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被引量:52
1
作者 夏元友 李新平 朱瑞赓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6年第3期27-33,共7页
针对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方法过分强调经验和难以定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方法(AN2S2EGEM),详细介绍了它的建模方法和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而且有定量、简便、实... 针对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方法过分强调经验和难以定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方法(AN2S2EGEM),详细介绍了它的建模方法和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而且有定量、简便、实时、自适应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边坡稳定性 工程地质评价 评价法
下载PDF
矿山基建工程中基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决策分析
2
作者 万虹 石忠民 冯仲仁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13,共4页
提出了矿山基建工程中基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决策分析问题,讨论了对于网络图中各工序均具非增线型的时间费用关系,以及压缩基建工程周期而使投资不变或减少的条件,为矿山企业决策者进行工程决策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 矿山开采 网络技术 决策分析 矿山基建工程
下载PDF
秭归某石灰石资源深加工利用的研究
3
作者 李晔 许时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44,共3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CaCO_3生产方法和应用动向,并对种归石灰石资源进行了深加工提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秭归石灰石能够生产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而且生产的重质碳酸钙可用作橡胶、塑料和涂料等方面的填料,该石灰石资源具...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CaCO_3生产方法和应用动向,并对种归石灰石资源进行了深加工提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秭归石灰石能够生产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而且生产的重质碳酸钙可用作橡胶、塑料和涂料等方面的填料,该石灰石资源具有开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 深加工 填料 橡胶 塑料
下载PDF
云母粉在涂料工业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自强 魏鹏 《适用技术市场》 1998年第1期14-15,共2页
从分析云母晶体结构入手,简单介绍了云母粉的性能,并进一步介绍了其在涂料、颜料、油漆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云母粉 结构 油漆 颜料 涂料
下载PDF
基于Turbo Prolog的地下开采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5
作者 万虹 《国外金属矿山》 1999年第5期33-36,共4页
研究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决策支持系统的一般设计、结构和推理策略,并针对某铁矿的具体情况,研制出基于TurboProlog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专家系统,为矿山技术决策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软件支持。
关键词 地下开采 无底柱 分段崩落法 采矿 决策支持系统
下载PDF
非金属矿及其制品工业跨世纪发展战略设想
6
作者 袁楚雄 《中国建材》 1995年第8期6-8,共3页
非金属矿及其制品工业跨世纪发展战略设想袁楚雄武汉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研讨小组1进步与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金属矿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外从整体发展状况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1.1产量大幅度增长。... 非金属矿及其制品工业跨世纪发展战略设想袁楚雄武汉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研讨小组1进步与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金属矿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外从整体发展状况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1.1产量大幅度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非金属矿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矿工业 发展战略 非金属矿制品
下载PDF
糊精在重晶石和萤石表面吸附特性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晔 邓小莉 许时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7-322,共6页
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碳水化合物——糊精在重晶石和萤石表面的吸附特性。发现糊精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强烈地依赖于矿浆pH值。糊精在矿物表面吸附密度最大值为:对于萤石在pH值大于12.0,而对于重晶石在pH为9.7和强酸性范... 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碳水化合物——糊精在重晶石和萤石表面的吸附特性。发现糊精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强烈地依赖于矿浆pH值。糊精在矿物表面吸附密度最大值为:对于萤石在pH值大于12.0,而对于重晶石在pH为9.7和强酸性范围内。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Auger电子能谱(AES)测定发现:经糊精处理前后,重晶石表面Ba元素Auger参数变化显著(-0.75eV),这表明糊精与重晶石表面的作用为化学作用;而糊精与萤石作用前后Ca元素的Auger参数变化为-0.20eV,化学作用很弱,更可能是物理作用,如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糊精 吸附 重晶石 萤石 废水处理 矿山污水
