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关怀在肿瘤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玲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18期125-125,139,共2页
癌症患者常因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文化素养、社会环境、经济情况等不同而对肿瘤的诊治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对于肿瘤患者,虽然亲属的陪伴很重要,但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 癌症患者常因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文化素养、社会环境、经济情况等不同而对肿瘤的诊治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对于肿瘤患者,虽然亲属的陪伴很重要,但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也有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在生理、社会、心理等各方面得到提升.我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将人文关怀及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从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利用义工资源、创建肿瘤俱乐部、加强医护合作、加强护士人文关怀理念、建立回访制度等方面资源而实践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努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诊和治疗环境,树立患者及家属战胜病魔的信心,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铸就肿瘤人文关怀护理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肿瘤 护理
下载PDF
多肿瘤标志物C12检测系统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雪琴 陈创 +2 位作者 候晋轩 杨国梁 李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4-188,共5页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s,TM)诊断芯片C12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总结156例胃癌初治患者12项TM的检测结果,寻找出与胃癌相关性最强的TM,计算各种TM组合方式对提高诊断率的作用。结果:C12诊断系统对本组胃癌患者的总体...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s,TM)诊断芯片C12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总结156例胃癌初治患者12项TM的检测结果,寻找出与胃癌相关性最强的TM,计算各种TM组合方式对提高诊断率的作用。结果:C12诊断系统对本组胃癌患者的总体诊断率是35.90%,Ⅰ、Ⅱ、Ⅲ、Ⅳ期患者的诊断率分别是15.00%、25.00%、36.00%和47.72%,TM诊断率在各临床分期中的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0.05);单项TM诊断率最高者为CA19-9,诊断率为20.51%;诊断率最高的5种TM组合中,3种、4种、5种TM联合检测诊断率最高组合与CA19-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种、3种、4种、5种TM联合检测诊断率最高的组合与12项联合检测之间的整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3,P>0.05)。结论:C12系统对诊断晚期胃癌有一定价值,但用于早期胃癌的灵敏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标志物 临床分期 早期诊断 蛋白芯片
下载PDF
量子点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良冬 李雁 +1 位作者 袁宏银 庞代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1-656,共6页
量子点是指半径小于或接近于激子玻尔半径的半导体纳米晶粒。量子点发射荧光的可调节性强,通过改变粒子半径的大小可获得从紫外到近红外范围内任意点的光谱,且Stokes位移大。其荧光强度高而稳定,单一量子点表现出的荧光亮度和持续时间... 量子点是指半径小于或接近于激子玻尔半径的半导体纳米晶粒。量子点发射荧光的可调节性强,通过改变粒子半径的大小可获得从紫外到近红外范围内任意点的光谱,且Stokes位移大。其荧光强度高而稳定,单一量子点表现出的荧光亮度和持续时间是普通有机荧光染料的10~20倍。被适当外壳包裹修饰的量子点在短时间内,对细胞的生长、发育、信号转导以及迁移等生理活动无影响。随着光学标记技术和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许多传统、常规的生物医学方法在微观上直接、实时研究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临床肿瘤疾病早期诊断上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量子点的发明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将其作为特异性标记物应用于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颈癌、皮肤基底细胞癌、肝癌、黑色素瘤等肿瘤的示踪和靶向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细胞组织等有形载体显示特定的肿瘤标志物或分子相互作用,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开发这种高灵敏标记技术用于血清或其他体液成分中肿瘤分子的标记与成像,提高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肿瘤 分子靶向研究 肿瘤示踪
下载PDF
洛铂联合多西他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武海涛 杨肖军 +4 位作者 孙建华 黄超群 姬忠贺 龚俊 李雁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7,共8页
