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常云霞 徐克东 +1 位作者 陈璨 陈龙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79-81,共3页
根据周口师范学院"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式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根据周口师范学院"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式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 植物生理学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高校科研平台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2
作者 李晓丽 李超琼 +1 位作者 常云霞 徐克东 《新丝路》 2020年第12期70-71,共2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高校生物类本科生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关键途径。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陈旧、综合性差,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场所、教学内容...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高校生物类本科生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关键途径。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陈旧、综合性差,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场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为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平台 分子生物学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河南两地市小麦白粉病菌的分子鉴定和进化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怡 张佩佩 +4 位作者 马晓萌 傅露露 乔月娥 陈佩佩 李成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9-192,共4页
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和商丘市小麦白粉病菌进行分子鉴定及分析,以期为小麦白粉病菌的防治和系统进化奠定基础。对小麦白粉病菌进行了扫描电镜的显微形态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定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周口和商丘的小麦... 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和商丘市小麦白粉病菌进行分子鉴定及分析,以期为小麦白粉病菌的防治和系统进化奠定基础。对小麦白粉病菌进行了扫描电镜的显微形态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定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周口和商丘的小麦白粉病菌均属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系统进化发现,商丘的小麦白粉病菌与地域相距较远的英国、法国、美国的小麦白粉病菌的同源性极高,而与地域很近的周口小麦白粉病菌同源性却不高,推测小麦白粉病菌的进化可能与其自身的小种进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菌 系统进化 扫描电镜 DNA转录间隔区 进化树
下载PDF
河南省周口地区瓜类白粉病的分子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怡 徐克东 +4 位作者 陈佩佩 段素娟 孟娉 乔月娥 李成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0-835,共6页
对河南周口地区的瓜类白粉病进行了分子鉴定及分析.分别对黄瓜、甜瓜、葫芦、南瓜白粉病菌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形态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克隆、测序及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周口地区的4种瓜类白粉病菌属于Sphaerotheca fuligin... 对河南周口地区的瓜类白粉病进行了分子鉴定及分析.分别对黄瓜、甜瓜、葫芦、南瓜白粉病菌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形态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克隆、测序及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周口地区的4种瓜类白粉病菌属于Sphaerotheca fuliginea,系统进化发现瓜类白粉病菌与豆类、美女樱、水母柱树白粉病菌种间差异小,同时发现该地区的瓜类白粉病菌与美洲、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白粉病亲缘关系比较近,推测瓜类白粉病菌的进化与地域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其自身的小种进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白粉病菌 分子鉴定 转录间隔区 进化树
下载PDF
壳聚糖诱导植物抗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怡 刘严 +4 位作者 康静敏 马晓萌 傅露露 乔月娥 李成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2-85,共4页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聚合物,在农业上控制植物病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病虫害具有高效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可以诱导植物细胞发生一系列的抗性反应,包括植保素、病原相关(pathogen-related)...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聚合物,在农业上控制植物病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病虫害具有高效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可以诱导植物细胞发生一系列的抗性反应,包括植保素、病原相关(pathogen-related)蛋白、蛋白酶抑制剂、木质素及胼胝质的合成和聚集,壳聚糖作为植物抗性反应的激发子,启动植物的防御系统,有效地增强植物的抗病性。通过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植病互作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从而将壳聚糖更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的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植物病害 激发子 植物抗性反应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福丽 陈龙 李成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9,共6页
