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芝加哥大学Pritzker医学院临床病理生理及治疗课程中《神经病学》的教学体验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洪 关景霞 +1 位作者 章军建 雷红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9期791-793,共3页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开始将医学与人文学科之间、基础医学各学科以及基础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学科之间进行整合,代替原来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数十门课程,重新组成群集的综合课程进行教学。
关键词 临床病理生理及治疗 神经病学 医学本科生 教学改革 芝加哥大学
下载PDF
雌激素对脑缺血时Bcl-2蛋白表达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么冬爱 章军建 +2 位作者 张晓琴 梅斌 刘汉兴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缺血性脑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 Bcl 2蛋白的表达有关。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缺血 2小时、再灌注 2 2小时后立即断头取脑 ,应用 TTC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脑梗死体积及 Bc...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缺血性脑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 Bcl 2蛋白的表达有关。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缺血 2小时、再灌注 2 2小时后立即断头取脑 ,应用 TTC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脑梗死体积及 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1)雌激素用药组较手术对照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 (P<0 .0 5 ) ;(2 ) Bcl 2蛋白的表达较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强 (P<0 .0 5 )。结论 :雌激素上调大鼠脑缺血时Bcl 2的表达很可能是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保护作用 BCL-2 治疗
下载PDF
大学生自我评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朝云 章军建 任善玲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评价 研究对象 关系研究 父母养育方式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煜敏 严国山 +1 位作者 洪艳 章军建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520-522,共3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评价其对脑梗死病情程度和转归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82例脑梗死病人发病后1d,2d,3d,1周,4周后的血浆NSE进行检测。同时测定头脑CT梗塞灶直径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另选50例健康体...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评价其对脑梗死病情程度和转归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82例脑梗死病人发病后1d,2d,3d,1周,4周后的血浆NSE进行检测。同时测定头脑CT梗塞灶直径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卒中组当日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明显升高,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该浓度的动态变化呈发病当日升高、次日降低、第3d又升高、1周后明显下降、4周后降到正常水平。第1d和3d的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与CT显示的梗塞灶直径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11,0.7412,P<0.01);并与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03,0.8488;P<0.01),但与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的测定可作为判断脑梗死病情轻重和预后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对戊四氮致痫大鼠丘脑网状核NMDAR1 mRNA和GABA_ARα1 mRNA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章军建 张锦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66-568,F002,共4页
为探讨迷走神经刺激 ( 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抗癫痫的作用机制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方法研究戊四氮 ( Pentylenetetrazol,PTZ)致痫大鼠丘脑网状核谷氨酸受体 NMDAR1m RNA和 γ-氨基丁酸 A受体( GABAAR)α1亚单位 m ... 为探讨迷走神经刺激 ( 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抗癫痫的作用机制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方法研究戊四氮 ( Pentylenetetrazol,PTZ)致痫大鼠丘脑网状核谷氨酸受体 NMDAR1m RNA和 γ-氨基丁酸 A受体( GABAAR)α1亚单位 m RNA的变化。结果显示 ,PTZ致痫组大鼠丘脑网状核 NMDAR1m 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 VNS抗癫痫组明显低于 PTZ致癫痫组。与之相反 ,PTZ致癫痫组 GABAARα1m 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VNS抗癫痫组明显高于 PTZ致癫痫组。上述结果表明 ,VNS可能通过抑制丘脑网状核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 NM-DAR的活动和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 γ-氨基丁酸受体 GABAAR的活动 ,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 迷走神经刺激 网状核 迷走神经 癫痫 谷氨酸受体 γ-氨基丁酸受体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抗癫痫作用
下载PDF
PI_3K/Akt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舒怡 张洪 章军建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8期2732-2735,共4页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代谢等多种作用。现就近年来有关PI3K/Akt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客观评价PI3K/Akt信号通路在脑血管疾病、神经变性疾病、脱髓鞘疾病、运动...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代谢等多种作用。现就近年来有关PI3K/Akt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客观评价PI3K/Akt信号通路在脑血管疾病、神经变性疾病、脱髓鞘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癫痫和肌肉疾病的研究状况,为探索神经系统疾病新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诊断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神经系统疾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丘脑网状核谷氨酸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锦华 张晓琴 章军建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25-127,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 (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抗癫痫的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戊四氮 (PTZ)致癫痫大鼠和 VNS抗癫痫大鼠丘脑网状核谷氨酸受体 (NMDAR1 ) m RNA的变化。结果 丘脑网状核 NMDAR1 m RNA表达 ,...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 (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抗癫痫的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戊四氮 (PTZ)致癫痫大鼠和 VNS抗癫痫大鼠丘脑网状核谷氨酸受体 (NMDAR1 ) m RNA的变化。结果 丘脑网状核 NMDAR1 m RNA表达 ,PTZ致癫痫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VNS抗癫痫组明显低于 PTZ致癫痫组 ,VNS抗癫痫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 )丘脑网状核在 PTZ致癫痫和 VNS抗癫痫中均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2 ) VNS可能通过抑制丘脑网状核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 NMDAR的活性与表达 ,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从而提高癫痫发作的阈值 ,抑制癫痫的形成及发展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四氮 癫痫 谷氨酸受体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VNS 动物实验 迷走神经刺激
