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月见草生理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1
作者 王非 董晨肖 张玉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8,共9页
以月见草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采取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无NaCl对照和150 mmol/L NaCl胁迫处理以及分别接种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 mismosseae)、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 以月见草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采取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无NaCl对照和150 mmol/L NaCl胁迫处理以及分别接种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 mismosseae)、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处理,研究接种不同的AMF对盐胁迫下月见草的生长、生理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以期为增强月见草的耐盐性提供新方法。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与未接种AMF的月见草相比,接种AMF的月见草的株高、根长、基径、地上干质量和地下干质量均显著提高,同时,月见草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总黄酮和总酚的质量分数均显著提高,此外,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也显著增强,然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显著降低。说明接种AMF可以提高盐胁迫下月见草的光合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增加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从而促进其生长发育。综合月见草的各个指标发现,接种AMF能够提高月见草的抗盐能力,不同AMF对月见草耐盐性的提升效果不同。其中以接种根内根孢囊霉对提高月见草耐盐性的效果最为显著,摩西斗管囊霉次之,幼套近明球囊霉的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见草 丛枝菌根真菌 盐胁迫 次生代谢产物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辽东楤木叶的功能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2
作者 唐美欣 段泽佳 +4 位作者 郭云 张野 李焦桐 赵恒田 唐中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2-611,共10页
为给辽东楤木(Aralia elata)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栽培型辽东楤木为试验材料,分析了辽东楤木叶在不同采收时期(S1时期,2023年4月10日;S2时期,2023年4月30日;S3时期,2023年5月20日;S4时期,2023年6月9日)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总酚... 为给辽东楤木(Aralia elata)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栽培型辽东楤木为试验材料,分析了辽东楤木叶在不同采收时期(S1时期,2023年4月10日;S2时期,2023年4月30日;S3时期,2023年5月20日;S4时期,2023年6月9日)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同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检测方法,测定辽东楤木皂苷A、辽东楤木皂苷V、辽东楤木皂苷X的含量,并且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代谢组学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采收期辽东楤木在次生代谢产物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辽东楤木叶鲜质量、干质量、光合色素含量均随着生长而增加,在S4时期达到最大值(;2)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在S1时期达到最大值(1.36 mg·g^(-1)、29.38 mg·g^(-1));(3)S1时期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IC_(50)为0.262 g·L^(-1)),S2时期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IC_(50)为0.511 g·L^(-1));(4)辽东楤木皂苷A的含量在S4时期达到最大值,为12.90 mg·g^(-1),辽东楤木皂苷V和辽东楤木皂苷X在S2时期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分别为1.53、3.30 mg·g^(-1);(5)共鉴定了24种酚类代谢物,4个时期的酚类化合物总量分别为64.84、119.31、101.95、89.32 mg·g^(-1),其中C6C1骨架化合物(原儿茶酸、龙胆酸),C6C3C6骨架化合物(芦丁),C6C3骨架化合物(咖啡酸)在S2时期显著积累。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功能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和食用性认为,S2时期为最适宜的采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楤木 皂苷 不同采收期 功能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逆境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9
3
作者 朱虹 祖元刚 +1 位作者 王文杰 阎永庆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89,共4页