目的分析洛铂联合多西他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腹膜癌(peritoneal carcinoma,PC)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PC患者行CRS+HI... 目的分析洛铂联合多西他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腹膜癌(peritoneal carcinoma,PC)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PC患者行CRS+HIPEC治疗,药物为洛铂50 mg/m2、多西他赛60 mg/m2,加入12 000 ml 0.9%氯化钠溶液加热至(43±0.5)℃持续灌注60 min。记录术后6天体温和心率变化、围手术期不良事件、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生存结果。结果 90例PC患者行95次CRS+HIPEC,手术时间180~450 min(中位数485 min);术后6天最高体温、心率分别为36.4℃~38.6℃(中位数37.5℃)、76~124 bpm(中位数100 bpm),严重不良事件16例,包括围手术期死亡2例。中位生存期20.8月(95%CI:13.1~25.8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45.6%、43.3%。结论洛铂联合多西他赛进行CRS+HIPEC治疗PC安全性可接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铂 多西他赛 腹膜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和改进策略: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英文) 被引量:33
5
作者 陈创 陈利琴 +1 位作者 杨国梁 李雁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21-1226,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肿瘤血清学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肿瘤标志物的阳性诊断率较低。本研究旨在分析肿瘤蛋白芯片C12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总结130例CRC初治患者12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 背景与目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肿瘤血清学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肿瘤标志物的阳性诊断率较低。本研究旨在分析肿瘤蛋白芯片C12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总结130例CRC初治患者12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找出与CRC相关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计算各标志物组检测对提高诊断率的作用。结果:C12对本组CRC患者的总体诊断率是42.3%,对Ⅰ、Ⅱ、Ⅲ、Ⅳ期患者的诊断率分别是13.6%、39.5%、38.2%和68.8%;对Ⅳ期患者的诊断率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01);癌胚抗原(carcioembryonic antigen,CEA)的阳性率最高,达35.4%,与之相比,阳性率最高的5种标志物的任何组合方式(2、3、4、5种标志物的组合)均不能提高诊断率,但四项指标联合检测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肿瘤抗原(cancer antigen,CA)125+CA242或CEA+CA19-9+CA125+f-PSA足以替代12项指标联合检测。结论:C12对诊断中晚期CRC有一定价值,但对早期CRC的灵敏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标志物 临床分期 早期诊断 蛋白芯片
下载PDF
洛铂联合多西他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同时性胃癌腹膜癌 被引量:11
6
作者 武海涛 姬忠贺 +2 位作者 张倩 彭开文 李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6-151,共6页
目的:分析洛铂联合多西他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同时性胃癌腹膜癌(peritoneal carcinoma,P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胃癌P... 目的:分析洛铂联合多西他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同时性胃癌腹膜癌(peritoneal carcinoma,P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胃癌PC患者接受52次CRS+HIPEC治疗,药物为洛铂100 mg、多西他赛120 mg,加入12 000 mL生理盐水加热至(43±0.5)℃持续灌注60 min。主要终点指标为总生存期,次要终点评价指标为围手术期安全性。结果:患者中位随访期22.5个月,中位生存期14.3个月(95%CI:7.6-21.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8%、40%、32%。无围手术期死亡,12例(23.1%)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多因素分析显示,完全细胞减灭、术前肿瘤标记物水平正常、术后化疗≥6个周期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同时性胃癌PC患者,洛铂联合多西他赛行CRS+HIPEC可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铂 多西他赛 胃癌 腹膜癌 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术
下载PDF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骶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国斌 刘骏方 +4 位作者 熊斌 龙清云 胡金香 鲁植艳 梅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骶骨肿瘤患者(巨细胞瘤4例和脊索瘤2例)术前经股动脉途径置入球囊导管于腹主动脉远端肾动脉开口以下,术中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血流下切除肿瘤,每次阻断45min...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骶骨肿瘤患者(巨细胞瘤4例和脊索瘤2例)术前经股动脉途径置入球囊导管于腹主动脉远端肾动脉开口以下,术中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血流下切除肿瘤,每次阻断45min,需重复阻断时间隔10min;记录术中出血量,观察手术效果。结果6例均成功置入球囊,操作时间30~60min,术中累计阻断血流时间40~130min,术中出血800~2000ml(平均1350ml)。肿瘤均顺利切除,未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球囊导管置入术安全简单,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切除骶骨肿瘤,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 阻断 肿瘤 失血 手术 介入性
