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解剖学双语教学质量和学生对该模式认可程度的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唐燕 宋健 +3 位作者 吴巍 戴冀斌 田宗文 周新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4-486,共3页
当前,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双语教学作为重点高校非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无疑将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与世界接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1].但非英语专业课程双语... 当前,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双语教学作为重点高校非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无疑将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与世界接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1].但非英语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在我国尚处于尝试阶段[2],且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特别是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学时负担相对较重.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课的非母语教学无疑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双语教学是否会影响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是否能真正有效地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外语的水平?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双语教学 教学质量 学生 认可程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母语在局部解剖学双语教学中的地位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巍 宋健 +3 位作者 戴冀斌 唐燕 田宗文 周新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6-488,共3页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培养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和外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教育界面临的挑战.而双语教学则是当前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非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医学名词约有1/3以上来源于解剖学[1],且与解剖学名词...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培养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和外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教育界面临的挑战.而双语教学则是当前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非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医学名词约有1/3以上来源于解剖学[1],且与解剖学名词相关或由其派生的术语几乎占医学专业词汇的七成[2].因此,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对于促进医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搞好双语教学的关键,但母语水平对其影响如何?为此,本文展开了相关调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 局部解剖学 双语教学 医学教育 英语学习
下载PDF
Cyclin G1与p53基因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成国 杨虹 +1 位作者 陕声国 张端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665-2669,共5页
目的探讨Cyclin G1与p53基因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Cyclin G1和p5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结合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Cyclin G1与p53基因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Cyclin G1和p5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结合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表达Cyclin G1和p53的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Cyclin G1和p5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Cyclin G1和p53表达水平高于退化期,差异有显著性(P<0.001),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Cyclin G1和p53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yclin G1和p53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生成在血管瘤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CYCLIN G1 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新冠疫情期间人体结构学线上教学的问卷调查与研究
4
作者 何柳 朱从丽 +1 位作者 胡成俊 郑勇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1期30-31,共2页
新冠疫情期间,解剖教学以线上教学的形式开展。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在此期间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效果。结果显示学生充分感受到线上教学的优势,同时也暴露了诸多不足之处。进一步分析提示只有进一步完善硬件条件丰富网络资源,才能方... 新冠疫情期间,解剖教学以线上教学的形式开展。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在此期间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效果。结果显示学生充分感受到线上教学的优势,同时也暴露了诸多不足之处。进一步分析提示只有进一步完善硬件条件丰富网络资源,才能方便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线上教学 人体结构学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燕君 袁华 +1 位作者 张俐娜 甘胜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9-513,共5页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GLP)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等的影响。方法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多肽25~35片段(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腹腔注射灵芝...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GLP)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等的影响。方法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多肽25~35片段(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腹腔注射灵芝多糖水溶液,1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以及灵芝多糖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灵芝多糖能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低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模型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及降低MDA含量,而且灵芝多糖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化。结论灵芝多糖能提高海马内抗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化。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有增强和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多肽 灵芝多糖 自由基 MORRIS水迷宫 透射电镜 大鼠
