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器互补,文质合一——梧州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洋 姜丽 《梧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2-96,共5页
环境艺术设计是以创新思维、文化价值、科学技术、美学、社会学、材料学、哲学等为载体,对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社会人文环境进行设计、塑造,以此创造出一种更加合理、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是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应用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以创新思维、文化价值、科学技术、美学、社会学、材料学、哲学等为载体,对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社会人文环境进行设计、塑造,以此创造出一种更加合理、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是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应用性学科,主要涉及文化、经济、艺术、技术等维度,基于上述观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强调道器间的互补、文质合一,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器 文质 环境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广西漓江学堂课程理念下的梧州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探索
2
作者 姜丽 于洋 《梧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广西漓江学堂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学习平台,学堂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手脑并用、知行合一以及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学堂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达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在教学模... 广西漓江学堂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学习平台,学堂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手脑并用、知行合一以及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学堂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达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在线课程、虚拟仿真、综合实验、课程竞赛有机融合,教师与学生线上线下互动、学校企业协同的教学新模式;在课程的考试方式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置不同难度的试题,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级别进行无次数限制的学习成绩评定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漓江学堂 课程理念 环境设计专业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全产业链服务地方行业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以梧州学院艺术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贠禄 杨红梅 《梧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11-116,共6页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地方产业对接,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形成和特色发展的标志,而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地方产业的对接往往表现为地方产业结构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之间的匹配与调适。目前,应用型本科专业群建设面临专业群结构与产业链发展契...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地方产业对接,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形成和特色发展的标志,而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地方产业的对接往往表现为地方产业结构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之间的匹配与调适。目前,应用型本科专业群建设面临专业群结构与产业链发展契合度低且核心专业不具引领性,专业群教育资源形成的合力弱且不能共享,管理体制跟不上产业链发展且传统学科体系难于突破等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要优化专业群内部结构来对应产业链形成人才培养集群优势,通过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来推动产教融合,实现资源共享,要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并完善教学保障机制,从而形成集约管理长效机制,使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群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 人工宝石 产业链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梧州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
4
作者 薛永丽 戴继明 陈丹枫 《梧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3-99,共7页
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梧州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以服务地方宝石产业为目标的“新文科”建设持续开展,对新文科建设进行了如下实践探索:对应宝石行业的产业链,建设专业群和专业集群形成人才培养优势;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实现... 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梧州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以服务地方宝石产业为目标的“新文科”建设持续开展,对新文科建设进行了如下实践探索:对应宝石行业的产业链,建设专业群和专业集群形成人才培养优势;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依据产业链所需,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内容;探索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探索“新文科”建设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人才培养模式 产业学院 梧州学院
下载PDF
梧州学院宝石博物馆建设对青少年科普意义及价值研究
5
作者 肖冬琼 《艺海》 2016年第11期151-153,共3页
科普教育是博物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不仅是收藏、研究和展示的科研单位也是蕴藏海量教育资源的科普机构,梧州学院宝石博物馆建设对当地社会历史、宝石资源、宝石加工科学技术、首饰设计等丰富内容全面综合展示,对青少年接受社... 科普教育是博物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不仅是收藏、研究和展示的科研单位也是蕴藏海量教育资源的科普机构,梧州学院宝石博物馆建设对当地社会历史、宝石资源、宝石加工科学技术、首饰设计等丰富内容全面综合展示,对青少年接受社会教育是最为珍贵的资源。青少年启智阶段博物馆协助家长实现家庭教育向社会教育的过渡,在青少年进入成年前博物馆可以缩小学校教育和社会约定行为间的距离,并且在其成年后社会教育阶段里继续起到类似学校教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州学院 宝石博物馆 青少年 科普 价值研究
下载PDF
基于产业学院的“民族服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玉立 《纺织服装教育》 2022年第4期325-328,共4页