植物在环境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对植物的生理代谢有很大影响。对在逆境胁迫条件下(干旱、盐碱、温度),植物体内脯氨酸的积累及质量分数的变化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脯氨酸对逆境胁迫条件下植物的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了不同逆境胁迫条件下,... 植物在环境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对植物的生理代谢有很大影响。对在逆境胁迫条件下(干旱、盐碱、温度),植物体内脯氨酸的积累及质量分数的变化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脯氨酸对逆境胁迫条件下植物的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了不同逆境胁迫条件下,脯氨酸的累积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生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 胁迫条件 生理特性
下载PDF
硒对膜荚黄芪镉胁迫的缓解机制解析
4
作者 王洪政 余绍莲 +2 位作者 马月花 任玲芸 倪红伟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5,共11页
为了揭示硒(Se)对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镉(Cd)胁迫的缓解机制,以传统药用植物膜荚黄芪为材料,利用水培技术综合研究了离子拮抗作用、抗氧化酶系统、重金属螯合物以及异黄酮在Se缓解Cd胁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0μmol·... 为了揭示硒(Se)对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镉(Cd)胁迫的缓解机制,以传统药用植物膜荚黄芪为材料,利用水培技术综合研究了离子拮抗作用、抗氧化酶系统、重金属螯合物以及异黄酮在Se缓解Cd胁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0μmol·L^(-1)Se显著改善了50μmol·L^(-1)Cd胁迫下膜荚黄芪幼苗生长状况并减轻了植株的活性氧积累水平以及膜脂过氧化水平。Cd处理下Se添加显著降低了膜荚黄芪各部位Cd含量,同时Cd添加也显著降低了各部位Se含量,说明膜荚黄芪在Se与Cd的吸收上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Se添加降低了Cd胁迫下膜荚黄芪各部位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多种抗氧化酶活性与O_(2)^(·-)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暗示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更多的是与植物体内活性氧水平相适应的结果。此外,Se添加也降低了Cd处理下膜荚黄芪各部位非蛋白巯基和金属硫蛋白含量,且两者在各部位的含量与对应Cd含量呈现出良好的正相关,表明重金属螯合物含量是由各部位Cd含量所调节的。与抗氧化酶和金属硫蛋白不同,Se添加显著提高了Cd胁迫下膜荚黄芪幼苗根系中3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进一步对异黄酮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CHS、IFS、I3'H、IOMT和UCGT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发现Se明显上调了Cd处理下所有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综上,Se通过吸收过程中与Cd的拮抗作用降低了Cd处理下膜荚黄芪幼苗中的Cd含量,降低了植物受胁迫程度,同时通过上调异黄酮等次生代谢物质合成,提高了植物对Cd胁迫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缓解 膜荚黄芪 异黄酮
下载PDF
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强 王军 +1 位作者 李艳红 张文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3,共4页
于2005年4月,对不同地类、不同土层垂直深度、不同季节的土壤含水率进行了连续3 a的定位测定,并探讨了影响土壤含水率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红松郁闭林分土壤含水率为22.52%,均超过未郁闭的红松纯林和红松-白桦混交林。表层(0~10 cm)... 于2005年4月,对不同地类、不同土层垂直深度、不同季节的土壤含水率进行了连续3 a的定位测定,并探讨了影响土壤含水率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红松郁闭林分土壤含水率为22.52%,均超过未郁闭的红松纯林和红松-白桦混交林。表层(0~10 cm)土壤含水率最高,为22.62%,并呈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含水率逐渐减小。在水热同季的生长季节中,土壤含水率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降水大的年份土壤含水率达到24.28%,在一年中8月份土壤含水率最大(29.58%),7月份次之(23.18%);8月中旬土壤含水率最高(27.61%),7月上旬次之(25.89%)。土壤含水率与降水量呈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在幼林培育中为了保持土壤中水分,建议加速幼林郁闭,增加地表覆盖度,提高土壤蓄水潜力,减少土壤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人工幼林 土壤含水率 地类 生长季节 土层
下载PDF
树龄和性别对天然东北红豆杉中紫杉醇及三尖杉宁碱质量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彤 常醉 +1 位作者 王洋 周志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1-53,76,共4页