下载PDF
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表面肿瘤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06
8
作者 李雁 周云峰 +15 位作者 梁寒 王华庆 郝继辉 朱正纲 万德森 钦伦秀 崔书中 季加孚 徐惠绵 魏少忠 许洪斌 锁涛 杨树军 谢丛华 杨肖军 杨国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8-206,共9页
1概述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原发性腹膜癌等腹盆腔恶性肿瘤局域性进展易形成腹膜表面肿瘤(peritoneal surface malig-nancies),通常称为腹膜癌病(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简称腹膜癌),... 1概述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原发性腹膜癌等腹盆腔恶性肿瘤局域性进展易形成腹膜表面肿瘤(peritoneal surface malig-nancies),通常称为腹膜癌病(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简称腹膜癌),目前临床上将其定义为广泛转移,常采取姑息治疗,预后差,中位生存期约6个月[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腹膜肿瘤 共识
下载PDF
肿瘤细胞减灭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被引量:12
9
作者 彭开文 张倩 +1 位作者 刘九洋 李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84-389,共6页
目的:评估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的腹膜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风险,研究术后早期主/被动活动联合间歇... 目的:评估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的腹膜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风险,研究术后早期主/被动活动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按摩对VTE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胃肠道及妇科肿瘤等来源的腹膜癌患者行CRS+HIPEC治疗,使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价VTE风险,所有患者采取早期肢体主/被动活动及间歇充气加压按摩治疗,记录分析VTE相关事件。结果:患者中位Carprini评分为12(10~16)分,均为VTE极高危组,在3个月的随访中仅1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经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腹膜癌患者VTE风险极高,术后早期足背曲/跖曲及扩胸等主/被动运动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按摩,可有效预防V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物理预防 腹膜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下载PDF
希罗达术前化疗对胃肠道肿瘤组织TP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平 余细球 +2 位作者 刘锦涛 陈彩霞 刘诗权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希罗达治疗的适宜时间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05例,根据术前口服希罗达治疗至手术时间的不同分组。A组(0d,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手术且术前未进行任何治疗的胃癌、大肠癌患者;B组(3d组);C组(1周组);D组(2周组... 目的:探讨术前希罗达治疗的适宜时间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05例,根据术前口服希罗达治疗至手术时间的不同分组。A组(0d,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手术且术前未进行任何治疗的胃癌、大肠癌患者;B组(3d组);C组(1周组);D组(2周组);E组(2月组)。术后标本进行TP、CD34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测其胸苷磷酸化酶(TP)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术前口服希罗达治疗各组TP表达阳性率和MVD均较对照组降低,TP表达阳性率和MVD在D组降低最显著,分别为40.9%和(25.6±5.7),而在A、B、C、E组分别为80%,(50.5±4.0);71.4%,(45.3±5.1);60.9%,(35.0±3.0);42.9%,(23.1±6.6),AB组间及D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希罗达术前化疗能使TP活性降低,随着服药时间延长,肿瘤组织中TP表达呈进行性减少,2周达到最低水平,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也发挥至最大,服药适宜时间为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药物疗法 胸苷磷酸化酶 微血管密度 希罗达/治疗应用
下载PDF
阿达玛变换光谱显微成像分析乳腺癌组织肿瘤标志物的分布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昊 陈创 +4 位作者 刘春梅 彭俊 李雁 张志凌 唐宏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16-3219,共4页
