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3篇文章
< 1 2 2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二级学院综合改革与建设初探——以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荣 《当代经济》 2018年第13期144-145,共2页
深化高校综合体制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当前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抓住教育改革机遇,围绕综合改革工程集智融力,瞄准综合改革目标,在凝练学科、优化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协同育人、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 深化高校综合体制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当前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抓住教育改革机遇,围绕综合改革工程集智融力,瞄准综合改革目标,在凝练学科、优化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协同育人、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体制改革 课程体系 人事制度改革 创新管理体制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琦 隋竹翠 周立青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7期142-144,281,共3页
在分析目前电子信息本科实验教学现状基础上,从体制建设、实验室配置优化和实验教学激励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并进行了层次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对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和开展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实践 实验室建设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综合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3
作者 李吉星 赵江南 《高等理科教育》 1996年第2期66-68,共3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高等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如何搞好该专业的基础物理课程教学以及与其它课程的协调问题。 信息科学作为21世纪的核心科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高等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如何搞好该专业的基础物理课程教学以及与其它课程的协调问题。 信息科学作为21世纪的核心科学,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主导的作用。因此作为综合大学和高等理工科院校,应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信息科学的专业人才。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非常尖锐的矛盾,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物理基础,因为信息系统总是利用物理方法来实现的,尤其是各种物理效应的综合应用;另一方面该学科发展迅速,需要及时充实和更新专业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 物理课程教学 综合大学 改革初探 基础物理课程 综合性大学 教学大纲 物理教学 教学过程 信息科学
下载PDF
电子信息大类人才培养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隋竹翠 徐新 +2 位作者 贺赛先 邹练 何楚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6年第4期15-17,22,共4页
该文探讨了电子信息大类人才培养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问题,通过分析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质量标准,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全面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过程控制机制;并根据毕业生调查评估教师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根... 该文探讨了电子信息大类人才培养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问题,通过分析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质量标准,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全面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过程控制机制;并根据毕业生调查评估教师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来分析、评估基本教学质量等。该文对本项目研究的基本思路、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同时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过程管理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秋萍 方志豪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1年第5期87-91,共5页
在武汉大学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的资助下,我们承担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项目经过调查研究,围绕着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总目标,对我院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综合改革进... 在武汉大学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的资助下,我们承担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项目经过调查研究,围绕着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总目标,对我院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综合改革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本文就是我们的初步分析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 计算机教学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 高等教育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光义 陈小桥 +1 位作者 隋竹翠 贺赛先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3期67-70,共4页