“民族服饰设计”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协同育人基地以及宝石现代产业学院,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入手,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入思政内容,将设计师素养、工匠精神、爱... “民族服饰设计”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协同育人基地以及宝石现代产业学院,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入手,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入思政内容,将设计师素养、工匠精神、爱国情怀、民族自信等自然结合到教学活动中,为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服饰设计” 课程思政 产业学院 协同育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智媒时代下六堡茶文化在“双创”培养模式中的探索——以梧州学院动画专业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海菊 梁志慧 《艺术科技》 2018年第3期36-37,共2页
本文以指导梧州学院动画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基点,论述梧州六堡茶这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拟在智媒时代下,用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来演绎六堡茶工艺,以渐入茶文化之境;秉承国际化视野打开梧州六堡茶的格局,以品味中华茶文化之道... 本文以指导梧州学院动画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基点,论述梧州六堡茶这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拟在智媒时代下,用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来演绎六堡茶工艺,以渐入茶文化之境;秉承国际化视野打开梧州六堡茶的格局,以品味中华茶文化之道;突破壁垒、跨专业学科广揽人才,政校企三方合作,通过六堡茶工艺的再现与重生,走上实现中国梦之梧州梦的康庄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六堡茶 创新创业 中国梦
下载PDF
基于“在地文化”体验的侗族传统村寨空间更新设计探究——以三江县高友村为例
8
作者 吴薇 陈思翰 《天工》 2025年第6期50-52,共3页
开发乡村的“在地文化”资源,将传统村落打造成文旅型乡村是当前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此背景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因其“在地文化”特征显著成了近年来体验式乡村旅游的热点区域。然而有部分村落在改善村貌的过程... 开发乡村的“在地文化”资源,将传统村落打造成文旅型乡村是当前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此背景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因其“在地文化”特征显著成了近年来体验式乡村旅游的热点区域。然而有部分村落在改善村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引导和长远规划导致缺乏地域特色。基于此,以广西三江县高友村这一典型传统侗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友村的实地调研,以其“在地文化”融入乡村空间改造为出发点,探索体验式乡村旅游需求下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侗族传统村落空间更新设计方法,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文化 侗族传统村落 空间设计 文旅乡村 高友村
下载PDF
高校产业学院教育背景下提升学生身份认同与职业能力培养——以首饰设计方向为例
9
作者 张颖 《梧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4-70,共7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联合企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探索学校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向。在高校产业学院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学生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和定位并未随着学校转型而做出相应改变,必...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联合企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探索学校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向。在高校产业学院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学生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和定位并未随着学校转型而做出相应改变,必然会影响其职业能力培养的成效。通过分析高校产业学院教育背景对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以宝石现代产业学院首饰设计方向为例,总结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强化学生的自我身份认同、提升和深化职业身份认同促进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学院 身份认同 职业能力 首饰设计 学生
下载PDF
环境艺术设计
10
作者 于洋 钟啟权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I0012-I0012,共1页
下载PDF
梧州宝石加工业发展历程及技术变革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亚兰 陈炳忠 +1 位作者 陈全莉 周琦深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3-58,共6页
随着高新技术在珠宝加工领域的广泛应用,宝石加工已由传统手工刻磨抛光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加工极大地提高了宝石加工的效率与质量。本文以世界人工宝石之都——梧州为例,首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梧州宝石加工的发展历程及应用前景... 随着高新技术在珠宝加工领域的广泛应用,宝石加工已由传统手工刻磨抛光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加工极大地提高了宝石加工的效率与质量。本文以世界人工宝石之都——梧州为例,首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梧州宝石加工的发展历程及应用前景,强调高新技术及多学科交融在宝石加工领域应用的必然性;其次,从刻面型宝石加工设备动力装置、圆周角度以及摆角3个方面,全方位比较普通八角手宝石机、机械手宝石机、数控宝石机以及数控排磨机在宝石加工中的优缺点,从技术层面了解数控宝石机在宝石加工领域的优越性和创新性;最后,探索适合我国未来宝石加工业发展方向的数字化加工道路,为预测宝石加工业未来发展方向和促进我国珠宝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加工 发展历程 数字化
下载PDF
从一体走向融和:谈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12
作者 黄江杰 《艺术科技》 2016年第11期242-,285,共2页
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设计与艺术的关系逐步从一体到分离,再走向现在的融和。设计对审美的不断追求,反映出设计中必然的艺术含量。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和建构,推动和影响着设计的发展进程。在当今的设计活动当中,只有建立起设计与... 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设计与艺术的关系逐步从一体到分离,再走向现在的融和。设计对审美的不断追求,反映出设计中必然的艺术含量。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和建构,推动和影响着设计的发展进程。在当今的设计活动当中,只有建立起设计与艺术之间融和的关系,才能创造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与精神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艺术 融和
下载PDF
梧州六堡茶品牌宣传册设计刍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志超 《艺术科技》 2018年第4期122-122,共1页
企业宣传离不开宣传册的设计,研究六堡茶品牌宣传册的设计方法有助于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提炼宣传册设计项目的关键词是这类设计的重要方法,设计师依据关键词可以快速找到设计的方向。
关键词 六堡茶 宣传册设计 关键词
下载PDF
地域文化在六堡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梧州八景”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培华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6期52-54,共3页
