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腹逐瘀汤分煎与合煎药理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乐江 程军 +2 位作者 汪晖 彭仁琇 陈效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88-890,共3页
关键词 中药 少腹逐瘀汤 分煎 合煎 药理作用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转变教育观念,更新药理学实验教学 被引量:6
2
作者 汪晖 彭仁琇 +2 位作者 陈金和 王红英 李颖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0年第4期297-297,共1页
目的: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和现代教育。方法:(1)压缩课程教学内容,增另学生课后自学时间;(2)保留部分经典的验证性实验;(3)扩大综合性实验比例;(4)增开设计性实验;(5)积极采用多媒体... 目的: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和现代教育。方法:(1)压缩课程教学内容,增另学生课后自学时间;(2)保留部分经典的验证性实验;(3)扩大综合性实验比例;(4)增开设计性实验;(5)积极采用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6)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验教学;(7)考核方式多样化。结果:学生上课积极性提高,加深对药理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增强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灵活运用,动手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改革 药理学实验
下载PDF
法尼酯X受体翻译后修饰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兆丰 李玲 +2 位作者 那淑芳 乐江 叶啟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292-1298,共7页
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一种由胆汁酸激活的核受体,参与调控胆汁酸、脂肪、葡萄糖和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FXR活性受到多种翻译后修饰方式的调控。常见FXR翻译后修饰方式包括O-糖基化、磷酸化、乙酰化、SUMO化和... 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一种由胆汁酸激活的核受体,参与调控胆汁酸、脂肪、葡萄糖和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FXR活性受到多种翻译后修饰方式的调控。常见FXR翻译后修饰方式包括O-糖基化、磷酸化、乙酰化、SUMO化和甲基化等,这些翻译后修饰方式可能影响FXR结合DNA和配体、异源二聚化和亚细胞定位等功能,可能特异性调控下游基因转录表达。不同翻译后修饰可导致FXR稳定性及生物学功能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拟对近5年FXR的翻译后修饰方式及参与疾病调控的机制作一综述,探讨翻译后修饰方式对FXR生理学功能的影响,为以FXR为靶点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酯受体 O-糖基化 磷酸化 乙酰化 SUMO化 甲基化
下载PDF
当归总多糖对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具有调节作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夏雪雁 彭仁琇 +2 位作者 孔锐 杨哲琼 陈效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总多糖(ASP)对正常及泼尼松龙(PSL)所致肝损伤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PSL皮下注射15mg·kg-1,连续5d造成小鼠肝损伤。酶学测定Ⅱ相酶谷胱甘肽相关酶活性;测定细胞色素P450(CYP)含量、NADPH-细胞色素C还... 目的:观察当归总多糖(ASP)对正常及泼尼松龙(PSL)所致肝损伤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PSL皮下注射15mg·kg-1,连续5d造成小鼠肝损伤。酶学测定Ⅱ相酶谷胱甘肽相关酶活性;测定细胞色素P450(CYP)含量、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MD)及苯胺羟化酶(ANH)活性。结果:ASPig使正常小鼠肝微粒体及线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升高,肝线粒体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无明显改变,对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有诱导作用。大剂量PSL使小鼠血清ALT明显升高,肝线粒体GSH含量明显下降,上述各项酶活性升高。ASP对PSL所致酶活性及GSH含量改变有恢复作用。结论:ASP具有调节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泼尼松龙 微粒体 线粒体 肝脏药物代谢酶
下载PDF
当归粗多糖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9
5
作者 乐江 彭仁琇 +1 位作者 孔锐 曾汉高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46-748,共3页
目的 证实当归粗多糖的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己烯雌酚和缩宫素诱发小鼠扭体反应 ,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及小鼠热板法进行镇痛实验研究。结果 当归粗多糖剂量 0 .0 75g·kg-1和 0 .2 5g·kg-1,可明显减少己烯雌酚和缩宫素引起痛... 目的 证实当归粗多糖的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己烯雌酚和缩宫素诱发小鼠扭体反应 ,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及小鼠热板法进行镇痛实验研究。结果 当归粗多糖剂量 0 .0 75g·kg-1和 0 .2 5g·kg-1,可明显减少己烯雌酚和缩宫素引起痛经模型中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 ,延长扭体反应潜伏期 ,大剂量显著降低扭体发生率 ;当归粗多糖尚可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提高热板法所致小鼠痛觉反应的痛阈 ,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粗多糖 镇痛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对子宫的解痉和抗炎作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叶效兰 汪晖 +1 位作者 乐江 陈效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9-332,共4页
目的 :探讨少腹逐瘀汤的主要药理作用与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子宫实验、缩宫素和己烯雌酚诱发小鼠痛经实验、无菌塑料管所致子宫炎症实验和皮下肉芽肿实验。结果 :少腹逐瘀汤能明显降低正常♀性大鼠离体子宫自发运动的收缩和舒张强度 ,... 目的 :探讨少腹逐瘀汤的主要药理作用与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子宫实验、缩宫素和己烯雌酚诱发小鼠痛经实验、无菌塑料管所致子宫炎症实验和皮下肉芽肿实验。结果 :少腹逐瘀汤能明显降低正常♀性大鼠离体子宫自发运动的收缩和舒张强度 ,抑制缩宫素诱发的离体大鼠子宫收缩频率加快 ,延长“痛经”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 ,明显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中剂量少腹逐瘀汤明显抑制塑料管所致大鼠子宫炎症反应和棉球所致大鼠皮下肉芽肿形成。结论 :少腹逐瘀汤具有良好的子宫解痉和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子宫 解痉 抗炎 药理
