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实际发展电化学科学─—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工作简介
1
作者 查全性 陆君涛 《电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结合实际发展电化学科学─—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工作简介查全性,陆君涛(武汉大学化学系电化学研究室,武汉430072)在物理化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电化学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电化学所研究的体系(溶液、电极/溶液界... 结合实际发展电化学科学─—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工作简介查全性,陆君涛(武汉大学化学系电化学研究室,武汉430072)在物理化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电化学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电化学所研究的体系(溶液、电极/溶液界面等)具有广泛的基础意义外,促使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发展 化学电源 电化学器件
下载PDF
不饱和醇电还原的质谱-电化学循环伏安(MSCV)法研究 Ⅰ.烯丙醇的电还原
2
作者 陈剑 刘佩芳 +1 位作者 王辉 查全性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用MSCV法研究了烯丙醇在多孔Pt电极上0.5mol·dm^(-3)KClO_4中的电还原.烯丙醇电还原时主要涉及二类反应:烯丙基上C—OH断键生成丙烯;丙烯进一步氢化生成丙烷.表征丙烯及丙烷的诸碎片m/z的质谱电流(I_M)-电极电位(φ)扫描曲线详细... 用MSCV法研究了烯丙醇在多孔Pt电极上0.5mol·dm^(-3)KClO_4中的电还原.烯丙醇电还原时主要涉及二类反应:烯丙基上C—OH断键生成丙烯;丙烯进一步氢化生成丙烷.表征丙烯及丙烷的诸碎片m/z的质谱电流(I_M)-电极电位(φ)扫描曲线详细描绘了各分步反应的状况.在一定电位范围,各m/z的IgI_M-φ呈线性;求得各有关m/z的Tafel斜率.根据实验结果对反应机理进得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醇 电还原 MSCV法
下载PDF
不饱和醇电还原的质谱-电化学循环伏安(MSCV)法研究 Ⅱ.炔丙醇的电还原
3
作者 刘佩芳 陈剑 +1 位作者 王辉 查全性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炔丙醇在多孔Pt黑电极上,0.5mol·dm^(-3)HClO_4溶液中电还原的MSCV研究结果表明炔丙醇电还原时既涉及烯丙基上C—OH断键反应亦涉及炔丙基上C—OH断键反应生成烃类.此外有少量炔丙醇直接质子化生成部分饱和的烯丙醇.表征各种反应产... 炔丙醇在多孔Pt黑电极上,0.5mol·dm^(-3)HClO_4溶液中电还原的MSCV研究结果表明炔丙醇电还原时既涉及烯丙基上C—OH断键反应亦涉及炔丙基上C—OH断键反应生成烃类.此外有少量炔丙醇直接质子化生成部分饱和的烯丙醇.表征各种反应产物的m/z的质谱电流-电极电位扫描曲线(I_(M-φ))详细描绘了各分步反应的图象.各m/z的lgI_(M-φ)曲线在一定电位范围内呈线性,并求得它们的Tafel斜率.依据实验结果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V法 不饱和醇 电还原
下载PDF
对再生式光电化学电极的开路电位及其稳定性的探讨
4
作者 董庆华 吴越 查全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2期257-263,共7页
光电化学电极的开路电位及其稳定性与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有关。光电极的开路电位与照射在电极上光的强度呈半对数关系。实验表明:对n-型半导体电极,随着溶液中氧化态浓度的增加光电位向正方向移动,而改变溶液中还原态的浓度对光电位影响... 光电化学电极的开路电位及其稳定性与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有关。光电极的开路电位与照射在电极上光的强度呈半对数关系。实验表明:对n-型半导体电极,随着溶液中氧化态浓度的增加光电位向正方向移动,而改变溶液中还原态的浓度对光电位影响不大。本文根据电极过程的基本原理解释了这些事实。在某些电解质溶液中还观察到光电极光生电位的滞后现象,文中用费米能级分裂的概念对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电极 半导体电极 开路电位 滞后现象 再生式 费米能级 电极过程
下载PDF
非水电解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5
作者 周仲柏 《化学传感器》 CAS 1990年第1期15-20,共6页
气体传感器系指感应气体中的特定组分和浓度,并将由此引起的物理、化学效应变换成可测信号的传感系统。近年来提出的非水电解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在检测非电化学活性气体组分(如 CH_4、CO_2、NO_x 等)、提高灵敏度和增强多组分气体检测... 气体传感器系指感应气体中的特定组分和浓度,并将由此引起的物理、化学效应变换成可测信号的传感系统。近年来提出的非水电解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在检测非电化学活性气体组分(如 CH_4、CO_2、NO_x 等)、提高灵敏度和增强多组分气体检测功能等方面,与传统的电解质水溶液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比较,显示有特殊的潜在应用前景,是一类新型的气体传感器。本文拟就非水电解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提出、发展及所涉及的问题作一介绍,并结合我们的工作进行必要的讨论。一、气体传感器概况现今使用的气体传感器大致分为三类: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电解质 电化学 气体 传感器
下载PDF
巯基化合物自组装单分子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董献堆 陆君涛 查全性 《电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48-258,共11页
