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认证背景下矿业类专业建设与改革探索——以武汉工程大学矿业类专业为例
1
作者 吝曼卿 何东升 +3 位作者 周德红 张民波 康钦容 李洪强 《高教学刊》 2023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矿业是关系国家发展经济命脉和资源安全的基础产业。以工程教育标准下的矿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深刻剖析矿业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时代背景。且以武汉工程大学兴发矿业学院矿业类专业为例,从专业生源、师资、教学资源及课程体系角度分... 矿业是关系国家发展经济命脉和资源安全的基础产业。以工程教育标准下的矿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深刻剖析矿业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时代背景。且以武汉工程大学兴发矿业学院矿业类专业为例,从专业生源、师资、教学资源及课程体系角度分析矿业类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结合自身发展的改革探索,提出“四个强化”建设,可为我国相关高校矿业类专业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类 专业认证 专业建设 四个强化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
2
作者 康钦容 张卫中 +2 位作者 陈清运 李志国 柴修伟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5期63-65,共3页
文章在分析改革背景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基于产教融合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意义,然后提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策略,最后论述了基于产教融合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成效。
关键词 人才培养体系 采矿工程专业 产教融合
下载PDF
磷石膏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3
作者 邓华 侯硕旻 +3 位作者 李中军 徐港 池汝安 习本军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2,共9页
磷石膏长期堆存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迫在眉睫。总结了磷石膏在制备工业石膏及建材、水泥缓凝剂、制备硫酸联产水泥、路基材料、填充材料、土壤改良剂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磷石膏主要的研究方向,分... 磷石膏长期堆存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迫在眉睫。总结了磷石膏在制备工业石膏及建材、水泥缓凝剂、制备硫酸联产水泥、路基材料、填充材料、土壤改良剂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磷石膏主要的研究方向,分析了磷石膏综合利用科研与工业化的关系,指出磷石膏科研与工业化的核心矛盾在于石膏本身价格较低,而磷石膏工业化处理成本较高,无法得到推广,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多种解决思路。指出磷石膏未来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维持磷石膏市场需求和新增装置之间的平衡。磷石膏利用方面,无害化处置是基础,路基材料是磷石膏消纳的主要途径,土壤化和生态修复是磷石膏利用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环境危害 综合利用 产销动态平衡
下载PDF
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对锗的吸附特征
4
作者 李丽君 张臻悦 +1 位作者 吴汉军 郭文达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煤系伴生资源提取不可避免产生大量低浓度含锗废液,导致稀散金属锗资源的流失,并污染环境。采用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JFMBO)作为吸附材料富集回收煤浸出液中低浓度锗,通过XRD、BET、Zeta电位等测试手段研究了JFMBO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 煤系伴生资源提取不可避免产生大量低浓度含锗废液,导致稀散金属锗资源的流失,并污染环境。采用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JFMBO)作为吸附材料富集回收煤浸出液中低浓度锗,通过XRD、BET、Zeta电位等测试手段研究了JFMBO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等特征,并探究了JFMBO对锗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改性铁锰氧化物吸附锗的最佳投加量为2 g L;JFMBO对锗的吸附容量与溶液pH呈现正相关的趋势;JFMBO对锗的吸附容量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升高温度有助于JFMBO对锗吸附反应的进行。锗在JFMBO上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模型,25℃下锗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为169.535μmol g。JFMBO可再生使用,循环进行3次吸附-脱附后仍可保持较高的吸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 吸附 高效提取 再生
下载PDF
基于24Model与csQCA的煤矿安全事故组态构型
5
作者 张民波 闫瑾 +3 位作者 黄强勇 牛艺骁 李峰 钟子逸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9页
