3 位作者 陈昊 顾松根 沈建强 杨建明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利用MRCP观察胆囊管在肝总管的开口部位及其变异,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MRCP检查24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石症病例,重建后观察胆囊管在肝总管的开口部位并对其变异予以分析。结果:MRCP像上胆囊管显示154例(64.2%),胆囊... 目的:利用MRCP观察胆囊管在肝总管的开口部位及其变异,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MRCP检查24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石症病例,重建后观察胆囊管在肝总管的开口部位并对其变异予以分析。结果:MRCP像上胆囊管显示154例(64.2%),胆囊管正常开口于肝总管右侧壁96例(62.3%)、变异开口于肝总管左侧壁、前壁、后壁及低位分别为8例(5.2%)、8例(5.2%)、22例(14.3%)及4例(2.6%),另有16例(10.4%)胆囊管部分显示,其开口部位未显示。结论:MRCP可以观察胆囊管在肝总管的开口部位,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了解胆囊管的变异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管 变异 磁共振成像 胆石症
下载PDF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磁共振表现及与椎间盘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7
6
作者 许黎峰 周夕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及与椎间盘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经磁共振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诊终板骨软骨炎70例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本组所有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病例经磁共振检查,均表现为椎间盘相邻椎体边缘出现斑片状、条... 目的探讨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及与椎间盘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经磁共振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诊终板骨软骨炎70例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本组所有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病例经磁共振检查,均表现为椎间盘相邻椎体边缘出现斑片状、条片状异常信号,所属椎间盘信号异常,伴部分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表现,按照椎体终板下椎体骨质不同信号把终板骨软骨炎分为三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分析诊断。结论磁共振检查是诊断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终板 骨软骨炎 椎间盘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SCT在肋软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钱向宇 何翱 施海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5期890-89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技术在肋软骨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图像拆薄后进行二维CT(2DCT)重建,并将重建图像导入CT三维(3D)工作站,利用MPR、...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技术在肋软骨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图像拆薄后进行二维CT(2DCT)重建,并将重建图像导入CT三维(3D)工作站,利用MPR、MIP、SSD及VRT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所有受检者的MSCT后处理图像均能显示肋软骨。正常肋软骨表现为周围密度均匀、形态规则、表面光滑。29例肋软骨骨折病例中共发现39处骨折,表现为肋软骨密度不均匀或者其中有裂隙的21处;错位型骨折共9处;青枝骨折(局部凹陷型或成角型骨折)7处;2处呈粉碎状。结论多层螺旋CT是能显示肋软骨形态的最佳影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软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成像
下载PDF
三维重建CT在骨盆髋臼骨折临床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辰果 王崇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在骨盆髋臼骨折临床分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6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照基于三维重建CT一干三枝分型法分成单枝骨折、一干一枝骨折、一干二枝骨折、一干三枝骨折并选择相应的修复方法,术后随访1~2年比较临床...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在骨盆髋臼骨折临床分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6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照基于三维重建CT一干三枝分型法分成单枝骨折、一干一枝骨折、一干二枝骨折、一干三枝骨折并选择相应的修复方法,术后随访1~2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单枝骨折、一干一枝骨折、一干二枝骨折、一干三枝骨折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依次增加;术后复位优良率及满意率分别为95. 65%(44/46)、95. 65%(44/46);随访2年,随访率为100%,46例患者愈合时间为(2. 94±0. 67)个月,完全负重时间为(3. 79±1. 17)个月;根据Majeed量化评分标准结果显示,46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其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6. 96%(40/46); 46例患者术后及随访暂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重建CT一干三枝分型法有利于明确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分型,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和固定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髋臼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许黎峰 周夕生 崔颖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2030-203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肺动脉栓塞(PE)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有肺动脉栓塞的40例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扫描原始图像传至飞利浦EBW工作站,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肺动脉栓塞(PE)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有肺动脉栓塞的40例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扫描原始图像传至飞利浦EBW工作站,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结合薄层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确定肺动脉栓塞16例,其中左右肺动脉栓塞3例,肺叶动脉及肺段动脉同时栓塞6例,左右肺动脉至肺亚段动脉多发栓塞7例。直接征象为动脉管腔内完全或不完全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阻塞远端肺组织纹理稀疏,节段性肺梗死灶,胸腔积液等。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诊断肺动脉栓塞特异性较高,在无碘过敏等禁忌症情况下安全性高,技术优势明显,能帮助临床作出确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诊断肠克罗恩病临床分析(附9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建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2078-2080,2083,共4页