超薄层有机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1]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研究结果和进展正在不断丰富着人类对表面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与其它制备单分子层的技术相比,自组装技术是一种较新的制备方法,在80年代后期,迅速成为有关学... 超薄层有机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1]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研究结果和进展正在不断丰富着人类对表面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与其它制备单分子层的技术相比,自组装技术是一种较新的制备方法,在80年代后期,迅速成为有关学科的研究焦点。采用此技术制备的超薄层体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巯基化合物在金、银、铜、铂表面吸附形成的单层 ̄[2,3],一类是在硅、玻璃、金属氧化物表面通过硅烷化反应形成的单层 ̄[4]。其中,硫醇类分子自组装单层(self-assembledmonolayer,3AM)是被研究得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体系。本文主要综述十年来巯基化合物SAM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化合物 SAM 硫醇
下载PDF
铜电极上Zn-Ni-P合金电沉积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清安 邓伯华 陈永言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3,8,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铜电极上Zn-Ni-P合金电沉积行为。结果表明:在Zn-Ni合金锭液中加入NaH2PO2,Zn-Ni-P电沉积的阴极极化减小,对合金电沉积起活化作用,有利于Zn-Ni-P合金镀层的形成。所获得的Z...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铜电极上Zn-Ni-P合金电沉积行为。结果表明:在Zn-Ni合金锭液中加入NaH2PO2,Zn-Ni-P电沉积的阴极极化减小,对合金电沉积起活化作用,有利于Zn-Ni-P合金镀层的形成。所获得的Zn-Ni-P合金层与Zn层、Zn-Ni合金层相比阳极溶解峰电位正移,使含磷的锌基合金的耐蚀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伏安法 电化学 电镀 镀合金
下载PDF
光亮锌磷合金镀液中添加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清安 成雪梅 +1 位作者 陈永言 高翠琴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4,5,共5页
在推荐的酸性镍磷合金镀液中,用酒石酸、糊精、硼酸作镀层晶粒细化剂,水杨醛、甘氨酸作光亮剂,能获得细致、光亮的镀层。
关键词 电镀液 锌磷合金 光亮剂 助剂
下载PDF
电沉积锌-磷合金阴极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清安 唐桂秋 陈永言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1-4,共4页
用线性电势扫描法和镀层组分的分光光度分析法研究了电沉积Zn-Ni-P合金时的阴极行为及镀层各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Zn-P合金镀液中引入Ni2+之后催化了磷的析出。在实验范围内,其催化作用是随着镀液中N... 用线性电势扫描法和镀层组分的分光光度分析法研究了电沉积Zn-Ni-P合金时的阴极行为及镀层各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Zn-P合金镀液中引入Ni2+之后催化了磷的析出。在实验范围内,其催化作用是随着镀液中Ni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本文还讨论了Ni2+催化磷析出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行为 锌磷合金 电镀
下载PDF
NaH_2PO_2在铜电极上还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清安 邓伯华 陈永言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共2页
在铜电极上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NaH2PO2还原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NaH2PO2能在铜电极还原,其还原峰电流随溶液pH值的降低、NaH2P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电化学 还原 次磷酸钠铜 电极 镀液 镀合金
下载PDF
电镀铜-镍合金时的阴极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清安 袁海涛 +1 位作者 陈永言 左正忠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4-6,共3页
用线性电势扫描法研究了含有Cu^(2+)、Ni^()2+离子+檬酸钠以及Cu^(2+)离子+柠檬酸钠、Ni^(2+)离子+柠檬酸的溶液中,铂电极和铜电极上的阴极行为。结果表明:①在-0.07V(相对S.C.E)左右有铜配离子的还原。此过程受铜配离子的扩散步骤控制... 用线性电势扫描法研究了含有Cu^(2+)、Ni^()2+离子+檬酸钠以及Cu^(2+)离子+柠檬酸钠、Ni^(2+)离子+柠檬酸的溶液中,铂电极和铜电极上的阴极行为。结果表明:①在-0.07V(相对S.C.E)左右有铜配离子的还原。此过程受铜配离子的扩散步骤控制。在-0.30~-0.60V之间是铜-镍合金形成区,在-0.70~0.90V之间是镍配离子的还原区。②向含有Cu^(2+)离子、Ni^(2+)离子的溶液中加入配体柠檬酸钠之后,使阴极极化增大。③在含有Cu^(2+)离子的溶液中加入配体柠檬酸钠之后,可以抑制Cu^(2+)离子在异种金属铂上的欠电势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合金 阴极极化 电镀
下载PDF
微电极在电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清安 刘小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8,3,共5页
