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位置大数据支持下的武汉人群活动模式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罗茜 焦利民 《时空信息学报》 2023年第1期86-94,共9页
探究城市人群活动模式有助于理解人群与城市空间的交互作用及影响机制。本文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利用Tucker张量分解法和K-means聚类挖掘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特征。结果表明:①用张量分解法处理地理位置大数据从多维... 探究城市人群活动模式有助于理解人群与城市空间的交互作用及影响机制。本文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利用Tucker张量分解法和K-means聚类挖掘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特征。结果表明:①用张量分解法处理地理位置大数据从多维度揭示城市人群活动时空模式是有效的;武汉都市发展区人群活动可分解为三种每日时间段模式、两种日常周期模式和五种地理空间模式,反映出武汉城市人群活动在时间段、周期和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得到四个层次空间结构,呈现为城市中心依次向外的圈层结构,各个聚类中以生活服务、购物服务、公司企业三种兴趣点功能为主。本研究可为优化城市管理和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讯位置大数据 城市人群活动 时空分布 Tucker张量分解 武汉都市发展区
下载PDF
信息图表在专题地图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侯孟营 黄丽娜 任福 《测绘地理信息》 CSCD 2021年第5期148-153,共6页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专题地图集的信息表达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专题地图集表现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信息爆炸式的发展,信息图表逐渐成为专题地图集表达的中流砥柱。通过对已有图集中信息图表表达成果的梳理,提出了地理空间型、对比分布...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专题地图集的信息表达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专题地图集表现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信息爆炸式的发展,信息图表逐渐成为专题地图集表达的中流砥柱。通过对已有图集中信息图表表达成果的梳理,提出了地理空间型、对比分布型、时间序列型、事务关系型4种基于专题地图集的信息图表,总结了地图集中信息图表的设计流程和应用过程;并从城市地图集、科研教学地图集、专题性地图集角度,以3本地图集为例阐述了4种信息图表在地图集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图表 专题地图集 可视化 专题制图
原文传递
可持续城市化与国土空间优化 被引量:24
3
作者 焦利民 刘耀林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当前可持续国土空间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面向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需求,探讨可持续城市化和国土空间优化的路径、方法和建模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国土空间发展没有现成路径,探索国土空间优化的中国路径成为必然选择。城市及其周边是... 当前可持续国土空间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面向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需求,探讨可持续城市化和国土空间优化的路径、方法和建模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国土空间发展没有现成路径,探索国土空间优化的中国路径成为必然选择。城市及其周边是国土空间优化的关键地域,全球城市扩张研究表明,城市扩张具有路径依赖性、松散化和低密度化倾向,中国可持续城市化路径应以紧凑、高密度、宜居、低碳为基本特征。耦合可持续城市化的国土空间优化路径应遵循生态优先、节约优先、集约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作为信息技术支撑,国土空间优化决策支持建模应面向可持续从指标量化、目标体系、约束规则等方面重构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优化 空间规划 城市化 可持续国土空间发展
原文传递
应急遥感制图中敏感目标自动检测与隐藏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鲁鹏杰 许大璐 +3 位作者 任福 徐胜华 邱天奇 彭瑞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63-1272,共10页
应急遥感制图在灾害响应中作用显著,能为灾害评估、救灾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传统应急遥感制图流程中,人工检索敏感目标并使用图像编辑工具进行脱密处理的方式效率不高,与防灾救灾的高即时性要求相矛盾,无法实现快速发布与使用。将深度学... 应急遥感制图在灾害响应中作用显著,能为灾害评估、救灾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传统应急遥感制图流程中,人工检索敏感目标并使用图像编辑工具进行脱密处理的方式效率不高,与防灾救灾的高即时性要求相矛盾,无法实现快速发布与使用。将深度学习中的目标检测模型和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相结合,构建遥感影像敏感目标检测与隐藏两阶段处理模型,并以遥感制图中飞机目标处理为例验证模型性能。针对飞机目标特点,采用损失函数重构、区域推荐网络候选框优化、Mask优化算法引入、注意力机制重构等改进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全流程处理时间较人工处理缩短50%以上,能快速、智能地进行遥感影像敏感目标检测与隐藏处理,缩短应急制图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遥感制图 敏感目标检测 敏感目标隐藏 Mask R-CNN模型 Deepfill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模拟视角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的多情景县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福香 刘殿锋 +1 位作者 孔雪松 刘耀林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4-697,共14页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科学评估县域可持续发展潜力是制定县域发展战略的基础。现有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估方法多是基于县域发展现状的多维度综合分析,在体现发展的动态性上仍存在不足。本文构建了面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科学评估县域可持续发展潜力是制定县域发展战略的基础。现有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估方法多是基于县域发展现状的多维度综合分析,在体现发展的动态性上仍存在不足。本文构建了面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县域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标体系,采用系统动力学和FLUS模型对发展潜力指标进行预测,提出了一种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的多情景县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估方法。本文以山东省招远市作为案例区,基于2009—2018年的社会经济以及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模拟2030年招远市基准情景、SSP1、SSP2、SSP3、SSP5共5种情景下的县域发展态势,对比评估了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居民福祉维度的多数指标在所有情景下均呈增长趋势,而生态维度指标则呈显著的下降趋势;(2)相比2018年,SSP1、SSP2情景下县域发展潜力均值分别提升了17.36%、9.80%,而在SSP3、SSP5情景下分别下降了0.50%、4.20%,可见,SSP1情景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招远市发展可持续性,SSP5则将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3)招远市未来发展应持续优化SSP1路径,重点关注不同产业劳动力占比、人口老龄化、碳固持等滞后指标。本研究建立了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县域发展潜力的映射关系,提供了一种面向未来的多情景县域发展潜力评价技术框架,预期为招远市未来发展政策制定与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潜力评价 多情景模拟 可持续发展目标 系统动力学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FLUS模型 县域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