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1篇文章
< 1 2 2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以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1
作者 胡俊峰 邹维列 《智库时代》 2020年第19期175-175,185,共2页
本文以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在新工科背景下,结合OBE工程教育理念以及武汉大学人才培养要求的培养方案优化设计,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现代工程师培养提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 新工科 OBE 武汉大学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下载PDF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袁焕鑫 杜新喜 郭耀杰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第1期102-109,共8页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该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主要采用精英教育模式。文章介绍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对其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工程结构发展演变和结构设计...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该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主要采用精英教育模式。文章介绍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对其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工程结构发展演变和结构设计两门专业必修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与武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比较,从精英教育培养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和实践锻炼三个方面对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对提升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认可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教育模式 土木工程专业 专业认证 中外教学比较
下载PDF
土木工程建筑物变形分析与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崔国宏 徐礼华 《地理空间信息》 2004年第3期10-12,共3页
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近年来正向边缘学科的方向发展,涉及高科技和多交叉学科,成为测量工作者与其他学科专家合作研究的领域。为此,论述了土木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土木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及变形分析与预报的各种... 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近年来正向边缘学科的方向发展,涉及高科技和多交叉学科,成为测量工作者与其他学科专家合作研究的领域。为此,论述了土木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土木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及变形分析与预报的各种方法,给出了土木工程建筑物变形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建筑物 监测技术 变形分析与预报
下载PDF
基于“智慧+”技术的土木工程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以装配式建筑VR教学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汪洋 李慧婷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期74-78,共5页
科技进步给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带来新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目前存在创新性欠缺、互动性不强、实践性不足等问题,应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人才培育等方面不断完善。基于装配式建筑V... 科技进步给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带来新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目前存在创新性欠缺、互动性不强、实践性不足等问题,应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人才培育等方面不断完善。基于装配式建筑VR教学的实际案例,验证引入"智慧+"技术,搭建参与式教学平台,有助于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以更好地适应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教学 “智慧+”技术 装配式建筑 虚拟现实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通识课程持续建设与实践——以武汉大学“治水与社会发展”课程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华 周毅 肖波 《科教导刊》 2022年第22期17-20,共4页
通识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通识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静态结果,而是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地优化课程的过程。OBE教育理念为开展通识课程的持续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文章以武汉大学通识课程“治水与社会发展”为例... 通识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通识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静态结果,而是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地优化课程的过程。OBE教育理念为开展通识课程的持续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文章以武汉大学通识课程“治水与社会发展”为例,介绍了按照OBE理念开展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实践,为通识课程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通识课程 课程建设
下载PDF
网络视角下城市功能耦合对房价的影响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6
作者 杨琳 郑娅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2,共9页
厘清城市功能与房价关系对优化城市布局至关重要。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利用武汉POI和房价数据建立城市功能与各房价梯度的网络模型,并通过多属性排序量化各功能对各区间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房价的上升,城市功能对不同房价区间的影... 厘清城市功能与房价关系对优化城市布局至关重要。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利用武汉POI和房价数据建立城市功能与各房价梯度的网络模型,并通过多属性排序量化各功能对各区间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房价的上升,城市功能对不同房价区间的影响呈递减趋势。住宅由于与其他城市功能之间存在高度依赖关系,对房价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此外,交通、商业、生活、科研和医疗等会因房价区间的需求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研究为从网络角度探讨城市功能对房价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并能在实践中助力决策者进行后续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功能布局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 房价 网络视角 耦合研究
下载PDF
基于BOPPPRS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混合式课程改革探索及拔尖人才培养——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清亮 陈宇轩 +1 位作者 王子潇 李少华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4期100-110,共11页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更高层次知识的需求,本科教学对研究型教学内容的需求愈发强烈。因此,提出一种基于BOPPPRS的新型教学理念,将部分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元素(R-research)融入课堂中,为未来研究型拔尖...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更高层次知识的需求,本科教学对研究型教学内容的需求愈发强烈。因此,提出一种基于BOPPPRS的新型教学理念,将部分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元素(R-research)融入课堂中,为未来研究型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思路。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板书教学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基于BOPPPRS新理念和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及拔尖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对BOPPPRS理念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与思政的融合,将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研究中涉及的环保、“双碳”政策等内容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提高拔尖型人才思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材料 混合式教学 BOPPPRS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 拔尖人才培养 思政融合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高陡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研究进展及挑战
