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和格陵兰岛GPS连续台站背景噪声时空特性
1
作者 潘元进 张小红 +3 位作者 吴奇文 焦佳爽 丁浩 沈嗣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6,共14页
基于GPS观测数据获取的陆地垂向运动对研究现今两极区域的冰川质量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受地表环境负荷对GPS时间序列中背景噪声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在利用GPS时间序列获取垂向速度场时,估计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度.本文针对南极和格陵... 基于GPS观测数据获取的陆地垂向运动对研究现今两极区域的冰川质量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受地表环境负荷对GPS时间序列中背景噪声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在利用GPS时间序列获取垂向速度场时,估计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度.本文针对南极和格陵兰岛区域的GPS连续观测时间序列中背景噪声的空间特性对速度场及其不确定度的影响问题,利用地表环境负荷模型(包括大气、非潮汐海洋和水文负荷)和重力卫星GRACE/GRACE-FO观测数据反演的地表弹性形变对GPS时间序列进行了改正.通过对改正前后的数据进行背景噪声特性分析,揭示出修正环境负荷形变能够有效降低极区GPS时间序列背景噪声幅度,但是大气和非潮汐海洋负荷改正造成了大多数台站背景噪声谱指数的减小,南极和格陵兰岛分别约为其GPS台站总数的46.1%和84.6%,直接导致了对GPS速度不确定度估计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对背景噪声空间异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极区台站的背景噪声参数主要表现为随纬度变化的空间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GRACE/GRACE-FO 环境负荷 GPS背景噪声
下载PDF
基于卫星测高技术的南极冰盖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杨全明 王泽民(指导)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08-2008,共1页
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是影响南极冰盖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对南极冰盖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进而影响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研究南极冰盖的定量变化,对于加深全球气候变化认识和预测未来全球海平面变化... 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是影响南极冰盖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对南极冰盖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进而影响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研究南极冰盖的定量变化,对于加深全球气候变化认识和预测未来全球海平面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在处理卫星测高任务间偏差和升降轨道偏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NPF(novel plain fitting)解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盖 气候与环境变化 卫星测高 全球海平面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 定量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 解算模型
下载PDF
联合多源遥感数据的南极冰盖变化应用研究
3
作者 杨全明 汤云 白洪伟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0-44,共5页
南极冰盖高程的长期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多源雷达测高任务是目前研究南极冰盖高程变化的有效手段。当前不同测高任务间的任务间偏差极大地影响了所估算的冰盖高程变化的精度。基于这一挑战,结合数学中的最小二乘原理... 南极冰盖高程的长期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多源雷达测高任务是目前研究南极冰盖高程变化的有效手段。当前不同测高任务间的任务间偏差极大地影响了所估算的冰盖高程变化的精度。基于这一挑战,结合数学中的最小二乘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雷达测高任务冰盖变化解算模型(New Plain Fitting,简称NPF),并基于此模型估算出2002—2019年南极冰盖高程变化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2002—2019年,整个南极冰盖的体积在持续融化,平均变化率为-80±8.6 km^(3)/yr。南极西部冰盖体积融化更是极为迅速,平均变化率为-142±4.31 km^(3)/yr。特别是在南极洲西部的阿蒙森海沿岸,冰盖的体积融化速度达到极值,其阿蒙森海沿岸冰盖的平均体积变化率为-119±2.04 km^(3)/y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测高 NPF模型 任务间偏差 冰盖高程变化
下载PDF
利用固体潮研究岩石天体的深部结构
4
作者 肖驰 李斐 +4 位作者 鄢建国 叶茂 原田雄司 郝卫峰 邓青云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5期537-551,共15页
