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25(OH)D水平与老年高血压病人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冬云 何国欢 彭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925-928,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脂异常及相关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梧州市工人医院309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缺乏组(≤20 ng/mL,96例)、不足组(&g...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脂异常及相关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梧州市工人医院309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缺乏组(≤20 ng/mL,96例)、不足组(>21~29 ng/mL,108例)、充足组(≥29 ng/mL,105例)。收集3组FP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TC、TG、HDL-C、LDL-C等临床资料,记录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25(OH)D与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缺乏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不足组、充足组(P<0.05),24hSBP、TC、TG、LDL-C水平高于不足组、充足组,且不足组TC、TG、LDL-C水平高于充足组(P<0.05)。缺乏组血脂异常、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不足组及充足组(P<0.05)。25(OH)D水平与TC、TG、LDL-C水平及血脂异常发生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呈负相关(R=-0.281、-0.342、-0.189、-0.231、-0.229,P均<0.05),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R=0.193,P=0.008)。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25(OH)D水平与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有关,25(OH)D缺乏病人血脂异常加重,且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血脂异常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corsair微导管辅助正向夹层再进入用于冠心病合并CTO治疗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潘奇峰 黄剑 吴开创 《右江医学》 2023年第7期623-627,共5页
目的探究采用管腔扩张微导管(corsair微导管)辅助正向夹层再进入(ADR)治疗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于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采用ADR技术治疗的冠心病合并CTO患者93例,根据其是... 目的探究采用管腔扩张微导管(corsair微导管)辅助正向夹层再进入(ADR)治疗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于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采用ADR技术治疗的冠心病合并CTO患者93例,根据其是否应用corsair微导管联合新型CTO病变专用导丝辅助治疗分为corsair微导管辅助组(n=46例)和无corsair微导管辅助组(n=47例)。收集两组病例数据,比较两组造影时间、对比剂用量、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corsair微导管辅助组造影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无corsair微导管辅助组(P<0.001),对比剂用量少于无corsair微导管辅助组(P<0.001);corsair微导管辅助组术中操作成功41例(89.13%),高于无corsair微导管辅助组的32例(68.09%)(χ^(2)=6.100,P=0.014);corsair微导管辅助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低于无corsair微导管辅助组的38.30%(χ^(2)=9.395,P=0.002);corsair微导管辅助组1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5%,低于无corsair微导管辅助组的19.15%(χ^(2)=4.883,P=0.027),两组1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corsair微导管辅助ADR技术治疗冠心病合并CTO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腔扩张导管 正向夹层再进入 冠心病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下载PDF
90例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
3
作者 何碧姣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8期145-146,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90例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90例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对2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其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血管 糖尿病 护理对策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28例肾病综合征型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剑 何明珊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型妊娠高血压疾病(NSP)的临床特点,探讨NSP对母儿的影响、发病机制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8例肾病组和136例重度子痫前期(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病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72.8±13.6)mmHg、(112.3±...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型妊娠高血压疾病(NSP)的临床特点,探讨NSP对母儿的影响、发病机制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8例肾病组和136例重度子痫前期(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病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72.8±13.6)mmHg、(112.3±10.6)mmHg,对照组分别为(161.0±12.9)mmHg、(107.7±11.3)mmHg,两组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病组重度水肿发生率、腹水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病组总蛋白、白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而24h尿蛋白、肌酐、尿素氮、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病组胎儿畸形发生率及合并α地中海贫血发生率、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SP对母婴影响大,应注意排查胎儿畸形及有无合并地中海贫血,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和围产儿发病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肾病综合征 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与脑心综合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蒋柳结 彭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8-40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预后 发病机制 预防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彭军 蓝峰 何国欢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39例冠心病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与134例正常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总标准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0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39例冠心病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与134例正常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总标准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01),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52.71%,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44.96%,老年、病程长、文化程度低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高(P<0.01),农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较城镇患者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临床可根据SAS、SAD进行评定,从而指导进行综合性心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达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9期154-155,共2页
目的分析高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4例高龄(≥80岁)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入院患者再次依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 目的分析高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4例高龄(≥80岁)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入院患者再次依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出血总发生率为10.81%,对照组为16.2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外周动脉栓塞、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死亡等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其疗效显著,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抗凝 心房颤动 非瓣膜病 高龄 安全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恒舒 李岸芳 卢春林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00例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每...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00例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每12 h注射1次。连续观察7d,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选择正确的部位、角度、适宜按压时间及力度等,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注射 皮下出血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下载PDF
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黄达军 陈健 高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9期2382-238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急性NSTEMI患者11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抗心绞痛药物... 目的探讨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急性NSTEMI患者11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两组用药前后心电图ST段改变,血PT、APTT和PLT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1%,对照组为81.36%,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标志物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非卵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春林 李岸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4期36-38,共3页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状况,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共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出院患者,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状况,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共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出院患者,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相比于出院前1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降低(P<0.05);经多元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从高至低(根据OR值)依次为急诊手术、文化程度、并发症、年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水平不容乐观,容易受到年龄、文化程度、急诊手术、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需针对其影响因素进一步给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自我管理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及施行意义探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卢春林 李岸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1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及施行意义。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11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根据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及施行意义。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11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根据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各项指标均较护理前改善,且改善程度较参照组更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中的效果可观,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 施行意义