8
作者 周创兵 姜清辉 +2 位作者 姚池 位伟 胡冉 《水力发电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共17页
高陡边坡变形与稳定性分析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关键技术难题。近二十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成功解决了许多高坝大库的关键技术难题,在库坝高陡边坡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化与安全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紧扣高... 高陡边坡变形与稳定性分析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关键技术难题。近二十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成功解决了许多高坝大库的关键技术难题,在库坝高陡边坡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化与安全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紧扣高陡边坡变形和稳定性演化这一主题,以西南水电工程高陡边坡性能评价为研究主线,阐述了高陡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破坏模式、稳定性评价与变形分析方法、渗流分析与控制等研究进展,重点聚焦严格三维极限平衡方法、修正Hoek-Bray楔形体法、刚体弹簧法、基于监测数据的参数反演方法以及边坡渗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水电工程高陡边坡全生命周期变形与稳定性演化分析的学术思路与技术路线,讨论了未来面临的一些挑战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坝边坡破坏模式 稳定性分析 三维极限平衡方法 楔体法 刚体弹簧法 变形与渗流分析
下载PDF
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梗 刘汉生 朱宝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60-63,共4页
为减少建筑用地,各种高层建筑的建设更是随处可见.不同设计单位对建筑构件受力机理的认识、理解,以及设计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所应用的理论也不统一.文章在已经掌握的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从建筑的结构入手,利用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 为减少建筑用地,各种高层建筑的建设更是随处可见.不同设计单位对建筑构件受力机理的认识、理解,以及设计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所应用的理论也不统一.文章在已经掌握的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从建筑的结构入手,利用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逐层加载法模拟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建筑结构 受力研究
下载PDF
拉哇水电站泄水建筑物进水口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10
作者 邓旭 刘东 +2 位作者 王庆祥 位伟 姜清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我国西南地区水电工程边坡高陡且位于高地震烈度区域,存在地震诱发边坡失稳风险。以金沙江拉哇水电站泄水建筑物进水口边坡工程为依托,基于动力有限元方法对边坡罕遇强度地震工况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边坡动力响应规律,研究了震后... 我国西南地区水电工程边坡高陡且位于高地震烈度区域,存在地震诱发边坡失稳风险。以金沙江拉哇水电站泄水建筑物进水口边坡工程为依托,基于动力有限元方法对边坡罕遇强度地震工况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边坡动力响应规律,研究了震后边坡变形、应力及塑性区分布情况,最后采用动力强度折减法评价了泄水建筑物以下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并揭示了其潜在失稳机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边坡加速度响应呈现出高程放大效应、坡表放大效应和结构面放大效应等规律,边坡震后产生最大10.2 mm的永久变形,并新增局部拉应力区及塑性区,罕遇地震工况下边坡潜在滑体的安全系数为1.80,其潜在失稳机制是以断层JF1为后缘面剪切坡脚岩体发生变形破坏。研究可为含顺倾断层的复杂高陡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岩质边坡 地震作用 动力响应 震后应力变形 动力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新工科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11
作者 岳文萍 傅少君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9期188-190,共3页
土木工程专业是典型的宽口径、厚基础专业,随着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新工科对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本文旨在新工科背景下,结合西京学院办学定位,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构建了“一目标、两理念、四模块、九支... 土木工程专业是典型的宽口径、厚基础专业,随着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新工科对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本文旨在新工科背景下,结合西京学院办学定位,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构建了“一目标、两理念、四模块、九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具体实践证明了人才培养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可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土木工程专业 应用技术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5
12
作者 徐礼华 傅旭东 +4 位作者 彭华 杜新喜 傅少君 邹勇 安旭文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武汉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实行文工交叉,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国际化办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文章提出了涵盖"知识结构、实践技能、能...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武汉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实行文工交叉,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国际化办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文章提出了涵盖"知识结构、实践技能、能力结构、综合素质"4维度28要素的"土木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全程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主体,以"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平台"为依托的培养体系,建立了健全的培养体系运行机制。经过八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好,创新与实践能力强,就业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复合型创新人才 4维度28要素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 全程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下载PDF
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3
13
作者 傅旭东 徐礼华 +1 位作者 杜新喜 傅少君 《高等建筑教育》 2014年第3期17-21,共5页
按照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标准,坚持武汉大学"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在2010级本科生中选拔30人作为试点,进行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设... 按照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标准,坚持武汉大学"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在2010级本科生中选拔30人作为试点,进行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设置了相应的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或省级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学习环节,以及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环节,以此来保障大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要求,激发其创新激情,培养专业兴趣和职业精神。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试点取得了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学院每年选拔2个班作为"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范围涵盖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三个方向,正稳步推进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培养计划 教学计划 企业学习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下载PDF