在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采集了不同树龄、不同性别的天然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Sieb.et Zucc.)当年生和2年生枝,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108株东北红豆杉(胸径d在1.8~72.2 cm之间)枝中紫杉醇及三尖杉宁碱质量分数进行测... 在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采集了不同树龄、不同性别的天然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Sieb.et Zucc.)当年生和2年生枝,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108株东北红豆杉(胸径d在1.8~72.2 cm之间)枝中紫杉醇及三尖杉宁碱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树龄增加,紫杉醇质量分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三尖杉宁碱质量分数随树龄增加而降低。d≤15 cm和d>60 cm径级组内,雄株紫杉醇质量分数高于雌株;15 cm<d≤30 cm径级组内,雌株的紫杉醇质量分数明显高于雄株。d≤15 cm径级组内,雌株三尖杉宁碱质量分数高于雄株,此后雄株三尖杉宁碱质量分数相对于雌株增加更多;在d>60 cm径级组内,雄株紫杉醇质量分数高于雌株。总体上,在d>30 cm之后,雌雄株的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质量分数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树龄 性别 紫杉醇 三尖杉宁碱
下载PDF
不同C4植物叶片N、P质量分数变化及科、种间差异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红光 郑广宇 +1 位作者 刘强 邱岭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2-53,77,共3页
为了解不同C4植物叶片中N、P质量分数的变化,对已报道的10科34种植物叶片中的N、P质量分数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科、种间叶片的N、P质量分数存在差异,但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分布。N质量分数在1.5%~2.0%的植物种类最多,约占总数... 为了解不同C4植物叶片中N、P质量分数的变化,对已报道的10科34种植物叶片中的N、P质量分数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科、种间叶片的N、P质量分数存在差异,但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分布。N质量分数在1.5%~2.0%的植物种类最多,约占总数的29.41%。N质量分数在1.0%~1.5%和2.0%~2.5%范围内的植物数量相近,分别占总数17.65%和20.59%。而N质量分数在3.5%~4.0%和大于4.0%的范围内的植物种类很少,分别占总数的2.94%和2.91%。叶片中P质量分数在(0.75×10-3~1.25×10-3)范围内的植物数量最多,大约占总数的23.53%,而P质量分数在小于0.25×10-3的范围内植物数量最少,约占总数的2.92%。叶片N/P比值在10~15内,植物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29.41%。不同科之间的比较发现,藜科植物叶片中N质量分数较高,达到3.33×10-2,蒺藜科和豆科植物叶片中N元素平均质量分数次之(3.0%~3.1%),最低的为禾本科,仅有1.557×10-2。叶片中P的平均质量分数在蒺藜科中达到最高,约为2.91×10-3,蔷薇科和禾本科次之,分别为2.32×10-3和1.67×10-3,最低的为莎草科,仅有0.74×10-3。藜科植物的N/P最高,达到44.85,豆科植物叶片中N/P次之,为27.45。而蒺藜科的N/P最小,为10.84。以上结果对于探讨C4植物化学计量生态学差异提供了基础统计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植物 叶片N质量分数 叶片P质量分数 种间差异
下载PDF
大小兴安岭过渡区木本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玲 袁晓颖 张东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9-51,共3页
为了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植被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在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大小兴安岭过渡区木本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分类对大小兴安岭过渡区33个样地划分为... 为了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植被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在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大小兴安岭过渡区木本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分类对大小兴安岭过渡区33个样地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红松—红皮云杉针叶混交群落;落叶松—白桦群落;白桦群落;蒙古栎—山杨群落;水曲柳群落;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群落;樟子松群落。33个样方的C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表明海拔和土壤状况是影响物种分布分异的最主要环境因子,郁闭度对物种分布分异起次要作用。物种样地与环境因子CCA排序结果是:第一轴与海拔、土壤全氮存在极显著关系,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湿度和群落郁闭度指数存在着较显著的相关关系;第二轴与土壤全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第三轴则主要反映了土壤含水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兴安岭过渡区 植物群落 数量分类 排序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诱导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素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占君 马珂 +2 位作者 徐宜彬 王岩 杨逢建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为研究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素超声辅助提取(UAE)工艺,以油脂和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单因素分析实验,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工艺为67%乙醇水溶液、液料比10∶1 mL/g、茶皂素质量浓度0.3%、功率100 W、时间20 min、水浴... 