原文传递
小鼠胚胎大脑皮质与中脑神经干细胞培养与分化比较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彭超华 戴冀斌 +4 位作者 田毅浩 徐进 刘兵 潘伯群 王晓芸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0-664,共5页
目的比较小鼠胚胎脑皮质与中脑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在培养与分化方面的差异,为更好的研究和利用神经干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无菌条件下分别分离鼠胚大脑皮质与腹侧中脑,经胰酶消化及机械吹打成单细胞后接种于含有B27、bFGF的DMEM/F12培养... 目的比较小鼠胚胎脑皮质与中脑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在培养与分化方面的差异,为更好的研究和利用神经干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无菌条件下分别分离鼠胚大脑皮质与腹侧中脑,经胰酶消化及机械吹打成单细胞后接种于含有B27、bFGF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扩增;倒置显微镜观察比较生长状况;机械方法传代;10%血清接种分化;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并作比较。结果小鼠胚胎脑皮质与中脑均存在神经干细胞,其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均呈Nestin阳性,并都能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但皮质部位所含神经干细胞明显多于中脑,也更宜成球;有血清条件下分化,皮质神经干细胞未见分化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中脑神经干细胞则可少量分化为TH阳性神经元结论同样条件下皮质神经干细胞比中脑神经干细胞更易增殖与培养,两者在有血清条件下分化为TH阳性神经元能力方面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皮质 中脑 分化 酪氨酸羟化酶 差异 细胞培养 小鼠胚胎
原文传递
灵芝多糖对Aβ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燕君 袁华 +1 位作者 甘胜伟 黎莉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GLP)对Aβ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多肽25-35片段(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再连续7天腹腔注射GLP,随后进行行为学测定,采用HE染色、透射电镜及免疫组织化...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GLP)对Aβ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多肽25-35片段(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再连续7天腹腔注射GLP,随后进行行为学测定,采用HE染色、透射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变化及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程度的影响。结果海马内注射Aβ25-35后海马细胞增生、聚集,核边聚、碎裂,电镜观察显示,锥体细胞胞浆水肿,内质网池扩张,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GLP组病变显著减轻,超微结构尚属正常,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较AD组显著减少。结论灵芝多糖对Aβ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内海马退行性变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降低脑组织内的神经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灵芝多糖 神经炎症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影响及与海马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燕君 李平 袁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6-378,393,共4页
1/1的:观察灵芝多糖(GL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影响并探讨其与海马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立体定位技术对海马CA1区微量注射Aβ25-35造成AD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记忆水平;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 1/1的:观察灵芝多糖(GL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影响并探讨其与海马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立体定位技术对海马CA1区微量注射Aβ25-35造成AD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记忆水平;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凋亡。结果:GLP可明显提高Aβ25-35所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水平,显著降低海马细胞凋亡率。结论:GLP对AD大鼠的保护作用与降低海马细胞凋亡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 记忆 海马 细胞凋亡
下载PDF
Aβ25-35诱导大鼠记忆减退时脑组织损伤及热耐受后HSP70变化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甘胜伟 袁华 +2 位作者 黄翔 郭燕君 黎莉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86-391,共6页
目的探讨Aβ25-35诱导模拟人类Alzheimer’s病(AD)的大鼠病理模型中神经元受损与老年性记忆减退之间的关系,以及热耐受处理致HSP70产生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多肽25-35片段(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一周后进... 目的探讨Aβ25-35诱导模拟人类Alzheimer’s病(AD)的大鼠病理模型中神经元受损与老年性记忆减退之间的关系,以及热耐受处理致HSP70产生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多肽25-35片段(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一周后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HSP70的表达、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海马内注射Aβ25-35后出现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增多,并且海马区有HSP70的生成,而热休克预处理组能够进一步增加HSP70的生成(P<0·05),减轻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的程度(P<0·05)。结论海马内注射Aβ25-35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低下与凋亡导致神经元数量减少有关,而Aβ的毒性是神经元凋亡的重要原因,热休克预处理通过增加热休克蛋白表达,对神经元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 热耐受 热休克蛋白 凋亡 坏死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AD大鼠海马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光 袁华 +1 位作者 黎莉 甘胜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27-732,共6页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GLP)对AD大鼠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多肽25-35片段(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24h后治疗组用灵芝多糖给予腹腔注射7d,第8d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变化。结束...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GLP)对AD大鼠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多肽25-35片段(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24h后治疗组用灵芝多糖给予腹腔注射7d,第8d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变化。结束后采用HE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fos基因的表达以及灵芝多糖对其的影响。结果海马内注射Aβ25-35后海马细胞增生、聚集、核边聚、脆裂。