煤矿安全事故对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为研究煤矿安全事故的致因因素构型,通过搜集、筛选出数据真实且事故原因明确的26起典型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利用24Model事故致因模型,从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物态、习惯性行为、安全管理体... 煤矿安全事故对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为研究煤矿安全事故的致因因素构型,通过搜集、筛选出数据真实且事故原因明确的26起典型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利用24Model事故致因模型,从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物态、习惯性行为、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安全文化5个维度提取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并通过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方法对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的组态构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24Model与csQCA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煤矿安全事故的组态构型,能够说明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与事故之间存在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并存在6种典型的组态构型,可归纳为煤矿单位管理不严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缺失型、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型、组织安全行为异化型。根据各种组态构型的特点剖析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机制,可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提供对策和建议,以保障煤矿行业安全和推动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事故 组态构型 24Model 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 安全管理
下载PDF
体验式教学法在采矿专业课“爆破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柴修伟 周钰 +2 位作者 何东升 贾金龙 刘德峰 《西部素质教育》 2019年第15期196-196,共1页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文章首先阐述了“爆破工程”课堂的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法在“爆破工程”课堂上的应用策略,包括师生角色互换、经典案例分析讨论、实验教学三项。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采矿专业 爆破工程
下载PDF
采矿工程专业“M+I”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相关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贾金龙 柴修伟 刘德峰 《西部素质教育》 2018年第18期175-175,共1页
为了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文章首先介绍了"M+I"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然后阐述了采矿工程专业"M+I"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优化,最后分析了采矿工程专业"M+I"国际化人才培养的... 为了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文章首先介绍了"M+I"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然后阐述了采矿工程专业"M+I"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优化,最后分析了采矿工程专业"M+I"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专业 “M+I”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课程设置
下载PDF
合同制采矿条件下主要井巷工程单价的合理性探讨
8
作者 张惠君 陈清运 +3 位作者 代康 徐正碧 余少平 黄贞林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03-207,共5页
以金山店铁矿和程潮铁矿部分主要外委井巷工程单价为样本,依据Bootstrap自助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再抽样,计算出样本均值的相对频率分布大体呈正态分布,并结合国家基础定额对样本单价进行分析,得到金山店铁矿的工程单价定价与定额标准偏差较... 以金山店铁矿和程潮铁矿部分主要外委井巷工程单价为样本,依据Bootstrap自助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再抽样,计算出样本均值的相对频率分布大体呈正态分布,并结合国家基础定额对样本单价进行分析,得到金山店铁矿的工程单价定价与定额标准偏差较大,程潮铁矿定价与定额标准接近,同时考虑矿山地质条件以及其他影响工程单价定价因素,对样本单价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合同制采矿条件下,工程单价报价大体呈正态分布是合理的;工程单价的合理制定不能仅仅依据定额标准和市场因素,更要充分考虑矿山工程自身特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制采矿 井巷 合理性 Bootstrap自助法 工程单价
下载PDF
坦桑尼亚盖塔绿岩带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
9
作者 司建涛 白德胜 +3 位作者 肖尊群 李水平 祁东 孙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3期387-395,共9页
