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1篇文章
< 1 2 1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工作报告
1
作者 何光存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3年第2期79-82,共4页
关键词 武汉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企业合作委员会 工作报告
下载PDF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2
作者 舒红兵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2,共2页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893年武汉大学建校之初设立的自强学堂格致学部.1922年在自强学堂的基础上成立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生物学系,是中国成立最早的生物学系之一.随着学校的变迁,生物系不断发展演变,经历了国立...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893年武汉大学建校之初设立的自强学堂格致学部.1922年在自强学堂的基础上成立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生物学系,是中国成立最早的生物学系之一.随着学校的变迁,生物系不断发展演变,经历了国立武昌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国立武昌大学生物学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生物学系、国立武汉大学生物学系,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武汉大学生物学系.1978年,在生物学系病毒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武汉大学病毒学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 高等师范学校 生物学 发展演变 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新中国
原文传递
奋进百年 铸就辉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作者 宋保亮 程连珍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13-1314,共2页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历史悠久,最早追溯到1893年武汉大学建校之初设立的培养博物学人才的格致学部,1922年成立生物学系,1978年成立病毒学系,1992年生物学系、病毒学系和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合并为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历...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历史悠久,最早追溯到1893年武汉大学建校之初设立的培养博物学人才的格致学部,1922年成立生物学系,1978年成立病毒学系,1992年生物学系、病毒学系和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合并为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历代师生员工的努力,特别是一批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生物学家,如汤佩松、何定杰、钟心煊、张珽、高尚荫、孙祥钟、余先觉、吴熙载、杨弘远、田波、朱英国、舒红兵、朱玉贤、宋保亮等在此辛勤耕耘,使学院成为学科专业全,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型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学院 学术造诣 武汉大学 汤佩松 格致学 工程研究中心 杨弘远 生物学系
原文传递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探索
4
作者 叶雯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126-,134,共2页
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是目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硕士研究生学科通开课是保障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环节。本文主要探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学科通开课程"现代仪器分析"在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围... 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是目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硕士研究生学科通开课是保障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环节。本文主要探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学科通开课程"现代仪器分析"在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围绕整合教学资源和相关课程优势,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培育精品课程打下了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生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实验教学初探——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宇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46-47,共2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下,高校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最为直接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目标单一、模式单一和考察角度单一的问题,高校生物实验教学需要从...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下,高校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最为直接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目标单一、模式单一和考察角度单一的问题,高校生物实验教学需要从培养创新意识、优化考核制度和拓展合作平台等方面进行优化,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更多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 导向 教学
下载PDF
武汉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6
作者 尹凤玲 齐治华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22期2459-2460,共2页
目的了解武汉大学职业技术学校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0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SCL-90评分在躯体化、人际关系及总均分与常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焦虑、偏执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了解武汉大学职业技术学校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0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SCL-90评分在躯体化、人际关系及总均分与常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焦虑、偏执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疏导、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专生 心理健康 调查
下载PDF
武汉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实验教学建设 被引量:24
7
作者 黄诗笺 谢志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1,66,共4页