GLP组病变则显著减轻,且c-fos基因表达相对AD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灵芝多糖能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低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模型大鼠海马组织c-fos基因的表达,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有增强和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多肽 灵芝多糖 c—fos 大鼠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建坤 熊国平 +2 位作者 汪琳 程秀娟 李平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445-447,i0001,共4页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的表达,探讨EGFR在输卵管妊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石蜡包埋的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中的EGFR的表达,并与正常输卵管黏膜及正常宫内早孕子宫蜕膜组织比较。结果:...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的表达,探讨EGFR在输卵管妊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石蜡包埋的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中的EGFR的表达,并与正常输卵管黏膜及正常宫内早孕子宫蜕膜组织比较。结果:定性结果表明,在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中和正常输卵管组织中EG-FR均主要表达在输卵管上皮细胞及腺上皮细胞的胞膜;而在正常的子宫蜕膜中主要表达在间质细胞;半定量结果表明,EGFR在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强于正常输卵管组织,但弱于正常宫内早孕蜕膜组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时,高水平EGFR是使滞留在输卵管的胚泡着床于输卵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输卵管 妊娠 蜕膜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家系罕见受磷蛋白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红新 姚园 +2 位作者 吕永楠 王京伟 田毅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900-903,共4页
目的对一个扩张刑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家系行候选致病基因全外显子高通量测霄,以寻找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并分析其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武汉大学入民医院就诊的1例DCM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标本... 目的对一个扩张刑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家系行候选致病基因全外显子高通量测霄,以寻找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并分析其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武汉大学入民医院就诊的1例DCM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标本。与先证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绘制家谱图,由我院临床分子诊断中心埘先证者进行候选致病基因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获得可疑突变后,用Sanger测序对家系其他成员进行验证,寻找致病基因。结果家系先证者6号染色体外显子七存在受磷蛋白(Dhospholamban,PLN)基因的精氨酸缺失突变c.36_38delAAG(p.Arg13del),为该家系的可疑致病基因。先证者口前心脏扩大,心功能显著下降,且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附壁血栓形成,心电图提示肢导低电压以及胸导联R波极度减低。先汪耆母亲及其大姐因心脏病死亡,二姐目前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其子女未检测到致病基因。受磷蛋闩作为肌质网钙离子循环中的调节蛋白,它的基因表达、分布、功能与心室的收缩功能密切柑关。结论DCM家系中存在PLN基因缺失突变:PLNc.36_38delAAG(p.Arg13del),是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致病基因,此突变在汉族人群中尚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基因突变 受磷蛋白
下载PDF
皮肤血管瘤组织中p15基因产物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华 王育斌 +3 位作者 张端莲 陕声国 余瑛 杨勇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4年第6期491-492,共2页
为探讨 p15基因在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p15基因在 46例皮肤血管瘤组织 (其中增生期 2 0例 ,退化期 2 6例 )和 5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p15基因在退化期血管瘤内... 为探讨 p15基因在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p15基因在 46例皮肤血管瘤组织 (其中增生期 2 0例 ,退化期 2 6例 )和 5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p15基因在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表达水平高于增生期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瘤组织 p15基因产物 基因表达 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NF-κBp65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端莲 余红梅 +2 位作者 蔡俊伟 陈世清 朱大菊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5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NF-κBp65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机制。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及十堰市太和医院病理科1999年至2004年存档蜡块40例,均为手术切除后诊断明确的甲状腺肿瘤,按照WHO标准组织学分类:乳头状腺癌(PTC)12例,滤泡性腺... 目的:探讨NF-κBp65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机制。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及十堰市太和医院病理科1999年至2004年存档蜡块40例,均为手术切除后诊断明确的甲状腺肿瘤,按照WHO标准组织学分类:乳头状腺癌(PTC)12例,滤泡性腺癌(FTC)10例,髓样癌(M TC)10例,未分化癌(UTC)8例;按照A JCC标准临床病理分期:Ⅰ期12例,Ⅱ期10例,Ⅲ期11例,Ⅳ期7例;同时取甲状腺瘤旁组织15例及正常甲状腺组织5例作对照。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或化疗。采用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乳头状腺癌、滤泡性腺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甲状腺瘤旁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组织学结构变化、相关NF-κBp65因子进行了观察,利用HP IA 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了NF-κBp65和ICAM-1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NF-κB p65在乳头状腺癌、滤泡性腺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细胞胞浆内有强表达;NF-κB p65在甲状腺瘤旁组织中表达极弱或无表达;NF-κB p65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极弱或无表达。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q检验,乳头状腺癌、滤泡性腺癌、髓样癌、未分化癌与甲状腺瘤旁组织、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甲状腺瘤旁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NF-κB p65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P65 甲状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21^(WAF1/CIP1)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华新 张端莲 李培安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21WAF1/CIP1基因的表达。