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6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类专业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类大类招生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玉兰 《科教导刊》 2014年第16期63-,67,共2页
高质量材料类多用型人才是社会对材料类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高校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在材料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了材料类多用型人才培养所需要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材料类专业 多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材料物理专业的特色及就业状况分析——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
2
作者 毛样武 《科技视界》 2013年第4期75-75,38,共2页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物理专业作为首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依托"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微波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研究工程中心",将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于等离子体...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物理专业作为首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依托"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微波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研究工程中心",将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于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和功能薄膜材料的开发。近五年来,材料物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优势明显,总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节能环保的高新技术企业,包括半导体行业、光伏太阳能产业以及其它薄膜行业(包括真空镀膜设备企业、液晶显示器以及玻璃镀膜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物理 特色 就业
下载PDF
地方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类招生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鄢国平 刘凡 +5 位作者 袁野 陈思 张云飞 张桥 郭庆中 吴艳光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4期185-187,190,共4页
目前我国高校正在进行"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施,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的地方高校已取得了许多良好的成果与经验,然而,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较严重问题与混... 目前我国高校正在进行"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施,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的地方高校已取得了许多良好的成果与经验,然而,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较严重问题与混乱现象以及不理想的弊端。本文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剖析了地方高校大类招生模式实施中的不足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地方高校专业大类招生模式改革的改进思路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大类招生模式改革 国家“双一流”建设 创新型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仿军 鄢国平 +2 位作者 喻湘华 曾小平 周爱军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88-91,共4页
为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构建以国家精品课程为标准进行课程建设,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促进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 为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构建以国家精品课程为标准进行课程建设,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促进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工程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0
5
作者 江学良 熊丽君 +2 位作者 姚军龙 刘治田 杨隽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19期174-175,共2页
为了培养高分子科学及工程领域的创新性复合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与优化工程实践教学创... 为了培养高分子科学及工程领域的创新性复合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与优化工程实践教学创新平台,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教学改革 工程能力 复合人才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6
作者 姚楚 游峰 +2 位作者 江学良 刘仿军 熊丽君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224-226,共3页
随着人才需求的变化和教育理念的发展,为适应“新工科”时代的新要求,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聚焦学生能力培养,以《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改革为例,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体会和课程教学小组的经验积... 随着人才需求的变化和教育理念的发展,为适应“新工科”时代的新要求,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聚焦学生能力培养,以《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改革为例,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体会和课程教学小组的经验积累,阐述了在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难点分析、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工具运用、教学过程安排、评价体系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优化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工程教育认证 能力培养 评价改进
下载PDF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工学综合实验教学创新初探 被引量:6
7
作者 季家友 王树林 +1 位作者 陈常连 薛俊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29期185-186,共2页
本文结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论证了强化实验教学开设工学综合实验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开设工学综合实验的思路和经验。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有较好的普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综合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以就业为导向 优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被引量:6
8
作者 季家友 陈常连 石和彬 《教育教学论坛》 2011年第32期145-146,共2页
本文结合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了目前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举措,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适应人才市场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实验教学 就业率 优化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体验式教学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华波 李亮 +1 位作者 曾小平 吴江渝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15期197-199,共3页
针对当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授课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体验式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上讲台和SCI论文摘要写作训练的教学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全面锻炼他们的文献检索、专业词... 针对当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授课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体验式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上讲台和SCI论文摘要写作训练的教学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全面锻炼他们的文献检索、专业词汇认知、长句理解及翻译、阅读与写作、PPT制作以及英语口语和表达能力,预期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专业英语 体验式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包装材料与技术专业方向教育理念的革新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涛 李齐 郑华明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1,共5页
如何培养知识渊博、能力突出、素养超群的专业人才是包装材料与技术专业方向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包装材料与技术专业方向革新教育理念的基本遵循。本文立足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要... 如何培养知识渊博、能力突出、素养超群的专业人才是包装材料与技术专业方向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包装材料与技术专业方向革新教育理念的基本遵循。本文立足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包装材料与技术专业方向教育理念革新的重要作用,探索从知识教育理念向能力教育理念、科学教育理念向伦理教育理念、灌输教育理念向创新教育理念的三个转变,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包装材料与技术专业方向教育理念革新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材料与技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教育理念革新
下载PDF