下载PDF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远兵 黄朝云 刘葵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 考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AFW-US)、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2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男女被试在主观幸福感的某些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人际交... 目的 考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AFW-US)、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2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男女被试在主观幸福感的某些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人际交往因子得分[(3.72±0.62)分]低于女大学生[(3.72±0.62)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男生自我意识及学习因子得分[分别为(3.64±0.44)分,(3.56±0.66)分]高于女生[分别为(3.51±0.43)分,(3.42±0.52)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城市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因子和爱情满意度因子得分[分别为(3.69±0.63)分,(3.60±0.49)分]高于农村大学生[分别为(3.55±0.49)分,(3.42±0.53)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某些维度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下载PDF
抗生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怀钧 梅斌 李华钢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 :探讨抗生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药物分类与选择、联合用药问题、血脑屏障因素、鞘内给药途径、适应证等分别阐述。结果 :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关键词 抗生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合理用药 血脑屏障 鞘内给药
下载PDF
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神经元损伤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胜 陈婧 +1 位作者 汪宏良 肖劲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02-703,705,共3页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患者神经元损伤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以30例SE患者(SE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在癫痫发作6h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及丙二醛(MDA)水平;以30例...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患者神经元损伤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以30例SE患者(SE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在癫痫发作6h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及丙二醛(MDA)水平;以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SE组血清NSE水平(26.98±4.16ng/mL)高于对照组(16.34±3.11ng/mL),T-SOD(77.22±18.42U/mL)低于对照组(104.53±15.99U/mL),8-OHdG(527.36±63.94pg/mL)高于对照组(334.09±57.51pg/mL),MDA(10.58±1.39nmol/mL)高于对照组(5.33±1.76nmol/mL)(P<0.001)。SE组血清NSE水平与T-SOD呈负相关(r=-0.85,P<0.001),与8-OHdG、MD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和0.86(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SOD、8-OHdG、MDA对NSE有显著影响,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474、0.055、2.870(P<0.01)。结论 SE患者体内存在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也是造成SE神经元损伤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8-羟基脱氧鸟苷酸 丙二醛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及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萍 章军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94-396,共3页
关键词 NGF 保护作用 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诱导 c—jun基因 IL-1 存在 有限 成功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鼠旋转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梅斌 戴冀斌 +1 位作者 章军建 李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16-218,231,共4页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定向移植后对帕金森病 (Parkinsondisease,PD)鼠的旋转行为的影响。方法 :建立PD模型大鼠以及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 ,然后将神经干细胞悬液立体定向移植到PD模型鼠黑质纹状体区 ,测定PD模型鼠旋转行为的变化 ,并与对...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定向移植后对帕金森病 (Parkinsondisease,PD)鼠的旋转行为的影响。方法 :建立PD模型大鼠以及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 ,然后将神经干细胞悬液立体定向移植到PD模型鼠黑质纹状体区 ,测定PD模型鼠旋转行为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相比。结果 :神经干细胞移植后PD模型鼠旋转行为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能减轻 6 羟基多巴胺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移植 帕金森病 鼠旋转行为 影响 体外培养 神经干细胞
下载PDF
生物肌电反馈结合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Ⅱ~Ⅲ级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善玲 高永哲 蔡琪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肌电反馈结合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Ⅱ-Ⅲ级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Ⅱ-Ⅲ级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Ⅱ级、Ⅲ级各30例)和对照组(Ⅱ级、Ⅲ级各30例)各60例。对... 目的:探讨生物肌电反馈结合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Ⅱ-Ⅲ级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Ⅱ-Ⅲ级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Ⅱ级、Ⅲ级各30例)和对照组(Ⅱ级、Ⅲ级各30例)各60例。对照组予电针穴位刺激疗法治疗,观察组予生物肌电反馈结合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完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面神经功能(HB)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2组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肌电反馈结合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高,缩短病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肌电反馈 药物 功能训练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硕士研究生临床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洪 章军建 +2 位作者 张晓琴 刘煜敏 熊荣红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4期686-688,共3页
针对目前多数入学研究生有理论知识,但临床实践不足的状况,我院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对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神经病学课程采取案例教学法。经过两年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说明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方法。本... 针对目前多数入学研究生有理论知识,但临床实践不足的状况,我院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对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神经病学课程采取案例教学法。经过两年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说明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方法。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硕士研究生临床神经病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现实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临床神经病学 硕士研究生 教学改革
下载PDF