该文从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科学研究课程教学管理创新、高水平师资的重要作用,以及创新实验教学建设成果等方面,介绍了武汉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自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来,进行创新实验教学建设的思路、举措和成效。
关键词 创新实验教学 科学研究训练课程 教学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
下载PDF
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标记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龙华 郑英 +2 位作者 陈建武 张燕 余其兴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在广义的标记概念基础上,简要综述了生命科学研究中的7种物理标记、8种化学标记以及11种生物标记中的分子标记的特点和方法。作者认为:生命科学中的标记技术极大地简化和加速了分子生物学向更广和更深的领域研究。许多标记方法往往运用... 在广义的标记概念基础上,简要综述了生命科学研究中的7种物理标记、8种化学标记以及11种生物标记中的分子标记的特点和方法。作者认为:生命科学中的标记技术极大地简化和加速了分子生物学向更广和更深的领域研究。许多标记方法往往运用和综合了好几种标记技术,技术方法也由粗放向精细准确转变,大量的新的高效的特异的标记技术建立在经典的标记技术基础之上,并不断完善和扩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物理标记 化学标记 生物标记 遗传标记 分子标记 DNA指纹 分子条形码
下载PDF
STS教育中的生命科学责任与伦理准则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建国 王晓燕 +1 位作者 张鹏程 王建强 《医学与社会》 2010年第7期92-94,共3页
STS教育中的科学社会责任具有全人类性、全局性和全过程性三大特征,医学家、科学家的科学行为和技术工作不但要对科技利益、科研成果负责,而且要对科学后果、科技风险和负面效应进行预测和预防。因此,完善和执行科研行为、科技工作的伦... STS教育中的科学社会责任具有全人类性、全局性和全过程性三大特征,医学家、科学家的科学行为和技术工作不但要对科技利益、科研成果负责,而且要对科学后果、科技风险和负面效应进行预测和预防。因此,完善和执行科研行为、科技工作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倡导诚信、奉献、创新、宽容、关怀和合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S教育 科学行为 医学伦理 社会责任
下载PDF
生命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建波 谢志雄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3年第3期3-5,共3页
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在国内部分研究型大学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大师级学科后备人才,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武汉大学于2010年进入该试验计... 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在国内部分研究型大学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大师级学科后备人才,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武汉大学于2010年进入该试验计划,开设基础学科“弘毅学堂”试验班(“弘毅”源自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生命科学学院承担弘毅学堂生物学班学生的培养任务,三年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生命 拔尖学生
下载PDF
加强本科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生命科学类人才的根本基础——论教师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青珍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3年第1期31-33,共3页
研究生是新生生命科学类人才的主要来源,培养高质量研究生对培养高素质生命科学类人才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本科教学质量对研究生素质的高低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对培养高素质生命科学类人才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从事本科教学... 研究生是新生生命科学类人才的主要来源,培养高质量研究生对培养高素质生命科学类人才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本科教学质量对研究生素质的高低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对培养高素质生命科学类人才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从事本科教学工作教师的素质又在本科教学质量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生命科学类人才 本科教学改革 教师自身素质
下载PDF
微量量热法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邹国林 李海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1996年第2期36-39,共4页
介绍了微量量热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微量量热法在酶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微量量热法 应用
下载PDF
粘接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恒 《粘接》 CAS 2004年第4期36-37,共2页
简要介绍了医用胶粘剂及其粘接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 粘接技术 生命科学 医学 应用 医用粘合剂
下载PDF
生命科学类超微影像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文萱 胡颖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1期145-149,共5页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保障,做好开放共享管理工作是充分发挥设备效益的有效途径。生命科学是目前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该领域大型仪器设备的集约化管理可实现开放共享,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效益。结合武汉大学...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保障,做好开放共享管理工作是充分发挥设备效益的有效途径。生命科学是目前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该领域大型仪器设备的集约化管理可实现开放共享,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效益。结合武汉大学生命科学类超微影像平台的建设经验,阐述了平台原有情况和建设背景,从设备配置、使用与管理、开放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平台建设与实践,并从制度建设、技术队伍和使用效益等方面对平台的建设成效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超微影像 大型仪器设备 开放共享 平台建设
下载PDF
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病毒学
15
作者 黄永达 许萌萌 《魅力中国》 2009年第15期123-123,共1页
现代生命科学的生长点是以分子生物学突破性的成果为开端的,自20世纪50年代,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创了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的新纪元。而病毒学业已经历了一个世纪,其所涉及的内容从病毒的类型、成分、结构到新陈代谢、生... 现代生命科学的生长点是以分子生物学突破性的成果为开端的,自20世纪50年代,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创了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的新纪元。而病毒学业已经历了一个世纪,其所涉及的内容从病毒的类型、成分、结构到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进化、分布等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现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回顾这50年的发展历程,会发现病毒学对于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分子 生物学 生命科学 基因载体 反转录病毒