经过地球物理学的长足发展,我们有着丰富的手段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然而对于地球之外的其他天体,研究其内部结构的手段却仍然十分有限,往往依赖于轨道探测器、着陆器以及天文观测获取的大地测量数据.在这之中,固体潮对研究其内部结构... 经过地球物理学的长足发展,我们有着丰富的手段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然而对于地球之外的其他天体,研究其内部结构的手段却仍然十分有限,往往依赖于轨道探测器、着陆器以及天文观测获取的大地测量数据.在这之中,固体潮对研究其内部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固体潮汐形变和其带来的潮汐耗散提供了关于行星内部结构,尤其是深部核幔边界及核心部分的关键信息.本文将全面地对利用固体潮汐参数(包括潮汐勒夫数及潮汐品质因子)研究岩石天体的深部结构进行综述.首先对固体潮的基本理论、潮汐参数以及黏弹性模型进行了介绍,建立了天体内部结构参数与其外部固体潮汐响应之间的关系.之后对现有利用固体潮汐参数研究水星、金星、火星及月球这些岩石天体的内部结构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可以发现固体潮汐参数是一种对天体深部结构进行约束的有效手段.本文进一步提供了未来探测任务获取的高精度数据对研究天体深部结构的贡献.然而,目前固体潮汐参数对天体深部结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同黏弹性模型之间耗散强度的差异性问题、黏弹性模型的短周期实验数据和宏观长周期理论计算结果之间的不匹配问题等.本文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 潮汐响应 黏弹性 内部结构 岩石天体
下载PDF
长距离跨海高程基准传递方法研究及广西北部湾工程验证
5
作者 钟昌海 林自乐 +1 位作者 黄昕 孔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4,182,共5页
针对陆海基准高程传递过程中传统方法的测量精度受海岛与陆地距离、陆海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海域内的多个不连续岛屿进行测量时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进行高程传递的方法,研究了误差积累因素,给出了高程... 针对陆海基准高程传递过程中传统方法的测量精度受海岛与陆地距离、陆海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海域内的多个不连续岛屿进行测量时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进行高程传递的方法,研究了误差积累因素,给出了高程传递的理论模型及具体的技术流程。在北部湾海域,利用该方法将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陆地传递到距离北海市40 km的涠洲岛和斜阳岛上,传递后GNSS水准点间的高程差与涠洲岛二等水准测量成果的独立高程差均优于±4.1 cm,为全国范围离岛高程传递工程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 误差传播 似大地水准面 GNSS 水准测量
原文传递
ICESAT卫星确定南极冰盖高程模型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建成 范春波 +1 位作者 褚永海 张胜凯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6-228,248,共4页
研究了星载激光测高的理论和技术,利用ICESAT测高数据确定了南极冰盖高程模型。将ICESAT测高数据与南极实测GPS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ICESAT数据能够很好地确定南极冰盖高程模型。
关键词 冰星 GLAS GPS 高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GRACE资料研究南极冰盖消减对海平面的影响 被引量:35
7
作者 鄂栋臣 杨元德 晁定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22-2228,共7页
利用5年的GRACE重力数据,计算了南极1°×1°等效水量时间序列,得到每个格网的趋势项,结果表明在西南极Amundsen区域有明显的负增长,超过-80 mm/a,南极半岛存在着负增长,东南极Enderby Land地区质量增长;计算得到2002年7月... 利用5年的GRACE重力数据,计算了南极1°×1°等效水量时间序列,得到每个格网的趋势项,结果表明在西南极Amundsen区域有明显的负增长,超过-80 mm/a,南极半岛存在着负增长,东南极Enderby Land地区质量增长;计算得到2002年7月到2007年9月南极、东南极和西南极冰盖的等效体积变化分别为-78±37 km^3/a,-3±46 km^3/a和-75±50 km^3/a,对应海平面变化的贡献为0.21±0.1 mm/a,0.008±0.127 mm/a和0.2±0.14 mm/a.该结果与国际最新研究结果一致.同时发现冰后回弹是影响利用GRACE研究南极冰盖质量变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南极 IJo5 GLDAS 等效水量 等效体积
下载PDF
基于GPS的南极中山站电离层TEC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孟泱 安家春 +1 位作者 王泽民 鄂栋臣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7,共5页
利用2000—2006年南极中山站GPS观测数据,研究中山站电离层TEC随太阳活动、地磁环境、单日、年和季节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GPS-TEC随太阳活动和地磁环境的影响呈线性变化特征,单日、年和季节性TEC变化表现出电离层气候学特征的同时,也... 利用2000—2006年南极中山站GPS观测数据,研究中山站电离层TEC随太阳活动、地磁环境、单日、年和季节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GPS-TEC随太阳活动和地磁环境的影响呈线性变化特征,单日、年和季节性TEC变化表现出电离层气候学特征的同时,也出现了磁中午异常的极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中山站 全球定位系统 电离层 电子总含量(TEC) 周期性变化