为顺应科技发展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自身特点,明确了电子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提出了建立优质的课程教育平台、构建工程实践平台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等措施,形成了以学生培养成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 为顺应科技发展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自身特点,明确了电子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提出了建立优质的课程教育平台、构建工程实践平台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等措施,形成了以学生培养成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 课程平台 培养机制 共享平台
下载PDF
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类课程的发展历史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肃文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年第S1期6-9,共4页
本文介绍了从上世纪40年代至本世纪,我国电子信息类课程的发展历史。整个发展阶段可分为:40年代至50年代时期、50年代初学习前苏联阶段、58年以后至78年的非常时期及改革开放后至今新时期等几个阶段。本文着重介绍了电子信息类课程的现... 本文介绍了从上世纪40年代至本世纪,我国电子信息类课程的发展历史。整个发展阶段可分为:40年代至50年代时期、50年代初学习前苏联阶段、58年以后至78年的非常时期及改革开放后至今新时期等几个阶段。本文着重介绍了电子信息类课程的现状。笔者还以"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为例,介绍课程内容的发展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 高频 电子线路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颜佳 王泉德 艾波 《科教导刊》 2023年第35期52-55,共4页
针对目前电子信息类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中专业特色缺乏,实践案例贯穿性不够和考核形式单一的状况,采用将专业问题逐步导入,递进式展开的方式,在锻炼学生编程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学习自信心。另外,采用的创新式考核... 针对目前电子信息类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中专业特色缺乏,实践案例贯穿性不够和考核形式单一的状况,采用将专业问题逐步导入,递进式展开的方式,在锻炼学生编程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学习自信心。另外,采用的创新式考核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实践的兴趣和自主性,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学科竞赛和科研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语言程序设计 实践教学 电子信息专业 递进式教学
下载PDF
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晨 《科教导刊》 2017年第1X期72-73,共2页
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在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电子信息专业来说,高校应充分挖掘其专业特色、教学目... 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在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电子信息专业来说,高校应充分挖掘其专业特色、教学目标和教学优势,对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予以创新,不断地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当前的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最后提出了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现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专业 实践教学 路径探索
下载PDF
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设置的几点意见
10
作者 张肃文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1年第4期19-19,21,共2页
本文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提出了软件与硬件、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均应并重的观点 ,并建议增设“电工学”课程。
关键词 电子信息专业 数字电路 电工学 专业课程
下载PDF
基于北京与武汉MST雷达的中纬度地区中间层风场统计研究
11
作者 林逸鸣 陈罡 +5 位作者 周晓明 张绍东 龚晚林 李雅贤 张敏 胡鹏飞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55-67,共13页
中国子午工程一期自主设计并建造了两台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MST)雷达,分别位于北京(39.75°N,116.96°E)和武汉(29.51°N,114.13°E).这两台雷达对中纬度和亚热带地区的对流层、平流层及中间层区域开展了连续大气观测... 中国子午工程一期自主设计并建造了两台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MST)雷达,分别位于北京(39.75°N,116.96°E)和武汉(29.51°N,114.13°E).这两台雷达对中纬度和亚热带地区的对流层、平流层及中间层区域开展了连续大气观测,至今已稳定运行13年.本研究基于2012年至2022年间两地MST雷达的观测数据,经过月平均处理,提取了11年间观测到的三维风场的连续变化.结果显示,纬向风在4月至9月以西向风为主,10月至次年3月以东向风为主,呈现季节性变化;经向风在65~72 km高度以南向风为主,73~85 km高度以北向风为主;垂直风场大部分时间表现为向下运动.此外,长期拟合分析表明,北京和武汉的纬向风存在明显的年振荡(AO),但两年振荡(QBO)和半年振荡(SAO)特征并不显著.本次统计研究弥补了中纬度地区中间层风场长期观测研究的空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T雷达 中间层风场 季节性变化 周期振荡
下载PDF
计及次生灾害影响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恢复方法研究
12
作者 龚立 田猛 +3 位作者 董政呈 王先培 朱紫阳 李晓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0,共12页