自行研制的多功能阿达玛变换光谱成像显微系统具有获取微小组织样品的高分辨荧光光谱和荧光图像的能力。由于量子点具有激发区域宽、可以一元激发多元发射、荧光峰形狭窄、亮度高、抗光漂白能力强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荧光标记物应用于... 自行研制的多功能阿达玛变换光谱成像显微系统具有获取微小组织样品的高分辨荧光光谱和荧光图像的能力。由于量子点具有激发区域宽、可以一元激发多元发射、荧光峰形狭窄、亮度高、抗光漂白能力强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荧光标记物应用于光谱显微成像分析领域。采用荧光发射波长为610nm的量子点荧光探针分别免疫标记乳腺癌标志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雌激素受体(ER),通过激光诱导荧光法和荧光原位光谱成像法分析癌组织中HER2和ER的光谱特征和定量信息,采用阿达玛变换光谱显微成像系统对阳性乳腺癌组织与阴性正常乳腺组织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该仪器可有效用于肿瘤标志物在癌组织内的定量研究,是定量检测乳腺癌HER2和ER分布的新技术。该技术建立的针对肿瘤标志物的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优于常规的定性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玛变换 光谱成像 量子点 乳腺癌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创 陈利琴 +1 位作者 杨国梁 李雁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分析肿瘤蛋白芯片C12在结直肠癌(CR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总结130例CRC初治病人12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找出与CRC相关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计算各标志物组合方式对提高诊断率的贡献。结果:C12对本组CRC病人的总体诊断率是42.... 目的:分析肿瘤蛋白芯片C12在结直肠癌(CR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总结130例CRC初治病人12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找出与CRC相关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计算各标志物组合方式对提高诊断率的贡献。结果:C12对本组CRC病人的总体诊断率是42.31%,Ⅰ、Ⅱ、Ⅲ、Ⅳ期病人的诊断率分别是13.64%,39.47%,38.24%和68.75%,除Ⅰ期与Ⅳ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外(P<0.001),其它各期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EA的阳性率最高,达35.38%,与之相比,阳性率最高的5种标志物的任何组合方式(2,3,4,5种标志物组合)均不能提高诊断率,但4项指标联合检测CEA+Fr-PSA+CA125+CA242或CEA+CA199+CA125+Fr-PSA足以替代12项指标联合检测。结论:C12对诊断中晚期CRC有一定价值,但对早期CRC的灵敏度不高。发现新的肿瘤标志物、提高检测灵敏度、改进检测甄别方法,是提高CRC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价值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临床分期 早期诊断 蛋白芯片
下载PDF
量子点在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创 陈良冬 +1 位作者 张志凌 李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13-818,共6页
肿瘤标志物在癌症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肿瘤标志物因对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低而难以广泛应用。新型纳米荧光量子点具有优良光物理特性,与肿瘤标志物相结合,将在肿瘤发病机制研究、早期诊断、靶向治疗、预后复发监测方面发挥重要... 肿瘤标志物在癌症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肿瘤标志物因对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低而难以广泛应用。新型纳米荧光量子点具有优良光物理特性,与肿瘤标志物相结合,将在肿瘤发病机制研究、早期诊断、靶向治疗、预后复发监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量子点在肿瘤研究中主要是通过细胞组织等有形载体来实现对特定肿瘤标志物分子的检测,而最有可能首先用于临床的方向之一就是开发这种高灵敏标记技术,用于血清或其他体液成分中肿瘤标志物的识别与成像,这方面已取得了进展。如何完全通过无形载体来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开发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更快捷的肿瘤血清学诊断技术,是量子点探针技术临床应用的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肿瘤标志物 生物探针 生物医学应用 癌症
下载PDF
基于量子点标记探针技术的肿瘤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敏 彭春伟 +2 位作者 陈创 庞代文 李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1,共5页
恶性肿瘤在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是个体化治疗的依据。发展同时显示肿瘤原位多分子指标的技术对研究肿瘤生物学行为至关重要。量子点标记探针技术因其具有独特的光学和化学特性,在肿瘤诊断、监测、治疗、发病机制、分子分型及异质... 恶性肿瘤在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是个体化治疗的依据。发展同时显示肿瘤原位多分子指标的技术对研究肿瘤生物学行为至关重要。量子点标记探针技术因其具有独特的光学和化学特性,在肿瘤诊断、监测、治疗、发病机制、分子分型及异质性研究中均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总结该技术在肿瘤分子分型方面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肿瘤 分子分型 多色成像
下载PDF
Fas/FasL系统在肿瘤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孙建华 李雁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0期3694-3696,共3页
Fas作为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在细胞凋亡及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Fas系统是目前研究最清楚的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系统,主要由Fas及其相应配体(Fas L)组成。细胞在接收到凋亡信号后,主要经外源性(死亡受体途径... Fas作为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在细胞凋亡及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Fas系统是目前研究最清楚的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系统,主要由Fas及其相应配体(Fas L)组成。细胞在接收到凋亡信号后,主要经外源性(死亡受体途径)和内源性(线粒体途径)两条途径引发细胞凋亡。此外,Fas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该文概述了Fas和Fas L的分子特征及在肿瘤细胞凋亡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FAS FASL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端粒酶抑制剂与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成才 林从尧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端粒酶抑制剂 肿瘤 治疗 硫代反义核苷酸 核苷类似物 细胞分化诱导剂