光纤传感技术在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卫军 侯建国 周元春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5期75-79,共5页
针对传统结构的监测仪器存在的缺陷,光纤传感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监测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对单个物理量进行测试已取得可靠成果。但是,通过采用同一根光缆同时监测结构多种物理量来评价工程结构安全与健康,即联合监测在国内... 针对传统结构的监测仪器存在的缺陷,光纤传感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监测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对单个物理量进行测试已取得可靠成果。但是,通过采用同一根光缆同时监测结构多种物理量来评价工程结构安全与健康,即联合监测在国内并不多见。介绍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优势及测试原理,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方式,并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应用于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传感技术 土木工程 健康监测
下载PDF
武汉长江隧道联络横通道工程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松涛 方正 +1 位作者 唐智 李惠玲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8年第10期742-745,共4页
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武汉长江隧道地质条件下可靠度、高承压水、不均匀沉降与火灾风险的各种发生概率及灾害后果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设置与不设置横向联络横通道时综合风险。结果表明,武汉长江隧道脆弱地质条件下... 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武汉长江隧道地质条件下可靠度、高承压水、不均匀沉降与火灾风险的各种发生概率及灾害后果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设置与不设置横向联络横通道时综合风险。结果表明,武汉长江隧道脆弱地质条件下,设置的风险比不设置要高出一倍,建议采用底部疏散通道方式取代横向水平联络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底隧道 风险评估 横通道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加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被引量:6
16
作者 肖桂清 侯建国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7-81,共5页
地震是"群灾之首",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大量震害资料表明,新建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防,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中仍然存在管理、设计、施工、监理、使用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必须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地震是"群灾之首",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大量震害资料表明,新建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防,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中仍然存在管理、设计、施工、监理、使用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必须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加强抗震设防工作的宣传,重视地震安全性评价,将抗震设防措施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对原有未设防的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同时积极做好村镇建设的抗震设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
下载PDF
中国与新加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胜华 侯建国 +4 位作者 何英明 李伟清 汪时机 鲍安红 刘源 《高等建筑教育》 2017年第4期48-55,共8页
针对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方向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6个方面作全面深入的比较。结果表明,武汉大学侧重某一方向的工程技... 针对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方向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6个方面作全面深入的比较。结果表明,武汉大学侧重某一方向的工程技能培养,南洋理工大学更强调科研、工程技能、职业能力、团队合作、职业伦理等综合素质培养。南洋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数量多于武汉大学,涉及范围也大于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大部分课程的学时数量多于南洋理工大学,课程学习主要为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南洋理工大学主要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且南洋理工大学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思辨能力和工程交流能力。对于土木工程的实践实习,南洋理工大学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武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阶段,尚缺乏对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对于毕业设计,南洋理工大学在内容的广度和工作量上,均大于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的要求。根据6个方面的比较,给出武汉大学或国内其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建议,供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江胜华 侯建国 +2 位作者 何英明 李伟清 汪时机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41期113-116,共4页
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探讨了土木工程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课程设计的选题、工作量、质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展开教学改革,进一步剖析相应的具体评价方法,提出课程设计指导、教学资源、教学设... 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探讨了土木工程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课程设计的选题、工作量、质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展开教学改革,进一步剖析相应的具体评价方法,提出课程设计指导、教学资源、教学设施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机制,可为土木工程课程设计的质量提高、评价方法及持续改进的保障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课程设计 评价方法 保障机制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琳 何亚伯 章梦平 《高等建筑教育》 201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平台是近几年土木工程类专业教育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文章从高校建立实践教学存在的瓶颈入手,提出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模式的设计... 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平台是近几年土木工程类专业教育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文章从高校建立实践教学存在的瓶颈入手,提出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模式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以及反馈模式的研究,积极探索建立定位合理、教学互动、培养方式立体的实践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 模式创新
下载PDF
软土流变模型及在建筑物纠偏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志松 陈晓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513-517,共5页
根据地基应力解除法纠偏方法原理和软土的变形机理,建立了土体非线性弹-粘弹流变本构模型,并将其成功运用于软粘土地基应力解除法纠偏工程实践。结合某 6 层住宅楼的倾斜扶正过程,运用所建的本构模型和有限元技术进行了全过程的数值模拟... 根据地基应力解除法纠偏方法原理和软土的变形机理,建立了土体非线性弹-粘弹流变本构模型,并将其成功运用于软粘土地基应力解除法纠偏工程实践。结合某 6 层住宅楼的倾斜扶正过程,运用所建的本构模型和有限元技术进行了全过程的数值模拟,揭示了建筑物倾斜过程和扶正过程中地基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并预测了纠偏施工后建筑物的附加沉降量,所得结果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吻合。研究表明,土的流变特性对软土地基建筑物的纠偏实践有明显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应予以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 应力解除 纠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