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状况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学益 孟庆瑞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37-40,共4页
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状况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简略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基本情况和较为成功的经验 ,重点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形成过程及相伴的思想发展轨迹 ;二是普通高校国防... 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状况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简略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基本情况和较为成功的经验 ,重点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形成过程及相伴的思想发展轨迹 ;二是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必须直面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 ;三是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改革必须注意新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教育 国防观念 大学生 价值取向 改革 高校
下载PDF
浅析军事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2
作者 周学益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关于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的规定(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国防法》又加以重申)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从1985年起,全国普通高校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为使此项工作规范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关于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的规定(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国防法》又加以重申)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从1985年起,全国普通高校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为使此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课教学 普通高校 军事训练 综合素质 教师 大学生 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理论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防观念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育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蔺玄晋 尹建平 吴忠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0-63,共4页
构建高校国防教育通识课程育人体系,是适应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提升学生国防素养的必然要求。中北大学通过发挥“大平台”优势,建设“大师资”队伍,着眼“大情怀”浸润、“大视野”拓展、“大课堂”实践,从国防军工文化课、国... 构建高校国防教育通识课程育人体系,是适应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提升学生国防素养的必然要求。中北大学通过发挥“大平台”优势,建设“大师资”队伍,着眼“大情怀”浸润、“大视野”拓展、“大课堂”实践,从国防军工文化课、国防军事理论课、国防军事训练课、国防创新实践课四个维度建成由二十多门课程组成的国防教育课程群;通过构建由“两院院士、型号专家、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育人体系、以“民族精神、英雄精神、军工精神、时代精神”构成的思政元素育人体系、以“院士专家访谈、历史情境再现、战例案例剖析、虚拟仿真实验”构成的教学方法育人体系、以“军工遗址参观、装备操作实践、企业生产体验、国防竞赛实践”构成的教学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五位一体”的国防教育通识课育人体系,切实发挥出国防教育课程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国防素养 国防教育课程群 育人体系
下载PDF
国外社区国防教育扫描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忠国 贺南 《国防》 2007年第5期29-31,共3页
社区国防教育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项经常性的社会实践和系统工程。西方国家对社区国防教育的研究早于我国。他们较早地将国防教育纳入社区教育的范畴,充分利用社区各种资源,对全体国民进行国防教育。由于参与人员广泛... 社区国防教育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项经常性的社会实践和系统工程。西方国家对社区国防教育的研究早于我国。他们较早地将国防教育纳入社区教育的范畴,充分利用社区各种资源,对全体国民进行国防教育。由于参与人员广泛,教育途径多样,内容知识丰富,因此,教育效果明显。目前,在世界各国中社区国防教育开展得比较有特色的国家是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瑞士以及印度等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教育 社区居民 以色列 俄罗斯 民众 军事爱国主义教育 国防建设 预备役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组织
下载PDF
从中美两国战略文化的差异看国家安全观的不同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学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3-845,共3页
中美两国历史传统、发展沿革、文化传统、地理与战略环境及民族性格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可以从战略理念、战略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手段等层次上得到鲜明的反映,并导致两国国家安全观的截然不同。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战略文化 国家安全观
下载PDF
外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特点概览 被引量:5
6
作者 龚泗淇 胡允达 李张兵 《当代经济》 2006年第03X期32-33,共2页
鉴于高校国防教育对于国民国防安全意识和国防后备军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概述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以色列、越南和朝鲜等国的各具特色学校国防教育,以期能够对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起到借鉴启示作用。
关键词 国防教育 国外高校
下载PDF
结合新形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学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0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谈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允达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58-60,共3页
对当代大学进行军训 ,不只是进行简单的基础军事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全面锻炼 ,达到提高其综合素质之目的。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军训的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军训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坚持统筹兼顾 做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
9
作者 周学益 吴忠国 《国防》 2009年第8期58-59,共2页