下载PDF
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防治肿瘤化疗引起药物性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小鹏 张春晓 +1 位作者 苏飞 宋海滨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对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肝功能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10例恶性肿瘤术后需行系统化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治疗,对照组化疗期间不使用护肝治疗。...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对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肝功能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10例恶性肿瘤术后需行系统化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治疗,对照组化疗期间不使用护肝治疗。观察化疗后肝损伤的发生率,化疗前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以及化疗后肝损伤程度。结果试验组中化疗药物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8%vs 61.8%,P<0.001)。试验组化疗结束后AST、ALT和TBil的平均数值[(40.5±26.1)U/L,(45.7±25.4)U/L,(14.7±11.2)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化疗后的平均数值[(92.3±48.2)U/L,(94.2±37.4)U/L,(44.1±26.5)μmol/L)],两组中的3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10、0.047)。试验组药物性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可以降低患者因化疗导致的肝功能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鸟氨酸 肿瘤化疗 药物性肝功能损伤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肿瘤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8
18
作者 罗金凤 熊斌 《护理学报》 2008年第2期20-22,共3页
目的了解湖北、河南两省肿瘤科护士现状及护理人员对肿瘤专科护士培养的意见,探索我国肿瘤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湖北、河南两省大、中城市4所三甲医院和3所肿瘤专科医院的151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 目的了解湖北、河南两省肿瘤科护士现状及护理人员对肿瘤专科护士培养的意见,探索我国肿瘤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湖北、河南两省大、中城市4所三甲医院和3所肿瘤专科医院的151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被调查者职称、学历、工作时间、可以接受的肿瘤专科护士培养方式等方面。结果肿瘤科护士中,中级职称占44.7%,专科学历占58.3%;55.6%的人认为专科护士培训时间应定为周末,61.6%的人认为肿瘤专科护士应进一步细化专业并定专科培训,53.0%的人认为理论与实习课时比应小于11∶。结论结合湖北、河南两省肿瘤科护士现状及其对肿瘤专科护士培养的意见,建议尽快解决护士人员配备不足现状,且肿瘤专科护士培养对象应以专科学历、中级职称、肿瘤专科护理时间4~6年为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专科 护士 专科护士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和改进策略(附100例报告)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创 杨国梁 +1 位作者 李雁 陈利琴 《医学新知》 CAS 2007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诊断芯片C12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00例胃癌初治病人应用C12系统的检测结果,寻找与胃癌相关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计算不同标志物组合方式对提高诊断率的贡献。结果C12诊断系统对本组胃癌病人的总体诊断率为37%...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诊断芯片C12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00例胃癌初治病人应用C12系统的检测结果,寻找与胃癌相关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计算不同标志物组合方式对提高诊断率的贡献。结果C12诊断系统对本组胃癌病人的总体诊断率为37%;对I、II、III、IV期的诊断率分别是7.8%、29.4%、35.5%和50.0%,其中对I期和IV期的诊断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01)。CA19-9的阳性率最高(23%);阳性率较高的前5种标志物的任何组合方式(2种、3种、4种、5种标志物组合)均不能提高诊断率。结论C12系统对诊断晚期胃癌有一定价值,但用于早期胃癌的灵敏度不高。发现新的肿瘤标志物、提高检测灵敏度、改进检测甄别方法,是提高胃癌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价值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标志物 临床分期 早期诊断 蛋白芯片
下载PDF
胃癌、结直肠癌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雪琴 李雁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745-747,共3页
本文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对胃癌、结直肠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胃肿瘤 直肠肿瘤 血清肿瘤标志物 蛋白标志物 基因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