下载PDF
InSAR用于南极测图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周春霞 鄂栋臣 廖明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19-623,共5页
利用 1 996年ERS 1 /2tandem方式的雷达影像数据进行了生成Grove山数字高程模型的试验研究 ,并与实测的DEM进行比较分析 ,论证了利用InSAR技术进行南极测图的可行性。试验证明 ,在南极研究中 ,InSAR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不仅可用于地... 利用 1 996年ERS 1 /2tandem方式的雷达影像数据进行了生成Grove山数字高程模型的试验研究 ,并与实测的DEM进行比较分析 ,论证了利用InSAR技术进行南极测图的可行性。试验证明 ,在南极研究中 ,InSAR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不仅可用于地图制图 ,而且在冰川动力学、冰貌环境变化等研究领域也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南极测图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南极数字高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胜凯 鄂栋臣 +1 位作者 周春霞 沈强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1-309,共9页
本文首先结合卫星测高技术的发展,回顾了20多年来南极数字高程模型(DEM)研究发展的历史,并重点介绍了为处理Radarsat南极测图计划(RAMP)SAR影像进行地面验证而制作的高精度RAMP/DEM的构建过程。然后,介绍了南极局部地区,尤其是我国利用... 本文首先结合卫星测高技术的发展,回顾了20多年来南极数字高程模型(DEM)研究发展的历史,并重点介绍了为处理Radarsat南极测图计划(RAMP)SAR影像进行地面验证而制作的高精度RAMP/DEM的构建过程。然后,介绍了南极局部地区,尤其是我国利用地面实测数据及遥感数据在南极地区进行DEM研究的状况。最后,结合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ICESat)的研究进展,对最新的南极DEM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数字高程模型 卫星测高
下载PDF
南极格罗夫山核心区冰下地形测绘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泽民 谭智 +2 位作者 艾松涛 刘海燕 王立影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9-404,共6页
格罗夫山地区位于中山站和冰穹A之间,是中国进行南极内陆科学综合考察的重点区。我们先后组织过5次格罗夫山地区的考察工作,开展了地质构造、古气候环境、陨石、冰盖运动监测、基础测绘和气象观测等多学科考察研究。2010年中国第26次南... 格罗夫山地区位于中山站和冰穹A之间,是中国进行南极内陆科学综合考察的重点区。我们先后组织过5次格罗夫山地区的考察工作,开展了地质构造、古气候环境、陨石、冰盖运动监测、基础测绘和气象观测等多学科考察研究。2010年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格罗夫山考察队利用专业探地雷达对格罗夫山东部核心区进行了冰下地形测绘工作。本文利用野外采集的测量数据(GPS/GPR数据),经数据处理后,利用专业的制图软件Corel Draw首次绘制出了格罗夫山核心区两幅冰下地形图,初步揭开了这一区域冰原岛峰冰下的地貌形态,对于今后研究整个格罗夫山地区真实的基岩地貌和可能存在的上新世古冰下沉积盆地具有探索性意义。本文还对哈丁山-萨哈罗夫岭间横截面进行分析,发现这两个冰原岛峰之间的槽谷形态已经发育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罗夫山 探地雷达 冰下地形测绘
下载PDF
基于远震接收函数的南极大陆冰盖厚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晏鹏 李志伟 +3 位作者 李斐 杨元德 郝卫峰 周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80-3792,共13页
冰盖厚度是研究南极冰盖质量、建立冰盖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参数,对于冰川均衡调整、冰盖物质平衡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震学的远震接收函数和H-Kappa格网搜索方法可以用于地震台站下方冰盖厚度的可靠探测,不仅能与冰雷达... 冰盖厚度是研究南极冰盖质量、建立冰盖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参数,对于冰川均衡调整、冰盖物质平衡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震学的远震接收函数和H-Kappa格网搜索方法可以用于地震台站下方冰盖厚度的可靠探测,不仅能与冰雷达获得的冰盖厚度进行独立对比,还可以与冰雷达方法相互补充,进一步填补南极大陆冰盖厚度探测空白区.本文利用布设于南极大陆冰盖上方的流动地震台阵记录到的远震波形数据,基于接收函数方法对台阵下方的冰盖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基于远震接收函数方法的冰盖厚度与Bedmap2冰厚格网模型相比,二者差别大多在200 m以内;少数台站差值达到600 m左右,这一差别可能与Bedmap2测线分布空区、冰雷达测深不确定性以及冰盖内部复杂波速结构等因素有关.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南极大陆冰盖上方的流动地震台阵,基于远震接收函数方法可以获得比较可靠的南极冰盖厚度,为独立验证冰雷达的探测结果并弥补冰雷达探测空白区提供了有效方法.同时,部分台站接收函数波形的复杂性可能暗示了南极大陆数千米厚的冰盖内部结构不是均一的,仍然存在比较复杂的内部结构变化.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利用包括接收函数波形拟合、地震面波反演等方法对南极大陆冰盖厚度及其内部精细结构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冰盖厚度 远震接收函数 H—Kappa格网搜索