为研究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素超声辅助提取(UAE)工艺,以油脂和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单因素分析实验,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工艺为67%乙醇水溶液、液料比10∶1 mL/g、茶皂素质量浓度0.3%、功率100 W、时间20 min、水浴温度50℃,预期得率分别为21.24%和3.03 mg/g,实际得率为20.86%和2.98 mg/g,相对误差为1.79%、2.97%。对比得出,UAE动力学以较短的时间进入平衡状态;UAE处理可以提高种鳞粉末在溶液中的比表面积;油脂和原花青素对应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由大到小依次均为原花青素、维生素E(Ve)、油脂。研究表明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茶皂素诱导UAE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提取具有优势。研究成果可为红松种鳞的深度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种鳞油脂 红松种鳞原花青素 提取动力学 超声辅助提取 清除自由基能力
下载PDF
薇甘菊在深圳湾的入侵路线及其生态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晓梅 杨逢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52,88,共3页
通过对入侵深圳湾沿岸的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野外调查及室内年龄结构的分析,对薇甘菊的自然状况、生境特点、入侵路线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深圳湾的蔓延过程。发现深圳湾沿岸薇甘菊的入侵,是由于中华民俗村的建设,从外地带来... 通过对入侵深圳湾沿岸的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野外调查及室内年龄结构的分析,对薇甘菊的自然状况、生境特点、入侵路线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深圳湾的蔓延过程。发现深圳湾沿岸薇甘菊的入侵,是由于中华民俗村的建设,从外地带来的薇甘菊种源,通过中华民俗村逸散到深圳湾。深圳湾地区的拦海造田使海水退去,海水水位下降,红树林底土裸露,薇甘菊种子得以萌发,严重地危害红树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入侵 深圳湾 生态特征
下载PDF
一种提取菊科植物各组织中总RNA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英 王俐 +3 位作者 姜扬 李思滨 祁长青 祖元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78,共2页
以入侵菊科植物微甘菊(Mikaania micrantha Kunth)、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inn)、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inn)、假苍耳(Iva xanthifolia Nutt)的根、茎、叶及花蕾... 以入侵菊科植物微甘菊(Mikaania micrantha Kunth)、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inn)、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inn)、假苍耳(Iva xanthifolia Nutt)的根、茎、叶及花蕾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盐酸胍法提取总R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RNA样品的得率和纯度,用琼脂糖电泳检测RNA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提取的总RNA,其OD260nm/OD280nm值为1.8~2.0,且RNA得率较高;琼脂糖电泳出现18S和28S 2条清晰的rRNA条带,而且28S rRNA条带的亮度约为18S的2倍。采用改良的盐酸胍法可以从不同植物组织中提取到高质量、完整性好总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提取 植物组织 盐酸胍法
下载PDF
入侵植物薇甘菊种群年龄的解剖学特征
12
作者 祖元刚 张衷华 +2 位作者 杨逢建 王文杰 陈华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38,40,共3页
对不同年龄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茎的解剖观察发现,不同年龄的薇甘菊茎的解剖学特征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1年生的薇甘菊茎是初生结构;2年生的薇甘菊出现次生生长;3年生的薇甘菊茎次生生长继续进行,原先棱角处由于整体生长缓慢,出... 对不同年龄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茎的解剖观察发现,不同年龄的薇甘菊茎的解剖学特征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1年生的薇甘菊茎是初生结构;2年生的薇甘菊出现次生生长;3年生的薇甘菊茎次生生长继续进行,原先棱角处由于整体生长缓慢,出现凹陷现象,初生生长的表皮被周皮取代;4年生的薇甘菊茎开始出现退化现象,皮层内叶绿体降解,表皮沉积物明显;5年生薇甘菊茎的周皮开始脱落,出现明显的干裂碎片;6年生薇甘菊植株的茎内髓心大量沉积单宁类物质,初生韧皮部已经脱落,次生韧皮部产生的周皮已经死亡,开始脱落,整体呈现功能丧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年龄 解剖特征
下载PDF