坦桑尼亚盖塔绿岩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坦桑尼亚克拉通的西北部,绿岩带内发育有世界级的大型金矿床——盖塔金矿。通过对盖塔绿岩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典型矿床和成矿时代进行研究,厘定了该绿岩带的成矿时代,总结了其演化历史。研究表明:盖... 坦桑尼亚盖塔绿岩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坦桑尼亚克拉通的西北部,绿岩带内发育有世界级的大型金矿床——盖塔金矿。通过对盖塔绿岩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典型矿床和成矿时代进行研究,厘定了该绿岩带的成矿时代,总结了其演化历史。研究表明:盖塔绿岩带出露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太古宇尼安萨群条带状铁建造、火山碎屑沉积和卡维隆多群砂砾岩,以及同造山期和后造山期花岗岩、煌斑岩和粗面岩等侵入岩体。区内构造发育,多为褶皱和剪切带,构造方向主要为NW-SE、NE-SW和近SN向。区内金矿脉主要产于条带状铁建造与煌斑岩脉的剪切接触带内,及其与煌斑岩平行的石英脉中;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矿体为从岩浆分异出的含矿热液流体赋存于构造空间所形成,根据测年资料,初步认为盖塔绿岩带的主要金成矿期为(2699±9)~(2617±17)Ma,其带内发育的盖塔金矿床属于典型的太古宇绿岩带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桑尼亚 绿岩带 盖塔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时代
下载PDF
煤焦油沥青不同组分基多孔炭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晓霞 孙国笑 +5 位作者 刘倩 池洋 杨晨晨 张壮壮 付峰 池汝安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探讨煤焦油沥青中不同组分对多孔炭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溶剂萃取分离的方法将煤焦油沥青分离成5个不同组分,分别以5个组分为原料,通过KOH活化法制备了多孔炭,研究了不同原料组成对多孔炭形貌、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为了探讨煤焦油沥青中不同组分对多孔炭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溶剂萃取分离的方法将煤焦油沥青分离成5个不同组分,分别以5个组分为原料,通过KOH活化法制备了多孔炭,研究了不同原料组成对多孔炭形貌、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原料组成的重质化,所制备的多孔炭的孔隙度下降,致密度增加,比电容降低,充放电速率下降。其中轻组分(TS)最有利于发展孔隙结构,以此为原料制备的多孔炭TS-PC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最大,分别达2482 m~2·g^(-1)和1.781 m~3·g^(-1)。同时,5个样品中TS-PC的比电容最大,在三电极6 mol·L^(-1)KOH体系中,TS-PC的比电容为395 F·g^(-1)(0.5 A·g^(-1));当电流密度增加至50 A·g^(-1)时,比电容仍达220 F·g^(-1),电容持有率为5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沥青 组分分离 多孔炭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煤及其副产物中锗的提取利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唐鸿鹄 刘丙建 +2 位作者 王翠 李丽君 张臻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71,共12页
锗作为高科技新兴产业的高价值稀散元素,已被众多国家列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而煤及其副产物中锗资源的提取利用也已成为了行业研究的热点。总结了煤中锗的富集模式与赋存状态,系统分析了煤及其副产物中锗资源的提取利用技术的现状,对... 锗作为高科技新兴产业的高价值稀散元素,已被众多国家列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而煤及其副产物中锗资源的提取利用也已成为了行业研究的热点。总结了煤中锗的富集模式与赋存状态,系统分析了煤及其副产物中锗资源的提取利用技术的现状,对比了现有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初步分析了目前研究的难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煤及其副产物中锗的高效提取利用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粉煤灰 高效提取 综合利用
下载PDF
微波辅助酸浸实现磷石膏中稀土元素有效浸出 被引量:1
12
作者 向浩 马梦雨 +6 位作者 李昶宜 郭莉 叶恒朋 吴昭远 李佳 陈绍华 杜冬云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127,共7页
磷石膏(PG)是磷肥工业中一种含有稀土元素的废弃物,稀土元素含量低但储量大,从磷石膏中回收稀土元素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本研究重点是磷石膏的深入表征以及浸出过程研究,采用微波辅助酸浸磷石膏实现稀土元素浸出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微... 磷石膏(PG)是磷肥工业中一种含有稀土元素的废弃物,稀土元素含量低但储量大,从磷石膏中回收稀土元素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本研究重点是磷石膏的深入表征以及浸出过程研究,采用微波辅助酸浸磷石膏实现稀土元素浸出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当硝酸浓度为2.0 mol/L,固液比为6∶100(g/mL),浸出温度为80℃,浸出时间为30 min时,磷石膏稀土总元素的浸出率为96.52%。借助SEM、XRD探究微波酸浸机理,进一步表明在微波酸浸过程中由于微波、高温等相互作用会破坏晶体结构使颗粒细化,从而促使微波浸出效果比水浴浸出效果高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微波 稀土元素 酸浸 晶体结构 回收 磷酸
下载PDF
磷石膏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As(Ⅴ)的吸附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哈志昊 许向群 +4 位作者 谭小涵 蓝艳馨 林燕敏 马梦雨 杜亚光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82,共7页