农杆菌介导法是植物转基因常用的方法,具有费用低、拷贝数少、重复性好以及能转移较大片段等独特优点。转化率是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中的关键问题,多种因素影响着转化率的高低,包括菌株和载体的组合类型、农杆菌的生长状态和菌液浓... 农杆菌介导法是植物转基因常用的方法,具有费用低、拷贝数少、重复性好以及能转移较大片段等独特优点。转化率是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中的关键问题,多种因素影响着转化率的高低,包括菌株和载体的组合类型、农杆菌的生长状态和菌液浓度、抑菌抗生素、筛选系统中的筛选剂种类和选择压及筛选方法、共培养时间和共培养基的pH值、培养环境的光照度和温度、以及外植体接种方式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植物 转基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周口地区大豆根瘤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怡 张超 +7 位作者 杨艳杰 于洁 季慧佳 陈红 刘文婷 李晓博 李蒙 李成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8-102,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发掘新的根瘤菌资源库,采用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从大豆根瘤中分离纯化根瘤菌,并且将获得的菌株进行盆栽回接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大豆根瘤菌菌株均可在大豆和苜蓿上结瘤,具有结瘤能力。根据已公布大豆根瘤菌共同结瘤基... 为了进一步研究发掘新的根瘤菌资源库,采用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从大豆根瘤中分离纯化根瘤菌,并且将获得的菌株进行盆栽回接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大豆根瘤菌菌株均可在大豆和苜蓿上结瘤,具有结瘤能力。根据已公布大豆根瘤菌共同结瘤基因nod A、nif H、16S r DNA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并且对nod A、nif H、16S r DNA序列进行扩增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由此鉴定分离的根瘤菌为费式中华根瘤菌,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对大豆根瘤菌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瘤菌 回接鉴定 费式中华根瘤菌
下载PDF
大豆整体子叶节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应用于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福丽 舒文涛 +5 位作者 张怡 高丹 张丽 陆亚杰 罗祥 李成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5-868,共4页
以中黄20、周豆02005、周豆11和周豆18整体子叶节为材料,以MSB为基本培养基,通过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6-BA、IBA和KT 9种浓度组合对大豆整体子叶节丛生芽再生的影响;并将大豆的整体子叶节应用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9种... 以中黄20、周豆02005、周豆11和周豆18整体子叶节为材料,以MSB为基本培养基,通过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6-BA、IBA和KT 9种浓度组合对大豆整体子叶节丛生芽再生的影响;并将大豆的整体子叶节应用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9种激素组合中以MSB+3.0 mg.L-16-BA+0.1 mg.L-1IBA+0.5 mg.L-1KT最适合周豆02005丛生芽的诱导,而MSB+3.5 mg.L-16-BA+0.2 mg.L-1IBA+0.2 mg.L-1KT最适宜周豆11、周豆18和中黄20的丛生芽诱导;4个大豆基因型中,以中黄20的丛生芽数最多;丛生芽用于诱导生根时,IBA为0.8 mg.L-1、NAA为0.8~1.0 mg.L-1时较适合大豆生根,其中以中黄20生根数最多。以中黄20整体子叶节为材料,进行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PCR分析和GUS染色初步表明,外源基因转入了大豆的基因组中,转化率为7.8%,得到转基因植株的周期为35~4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整体子叶节 再生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原文传递
影响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的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福丽 李季平 +2 位作者 高丹 张慧芳 李成伟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49-454,共6页
农杆菌介导法是植物转基因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方法,具有转化成本低、效率高、可转移较长基因片段等特点.多种因素影响此遗传转化过程中的转化率,包括外植体类型、植物基因型、外植体的处理、菌株和质粒载体类型、预培养以及培养基成份等方面.
关键词 农杆菌 植物 转基因 转化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药用植物麦冬土壤中拮抗放线菌的分离和筛选 被引量:5
10
作者 裴冬丽 张红岩 +1 位作者 刘苗 李成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61-63,91,共4页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从麦冬植被土壤中分离得到放线菌52株,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为指示细菌,采用平板涂抹法筛选出17株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其中抑菌效果较好的放线菌是F13、F25、F50号菌株,其抑菌圈直径在15~20 mm之间...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从麦冬植被土壤中分离得到放线菌52株,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为指示细菌,采用平板涂抹法筛选出17株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其中抑菌效果较好的放线菌是F13、F25、F50号菌株,其抑菌圈直径在15~20 mm之间,占分离得到放线菌总数的5.77%,F13号菌株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0 mm;采用平板对峙法进一步测定了F13、F25和F50菌株对棉花黄萎菌、番茄早疫菌和玉米串珠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F13对黄萎菌的抑菌效果较强,抑菌率为56.7%,F25对串珠镰刀菌的抑菌效果较强,抑菌率为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土壤 拮抗放线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番茄茎腐病菌的分子鉴定及致病力检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怡 李幸 +6 位作者 董正伟 王萌萌 刘翔 张锦 杨梦娇 孙颍 李成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2-137,共6页
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克隆、系统发育树和致病力检测等方法对河南周口地区番茄茎腐病菌进行分子鉴定和致病力检测,以期为茎腐病的抗病育种及病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从周口地区番茄... 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克隆、系统发育树和致病力检测等方法对河南周口地区番茄茎腐病菌进行分子鉴定和致病力检测,以期为茎腐病的抗病育种及病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从周口地区番茄上分离的茎腐病病原菌属于镰孢属,ITS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进一步确定其为茄镰孢,分离物与茄镰孢福建分离物(JN232141.1)亲缘关系最近,聚在一个进化支上,致病力检测结果表明在测试的植物中该病菌对茄科植物龙葵的致病力最强,该病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茄科、十字花科多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茎腐病 茄镰孢 形态学观察 分子鉴定 致病力检测