下载PDF
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与运行
16
作者 龙燕 谢志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科学研究训练旨在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包括对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基本素质的培养。该文探索构建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期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教学管理... 科学研究训练旨在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包括对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基本素质的培养。该文探索构建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期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教学管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训练 创新 信息化管理
下载PDF
鱼腥草保鲜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纪红 胡中立 +1 位作者 刁英 严守雷 《中国果菜》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鱼腥草属于药食同源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在我国西南地区如黔贵川等地深受欢迎。然而鱼腥草不耐贮藏。本文综述了鱼腥草保鲜和加工研究进展,其中保鲜方法包括低温保鲜、可食用膜阻隔保鲜、气调... 鱼腥草属于药食同源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在我国西南地区如黔贵川等地深受欢迎。然而鱼腥草不耐贮藏。本文综述了鱼腥草保鲜和加工研究进展,其中保鲜方法包括低温保鲜、可食用膜阻隔保鲜、气调保鲜方法以及化学保鲜方法,本文比较了上述各种方法,并提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鱼腥草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保鲜 加工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性状的洪平杏与近缘种种间关系研究
18
作者 刘志娥 屈定镰 +3 位作者 谭霄华 胡丹 杜巍 汪小凡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获得洪平杏(Armeniaca hongpingensis T.T.Yu&C.L.Li)、杏(A.vulgaris Lam.)、梅(A.mume Siebold)和杏梅(A.mume var.bungo Makino)有关的叶、花、果、果核及枝条的21个定量性状和15个定性性状,并对这些数据进行... 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获得洪平杏(Armeniaca hongpingensis T.T.Yu&C.L.Li)、杏(A.vulgaris Lam.)、梅(A.mume Siebold)和杏梅(A.mume var.bungo Makino)有关的叶、花、果、果核及枝条的21个定量性状和15个定性性状,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PAM聚类还是UPGMA聚类分析都可清晰地将4种杏属植物分开,说明物种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分特征。主成分分析的前3个主成分中,一年生枝颜色、被毛情况,叶及果实被毛,叶形指标(叶形、叶尖、叶基)和果核表面特征的绝对权重值都在0.9以上,表明这些性状在4种杏属植物的分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电镜扫描观察结果发现,供试花粉均是单粒花粉,等极,辐射对称,具3孔萌发沟。杏、梅、杏梅的花粉表面纹饰均为条纹状,但洪平杏的表面纹饰为间断条纹,且有不明显穿孔。4种植物叶上表皮细胞均具条纹状角质增厚。与其他种相比,洪平杏细胞表面条纹常弯曲、交叠,无固定走向。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微形态特征,支持将洪平杏作为区别于梅和杏的一个独立种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平杏 种间关系 微形态 孢粉学
下载PDF
武汉市HIV-1相关基因序列分析及亚型分布 被引量:8
19
作者 唐力 邢辉 +6 位作者 彭劲松 刘胜牙 王夏 周旺 郑华英 刘满清 鄢慧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71-1074,1078,共5页
目的研究武汉市HIV感染人群中的HIV毒株的亚型分布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采集武汉市60名已被确认为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nested-PCR)扩增病毒膜蛋白env基因的C2-V5区及gag基因的部分区段,对... 目的研究武汉市HIV感染人群中的HIV毒株的亚型分布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采集武汉市60名已被确认为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nested-PCR)扩增病毒膜蛋白env基因的C2-V5区及gag基因的部分区段,对PCR纯化产物直接测序,并应用GCG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通过PCR扩增得到60份样品的结果,其中env基因序列45份、gag基因序列52份。依据env和gag区基因序列,与HIV-1各个亚型国际参考株比较,通过系统进化分析,最后确定武汉市样品分属5个亚型,分别为HIV-1B亚型中的泰国B(B’)亚型32份,流行重组型CRF07-BC12份,流行重组型CRF01-AE9份,A亚型1份和C亚型6份。结论武汉市存在多种HIV-1亚型,应加强对HIV-1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基因亚型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11~2012年武汉地区柯萨奇病毒A16型VP1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伍仕敏 项杰 +4 位作者 周虹 吴志强 李虹泽 刘为勇 吴建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手足口病(HFMD)患儿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基因型及重组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武汉地区1 844例HFMD患儿的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16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株进行VP1基因序列测序...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手足口病(HFMD)患儿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基因型及重组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武汉地区1 844例HFMD患儿的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16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株进行VP1基因序列测序,选择2株来自重症和1株来自轻症患儿的CA16病毒株构建VP1序列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的重组特点。结果 1 844例HFMD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42株CA16,VP1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所有分离株均属于B1亚型,其中13株属于B1a亚群,29株属于B1b亚群。重组分析表明,3株CA16分离株均为亲本株CA16 A型毒株FY18/AH/CHN/2008和EV71 A型毒株Hubei-09/HB/CHN/2009型间重组所产生,重组交叉位点为基因组P2区2A和2B基因交界处。结论武汉地区的CA16分离株均为B1亚型,其中B1b亚群占明显优势,且CA16分离株存在亲本株CA16A型和EV71 A型毒株的型间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型 手足口病 重组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