我国传统茶艺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推动这一文化体系的形成。在包装设计方面,设计者结合现代科技与工艺技术,展现出丰富多元、有深层次内涵的民族化设计风格。该文结合"梧州八景"文化,探讨其在六堡茶... 我国传统茶艺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推动这一文化体系的形成。在包装设计方面,设计者结合现代科技与工艺技术,展现出丰富多元、有深层次内涵的民族化设计风格。该文结合"梧州八景"文化,探讨其在六堡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主要从应用现状、包装设计方式等方面展开研究,论述地域文化在六堡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包装设计 梧州八景
下载PDF
基于学生参与理论的UI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嘉韵 《广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6-90,共5页
文章基于学生参与理论开展UI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包括采用案例结合的引导式教学、分段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推动作业项目化、举办课程展览等措施。在学生参与理论的指导下,UI设计课程改革实践取得良好成效,提高了学生对UI设计课程的学... 文章基于学生参与理论开展UI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包括采用案例结合的引导式教学、分段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推动作业项目化、举办课程展览等措施。在学生参与理论的指导下,UI设计课程改革实践取得良好成效,提高了学生对UI设计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参与度,更好地融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参与理论 教学改革 UI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下载PDF
梧州近代骑楼的保护与更新现状调查研究
16
作者 吴佳 彭静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1期240-243,共4页
梧州是较早开展对外通商和商贸活动的城市,在中西经济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孕育了一批独特的骑楼建筑,这些骑楼见证了梧州近现代百年商贸繁华,因其数量众多、规模宏大而被誉为“中国骑楼博物馆”。然而,这些建筑在城市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 梧州是较早开展对外通商和商贸活动的城市,在中西经济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孕育了一批独特的骑楼建筑,这些骑楼见证了梧州近现代百年商贸繁华,因其数量众多、规模宏大而被誉为“中国骑楼博物馆”。然而,这些建筑在城市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荒置,进而导致损毁严重,其原有的物质功能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面临着保护与更新的双重挑战。文章旨在对梧州近代骑楼建筑的更新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期更好地保护骑楼街区,传承骑楼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楼建筑 近代建筑 保护与更新 历史街区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
17
作者 贠禄 杨红梅 +1 位作者 吴薇 袁玉萍 《梧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3-70,共8页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研究从课程思政视角下对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当前部分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临“课程建设目标不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制不健...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研究从课程思政视角下对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当前部分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临“课程建设目标不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课程内容缺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模式单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不足”等问题。文章从课程目标科学化、组织管理标准化、课程内容规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等5个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创新策略与整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公共艺术课程 美育 地方高校
下载PDF
梧州骑楼建筑适应性再利用设计探索——以梧州六堡茶文化博物馆设计为例
18
作者 姜丽 于洋 《梧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22-25,共4页
梧州六堡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经由古老的茶船古道与海陆丝绸之路相对接运至其他国家,加强了跨国际跨区域的商贸、民俗、建筑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0世纪80年代新博物馆学提倡博物馆要关注社区、社群的需求以及与自然人文环境相融合的... 梧州六堡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经由古老的茶船古道与海陆丝绸之路相对接运至其他国家,加强了跨国际跨区域的商贸、民俗、建筑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0世纪80年代新博物馆学提倡博物馆要关注社区、社群的需求以及与自然人文环境相融合的观念为梧州六堡茶文化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定位奠定了理论基础。六堡茶文化博物馆在继承传统博物馆所具有的收藏、展示、研究与教育的基本功能之外,更加关注六堡茶文化博物馆与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文化规划,与社区、社群,城市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同时基于梧州原有骑楼建筑基础上的六堡茶文化博物馆对于骑楼建筑的保护与延续以及梧州河东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文化 博物馆 设计
下载PDF
论艺术主题创作的设计观念——以油画作品《奏响西江》为例
19
作者 容一力 《艺术家》 2021年第4期14-15,共2页
在绘画创作中,艺术表达在"观念"中所要体现的是与题材无太多关系的。在明确艺术创作主题这一前提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作者所要考虑的,更多的是侧重于对画面"观念"的呈现,而不是花很多的时间在对题材人物、事物造型... 在绘画创作中,艺术表达在"观念"中所要体现的是与题材无太多关系的。在明确艺术创作主题这一前提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作者所要考虑的,更多的是侧重于对画面"观念"的呈现,而不是花很多的时间在对题材人物、事物造型的表现上。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油画作品《奏响西江》的创作过程,重点讨论在本次艺术主题创作中的设计观念,为进一步完善主题艺术创作和绘画理论研究夯实基础,为进一步研究西江特色人文文化,持续发展西江特色文化多样性不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观念 西江特色人文 文化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梧州地域文化的现代首饰设计研究
20
作者 陈丹枫 张贤富 《天工》 2022年第15期38-41,共4页
在现代首饰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既有利于扩展首饰的文化内涵,又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传播和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地方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也大有裨益。深入分析梧州地域文化的物质和精神特质,结合梧州自然和地域要素,探索将其融入现... 在现代首饰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既有利于扩展首饰的文化内涵,又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传播和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地方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也大有裨益。深入分析梧州地域文化的物质和精神特质,结合梧州自然和地域要素,探索将其融入现代首饰设计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开创性的设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首饰设计 梧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