黑龙江木本植物果实成熟期对气象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菲菲 周志强 +2 位作者 张玉红 陈静茹 代武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21,共4页
以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49种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地1963—2014年的物候观测记录及气象数据,研究了不同木本植物果实成熟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不同物种的果实成熟期有着不同影响。在研究的49种木本植物中,与... 以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49种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地1963—2014年的物候观测记录及气象数据,研究了不同木本植物果实成熟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不同物种的果实成熟期有着不同影响。在研究的49种木本植物中,与温度变化相关性显著的物种共有43种,其中33种木本植物与果实成熟期前30 d的温度相关性显著。回归分析表明,除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外,其余32种对果实成熟前30 d温度变化存在响应,山槐(Albizia kalkora)、山皂角(Gleditsia microphylla)、糠椴(Tilia mandshurica)、糖槭(Acer negundo)、山梨(Pyrus ussuriensis)等28种植物果实成熟期会随温度升高而提前;小叶锦鸡(Caragana microphylla)、光叶山楂(Crataegus dahurica)、石蚕叶绣线菊(Spiraea chamaedryfolia)、藏花忍冬(Lonicera tatarinowii)的实成熟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果实成熟期 木本植物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入侵植物假苍耳种群的分形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庆华 刘菊 于景华 《现代化农业》 2011年第4期28-31,共4页
用分形理论研究入侵植物假苍耳的占据生态空间能力,共选取了5块样地,各样地虽然假苍耳个体数差异非常大,但冠幅计盒维数均在1.9以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单因子回归法筛选出对假苍耳计盒维数影响较大的土壤环境因子为土壤紧实度、土壤pH... 用分形理论研究入侵植物假苍耳的占据生态空间能力,共选取了5块样地,各样地虽然假苍耳个体数差异非常大,但冠幅计盒维数均在1.9以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单因子回归法筛选出对假苍耳计盒维数影响较大的土壤环境因子为土壤紧实度、土壤pH值和土壤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假苍耳可以通过具有较强的空间占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苍耳 计盒维数 主成分分析 土壤环境因子
下载PDF
模型优化色木槭籽油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思全 李姣 +1 位作者 张庆芬 杨逢建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为研究色木槭籽油的超声提取工艺,以色木槭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对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7.50 g/... 为研究色木槭籽油的超声提取工艺,以色木槭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对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7.50 g/mL,超声时间62 min,超声功率350 W,实际操作得油率为30.00%,与预期得油率30.48%基本一致。对比分析超声辅助提取与索氏提取所得色木槭籽油的脂肪酸构成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提取方式对籽油脂肪酸构成无影响,色木槭籽油脂肪酸类型19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比92%,代表性不饱和脂肪酸为亚油酸(42.4%)。色木槭籽油属于半干性油,干燥性和氧化稳定性较好,油脂各项指标均满足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该研究证实超声辅助提取能够实现色木槭籽油的高效提取,在不影响籽油脂肪酸构成的基础上,对其品质有所改善,为色木槭籽油的制备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木槭籽油 超声提取 响应面优化 脂肪酸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林火对大兴安岭典型植被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玉红 孙铭隆 刘彤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3,107,共4页
以大兴安岭地区西部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受火烧干扰的林分为研究对象,对2个典型林型落叶松林和白桦林不同火烧强度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林型在不同火烧强度的作用下,其土壤含水率、土壤密度、pH值、有机质及... 以大兴安岭地区西部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受火烧干扰的林分为研究对象,对2个典型林型落叶松林和白桦林不同火烧强度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林型在不同火烧强度的作用下,其土壤含水率、土壤密度、pH值、有机质及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等理化性质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落叶松林 白桦林 火烧强度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匀浆法提取花生植株中白藜芦醇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田浩 刘玉 +3 位作者 夏禄华 祖元刚 杨磊 张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1-83,共3页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提取花生采摘种子后的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白藜芦醇的方法,对萃取溶剂、溶剂浓度、萃取时间、萃取体系中液固比、提取次数5个因素进行了考察,并以白藜芦醇的提取率为指标,比较了匀浆提取与超声法、冷浸法和热回流法对白...