下载PDF
棉花中ERF亚族转录因子抗逆育种潜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单国芳 刘坤 +3 位作者 张朝军 刘传亮 武芝侠 李付广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2期7-12,共6页
为了减少棉花的生长和产量受到黄萎病菌侵染和干旱、盐碱、低温等非生物逆境的影响,利用生物技术的方法选育棉花抗逆品种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乙烯应答因子(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ERF家族ERF亚族成员在不同植物野生... 为了减少棉花的生长和产量受到黄萎病菌侵染和干旱、盐碱、低温等非生物逆境的影响,利用生物技术的方法选育棉花抗逆品种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乙烯应答因子(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ERF家族ERF亚族成员在不同植物野生型或者转基因植株中均表现出抗逆能力增强。研究综述了ERF的结构、分类、功能及其参与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着重介绍了棉花及其他植物中ERF抗逆的研究,并对今后利用ERF亚族成员进行棉花抗逆育种研究提供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F转录因子 抗逆育种 转基因棉花
下载PDF
番茄白粉菌的PCR分子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文静 李成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5,共4页
根据番茄白粉菌核糖体DNA的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的特异性,设计2对引物OidF1/R1、OidF2/R2,对番茄白粉菌进行了PCR特异性扩增试验。结果表明:2对引物都可以从番茄白粉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50 bp左右的特异性扩增产物,... 根据番茄白粉菌核糖体DNA的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的特异性,设计2对引物OidF1/R1、OidF2/R2,对番茄白粉菌进行了PCR特异性扩增试验。结果表明:2对引物都可以从番茄白粉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50 bp左右的特异性扩增产物,并具有专一性,只在白粉菌和接种感病组织DNA中有扩增条带,而番茄早疫病菌、叶霉菌以及健康组织DNA中均无特异性扩增片段;引物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含有1 ng的番茄白粉菌DNA。由此证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和灵敏地鉴定和检测番茄白粉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白粉菌 PCR 分子检测
下载PDF
一种安全快速提取植物RNA的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怡 李豪 杨松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5期44-45,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植物RNA提取方法。利用改良的Trizol法从番茄中提取RNA,所需实验器具灭菌后即可使用,操作简便安全。经实验提取得到的RNA经核酸蛋白测定仪检测,OD260/OD280在2.0左右,琼脂糖凝胶电泳清晰可见28S和18S,且28S的... 本文介绍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植物RNA提取方法。利用改良的Trizol法从番茄中提取RNA,所需实验器具灭菌后即可使用,操作简便安全。经实验提取得到的RNA经核酸蛋白测定仪检测,OD260/OD280在2.0左右,琼脂糖凝胶电泳清晰可见28S和18S,且28S的亮度约为18S的2倍。所提取的RNA可直接用于后续的反转录、cDNA文库构建等分子生物学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RNA 快速提取方法
下载PDF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低温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佳 常云霞 +2 位作者 徐克东 王红星 陈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48-2352,共5页
以"周油589"油菜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几种植物生长调剂对4℃低温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显著提高了低温胁迫下幼苗的株高、根长、单株鲜重以及叶片内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Pro含量,抗... 以"周油589"油菜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几种植物生长调剂对4℃低温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显著提高了低温胁迫下幼苗的株高、根长、单株鲜重以及叶片内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Pro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也显著升高,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喷施SA、BR、ABA、6-BA可以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伤害程度,缓解低温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ABA和6-BA缓解效应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幼苗 低温胁迫 植物生长调节剂 缓解效应
下载PDF
小麦镉胁迫响应基因TaMYB1的功能分析
16
作者 张怡 张心如 +7 位作者 张金珂 胡利宗 上官欣欣 郑晓红 胡娟娟 张聪聪 穆桂清 李成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06,共13页
【目的】MYB家族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然而,小麦MYB转录因子在重金属镉(Cd)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较少。挖掘小麦Cd胁迫应答相关基因,阐明其在Cd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为耐/低Cd小麦品种的... 【目的】MYB家族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然而,小麦MYB转录因子在重金属镉(Cd)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较少。挖掘小麦Cd胁迫应答相关基因,阐明其在Cd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为耐/低Cd小麦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构建Cd胁迫小麦根系酵母cDNA文库,筛选获得Cd胁迫应答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d胁迫条件下小麦不同组织中Cd胁迫应答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对该基因进行功能验证,检测对照和沉默植株的Cd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等生理生化指标。此外,对Cd胁迫应答基因及其在小麦和其他物种中的同源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系统进化关系、序列特征和表达谱)。