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1999~2006年收集的手术切除及活检的基底细胞癌(basalcell carcinoma,BCC)标本共4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基底细胞癌发病年龄20~68岁。...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21WAF1/CIP1基因的表达。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1999~2006年收集的手术切除及活检的基底细胞癌(basalcell carcinoma,BCC)标本共4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基底细胞癌发病年龄20~68岁。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将BCC分为分化型(角化型、囊样型、腺样型)和未分化型(实体型、色素型、浅表型、硬化型),其中BCC分化型22例,未分化型18例。将基底细胞癌和正常组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内p21WAF1/CIP1基因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p21WAF1/CIP1基因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21WAF1/CIP1基因呈低表达,癌旁组织中p21WAF1/CIP1基因呈高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基底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p21WAF1/CIP1基因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21WAF1/CIP1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 基底细胞癌 p21^WAF1/CIPI基因
下载PDF
整合素β1在成年SD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
16
作者 王得志 周新华 +2 位作者 张良 张泉 卢晅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整合素Β1 成年SD大鼠 睾丸组织 表达 冰冻切片
下载PDF
STAT3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易 张端莲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武汉市四大三级甲医院收集的骨肉瘤20例及良性骨软骨瘤5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武汉市四大三级甲医院收集的骨肉瘤20例及良性骨软骨瘤5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组织中STAT3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STAT3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1.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STAT3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呈高表达,STAT3基因在良性骨软骨瘤组织中呈低表达,STAT3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良性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TAT3基因在骨肉瘤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判断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STAT3癌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Bmi-1和EZH2基因在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8
作者 刘涓 王赟 张端莲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12-516,共5页
目的探讨Bmi-1和EZH2基因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8年-2011年皮肤毛细血管瘤存档蜡块4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Bmi-... 目的探讨Bmi-1和EZH2基因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8年-2011年皮肤毛细血管瘤存档蜡块4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Bmi-1和EZH2基因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Bm i-1和EZH2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1.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 (1)Bmi-1的表达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Bmi-1呈高表达,正常皮肤组及退化组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少量的棕黄色颗粒,Bmi-1呈低表达。增生期组Bmi-1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组和正常皮肤组(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ZH2的表达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EZH2呈高表达,正常皮肤组及退化组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少量的棕黄色颗粒,EZH2呈低表达。增生期组EZH2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组和正常皮肤组(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 i-1和EZH2基因在血管瘤增生期均呈高表达,表明Bmi-1和EZH2基因均参与了血管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BMI-1 EZH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皮肤血管瘤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定量分析
19
作者 杨勇 张端莲 +6 位作者 陕声国 刘昱 陕光 朱丽锋 余瑛 熊颜娥 李红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14-115,共2页
为探讨 p5 3蛋白在人皮肤血管瘤组织中表达的状况及其意义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 p5 3的表达水平 ,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 p5 3表达的... 为探讨 p5 3蛋白在人皮肤血管瘤组织中表达的状况及其意义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 p5 3的表达水平 ,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 p5 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结果显示 ,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 p5 3表达水平高于退化期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 p5 3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脸组织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提示 p5 3通过促进血管生成而在血管瘤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 抑癌基因
下载PDF
凋亡相关基因bak在人皮肤血管瘤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20
作者 王育斌 李华 +3 位作者 张端莲 陕声国 余瑛 杨勇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96-397,共2页
为探讨凋亡相关基因 bak在人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及其退化的意义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兔抗人 bak多克隆抗体对 46例皮肤血管瘤组织 (其中增生期 2 0例 ,退化期 2 6例 )和 5例正常皮肤组织进行了检测 ,并应... 为探讨凋亡相关基因 bak在人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及其退化的意义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兔抗人 bak多克隆抗体对 46例皮肤血管瘤组织 (其中增生期 2 0例 ,退化期 2 6例 )和 5例正常皮肤组织进行了检测 ,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显示 ,bak在上述三组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 bak表达水平高于增生期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相关基因 BAK 皮肤血管瘤 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