下载PDF
乌拉地尔联合美托洛尔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国培 吴开创 钟倩雯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对患者临床疗效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梧州市工人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合并心力...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对患者临床疗效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梧州市工人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利尿、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乌拉地尔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LVEF、LVESV、LVEDV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SUA)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恶化的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SV、LVEDV及血清CRP、SU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使用乌拉地尔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肾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力衰竭 乌拉地尔 美托洛尔 心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床旁Gugging吞咽功能筛查在急性脑梗死单病种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柳结 江洪波 +8 位作者 彭军 阮洁贞 左凝华 林凌 梁乐 叶绿 徐冰钰 江善芬 王晓刚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8期794-797,共4页
目的探讨床旁Gugging吞咽功能筛查(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S)在急性脑梗死单病种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01~2015-12于该院住院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400例,均在入院48 h内完成GUSS评分,根据患者GUSS评分进行膳食... 目的探讨床旁Gugging吞咽功能筛查(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S)在急性脑梗死单病种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01~2015-12于该院住院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400例,均在入院48 h内完成GUSS评分,根据患者GUSS评分进行膳食推荐及吞咽康复治疗。比较不同吞咽困难程度组间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肺炎发生率、抗菌素使用率、出院时转归情况。结果4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48 h内完成首次床旁GUSS,执行率达100%。床旁GUSS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为47.50%(190/400),其中轻度吞咽困难88例(46.32%),中度吞咽困难60例(31.58%),重度吞咽困难42例(22.10%)。重度吞咽困难者的TOAST分型以心源性脑栓死为主,中度吞咽困难者的TOAST分型以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为主,而轻度吞咽困难者的TOAST分型以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在进行干预治疗1周后,吞咽困难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的GUSS评分均较干预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困难组住院期间发生肺炎率、住院时间、抗菌素使用率和出院时转归不良率均大于非吞咽困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GUSS操作简易,可客观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误吸风险及吞咽困难严重程度,降低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gging吞咽功能筛查 急性脑梗死 吞咽困难 卒中后肺炎
下载PDF
行为干预对“三高”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何国欢 《河南中医》 2013年第B04期295-296,共2页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社区“三高”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社区“三高”病人432例,由社区人员按街道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85%,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社区“三高”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社区“三高”病人432例,由社区人员按街道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的行为干预有助于提高“三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 行为干预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国欢 邓敏婕 +2 位作者 卢建勇 林杰 邓泽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440-344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5月-2020年9月梧州市工人医院就诊AMI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患者54例为感染组,以1∶1病例对照配对选取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54例患者为对照组。利用单因素及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5月-2020年9月梧州市工人医院就诊AMI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患者54例为感染组,以1∶1病例对照配对选取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54例患者为对照组。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介入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54例AMI介入术后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占比52.85%和泌尿系统感染占比20.37%为主,共分离鉴定出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占比67.11%,以肺炎克雷伯菌占比25.00%和铜绿假单胞菌占比22.37%为主,革兰阳性菌18株占比23.6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10.53%为主;单因素分析发现,AMI介入术后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有无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以及住院时间≥14 d均为影响AMI介入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是AMI介入术后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年龄、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均可对其感染风险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手术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术预防感染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达军 刘荣华 +2 位作者 陈健 陈冬云 潘奇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661-3662,共2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预防感染的措施,并与股动脉途径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320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桡动...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预防感染的措施,并与股动脉途径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320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320例中,有7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穿刺及置管成功率为93.36%,其中穿刺部位血肿5例(1.56%),无假性动脉瘤发生;血管痉挛24例(7.50%),桡神经损伤5例(1.56%),低血压6例(1.88%);血管迷走反射16例(5.00%),术中、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成功率较高,感染并发症较少,患者耐受性好,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术 桡动脉 预防 临床感染
原文传递
改良膝部下肢支具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术肢制动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卢春林 李岸芳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19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膝部下肢支具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术肢制动的效果,评价改良膝部下肢支具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取该院及广西桂东人民医院于2015年6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患者60... 目的观察改良膝部下肢支具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术肢制动的效果,评价改良膝部下肢支具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取该院及广西桂东人民医院于2015年6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踝关节约束带制动术肢,研究组患者使用踝关节约束带加用改良膝部下肢支具约束术肢,两组采用相同的护理方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的出血、血肿、压疮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导管的打折、移位情况。出院前通过院内满意度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的评分。结果研究组5例穿刺点出血,2例血肿,0例压疮,对照组9例穿刺点出血,1例血肿,0例压疮,研究组穿刺点出血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点血肿以及压疮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共发生1例导管打折,对照组共3例导管打折,1例导管移位,研究组导管打折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移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适度方面,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方面,研究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膝部下肢支具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术肢制动效果较好,可以减少穿刺点出血,减少导管打折等情况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下肢制动 下肢支具 术后护理
原文传递
有氧康复运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彭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0227-0228,共2页
研究有氧康复运动在提升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面的作用。方法:2019年3月-2021年3月,开展RCT研究,以是否接受有氧康复运动为分组依据,立项组接受有氧康复运动,参比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和参比组对比,立项组在心功能指标和生活... 研究有氧康复运动在提升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面的作用。方法:2019年3月-2021年3月,开展RCT研究,以是否接受有氧康复运动为分组依据,立项组接受有氧康复运动,参比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和参比组对比,立项组在心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更好,差异(P<0.05)。结论:有氧康复运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中应用,可有效提升心脏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康复运动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