目的探讨肠克罗恩病的CT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肠克罗恩病CT表现。结果 9例肠克罗恩病均表现为节段性分布肠壁肿胀、增厚,肠腔狭窄,增强后肠壁快速强化,周围肠系膜血管扩张。结论肠克罗恩病具有一定的CT特征,1... 目的探讨肠克罗恩病的CT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肠克罗恩病CT表现。结果 9例肠克罗恩病均表现为节段性分布肠壁肿胀、增厚,肠腔狭窄,增强后肠壁快速强化,周围肠系膜血管扩张。结论肠克罗恩病具有一定的CT特征,16层螺旋CT扫描能更好的观察肠壁及肠壁外病变,确诊需依赖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节段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慢性腹部癌痛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戚玉华 朱丽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00-1302,共3页
目的:总结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慢性顽固性腹部癌痛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3例行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治疗顽固性疼痛的晚期肿瘤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指导,术中及术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支持、对症护理。结果:所有患... 目的:总结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慢性顽固性腹部癌痛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3例行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治疗顽固性疼痛的晚期肿瘤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指导,术中及术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支持、对症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局部疼痛、体位性低血压和腹泻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术后1周内慢性顽固性腹部疼痛均显著减轻或消失。结论:术前心理护理以及术中、术后及时有效的支持、对症护理,对行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腹部肿瘤 腹腔神经丛毁损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使用BMI计算中小体型患者腹部CT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的可行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伟 张超 徐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5期803-805,826,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计算中小体型患者腹部CT扫描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ize-specific dose estimate,SSDE)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00例腹部CT检查患者。根据性别将患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使用双变量相关分析BMI... 目的探讨使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计算中小体型患者腹部CT扫描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ize-specific dose estimate,SSDE)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00例腹部CT检查患者。根据性别将患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使用双变量相关分析BMI与水等效直径(water equivalent diameter,dw)的相关性,并生成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方程计算基于BMI的水等效直径(dw,BMI)、相应的体型转换因子(size-dependent conversion factor,fBMI)和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BMI)。使用Bland-Altman比较dw,BMI与实际测量dw值的一致性。以实际测量值为参考,计算SSDEBMI的平均相对误差。结果BMI与dw显著正相关(r=0.796,P<0.05),线性回归方程为dw=11.350+0.612×BMI。300例患者dw与dw,BMI分别为(24.07±1.59)cm和(24.06±1.29)cm,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有患者SSDE平均为(12.69±1.27)mGy。所有患者、男性组和女性组SSDEBMI分别为(12.77±1.53)mGy、(12.81±1.58)mGy、(12.71±1.46)mGy;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49%(-9.91%~9.49%)、1.22%(-9.91%~9.12%)、-0.61%(-6.81%~9.49%)。结论BMI可作为dw的替代参数,简便估算中小体型患者腹部CT检查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腹部 水等效直径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MRCP检查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伟 顾松根 +3 位作者 程良忠 李新华 沈建强 杨建明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91-93,共3页
胆囊切除术后少数患者出现恶心、腹痛、黄疸、发热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临床上统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近年来随着内镜和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多数PCS能够进一步明确病因且得到有效治疗。影像学诊断包括B超、CT以及静脉... 胆囊切除术后少数患者出现恶心、腹痛、黄疸、发热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临床上统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近年来随着内镜和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多数PCS能够进一步明确病因且得到有效治疗。影像学诊断包括B超、CT以及静脉法胆道造影都是无创性诊断PCS的常用方法,利用这些手段一般均可确定症状的来源,对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近年发展起来并日趋成熟的检查方法,它对胆道疾病的诊断价值已经得到了肯定,但对PCS的诊断目前报道较少。我们对42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PCS的患者进行了MRCP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并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MRCP检查 临床价值 影像学诊断技术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临床应用价值 有效治疗 无创性诊断
下载PDF
低颅压综合症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黎峰 朱斌炜 周夕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5期934-936,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25例临床诊断颅内低压患者的CT、MRI等影像检查,发现有阳性表现的患者7例,结合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现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5例,硬膜下积液(或积...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25例临床诊断颅内低压患者的CT、MRI等影像检查,发现有阳性表现的患者7例,结合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现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5例,硬膜下积液(或积血)2例,垂体增大,小脑扁桃体下移2例。结论影像学检查特别是磁共振检查对诊断低颅压综合症具有特征性表现,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颅压综合症 脑脊液压力 体位性头痛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建强 胡加旺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8年第4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的弥漫性脑肿胀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影像类型。方法分析48例脑外伤引起的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及影像图像资料。结果 48例脑外伤引起的弥漫性脑肿胀中有33例合并脑挫裂伤(包括1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1例合并大脑基底节...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的弥漫性脑肿胀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影像类型。