在极端自然灾害愈加频发的背景下,电网调度人员不仅需要考虑如何调度维修资源加快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恢复,还需要考虑如何降低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次生灾害影响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恢复方法,根据... 在极端自然灾害愈加频发的背景下,电网调度人员不仅需要考虑如何调度维修资源加快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恢复,还需要考虑如何降低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次生灾害影响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恢复方法,根据信息物理协同的特点和次生灾害发生的概率调度维修资源至受灾区域,减少停电损失。首先,建立了基于以太无源光纤网络和应急电源协同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模型,研究信息网络和物理网络对系统韧性提升的效果。然后,提出了一种计及次生灾害影响的协同维修方法,并与单独维修方法进行对比。最后,搭建了一种求解所提恢复方法的分析框架,并在IEEE 33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确定最佳的维修资源调度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降低次生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维修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灾害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协同维修 系统恢复 韧性提升
下载PDF
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 简易智能电动车(E题)
13
作者 孟凡伟 蒋林明 +4 位作者 孙学彬 牟世堂 金波 王尚军 赵茂泰 《电子世界》 2004年第8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智能电动车 单片机 电源 软件设计 电动机
下载PDF
基于Fortran语言的地球外辐射带电子三维数据同化建模
14
作者 罗陶荣 曹兴 +4 位作者 马新 付松 倪彬彬 王晓宇 雷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5-1298,共14页
开发地球电子辐射带的数据同化模型,对于理解辐射带电子的动态演化过程和辐射带空间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范阿伦卫星的辐射带电子观测数据和外辐射带三维扩散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本文开发了基于Fortran语言的外辐射带电子三... 开发地球电子辐射带的数据同化模型,对于理解辐射带电子的动态演化过程和辐射带空间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范阿伦卫星的辐射带电子观测数据和外辐射带三维扩散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本文开发了基于Fortran语言的外辐射带电子三维数据同化模型(Three-dimensional Data Assimilative Model of Outer Radiation belt Electrons,简称TDAMORE),实现对L^(*)=3~7、能量范围为0.1~5 MeV、投掷角范围为5°~90°的外辐射带电子时空变化过程的三维重构.通过对2018年8月期间外辐射带电子通量演化过程的重构,证实TDAMORE模型可以较好地重现不同能量和不同投掷角电子通量在磁暴前后的演化特征.通过分析电子通量的观测和同化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发现对于能量低于4 MeV的电子,观测与同化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基本大于0.8且误差相对较低.而对于更高能量的电子,观测与同化结果之间的误差相对较高,这可能是同化模型忽略了电磁离子回旋波对电子的散射损失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外辐射带 电子通量 三维数据同化 范阿伦卫星 FORTRAN语言
下载PDF
哨声模合声波对辐射带电子扩散系数的多维建模及损失时间尺度建模研究
15
作者 张琼月 马新 +2 位作者 郭德宇 付松 倪彬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9-1698,共20页
哨声模合声波是地球内磁层中一种典型的等离子体电磁波动,对辐射带电子动态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声波可以与外辐射带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将电子散射至损失锥进而沉降至大气;此外合声波也能将几十keV的电子加速到几MeV,是辐射带相对... 哨声模合声波是地球内磁层中一种典型的等离子体电磁波动,对辐射带电子动态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声波可以与外辐射带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将电子散射至损失锥进而沉降至大气;此外合声波也能将几十keV的电子加速到几MeV,是辐射带相对论电子的重要来源.因此,快速准确地计算合声波对辐射带电子的扩散系数,对于优化地球辐射带动理学建模并深入理解电子通量的演化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Full Diffusion Code(FDC)定量计算了典型合声波波模对辐射带电子的弹跳平均投掷角、能量和交叉扩散系数,并建立了地球内磁层空间中L为2~7、背景环境参数α^(*)为1~13,投掷角α_(eq)为0°~90°、能量Ek为10 eV~10 MeV的电子散射系数矩阵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线性插值方法可以快速得到不同L和α^(*)参数条件下的合声波对辐射带电子的扩散系数,并计算相对误差验证应用线性插值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基于扩散系数矩阵数据库,本研究还计算了合声波散射辐射带电子的损失时间尺度,建立了以L、α^(*)和Ek为输入参数的电子损失时间尺度经验模型,从而可以快速获取合声波散射电子的损失时间尺度.结果表明,扩散系数矩阵数据库构建和线性插值方法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获取不同L和α^(*)对应的扩散系数所需时间,同时建立的三维损失时间尺度经验模型可快速得到不同L、α^(*)和Ek所对应合声波散射辐射带电子的损失时间尺度,这些结果提高了地球辐射带动理学建模效率,对于空间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粒相互作用 合声波 辐射带电子 扩散系数 损失时间尺度
下载PDF
NWC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产生“条缕状”准捕获电子能谱的模拟研究
16
作者 刘阳希子 项正 +5 位作者 周晨 倪彬彬 董俊虎 胡景乐 王建行 郭浩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86-299,共14页
遍布全球的人工甚低频台站发射的信号主要用于对潜通信,在夜间,这些信号可以泄漏进磁层与内辐射带中几十至几百keV电子发生回旋共振,从而导致电子沉降.这一过程是导致内辐射带电子损失的重要原因,也是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中能量和物质... 遍布全球的人工甚低频台站发射的信号主要用于对潜通信,在夜间,这些信号可以泄漏进磁层与内辐射带中几十至几百keV电子发生回旋共振,从而导致电子沉降.这一过程是导致内辐射带电子损失的重要原因,也是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中能量和物质输运的重要环节.被台站信号散射的电子呈现出能量随L增加而减小的“条缕状”能谱结构,与台站信号和电子的一阶回旋共振能量曲线相符.低轨卫星可以对“条缕状”能谱结构进行清晰地观测,为研究近地空间波粒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基于Drift-Diffusion-Source模型,复现了DEMETER卫星于2009年3月19日多个轨道测量的NWC台站信号导致的“条缕状”能谱,量化了NWC台站信号对辐射带电子的散射作用,明晰了NWC台站信号的幅度和传播角,揭示了内辐射带电子漂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开发人工影响辐射带技术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辐射带 波粒相互作用 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 电子投掷角扩散