下载PDF
水杉总黄酮对大鼠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敖英 刘惟莞 +2 位作者 严常开 石明健 王红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 观察水杉总黄酮 (FMG)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活性、血小板 5 -HT释放反应、血浆 NO含量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比浊法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活性、荧光光度法测定血小板 5 -HT释放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 NO含量、血液流变全自动分... 目的 观察水杉总黄酮 (FMG)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活性、血小板 5 -HT释放反应、血浆 NO含量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比浊法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活性、荧光光度法测定血小板 5 -HT释放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 NO含量、血液流变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液流变性。结果  FMG抑制大鼠血小板聚集活性 ,抑制血小板 5 -HT释放 ,升高血浆 NO含量 ,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沉方程 K值 ,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性。结论  FMG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增加体内 NO合成及 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总黄酮 大鼠 血小板聚集 血液流变性 5-HT释放反应 一氧化氮 中药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和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溶胶的血液相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效 冯凌云 +2 位作者 彭仁琇 曹献英 李世普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羟基磷灰石 (HAP)和二氧化钛 (TiO2 )纳米粒子是两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生物材料。本文通过溶血实验、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PT)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PTT)测定等对两种纳米粒子溶胶的血液相容性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 羟基磷灰石 (HAP)和二氧化钛 (TiO2 )纳米粒子是两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生物材料。本文通过溶血实验、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PT)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PTT)测定等对两种纳米粒子溶胶的血液相容性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 ,HAP纳米粒子溶胶、溶血实验阴性 ,显著延长小鼠的出血、凝血时间和大鼠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TiO2 纳米粒子溶胶对小鼠的出、凝血时间无影响 ,溶血实验阴性。对大鼠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也无影响。两种纳米粒子溶胶均可使体外家兔红细胞发生凝聚。上述实验不同的结果主要与使用了不同的稳定剂有关 :HAP稳定剂为肝素 ,TiO2 稳定剂为聚氯乙烯 (PVC)。提示 ,在考虑纳米粒子溶胶的生物学应用前景时 ,除了纳米粒子本身的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二氧化钛 纳米粒子溶胶 血液相容性 实验研究 肿瘤 治疗
下载PDF
倒卵叶五加总皂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马世玉 吴基良 +2 位作者 向继洲 陈金和 胡本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48,156,共5页
目的 探讨倒卵叶五加总皂甙 (SAOH)对大鼠缺血心肌再灌注后 Bcl- 2和 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0 m in,再灌注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模型 ,结扎前 10 min注射 SAOH5 0m g/ kg、 10 0 mg/ kg,... 目的 探讨倒卵叶五加总皂甙 (SAOH)对大鼠缺血心肌再灌注后 Bcl- 2和 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0 m in,再灌注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模型 ,结扎前 10 min注射 SAOH5 0m g/ kg、 10 0 mg/ kg,测定心肌再灌注 6 h血浆乳酸脱氢酶 (L DH)、磷酸肌酸激酶 (CK)和一氧化氮 (NO)、内皮素(ET)的含量 ,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左室心肌 Bcl- 2和 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给予 SAOH5 0 m g/ kg、 10 0 mg/ kg组较 IRI组 ,能明显减少心肌酶的漏出 (P<0 .0 1) ,显著提高血浆 NO含量 (P<0 .0 1) ,减少 ET的生成 (P<0 .0 1) ,血浆 NO与 ET比值也明显升高 (P<0 .0 1) ;SAOH亦能减少心肌 Bax蛋白、增加心肌 Bcl- 2蛋白的表达 ,Bax和 Bcl-2的比值也随之下降。结论  SAOH有明显保护心肌的作用 ,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提高血浆 NO含量、减少 ET的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倒卵叶五加总皂甙 中药 BCL-2蛋白 BAX蛋白 细胞凋亡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褪黑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明章银 汪丽华 +1 位作者 陈金和 吴基良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11期689-691,共3页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保护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褪黑素组 (4mg·kg 1 )、尼莫地平组 (0 .2mg·kg 1 )。缺血前 3 0min舌下静脉给药。持续性缺...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保护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褪黑素组 (4mg·kg 1 )、尼莫地平组 (0 .2mg·kg 1 )。缺血前 3 0min舌下静脉给药。