方法分析48例脑外伤引起的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及影像图像资料。结果 48例脑外伤引起的弥漫性脑肿胀中有33例合并脑挫裂伤(包括1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1例合并大脑基底节区梗死)、31例合并硬膜外、硬膜下或脑内血肿、27例合并颅骨骨折、10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脑肿胀影像表现:①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肿胀,双侧脑室、脑池对称性缩小或消失,中线结构无移位;②一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肿胀,同侧脑室、脑池受压缩小或消失,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③可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皮层下小灶性出血;④脑实质 CT 值可低于、略高于或等于正常脑组织。结论颅脑外伤导致下丘脑和脑干血管运动中枢受损引起脑血管扩张是广泛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病机制之一,弥漫性脑肿胀有4种 CT 表现,非出血性弥漫性脑肿胀可由脑缺氧后再灌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脑肿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四肢软组织黏液样脂肪肉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辰果 曹军 朱斌炜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年第2期193-195,共3页
脂肪肉瘤是成人排行第二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占所有软组织肉瘤14%~18%。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5个亚型:高分化型、去分化型、黏液样型、多形性型和混合型脂肪肉瘤,特别是把1994版旧分类中的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并入现在的黏... 脂肪肉瘤是成人排行第二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占所有软组织肉瘤14%~18%。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5个亚型:高分化型、去分化型、黏液样型、多形性型和混合型脂肪肉瘤,特别是把1994版旧分类中的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并入现在的黏液样脂肪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黏液样 MRI表现 四肢软组织 软组织肉瘤 世界卫生组织 高分化型 混合型
下载PDF
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位分娩时羊水混浊及Apgar评分的关系(附43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爱宝 顾松根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7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研究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DHIE)的检出率与羊水混浊度及Apgar评分(窒息程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头位分娩时羊水混浊的患儿43例(其中窒息史的36例),均经CT扫描和Apgar评分。结果:1、DHIE的CT表现为脑水肿和颅... 目的;研究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DHIE)的检出率与羊水混浊度及Apgar评分(窒息程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头位分娩时羊水混浊的患儿43例(其中窒息史的36例),均经CT扫描和Apgar评分。结果:1、DHIE的CT表现为脑水肿和颅内出血并按水肿范围分为轻,中,重三度。2、对羊水混浊的患儿,CT发现DHIE的阳性率为79.07%,其中在三度羊水混浊的患儿中,CT阳性率为86.96%。3、16例重度窒息儿的羊水均为三度混浊。结论:1、CT对DHI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2、CT对DHIE的检出率与羊水混浊度及窒息程度是正相关系。3、对Apgar评分正常的窒息儿,CT诊断DHIE的阳性率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诊断一例
18
作者 朱斌炜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1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30岁,10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不适.呈阵发性头部钝痛,无恶心、呕吐症状,四肢活动可,无大小便失禁,无肢体抽搐,1d前疼痛加重无法忍受来我院检查.入院后问病史,患者20d前有剖腹产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有糖尿病等... 病例资料患者,女,30岁,10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不适.呈阵发性头部钝痛,无恶心、呕吐症状,四肢活动可,无大小便失禁,无肢体抽搐,1d前疼痛加重无法忍受来我院检查.入院后问病史,患者20d前有剖腹产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有糖尿病等内科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形成 影像诊断 大小便失禁 病例资料 呕吐症状 四肢活动 肢体抽搐 阵发性
下载PDF
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15例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及其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卫军 计明珍 +5 位作者 黎良山 徐中华 沈彬 周冰 陆春法 杨建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8-260,共3页
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acute primary epiploic appendagitis, APEA)是临床急腹症的病因之一,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和影像学特别是CT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上升.APEA是由肠脂垂血供障碍引发缺血梗死的良性自限倾向的病变,其临... 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acute primary epiploic appendagitis, APEA)是临床急腹症的病因之一,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和影像学特别是CT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上升.APEA是由肠脂垂血供障碍引发缺血梗死的良性自限倾向的病变,其临床表现常与腹膜炎、憩室炎、阑尾炎、脂膜炎和卵巢病变等类似,部分病例鉴别困难,容易误诊[1-4].该病有特征性CT影像学表现,认识其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5例APEA患者的病历资料,旨在总结该病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价值 肠脂垂炎 原发性 计算机断层 扫描表现 急性 影像学表现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妇科腹腔镜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9
20
作者 吴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3-944,共2页
目的针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并进行积极有效护理,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医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5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并进行积极有效护理。结果 56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占16.1%;... 目的针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并进行积极有效护理,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医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5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并进行积极有效护理。结果 56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占16.1%;其中出现穿刺孔出血2例、腹胀3例、肩背酸胀1例、胃肠道不适2例、呼吸道感染1例;经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针对并发症引起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 术后 感染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