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B基因多态性和H.pylori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志红 张锡斌 皮亚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4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胃癌低发区广东省胃癌患者与匹配人群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率和IL-1B-31基因多态性,探讨IL-1B-31基因多态性是否增加H.pylori感染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方法:1)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 目的:通过比较胃癌低发区广东省胃癌患者与匹配人群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率和IL-1B-31基因多态性,探讨IL-1B-31基因多态性是否增加H.pylori感染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方法:1)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分析法检测胃癌低发区广东省84例胃癌患者和84例与之性别、年龄匹配的普通人群的lL-1B-31基因多态性。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上述人群的H.pylori感染率。结果:1)IL-1B-31T/T基因型频率在对照人群与胃癌患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vs1·2%,χ2=1·0,P=0·3)。2)84例胃癌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81·0%vs59·5%,χ2=9·2,P=0·002,OR=2·9。结论:在胃癌低发区广东省,H.py-lori感染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OR=2·9;IL-1B-31T/T基因型不是通过影响HP感染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通过遗传或其他途径增加胃癌发病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IL-1B 多态性 幽门螺旋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