下载PDF
基于漠河与武汉站流星雷达的中间层顶大气温度反演
17
作者 陈步鹏 冯健 +3 位作者 尹文杰 许娜 魏博琦 宿杰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6,共7页
本文利用漠河和武汉站的全天空流星雷达在2012—2022年期间的观测数据,基于流星高度分布的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来反演90 km高度处的大气温度。对每年数据作线性拟合时发现拟合参数几乎不变,因... 本文利用漠河和武汉站的全天空流星雷达在2012—2022年期间的观测数据,基于流星高度分布的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来反演90 km高度处的大气温度。对每年数据作线性拟合时发现拟合参数几乎不变,因此本文使用过去一段时间总结出的参数来拟合温度,并与传统梯度法对比。结果表明,使用FWHM法测出的温度与Aura卫星的温度更为接近,其中相关系数和平均误差均优于梯度法,并且FWHM法在较高纬度的漠河站的拟合效果好于较低纬度的武汉站。说明在漠河站和武汉站使用FWHM法反演中间层顶大气温度是可行的;同时也证明了纬度会影响FWHM法的误差,在较高纬度使用FWHM法的结果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星雷达 大气温度 中间层顶 流星峰值高度 半高宽(FWHM)
下载PDF
时空关键区域增强的小样本异常行为识别
18
作者 肖进胜 王澍瑞 +3 位作者 吴原顼 赵持恒 陈云华 章红平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81,共14页
异常行为识别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常见的正常行为识别,它是一项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其难点主要体现在:异常行为实际发生的概率较低,因此可用于训练的样本数目相对较少;监控视频中,包含判断性信息的异常行为特征... 异常行为识别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常见的正常行为识别,它是一项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其难点主要体现在:异常行为实际发生的概率较低,因此可用于训练的样本数目相对较少;监控视频中,包含判断性信息的异常行为特征往往只存在于局部的关键区域中;异常行为时空变化复杂,导致连续地定位并利用关键区域特征变得更加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文提出时空关键区域增强的小样本异常行为识别方法,通过学习大规模正常行为数据集中的共性知识实现对数量较少的异常行为的识别,并选取视频中的关键区域对异常行为特征进行增强。特征向量由于其中的信息被压缩,而难以准确地定位关键区域,本文创新性地挖掘特征图中的二维空间信息,以自适应地选取异常行为的关键区域。单个的视频帧很难反映行为的变化情况,因此需要根据时空信息动态地选取关键区域。本文提出在特征图级别将长时间范围内的时序信息和短时间范围内的运动信息进行关联,以使关键区域有效地捕捉异常行为的连续变化。最后提出时空精细化小样本损失函数,以保证模型有效学习到在时间和空间中更精细化等级的特征。本文在HMDB51、Kinetics以及UCF Crime v2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法识别效果优于其他方法,在异常行为数据集上相对于最强的竞争者准确率提升了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行为识别 小样本学习 关键区域增强 时空精细化损失 时空关联
下载PDF
介质金属复合目标的电磁散射高效建模
19
作者 覃琴 周锋 化梦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3,共7页
为解决各向异性介质与金属复合目标电磁散射计算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混合算法,用于模拟各向异性介质涂覆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该方法基于阻抗边界条件,通过表面阻抗向量来描述介质的电磁特性,充分发挥了低频矩量法(Method of Mo... 为解决各向异性介质与金属复合目标电磁散射计算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混合算法,用于模拟各向异性介质涂覆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该方法基于阻抗边界条件,通过表面阻抗向量来描述介质的电磁特性,充分发挥了低频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s,MoM)和高频物理光学法(Physical Optics,PO)的各自优势,以实现对介质金属复合目标进行高精度和快速的电磁仿真。通过采用阻抗边界条件(Impedance Boundary Conditions,IBC)和等效原理,研究将薄层介质涂覆目标的电磁散射问题等效为阻抗面上等效电磁流的辐射问题,从而实现了对各向异性介质涂覆复杂目标雷达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高精度快速计算。为了验证算法性能,选取了方形平板、简化飞行器及复杂卫星模型进行仿真测试。经过对比分析,所提算法的仿真结果与数值解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2 dB、1.56 dB和2.64 dB,均优于3 dB的工程应用标准误差。此外,该算法在计算消耗内存和计算时长等计算资源方面实现了超过50%的显著提升,充分验证了其准确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金属复合目标 电磁散射 各向异性 混合算法
下载PDF
基于CycleGAN网络的高频地波雷达海洋回波去噪研究
20
作者 周浩 李炳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0,共5页
高频地波雷达在对海面进行监控和目标跟踪时,必定会受到海杂波及各种噪声的干扰,这些噪声的存在是对船只目标检测的一个重大挑战。为了克服此难题,文中采用循环一致性产生式对抗网络(CycleGAN)对高频地波雷达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在该方法... 高频地波雷达在对海面进行监控和目标跟踪时,必定会受到海杂波及各种噪声的干扰,这些噪声的存在是对船只目标检测的一个重大挑战。为了克服此难题,文中采用循环一致性产生式对抗网络(CycleGAN)对高频地波雷达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在该方法中,将传统的杂波抑制问题转化为杂波抑制前后距离多普勒频谱图像的转换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海上实验获得的高频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实验验证,并与其他组网进行量化比较。实验表明,CycleGAN网络可以有效地对高频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在保持目标的前提下,有效地消除了相关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图像去噪 深度学习 杂波抑制 生成对抗网络 距离多普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