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提取花生采摘种子后的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白藜芦醇的方法,对萃取溶剂、溶剂浓度、萃取时间、萃取体系中液固比、提取次数5个因素进行了考察,并以白藜芦醇的提取率为指标,比较了匀浆提取与超声法、冷浸法和热回流法对白藜芦醇的提取效果,确定了白藜芦醇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溶剂是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匀浆时间3 min,液固比为12∶1(mL∶g),匀浆3次。匀浆法提取速度明显高于超声提取、冷浸法和热回流法,提取的时间短、提取速率高、温度低。匀浆技术用于热敏物质的提取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匀浆 萃取 白藜芦醇
下载PDF
人工林皆伐对土壤碳及相关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安静 王文杰 +3 位作者 王洪岩 苏冬雪 邱岭 祖元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7-62,66,共7页
为了探讨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及皆伐过程中不同土层的土壤质量分数变化趋势,采用配对样地采样法选取边家沟、东方红、东山、带岭、大青川5组样地内立地条件和距离相近(100 m以内)的落叶松人工林及皆伐迹地,并对其土壤碳及相关理化... 为了探讨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及皆伐过程中不同土层的土壤质量分数变化趋势,采用配对样地采样法选取边家沟、东方红、东山、带岭、大青川5组样地内立地条件和距离相近(100 m以内)的落叶松人工林及皆伐迹地,并对其土壤碳及相关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多数样地中皆伐导致不同土层的有机碳质量分数明显低于林地,0~80 cm土壤中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林地>皆伐迹地,差异约47%;对于土壤中的无机碳,尽管不同地区样地的结果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0~80 cm土层无机碳的质量分数皆伐迹地>林地,差异约10%(p<0.05);土壤全氮、碱解氮分布与有机碳变化一致,多数样地中人工林土壤氮高于皆伐迹地,0~80 cm土层中全氮质量分数林地高于皆伐迹地46%(p<0.05),碱解氮中林地高于皆伐迹地35%(p<0.05);从土壤pH值方面来看,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深层酸化较表层明显,皆伐迹地pH值高于林地,0~80 cm土层林地与皆伐迹地pH值差异显著(p<0.05);人工林0~80 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高于皆伐迹地49%(p<0.05),并且皆伐迹地土壤密度高于林地10%(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 皆伐地 土壤碳 理化性质
下载PDF
碱木质素羟甲基化改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文俊 孟令君 +5 位作者 路祺 张秀男 张军 朱明华 高悦 项凤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134,共5页
在碱性条件下,对碱木质素进行甲醛羟甲基化改性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试验,以羟甲基化改性后碱木质素羟甲基质量分数为响应值,确定了碱木素羟甲基化改性的最优条件:碱量2.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5 h,m(碱木质素)∶m(甲醛)=3... 在碱性条件下,对碱木质素进行甲醛羟甲基化改性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试验,以羟甲基化改性后碱木质素羟甲基质量分数为响应值,确定了碱木素羟甲基化改性的最优条件:碱量2.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5 h,m(碱木质素)∶m(甲醛)=3∶1。在该条件下对碱木素进行羟甲基化改性,得到改性后碱木素的羟甲基质量分数为6.91%,此条件下游离甲醛质量分数为0.2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羟甲基化 甲醛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印楝种子中印楝素A的匀浆提取工艺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磊 李家磊 +3 位作者 祖元刚 赵春建 李晓娟 李佳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5-67,共3页
采用匀浆提取法从脱脂印楝种子中提取印楝素A,研究了提取过程中不同影响因子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的匀浆提取优化条件为:以乙酸甲酯作为提取溶媒,料液比1∶12,匀浆3min,匀浆提取1次。此法与超声波法、回流法、冷浸提取法相比,具有设... 采用匀浆提取法从脱脂印楝种子中提取印楝素A,研究了提取过程中不同影响因子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的匀浆提取优化条件为:以乙酸甲酯作为提取溶媒,料液比1∶12,匀浆3min,匀浆提取1次。此法与超声波法、回流法、冷浸提取法相比,具有设备和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快速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种子 匀浆 印楝素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