【结果】Cd胁迫主要抑制小麦根系发育,在添加0.002 mol/L Cd的酵母培养基上筛选Cd胁迫小麦根系酵母cDNA文库获得18个耐Cd转化子,其中5个转化子编码TaMYB1蛋白,转化TaMYB1酵母菌株在高Cd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而对照则明显受到抑制。RT-qPCR结果表明,TaMYB1在小麦幼苗中响应Cd胁迫。与对照相比,TaMYB1沉默植株中TaMYB1表达量明显下降,且根系和叶片C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植株,叶绿素含量、SOD、POD活性高于对照植株,MDA含量则低于对照植株。同时,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aMYB1属于1R-MYB家族成员,具有高度保守的MYB和CC结构域,其包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在拔节期中期的花序和成熟期的花序表达最高,在灌浆前期种子和灌浆中后期种子中表达量最低。【结论】TaMYB1在小麦响应Cd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非生物胁迫 酵母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下载PDF
KASP-SNP标记鉴别白菜自交系结球或非结球性状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菊 王丹峰 +4 位作者 卢银 徐克东 李俐俐 陈雪平 赵建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3,64,共8页
为提高传统结球型或非结球型白菜的育种效率,提高遗传分析的准确性和育种的有效性。利用SNP分子标记,选取KBr43、KBr111、KBr233和KBr258共4套引物,对206份白菜自交系,包括148份结球型白菜和58份非结球型白菜分别进行了KASP分析。KASP... 为提高传统结球型或非结球型白菜的育种效率,提高遗传分析的准确性和育种的有效性。利用SNP分子标记,选取KBr43、KBr111、KBr233和KBr258共4套引物,对206份白菜自交系,包括148份结球型白菜和58份非结球型白菜分别进行了KASP分析。KASP分析结果表明,KBr111或KBr2582套引物显示结球白菜与不结球白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由3组引物KBr43、KBr111和KBr258标记的SNP位点组成的8个单倍基因型中,发现结球型白菜具有相对较高的ATG和ATC单倍基因型百分比,而非结球型白菜具有相对高的AGG或AGC单倍基因型比例。因此,我们推断,结球白菜更倾向于ATG和ATC单倍基因型,而非结球白菜更倾向于AGG和AGC单倍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结球或非结球农艺性状 芸薹属 KASP SNP分子标记
下载PDF
白色嗜盐多孢放线菌的筛选以及对聚乙烯保鲜膜的降解
18
作者 朱利霞 王桂端 +4 位作者 陈雅琴 倪雯珂 曾佳璇 李鑫 罗奇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6,34,共6页
为解决聚乙烯(PE)包装材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的问题,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降解PE保鲜膜的降解菌。经逐步筛选纯化,对菌株D-1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D-1接种到以PE膜片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在35... 为解决聚乙烯(PE)包装材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的问题,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降解PE保鲜膜的降解菌。经逐步筛选纯化,对菌株D-1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D-1接种到以PE膜片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在35℃,150 r/min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1为白色嗜盐多孢放线菌,28 d后PE膜失重率为3.34%;电镜观察发现PE膜表面有明显孔洞和裂痕;红外扫描显示PE膜中引入了碳碳三键、羧基、醚键等活性官能团,漆酶活力为8.7 U/L。研究为PE膜的降解提供科学依据,并丰富了降解菌株的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嗜盐多孢放线菌 保鲜膜 聚乙烯 降解 漆酶
下载PDF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32
19
作者 常云霞 徐克东 +1 位作者 陈璨 陈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7-931,共5页
以中豆-31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4℃低温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 以中豆-31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4℃低温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提高(P<0.01);外施SA显著提高了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Pro含量,SOD、POD活性和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P<0.01)。由此可见,外施SA可以通过提高大豆幼苗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Pro含量以及SOD、POD活性来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伤害程度,从而缓解低温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并以1.5 mmol.L-1外源SA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幼苗 低温胁迫 水杨酸 缓解效应
原文传递
抗坏血酸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21
20
作者 常云霞 徐克东 +1 位作者 周琳 陈龙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155,共5页
为探明抗坏血酸(AsA)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采用室内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AsA处理对0.1mmol.L-1 NaCl胁迫下2个小麦品种(周麦9号和周麦23号)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AsA极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根长、芽长,幼... 为探明抗坏血酸(AsA)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采用室内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AsA处理对0.1mmol.L-1 NaCl胁迫下2个小麦品种(周麦9号和周麦23号)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AsA极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根长、芽长,幼苗叶片的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根系活力显著升高,细胞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降低。2个小麦品种对AsA处理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ASA对周麦23号的缓解效果相对较好。本实验中以1.5mmol.L-1外源AsA缓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A 盐胁迫 小麦幼苗 缓解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