TNF-α对PTZ点燃大鼠海马Glu能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成祥林 张晓琴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16-18,4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在癫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TNF-α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海马Glu能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大鼠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改变;戊四氮致癫痫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干扰组...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在癫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TNF-α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海马Glu能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大鼠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改变;戊四氮致癫痫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干扰组明显高于戊四氮致癫痫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GABA能神经元的改变;戊四氮致癫痫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NF-α干扰组明显低于戊四氮致癫痫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TNF-α可以通过增强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活性和降低GABA能神经元的活性而促进癫痫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PTZ 大鼠 海马 Glu能神经元 GABA能神经元 戊四氮 谷氨酸 作用机制 癫痫
下载PDF
神经病学临床实习三级教师指导制度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劲松 章军建 《山西医学教育》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神经病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学科,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难度较大;为了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处理医患关系能力,我们结合神经病学的特点,首创并试行了由临床住院医师组成的代教老师、住院总医师及主治医师纽成的加... 神经病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学科,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难度较大;为了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处理医患关系能力,我们结合神经病学的特点,首创并试行了由临床住院医师组成的代教老师、住院总医师及主治医师纽成的加强指导组、副教授以上的专家指导组等三级教师指导制度,贯穿实习全过程,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全方位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初步探索了它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临床实习 三级教师指导制度 代教老师 住院总医师 主治医师 实施方法
下载PDF
当归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煜敏 章军建 +3 位作者 姜健 黄朝云 任善玲 高永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 研究当归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脑梗塞患者1 404例,分别用当归(当归组,692例)、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组,322例)、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组,390例)治疗,以入院前后CT扫描梗塞灶体积,治疗后第1、3、7、15、25天临床... 目的 研究当归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脑梗塞患者1 404例,分别用当归(当归组,692例)、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组,322例)、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组,390例)治疗,以入院前后CT扫描梗塞灶体积,治疗后第1、3、7、15、25天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停药后2周末临床疗效评定,Barthel指数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3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7%、59.3%、63.6%,当归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当归组优于丹参组及低右组(25天时P<0.01),梗塞灶体积缩小幅度当归组大于低右组(P<0.01)。结论 当归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具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注射液 急性脑梗塞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缺损 Barthel指数评分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及脑血管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高永哲 章军建 +3 位作者 吴光耀 刘晖 张洪 熊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相对正常老年人局部脑血流量(rCBF)以及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变化特征及规律。方法应用动脉自旋标记核磁共振技术(ASL)首先定量测定静息状态下两组病例rCBF,然后分别吸入5%的CO2各1min,再次测定rCBF,并计算...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相对正常老年人局部脑血流量(rCBF)以及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变化特征及规律。方法应用动脉自旋标记核磁共振技术(ASL)首先定量测定静息状态下两组病例rCBF,然后分别吸入5%的CO2各1min,再次测定rCBF,并计算其增加率以代表CVR。结果相比对照组,AD组在双侧额叶、颞叶、顶叶的皮质及皮质下均有显著性的rCBF降低,但仅在双侧额叶皮质有显著性的CVR下降。结论广泛的皮质及皮质下rCBF降低以及双侧额叶皮质CVR的下降可能是AD的一个重要临床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局部脑血流量 脑血管反应性 动脉自旋标记核磁共振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涛 章军建 +1 位作者 余芬 詹雪春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225-228,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脑缺血所致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治疗组术后给予EPO1000U/kg,持续5d。术后第8周时3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后断头取脑做组...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脑缺血所致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治疗组术后给予EPO1000U/kg,持续5d。术后第8周时3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后断头取脑做组织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缺血组水迷宫表现同假手术组和EPO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EPO能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5)。EPO组神经细胞病理改变较轻,海马细胞凋亡率较低(P<0.01)。结论:EPO可能通过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害以及抗凋亡作用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慢性脑缺血 空间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 神经保护
下载PDF
ABCD^3评分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被引量:31
20
作者 舒敏 章军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评价AB-CD3评分系统临床判断患者TIA后早期高危发生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统计126例TIA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和7d内脑梗死...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评价AB-CD3评分系统临床判断患者TIA后早期高危发生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统计126例TIA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和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ABCD3评分。结果 TIA发生后7d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0.3%。糖尿病(OR4.28,95%CI1.48~12.30,P=0.023)、7d内TIA发作超过2次(OR6.29,95%CI 2.31~17.12,P<0.001)、同侧颈动脉狭窄≥50%(OR6.48,95%CI2.25~19.49,P<0.001)、症状持续超过60min(OR4.58,95%CI1.62~12.94,P=0.015)是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ABCD3评分为0~3分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3%;ABCD3评分为4~5分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7.4%;ABCD3评分为6~7分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5.6%;ABCD3评分为8~9分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1.7%,趋势性检验P<0.001。结论 ABCD3评分对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TIA患者ABCD3评分值越高,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概率相对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评分 预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