下载PDF
基于GRACE反演南极物质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翟宁 王泽民 鄂栋臣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7,共5页
利用GRACE重力卫星提供的时变重力场反演了南极大陆冰雪质量变化。由于GRACE提供的C20项不准确,本文考虑利用SLR测得的C20项替换,反演结果显示南极西部冰雪在消融,东部基本保持平衡,整个南极以(-0.689±0.172)cm/a的速率在消融。
关键词 GRACE 时变重力场 南极
下载PDF
南极冰架变化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泽民 周春霞 +5 位作者 张保军 耿红 刘勇 钱懿德 刘明亮 吴双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0-842,共13页
冰架是南极冰盖物质损失的主要出口。南极冰架动态变化和物质平衡的研究对揭示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表面融化、冰流速、前缘崩解、底部融化和物质平衡五个方面入手,对近些年来南极冰架变化监测的研究进展进行... 冰架是南极冰盖物质损失的主要出口。南极冰架动态变化和物质平衡的研究对揭示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表面融化、冰流速、前缘崩解、底部融化和物质平衡五个方面入手,对近些年来南极冰架变化监测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综述了它们的观测方法、观测结果、机制分析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极地观测卫星和现场观测网络的发展、冰架多维度综合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的推进,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冰架变化因子之间的耦合作用及其演变机制,为全球增温影响南极冰盖/冰架的物理机制研究及其变化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架 表面融化 冰流速 前缘崩解 底部融化 物质平衡
下载PDF
基于约束三维重力反演的南极大陆地壳密度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纪飞 李斐 +5 位作者 张峤 高金耀 郝卫峰 李永东 管清胜 林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9-863,共15页
地壳密度是表征其物质组成以及结构特征的一个基本参数,是深入理解构造演化、地球动力学等问题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最新发布的布格重力异常数据,以现有的三维S波速度模型、地表热流以及岩石学数据作为约束条件,采用引入深度加权函数的... 地壳密度是表征其物质组成以及结构特征的一个基本参数,是深入理解构造演化、地球动力学等问题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最新发布的布格重力异常数据,以现有的三维S波速度模型、地表热流以及岩石学数据作为约束条件,采用引入深度加权函数的三维重力反演算法,获取了南极大陆三维精细密度结构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南极大陆地壳尺度范围内密度异常在-0.25~0.20g·cm^(-3)之间.大致以南极横断山脉为界,受中生代与新生代多期拉张活动的影响,西南极上地壳密度异常以低值为主,与东南极克拉通的高密度异常呈现明显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发现,反演的密度结构与岩石圈强度信息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西南极裂谷系统的密度结构与岩石圈强度,认为受新生代拉张活动和岩浆活动影响的局部地区除外,热沉降作用很可能使得地壳趋于冷却.此外,西南极的低密度特征延伸到南极横断山脉,结合现有的研究结果认为可能需要多种机制来解释南极横断山脉的隆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大陆 地壳 三维重力反演 密度结构 参考密度模型
下载PDF
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的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庞小平 季青 +1 位作者 李沁彧 李冰洁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8-348,共11页
南大洋海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极端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当今世界各国力争国家权益,积极参与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的国际事务,然而我国虽对此持续关注,但相关研究甚少,在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的适宜性评价... 南大洋海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极端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当今世界各国力争国家权益,积极参与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的国际事务,然而我国虽对此持续关注,但相关研究甚少,在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的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区划方法研究方面几近空白。在此背景下,通过对现有各国南极海洋保护区的提案分析,尝试构建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的适宜性评价的多级指标体系,并基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叠加分析,对普里兹湾海洋保护区设立的适宜性进行案例研究,以期为我国南极海洋保护区的设立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保护区 适宜性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区划分析 南极 案例研究