介绍了微电极的特性、制作以及在电结晶、镀液整平性、电镀体系的电极过程等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电极 电镀
全文增补中
镀镍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清安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1996年第2期33-35,共3页
引用12篇参考文献综述了镀镍添加剂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高光亮、高整平、快出光的镀镍添加剂。
关键词 镀镍 光亮剂 电镀 助剂
下载PDF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腐蚀防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清安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9-40,58,共3页
简述了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的发展概况,着重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在局部腐蚀、点蚀、钝化膜形成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腐蚀 防腐 显微镜
下载PDF
用微电极技术研究镀镍时的阴极行为
15
作者 黄清安 刘小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14-17,3,共4页
用微电极技术,在镀镍液中用线性电位扫描、电位阶跃等方法,研究了镀镍时的阴极行为。结果表明,在阴极电极电位极化较负时,电沉积镍过程的控制性步骤是镍离子(Ni^(2+))的扩散步骤。
关键词 微电极技术 镀镍 阴极行为 电沉积 镍离子 扩散 负整平效果 电流密度 正整平 整平剂
下载PDF
硼化镍氢电极催化剂研究
16
作者 周运鸿 查全性 +1 位作者 高荣 王丽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1年第3期351-357,共7页
比较了各种后处理方法对湿法制备的硼化镍催化剂的化学、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指出必须将硼化镍的制备过程与电极的制备过程统一起来考虑。在热处理过程中有控制地实现“冒烟”过程,可以得到能适应烧结式防水电极制备工艺的硼化镍。... 比较了各种后处理方法对湿法制备的硼化镍催化剂的化学、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指出必须将硼化镍的制备过程与电极的制备过程统一起来考虑。在热处理过程中有控制地实现“冒烟”过程,可以得到能适应烧结式防水电极制备工艺的硼化镍。制得的电极电化学性能和工作寿命都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化镍 氢电极 电极制备 催化剂研究 后处理方法 热处理过程 湿法制备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光亮镍磷合金镀液中添加剂作用的研究
17
作者 黄清安 张琳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3-17,共5页
研究了镍磷合金镀液中不同添加剂的作用,结果表明,含吡啶衍生物作为添加剂的镀液具有较高的阴极极化度、电流效率、分散能力和镀层光亮度,而且所有这些性能均优于用果糖作添加剂的镀液。
关键词 电镀 镀合金 镀液 光亮镀 助剂
下载PDF
电沉积法制备金属多层膜的述评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清安 王银平 +3 位作者 张葵 王亚敏 陈永言 喻敬贤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8-51,共4页
概述了电沉积制备金属多层膜的发展。金属多层膜微观结构的分析及其形成机制,提出了该课题令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金属多层膜 电沉积 结构 电镀 镀膜
下载PDF
NaH_2PO_2对Zn、Zn-Fe合金电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清安 邓伯华 陈永言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3,共3页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NaH2PO2对Zn、Zn-Fe合金电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NaH2PO2后,Zn、Zn-Fe合金电沉积的阴极极化增大;获得的Zn-P、Zn-Fe-P合金镀层的阳极溶解峰与Zn层相比,其峰...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NaH2PO2对Zn、Zn-Fe合金电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NaH2PO2后,Zn、Zn-Fe合金电沉积的阴极极化增大;获得的Zn-P、Zn-Fe-P合金镀层的阳极溶解峰与Zn层相比,其峰电位正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锌合金 耐腐蚀性 电镀 镀合金
下载PDF
在电沉积锌-铁合金镀液中柠檬酸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清安 陈永言 邓伯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7,共2页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柠檬酸对Zn-Fe合金电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柠檬酸后使Zn-Fe合金电沉积的阴极极化增大。从含有柠檬酸的Zn-Fe合金镀液中获得的Zn-Fe合金镀层的阳极溶解峰与纯Zn镀层、从简单盐中获得的Zn-Fe合金镀层...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柠檬酸对Zn-Fe合金电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柠檬酸后使Zn-Fe合金电沉积的阴极极化增大。从含有柠檬酸的Zn-Fe合金镀液中获得的Zn-Fe合金镀层的阳极溶解峰与纯Zn镀层、从简单盐中获得的Zn-Fe合金镀层相比,其峰电位正移,使Zn-Fe合金的耐蚀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柠檬酸 镀液 电镀 镀合金 锌铁合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