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作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共同需要,由于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效益并不仅限于国防建设领域,而是与其他教育内容和教育效益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因此。
关键词 高校国防教育 当代大学生 高等学校 统筹兼顾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内容 国防建设 教育效益 专业教育 协调发展
下载PDF
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国防生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10
作者 吴忠国 《长江论坛》 2010年第6期68-71,共4页
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国防生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到国防生培养的多个主体,关系到教学、军政训练和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要实现预期管理目标,必须构建以部队建设需要为核心的培养质量链,形成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一是内... 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国防生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到国防生培养的多个主体,关系到教学、军政训练和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要实现预期管理目标,必须构建以部队建设需要为核心的培养质量链,形成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一是内在运行机制,包括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机制;二是运行管理机制,包括国防生教育管理和选拔淘汰考评机制;三是运行保障机制,包括领导决策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和组织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生培养 质量管理体系 运行机制
下载PDF
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的内在逻辑及平衡共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8-10,共3页
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基质的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在内涵上辩证统一。文章试图解析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的内在逻辑,并就如何实现二者的平衡共进提出策略。
关键词 民族自信意识 忧患意识 内在逻辑
下载PDF
论国防生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12
作者 赵光波 吴忠国 荣利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51,共3页
国防生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国防生培养质量的方针目标,保证各项质量管理活动有效开展的指挥、组织和控制的管理体系。本文基于对国防生培养管理体系基本要素的分析,构建由高层管理过程、培养实现过程、资源管理过程和监测与测量过程... 国防生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国防生培养质量的方针目标,保证各项质量管理活动有效开展的指挥、组织和控制的管理体系。本文基于对国防生培养管理体系基本要素的分析,构建由高层管理过程、培养实现过程、资源管理过程和监测与测量过程组成的国防生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系统,即决策指挥系统、运行与管理系统、评估与反馈系统和信息管理与质量监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生培 质量 质量管理体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国防教育
13
作者 陆保生 《长江论坛》 2002年第2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国防教育 中国 国防观念 国家安全 军事理论
下载PDF
罗默剥削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
14
作者 伏睿 陆保生 《经济论坛》 2016年第6期147-149,共3页
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影响日益加深。作为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支流之一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一些核心概念提出质疑,强调用新的理论框架去构建一般剥削理论,以... 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影响日益加深。作为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支流之一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一些核心概念提出质疑,强调用新的理论框架去构建一般剥削理论,以实现对剥削进行现代分析,这种研究取向引发了有关马克思剥削理论的争论。这种新研究框架弱化了而不是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批判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剥削理论 劳动价值论
下载PDF
从汶川抗震救灾看我国国防动员能力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学益 李建新 《军事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10,共3页
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斗争,对我国国防动员能力是一次检验。抗震救灾的实践表明:国防动员建设平时准备与战时需要必须紧密联系,动员建设与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必须协调融合,信息化条件下"快速动员"将成为衡量当前与未来国防动员质... 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斗争,对我国国防动员能力是一次检验。抗震救灾的实践表明:国防动员建设平时准备与战时需要必须紧密联系,动员建设与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必须协调融合,信息化条件下"快速动员"将成为衡量当前与未来国防动员质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协同动员"将成为未来国防动员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救灾 国防动员 能力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科技由盛转衰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学益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8-80,共3页
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进行了回顾 ,以示其辉煌 ,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 。
关键词 中国 古代科技 衰落原因分析 科技发展对策
原文传递
浅谈预备役部队建设改革
17
作者 吴忠国 《中国民兵》 2004年第11期42-43,共2页
针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特别是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我国预备役建设应该与时俱进地作出相应的改革,可以以高等学校为基础,建立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的高技术预备役部队,增强战时补充部队作战和科技支前的能力。笔者认为,当前预备役... 针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特别是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我国预备役建设应该与时俱进地作出相应的改革,可以以高等学校为基础,建立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的高技术预备役部队,增强战时补充部队作战和科技支前的能力。笔者认为,当前预备役改革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建设 与时俱进 改革 中国 补充 基础 能力 应该 高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