下载PDF
裂隙充填蒙脱石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世雄 徐长佑 +5 位作者 胡修文 杨明亮 尹家国 徐新汶 陶伟声 曹庭校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6年第4期56-61,共6页
在深入调查大冶铁矿尖林山矿体上盘闪长岩蒙脱石化蚀变带地压显现特点的基础上,探索了该岩体失稳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巷道蒙脱石化围岩稳定性的措施。
关键词 蒙脱石 巷道 稳定性 裂隙充填
下载PDF
糊精在氧化矿表面的吸附特性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晔 刘奇 许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0-34,共5页
通过系统地研究糊精在赤铁矿、金红石等氧化矿表面的吸附规律发现:糊精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与矿浆pH值有关,糊精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密度最大值时pH值对应于矿物表面等电点,这表明糊精主要是与矿物表面金属羟基化合物发生作用,通过X... 通过系统地研究糊精在赤铁矿、金红石等氧化矿表面的吸附规律发现:糊精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与矿浆pH值有关,糊精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密度最大值时pH值对应于矿物表面等电点,这表明糊精主要是与矿物表面金属羟基化合物发生作用,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测定发现:经糊精处理前后,赤铁矿表面Fe元素内层电子结合能有明显化学变化;金红石表面Ti元素的俄歇参数也发生明显化学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糊精 郝铁矿 金红石 氯化矿 吸附 选矿 抑制剂
下载PDF
Fe^(3+)对Al^(3+)活化微斜长石产生屏蔽的机理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琪 方和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06-609,共4页
硅线石—微斜长石—油酸钠浮选分离系统中, 金属离子强烈干扰浮选过程, 而Fe3 + 可明显削弱这种干扰作用。借助显微电泳仪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 研究了Fe3 + , Al3 + 金属离子在硅线石和微斜长石表面的竞争吸附, 揭示... 硅线石—微斜长石—油酸钠浮选分离系统中, 金属离子强烈干扰浮选过程, 而Fe3 + 可明显削弱这种干扰作用。借助显微电泳仪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 研究了Fe3 + , Al3 + 金属离子在硅线石和微斜长石表面的竞争吸附, 揭示了Fe3 + 对Al3 + 活化微斜长石产生屏蔽作用的机理。研究发现由于Fe3 + 能增加硅线石表面ζ电位, 同时降低微斜长石表面ζ电位, 削弱了Al3 + 对微斜长石的活化作用;XPS 研究表明Fe3 + 对Al3 + 活化微斜长石产生屏蔽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Fe3 + 能够降低微斜长石表面Al2p 电子的结合能, 从而降低其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线石 微斜长石 浮选 选矿 铁离子 铝离子
下载PDF
引发剂、乳化剂对苯丙核/壳乳液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自强 余新文 王圣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8,共3页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及两阶段乳化剂用量比等对苯丙核/壳乳液合成的影响。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引发剂 乳化剂 核壳结构
下载PDF
铁石墨层间化合物合成工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宾晓蓓 涂文懋 曾宪滨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39,共5页
作者以钾金属为还原剂与FeCl3-GIC反应,合成了铁石墨层间化合物,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铁石墨 层间化合物 合成工艺 金属石墨 石墨
下载PDF
混合物料组分的碎裂参数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开忠 翁伟雄 周忠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7-50,共4页
借助于分批磨矿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混合物料组分的碎裂参数特性。结果表明:某一物料无论是单独磨矿还是作为混合物料中的一个组分,其碎裂分布函数是相同的;和单独磨矿时相比,组分的碎裂速率函数由于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初... 借助于分批磨矿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混合物料组分的碎裂参数特性。结果表明:某一物料无论是单独磨矿还是作为混合物料中的一个组分,其碎裂分布函数是相同的;和单独磨矿时相比,组分的碎裂速率函数由于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初步分析了这些相互作用产生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模型 混合物料 碎裂参数 磨矿
下载PDF
Fe-KCl石墨层间化合物磁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宾晓蓓 涂文懋 曾宪滨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53-257,共5页