持续性缺血 3 0min ,6,2 4h后处死动物 ,测定脑梗死体积 ,脑组织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含量和NOS活性 (分光光度法 ) ;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MCAO后 ,脑梗死体积及MDA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6h后基本稳定 ;缺血 3 0minNO含量及NOS活性升高 ,缺血 6h降低 ,2 4h再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 ,褪黑素组能缩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缺血 3 0minNO含量及NOS活性升高 ,6,2 4h降低 ,且显著改善脑组织的超微病变 ,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结论 :褪黑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中NO含量和NOS活性、减轻脑组织生物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 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蒋建刚 吴基良 陈金和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5期282-283,共2页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 (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经右颈总动脉行左心室插管 ,于给药前、注药后 10min ,缺血即刻、2 0min及再灌注即刻、3 0 ,60min时 ,分别测定各组...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 (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经右颈总动脉行左心室插管 ,于给药前、注药后 10min ,缺血即刻、2 0min及再灌注即刻、3 0 ,60min时 ,分别测定各组左心室内压峰值 (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变率 (+dp/dtmax)、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率 ( dp/dtmax) ,以评价左心室功能。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 ,给予DG后LVSP、+dp/dtmax 、-dp/dtmax 都下降 (P <0 .0 5 ,P <0 .0 1) ,LVEDP上升 (P <0 .0 1)。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缺血再灌注组的LVSP、+dp/dtmax 、-dp/dtmax 呈进行性下降 ,LVEDP呈进行性上升。DG组的缺血 2 0min ,再灌注即刻、3 0 ,60min的LVSP、+dp/dtmax 、-dp/dtmax 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缺血再灌注组 (P <0 .0 1) ,LVEDP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指标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左心室功能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当归醇沉物及其中性组份体外对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奚瑾磊 彭仁琇 王智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 观察当归醇沉物 (ESA)及其中性组分 (ESA- 1)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 TNF- α、IL- 1的影响。方法  L 92 9细胞株细胞毒法测 TNF-α;L 92 9细胞增殖法测 IL - 1。结果  ESA、ESA- 1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共同培养可显著... 目的 观察当归醇沉物 (ESA)及其中性组分 (ESA- 1)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 TNF- α、IL- 1的影响。方法  L 92 9细胞株细胞毒法测 TNF-α;L 92 9细胞增殖法测 IL - 1。结果  ESA、ESA- 1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共同培养可显著增强其 TNF- α、IL- 1的分泌。在 5~ 2 0 μg/ m L 浓度范围 ,ESA的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ESA- 1虽有明显的作用 ,但未表现出剂量依赖。结论 当归醇沉物及其中性组分体外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 TNF-α、IL -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醇沉物 巨噬细胞 TNF-Α IL-1 动物实验 药理
下载PDF
二陈汤合煎剂与分煎颗粒剂药效学对比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晖 程军 +2 位作者 张卫国 孔锐 王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21-723,共3页
目的 :探讨二陈汤合煎剂和分煎颗粒剂的药理作用差异。方法 :采用小鼠气管酚红排泄实验、氨水引咳实验和豚鼠整体组胺吸入诱喘实验 ,比较二陈汤合煎剂和颗粒剂在祛痰、镇咳和平喘作用方面的差异。结果 :合煎和分煎颗粒剂均能明显促进小... 目的 :探讨二陈汤合煎剂和分煎颗粒剂的药理作用差异。方法 :采用小鼠气管酚红排泄实验、氨水引咳实验和豚鼠整体组胺吸入诱喘实验 ,比较二陈汤合煎剂和颗粒剂在祛痰、镇咳和平喘作用方面的差异。结果 :合煎和分煎颗粒剂均能明显促进小鼠气管内酚红排泄量 ,延长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 ,显著延长组胺吸入致豚鼠哮喘发作潜伏期和翻倒发生时间 ,降低翻倒率。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陈汤 合煎剂 分煎颗粒剂 药效学 比较 中药
下载PDF
水杉总黄酮对麻醉犬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芳 余恩欣 +1 位作者 刘惟莞 屠治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 观察水杉总黄酮对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十二指肠给药 ,测定犬冠脉循环及心肌耗氧量参数 ,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范围 ,梗死面积 ,血清CK、LDH活性及FFA含量... 目的 观察水杉总黄酮对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十二指肠给药 ,测定犬冠脉循环及心肌耗氧量参数 ,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范围 ,梗死面积 ,血清CK、LDH活性及FFA含量。结果 水杉总黄酮能降低冠脉阻力 ,增加冠脉流量 ,减少心肌耗氧量 ,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范围 ,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降低血清CK、LDH活性及FFA含量。结论 水杉总黄酮能改善冠脉循环 ,减少心肌耗氧量 ,纠正心肌缺血时FFA代谢紊乱 ,对缺血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总黄酮 冠脉循环 心肌耗氧量 心肌代谢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发酵灵芝菌丝体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卢振 陈金和 王高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研究灵芝菌丝体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DTH)增高或低下模型和刀豆素(ConA)或脂多糖(LPS)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模型进行... 目的:研究灵芝菌丝体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DTH)增高或低下模型和刀豆素(ConA)或脂多糖(LPS)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模型进行观察。结果:灵芝菌丝体(0.9g/kg,qd×10d,ig)可使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升高的血清ALT(P<0.01)、AST(P<0.05)和脾脏指数降低(P<0.05),并使小鼠肝脏损伤性变化减轻。灵芝菌丝体一方面(0.3,0.6,0.9g/kg,ig,qd×5d)可抑制亢进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使小鼠DTH减轻(P<0.05,P<0.01和P<0.01);另一方面(0.6,0.9g/kg,ig,qd×5d)也可提高低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使小鼠DTH增强(P<0.05和P<0.01)。并且,灵芝菌丝体(0.3,0.6,0.9g/kg,ig,qd×10d)可抑制刀豆素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P<0.05,P<0.01和P<0.01)。结论:灵芝菌丝体具有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对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菌丝体 免疫性肝损伤 淋巴细胞转化 迟发性超敏反应 保护作用