研究了用氧化钙(CaO)改性磷石膏(PG)制备吸附剂m-CaO-PG,并用于从废水中吸附去除As(Ⅴ),采用Design-Expert软件以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程序优化m-CaO-PG制备工艺,考察了球磨转速、球磨时间和物料质量比对m-CaO-PG吸附As(Ⅴ)的影响。... 研究了用氧化钙(CaO)改性磷石膏(PG)制备吸附剂m-CaO-PG,并用于从废水中吸附去除As(Ⅴ),采用Design-Expert软件以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程序优化m-CaO-PG制备工艺,考察了球磨转速、球磨时间和物料质量比对m-CaO-PG吸附As(Ⅴ)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m-CaO-PG的最佳条件为球磨转速200 r/min,物料质量比6/4,球磨时间4 h;m-CaO-PG对As(Ⅴ)的最大吸附量为37.75 mg/g;吸附过程中产生了Ca_(3)(AsO_(4))_(2)和CaHAsO_(4)·2H_(2)O新物相,新物相中增加了羟基自由基;m-CaO-PG有更大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吸附去除As(Ⅴ)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氧化钙 改性 m-CaO-PG 响应面法 As(Ⅴ) 优化 吸附
下载PDF
磷石膏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As(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晨阳 许向群 +2 位作者 宋云杰 马梦雨 杜亚光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71,共9页
研究了用机械球磨法混合磷石膏(PG)和还原铁粉制备吸附材料(m-PG-Fe),通过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优化条件下所制备m-PG-Fe对模拟废水中As(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最优制备条件为PG配比60%,球磨转速500 r/min,球磨时间... 研究了用机械球磨法混合磷石膏(PG)和还原铁粉制备吸附材料(m-PG-Fe),通过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优化条件下所制备m-PG-Fe对模拟废水中As(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最优制备条件为PG配比60%,球磨转速500 r/min,球磨时间为2 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m-PG-Fe对废水中As(Ⅲ)的吸附量为29.86 mg/g,与预测值的误差为3.7%,可靠性较高,具有潜在使用价值;m-PG-Fe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孔隙体积和介孔率,在机械力作用下PG中的结晶水逸出产生羟基自由基,并与铁粉在球磨作用下结合生成FeO(OH),有利于对As(Ⅲ)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铁粉 球磨 响应面法 吸附 As(Ⅲ)
下载PDF
解钾JX-10菌的筛选及解钾工艺
15
作者 薛永萍 肖春桥 +1 位作者 张琰图 池汝安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3,共7页
本文从一钾长石矿区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了6株高效解钾细菌。其中命名为JX-10的菌株分离于矿区茼蒿根系土壤,经基因测序鉴定为Bacillus sp.,与KT981886菌相似度高到99.72%。同时就培养时间、温度及转速等解钾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 本文从一钾长石矿区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了6株高效解钾细菌。其中命名为JX-10的菌株分离于矿区茼蒿根系土壤,经基因测序鉴定为Bacillus sp.,与KT981886菌相似度高到99.72%。同时就培养时间、温度及转速等解钾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JX-10菌株具有分解钾长石矿物的能力。其较佳解钾工艺条件为:培养温度28℃、时间10 d,转速160 r/min,培养基pH值为5.0,钾长石浓度2 g/L,粒度0.03mm,接种量25%,硫酸铵浓度0.2 g/L。在较佳工艺条件下,溶液中可溶性钾离子含量可达23.32 mg/L,浸出率为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钾菌 筛选 鉴定 工艺优化
下载PDF
磷石膏基有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Pb(Ⅱ)的吸附试验研究
16
作者 宋云杰 马梦雨 +3 位作者 吕晨阳 黄彩妹 向露 杜冬云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9,共9页
研究了用聚丙烯酸(PAA)改性磷石膏(PG)制备新型复合吸附剂PG/PAA,并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的Pb(Ⅱ)。利用SEM、BET、FT-IR表征了PG/PAA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磷石膏基吸附剂表面形貌由光滑变得粗糙,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官能团也有... 研究了用聚丙烯酸(PAA)改性磷石膏(PG)制备新型复合吸附剂PG/PAA,并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的Pb(Ⅱ)。利用SEM、BET、FT-IR表征了PG/PAA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磷石膏基吸附剂表面形貌由光滑变得粗糙,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官能团也有所改变;在溶液pH=5.0、PG/PAA用量1 g/L、初始Pb(Ⅱ)质量浓度50 mg/L、吸附时间30 min条件下,PG/PAA对Pb(Ⅱ)的吸附量达49.34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自发放热;PG/PAA吸附Pb(Ⅱ)的机制包括螯合、配位作用和离子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聚丙烯酸 改性 制备 吸附 Pb(Ⅱ)
下载PDF
浅孔楔形掏槽爆破技术在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群施工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满 康钦容 +5 位作者 李梦玲 蒋富强 姜永东 刘远鹏 侯鹏伟 张卫中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68-573,共6页