探讨了Fe-KCl石墨层间化合物的某些磁学性能.在宏观上,它能被永久性磁铁吸引,表现出明显的单轴磁各向异性,磁化方向仅为平行于碳网面的一个固定方向.当外磁场撤消,剩磁随之消失.在微观上通过插入物粒度测量及Msbaue... 探讨了Fe-KCl石墨层间化合物的某些磁学性能.在宏观上,它能被永久性磁铁吸引,表现出明显的单轴磁各向异性,磁化方向仅为平行于碳网面的一个固定方向.当外磁场撤消,剩磁随之消失.在微观上通过插入物粒度测量及Msbauer谱研究证实它有典型的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层间化合物 磁性 性能 氯化钾
下载PDF
地下采空区矿柱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3
15
作者 刘沐宇 徐长佑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针对某地下采空区矿柱稳定性问题 ,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按照NGI岩体质量分类法对该矿区岩体质量进行了分类 ,并由此对其岩体强度作出了估算。运用点安全系数法和可靠度分析法分别计算了矿柱的点安全系数和可靠指标 ,结果表明... 针对某地下采空区矿柱稳定性问题 ,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按照NGI岩体质量分类法对该矿区岩体质量进行了分类 ,并由此对其岩体强度作出了估算。运用点安全系数法和可靠度分析法分别计算了矿柱的点安全系数和可靠指标 ,结果表明采空区矿柱处于稳定状态 ,所得结论与工程实际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矿柱 可靠度 岩体强度 稳定性
下载PDF
单宁酸与硅灰石和透辉石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明礼 袁楚雄 袁继祖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5-37,共3页
采用十二胺作捕收剂,单宁酸作调整剂,可使硅灰石与透辉石有效分离,其原因在于单宁酸对透辉石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Auger电子能谱研究表明,透辉石表面Ca2p的结合能比硅灰石更高。
关键词 单宁酸 硅灰石 透辉石 浮选 抑制剂
下载PDF
焦磷酸钠在硅线石和微斜长石表面选择性吸附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琪 方和平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76-379,共4页
运用表面电性研究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探讨了焦磷酸钠在经Al3+和Fe3+活化后的硅线石和微斜长石表面上的选择性吸附机理,推断造成焦磷酸钠吸附特性差异的本质原因是微斜长石表面的Al3+具有更高的化学活性,进而导致焦... 运用表面电性研究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探讨了焦磷酸钠在经Al3+和Fe3+活化后的硅线石和微斜长石表面上的选择性吸附机理,推断造成焦磷酸钠吸附特性差异的本质原因是微斜长石表面的Al3+具有更高的化学活性,进而导致焦磷酸钠优先在微斜长石表面吸附.研究结果表明:焦磷酸钠不仅与微斜长石矿物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吸附,而且还与矿浆中的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络合物并沉积在矿物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钠 硅线石 微斜长石 浮选剂 吸附 选矿
下载PDF
计算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储量盈利比较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忠民 冯仲仁 徐长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9,25,共4页
在分析用于计算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储量盈利比较法的基础上,总结出该方法的简易形式、退化形式和推广形式,并进行了储量盈利比较法的计算方法分类和不同性质经济剥采比的转换,最后以某露天铜矿的基础数据为例计算出不同形式的经济合理... 在分析用于计算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储量盈利比较法的基础上,总结出该方法的简易形式、退化形式和推广形式,并进行了储量盈利比较法的计算方法分类和不同性质经济剥采比的转换,最后以某露天铜矿的基础数据为例计算出不同形式的经济合理剥采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开采 剥采比 储量 盈利比较法 分类
下载PDF
调热圈半径及其温度场的数值解算模型 被引量:36
19
作者 侯祺棕 沈伯雄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9-16,共8页
本文从作为气温预测计算基础的井巷调热圈温度场入手研究,建立了优于一般差分格式的解算通风巷道调热圈半径及其内部温度场的不定区域异步长差分格式,并应用该模型得出了经过一定通风时间的巷道壁温可当作常量处理和调热圈半径与通风... 本文从作为气温预测计算基础的井巷调热圈温度场入手研究,建立了优于一般差分格式的解算通风巷道调热圈半径及其内部温度场的不定区域异步长差分格式,并应用该模型得出了经过一定通风时间的巷道壁温可当作常量处理和调热圈半径与通风时间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这两个重要结论,从而为精确地进行气温预测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热圈半径 调热圈 温度场 通风巷 数值解算模型
下载PDF
硅线石和微斜长石与捕收剂油酸钠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琪 方和平 《有色金属》 CSCD 1999年第2期28-31,共4页
通过硅线石与微斜长石表面电性、油酸钠溶液化学和红外光谱研究,探讨了油酸钠在纯净硅线石与微外长石表面吸附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在矿浆PH值为6.5~8.0的范围内,油酸钠带负电的活性组分(离子一分子缔合物)与硅线石表面... 通过硅线石与微斜长石表面电性、油酸钠溶液化学和红外光谱研究,探讨了油酸钠在纯净硅线石与微外长石表面吸附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在矿浆PH值为6.5~8.0的范围内,油酸钠带负电的活性组分(离子一分子缔合物)与硅线石表面带正电的组分(MOH2)以静电力发生物理吸附,同时还存在生成油酸铝的化学吸附;而此时微斜长石表面负电组分(MO-)最大,与油酸钠不发生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线石 微斜长石 油酸钠 红外光谱 捕收剂 选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