下载PDF
东南极达尔克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继锋 鄂栋臣 张胜凯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0-1159,共10页
2007-2012年,在东南极达尔克冰川实施了18期空间方向交会观测,解算得到了冰川的运动规律:其整体平均运动速度为0.41 m·d^(-1),平均流向的方位角为7.01°;总的来说,其冬季和夏季的流速基本相当,但冰川前缘附近的运动在冬季显得... 2007-2012年,在东南极达尔克冰川实施了18期空间方向交会观测,解算得到了冰川的运动规律:其整体平均运动速度为0.41 m·d^(-1),平均流向的方位角为7.01°;总的来说,其冬季和夏季的流速基本相当,但冰川前缘附近的运动在冬季显得更为活跃;冰川横截面上从边缘到中心,流速逐渐增大,流速最大的点出现在冰川中轴线上,流速最小的点则出现在边界附近;沿冰川流动方向,从上游至入海口,流速亦逐渐增大,冰川前缘流速最大,此处有较多的冰裂缝发育.与之前的遥感研究结果相比较,冰川运动比较稳定,流速未发现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达尔克冰川 流速
下载PDF
南极海冰总覆盖范围与面积的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苗苗 庞小平 +2 位作者 赵羲 季青 张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0-936,共7页
目前,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已经成为提取极区海冰密集度的重要手段,其获取的海冰密集度产品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这样的误差进而会引起南极海冰总覆盖范围和总覆盖面积的不确定性.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海冰密集度产品进行误差的模拟,对随机模... 目前,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已经成为提取极区海冰密集度的重要手段,其获取的海冰密集度产品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这样的误差进而会引起南极海冰总覆盖范围和总覆盖面积的不确定性.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海冰密集度产品进行误差的模拟,对随机模拟影像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变异系数等指标量化随机误差带给南极海冰总覆盖范围和面积的不确定性.实验发现,当海冰密集度误差较小时,海冰覆盖范围的不确定性相比面积更大;当误差较大时,结论则相反.并且两者的不确定性都与分辨率和季节有关,分辨率越高,不确定性则越小,冬季比夏季的不确定性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海冰 密集度 不确定性 蒙特卡洛方法
下载PDF
南极恩德比地冰盖高程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云龙 杨元德 +2 位作者 袁乐先 刘争战 伍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24,共4页
利用2002-10—2007-09月Envisat数据的交叉点和不同期间交叉点的高差组成高程变化时间序列,通过交叉点动态分析算法,研究南极恩德比地近年来冰盖的高程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存在明显的正增长,增速达6 cm/a。
关键词 Envisat数据 南极冰盖 交叉点分析 恩德比地地区 高程变化
下载PDF
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家春 王泽民 艾松涛 《北京测绘》 2019年第7期863-866,共4页
武汉大学在长期深入的极地科考和研究中,逐步发展了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这一具有特色的交叉学科。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中需要复合型测绘人才,针对这一需求,武汉大学编制了专业教材并开设了专业课程。本文以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为基础,围绕... 武汉大学在长期深入的极地科考和研究中,逐步发展了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这一具有特色的交叉学科。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中需要复合型测绘人才,针对这一需求,武汉大学编制了专业教材并开设了专业课程。本文以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为基础,围绕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从授课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多方面探讨了该课程,为该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 交叉学科 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