下载PDF
褪黑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明章银 吴基良 +1 位作者 汪丽华 陈金和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88-291,共4页
通过褪黑素(MT)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的研究,证实了MT能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观察了MT对此模型大鼠缺血期、再灌注期心律失常发生的抑制作用及再灌... 通过褪黑素(MT)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的研究,证实了MT能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观察了MT对此模型大鼠缺血期、再灌注期心律失常发生的抑制作用及再灌注结束后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的影响,同时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改变。结果表明MT能明显降低缺血和再灌注后室速(VT)和室颤(VF)的发生率,显著缩短其持续时间,明显提高心肌SOD活性,显著减少MDA含量,减少血浆LDH,CK的含量,明显减轻SDH损伤性反应,从而证实它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与增强机体内源性抗氧化能力,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以及保护线粒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大鼠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蒋建刚 吴基良 +1 位作者 陈金和 汪道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在大鼠心肌缺血10min再灌注30min损伤模型上,监测肢体II导联ECG。术后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清乳酸脱氢...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在大鼠心肌缺血10min再灌注30min损伤模型上,监测肢体II导联ECG。术后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含量。结果DG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评分(P<0.01),也能明显减少心肌组织MDA含量(P<0.01),增加SOD和Na+-K+-ATP酶活性,还能减少心肌CK、LDH的释放(P<0.01)。结论DG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与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和增强氧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丹参对大鼠肾脏近曲小管超微结构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孙艳萍 陈金和 陈贤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阿霉素致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一次性静脉注射阿霉素 7.5mg/kg ,制备阿霉素致大鼠肾脏损伤模型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其 2 4h尿蛋白排泄量、血清蛋白、胆固醇、超氧...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阿霉素致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一次性静脉注射阿霉素 7.5mg/kg ,制备阿霉素致大鼠肾脏损伤模型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其 2 4h尿蛋白排泄量、血清蛋白、胆固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影响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 ,微绒毛肿胀 ,排列紊乱 ,部分脱失 ;线粒体和溶酶体囊状扩张 ,结构模糊 ;细胞核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复方丹参可提高大鼠血清SOD活性 ,降低其MDA水平 ,减轻大鼠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超微病理损伤。结论 :复方丹参对阿霉素致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其药理机制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肾脏 近曲小管 超微病理 阿霉素 肾病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增殖及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琳 丁红 +1 位作者 刘芳 陈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44-546,共3页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增殖、NOS表达及NO、CEA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免疫组化检测NOS表达 ,Griess法测定NO的浓度 ,微粒子捕捉免疫法分析CEA含量变化。结果 :...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增殖、NOS表达及NO、CEA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免疫组化检测NOS表达 ,Griess法测定NO的浓度 ,微粒子捕捉免疫法分析CEA含量变化。结果 :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并能诱导iNOS的表达 ,增加培养基中NO浓度 ,减少CEA的生成。结论 :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阿司匹林的直接毒性或通过诱导iNOS的表达 ,增加NO含量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的结果 ,监测CEA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判断胶质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结肠癌细胞株 一氧化氮合成酶 一氧化氮 癌胚抗原 胶质瘤
下载PDF
葛花总异黄酮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汪新亮 吴基良 杨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20-1122,共3页
关键词 葛花 总异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pH梯度萃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