为了解决隧道群爆破施工时振动强度过大而引起围岩失稳问题,以贵安数据中心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群爆破施工工程为背景,采用浅孔楔形掏槽(SHWC)爆破技术进行施工作业,监测后行洞爆破施工与先行洞支护结构的爆破振动速度,并运用LS-DYNA模... 为了解决隧道群爆破施工时振动强度过大而引起围岩失稳问题,以贵安数据中心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群爆破施工工程为背景,采用浅孔楔形掏槽(SHWC)爆破技术进行施工作业,监测后行洞爆破施工与先行洞支护结构的爆破振动速度,并运用LS-DYNA模拟分析爆破振动强度对隧道围岩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HWC爆破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爆破振动强度,能够将振动速度峰值控制在4.5 cm/s的安全允许标准以内;SHWC爆破有效应力峰值可达117 MPa;爆破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存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形成的反射拉伸波向岩体深部方向延伸与正向传播的爆炸压缩应力波发生干涉叠加,使得岩石被拉伸和压缩而发生破坏;楔形掏槽孔呈“Λ”形结构布置,炸药爆炸产生的有效应力主要集中在掏槽孔底部,使得掏槽区被爆岩体能有效克服周围岩石的夹制作用,提高了掏槽效果,同时,楔形掏槽孔还能进一步扩大掏槽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掏槽爆破 数值模拟 爆破振动 隧道群
下载PDF
颗粒流数值分析软件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尊群 常燕斌 +5 位作者 吕振滔 王慧 王福琦 邓名慧 李浦宇 郑月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9-205,共7页
传统的室内岩石力学实验只能提供岩石的宏观力学参数和岩石试样宏观破坏特征,不能获得岩石实验加载过程中,组成岩石试样的内部颗粒细观参数的时-空演化关系,不利于学生对岩石相关宏观力学参数和破坏模式的理解。将颗粒流软件PFC2D引入... 传统的室内岩石力学实验只能提供岩石的宏观力学参数和岩石试样宏观破坏特征,不能获得岩石实验加载过程中,组成岩石试样的内部颗粒细观参数的时-空演化关系,不利于学生对岩石相关宏观力学参数和破坏模式的理解。将颗粒流软件PFC2D引入岩石力学压缩实验教学,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实验的双重训练,能够使学生从岩石的微观组构特征角度认识岩石力学的特性差异,拓展了思维,开阔了眼界,提升了科研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微观组构 课堂教学 力学实验 岩石力学
下载PDF
智能技术在矿物加工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张臻悦 蒋灵 +3 位作者 郭文达 杨静 刘德峰 池汝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18,共9页
智能技术作为引领性的高新技术,包含许多发展快速的新兴领域,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适应的能力,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业环境,已经在工业领域中解决了许多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矿物加工领域作为人员密度大、劳动力强、工艺... 智能技术作为引领性的高新技术,包含许多发展快速的新兴领域,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适应的能力,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业环境,已经在工业领域中解决了许多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矿物加工领域作为人员密度大、劳动力强、工艺过程复杂的传统基础工业,在企业精细化管理和安全高效生产等方面具有很大提升空间。随着全球各行业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未来传统选矿领域必将朝着高效、智能化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目前,针对矿物加工过程智能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各种智能技术的应用处于初步探索和验证阶段,不同矿物加工过程的相关智能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较为分散和杂乱,缺乏系统性总结。为此,在详细分析了智能技术在矿物加工工艺流程中的应用原理和方式的基础上,首次依据智能化差异及数据复杂程度将矿物加工领域的智能技术归纳为自动化控制、神经网络、大数据开发三大类。系统性总结了各智能技术在破碎、磨矿、浮选、磁选等矿物加工过程的研究和应用发展现状,揭示了矿物加工过程中智能技术对品位提高、指标预测和流程稳定的重要意义,可为矿物加工领域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 自动化控制 神经网络 大数据开发
下载PDF
2012—2021年中国煤矿瓦斯事故发生规律和特点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春欣 张民波 王子超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103-107,共5页
为深入了解煤矿瓦斯灾害事故,分析出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特征及其预防对策。基于2012—2021年间我国煤矿井下瓦斯灾害事故数据,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从瓦斯事故的发生时间、地区、月份、原因和事故类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瓦斯事故的发生频率和... 为深入了解煤矿瓦斯灾害事故,分析出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特征及其预防对策。基于2012—2021年间我国煤矿井下瓦斯灾害事故数据,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从瓦斯事故的发生时间、地区、月份、原因和事故类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瓦斯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瓦斯事故在3月、5月、8月的发生数量和死亡人数远高于其他月份,大多数事故发生在上午10:00~12:00;瓦斯爆炸事故的数量在瓦斯事故类型中占比最高,死亡人数最多;在地理分布方面,贵州、山西和四川所在西南地区瓦斯灾害事故发生率最高,死亡人数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瓦斯事故 对策措施 数理统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