浅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学良 熊丽君 +2 位作者 姚军龙 刘治田 杨隽 《科教导刊》 2014年第10S期54-55,共2页
为了培养高分子科学及工程领域的创新性复合人才,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结合多年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经验,对原有的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和探索。实行实验模块教学,引入研究式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发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 为了培养高分子科学及工程领域的创新性复合人才,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结合多年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经验,对原有的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和探索。实行实验模块教学,引入研究式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发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强化对实验教学的支撑作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课程改革 实验能力 创新意识
下载PDF
基于工程认证的模具材料与制造课改教学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双锋 刘治田 +2 位作者 付秀娟 王学华 刘玉兰 《广州化工》 CAS 2019年第24期158-161,共4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是支撑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的重要环节。为适应市场对橡塑模具制造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本文从课程教学要求、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方法的对应关系及课程考核内容四个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是支撑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的重要环节。为适应市场对橡塑模具制造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本文从课程教学要求、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方法的对应关系及课程考核内容四个方面探讨了武汉工程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模具材料与制造》课程教学改革,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教学目标及毕业要求的指标点达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认证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模具材料与制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材料化学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3
作者 张云飞 刘辉 +3 位作者 杜飞鹏 郭庆中 李亮 鄢国平 《广州化工》 CAS 2019年第18期167-168,共2页
结合湖北省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现状,探讨了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的实施背景。然后从课程教学、校企合作及国际交流等方面阐述了材料化学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结合湖北省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现状,探讨了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的实施背景。然后从课程教学、校企合作及国际交流等方面阐述了材料化学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材料化学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卓越工程师 人才培养 改革
下载PDF
用于高分子材料改性领域的无机纳米填料化学改性方法
14
作者 邓志天 姚军龙 +5 位作者 付宗强 黄超 弯琳 高琳 孙华旭 毕彦炳 《化肥设计》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综述了对高分子材料中广泛使用的无机纳米填料进行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包括偶联剂改性法、酯化改性法等小分子改性剂法,以及表面原位接枝聚合改性等大分子接枝法。这些方法不仅解决了无机纳米填料易团聚、分散性差及与高分子材料复合相... 综述了对高分子材料中广泛使用的无机纳米填料进行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包括偶联剂改性法、酯化改性法等小分子改性剂法,以及表面原位接枝聚合改性等大分子接枝法。这些方法不仅解决了无机纳米填料易团聚、分散性差及与高分子材料复合相容性不佳的问题,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其在电子、催化、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性能。同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改性机理、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并对改性方法的工艺优化和发展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纳米填料 高分子材料 偶联剂改性 酯化改性 原位接枝
下载PDF
锌溴电池电解液及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15
作者 邓淏天 王学华 +3 位作者 石胜伟 廖伟寒 李世平 徐威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7-37,共11页
锌溴电池因其低成本、长寿命的特点而适用于分布式储能及户用储能领域。本文对锌溴电池的电池结构、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重点分析了不同电池结构的优劣,详细比较了不同电解液添加剂以及不同电极材料... 锌溴电池因其低成本、长寿命的特点而适用于分布式储能及户用储能领域。本文对锌溴电池的电池结构、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重点分析了不同电池结构的优劣,详细比较了不同电解液添加剂以及不同电极材料在改善电解液电导率、抑制锌枝晶生成、减少自放电和电池充放电性能方面的差异。通过对锌溴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充放电效率的对比,探讨了不同电解液添加剂及电极材料在锌溴电池中规模化应用的可行性。采用静态无膜锌溴电池是克服传统锌溴液流电池体积庞大、成本高的有效手段,但现有技术仍无法完全避免其自放电过程和锌枝晶的形成,因此优化设计合理的电池结构和开发性能优异的电解液添加剂是未来静态无膜锌溴电池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溴电池 电解液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隔膜
下载PDF
基于三嗪缺电子单元宽带隙聚合物给体材料的合成及光伏性能
16
作者 冯继宝 朱晓东 +1 位作者 高建宏 刘治田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8-154,236,共8页
降低有机光伏材料成本是实现有机太阳能电池工业化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合成成本低的三嗪基缺电子单元(BTTz),与易于获得的3,3′-二氟联噻吩(DFT)给电子单元共聚,开发了一种新型宽带隙聚合物给体材料... 降低有机光伏材料成本是实现有机太阳能电池工业化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合成成本低的三嗪基缺电子单元(BTTz),与易于获得的3,3′-二氟联噻吩(DFT)给电子单元共聚,开发了一种新型宽带隙聚合物给体材料聚[(2,6-(3,3′-二氟)二噻吩)-alt-(2,4-双(4-(2-丁基辛基)噻吩-2-基)-6-甲氧基-1,3,5-三嗪)](PDFBTTz)。通过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对其特性进行表征,聚合物PDFBTTz展现出适当的吸收范围(350~600 nm),宽的光学带隙(2.06 eV),以及合适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5.49 eV)。基于聚合物PDFBTTz优异的光物理性质,选取具有能级匹配和吸收光谱互补的IT-4F作为受体材料,制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能量转化效率为3.49%,其开路电压为0.75 V,短路电流密度为10.89 mA·cm^(-2),填充因子为43.36%。上述结果表明BTTz是构筑宽带隙聚合物的有效缺电子单元,同时对该单元进行合理的结构裁剪有望获得更高效的聚合物给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光伏性能 聚合物给体材料 三嗪缺电子单元
下载PDF
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体会与探析——以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例
17
作者 邓泉荣 付秋明 熊礼威 《才智》 2016年第11期162-162,共1页
结合高等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情况,从专业教师角度出发,论述对本科生导师制的体会及对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本科生 导师制
原文传递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地方高校一流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对策 被引量:4
18
作者 游峰 江学良 +2 位作者 姚楚 郑华明 姚军龙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1-137,共7页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提高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明显的助推作用。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并以武汉工程大学工科...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提高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明显的助推作用。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并以武汉工程大学工科特色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例,运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理念解决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专业通过构建开放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成果导向的评价体系、依托全员导师制实现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衔接,借助课程思政助力学生专业非技术能力达成,以提升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及建设水平。本文有望为同类高校专业提供借鉴,培养更多优秀的本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下载PDF
工程认证背景下高分子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 被引量:7
19
作者 游峰 曾小平 +4 位作者 姚楚 江学良 郭雅妮 姚军龙 肖雪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23期173-174,共2页
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大学工科教育的一件大事,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为了提升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在积极的引入并接受了工程认证的理念和做法。本文分析了工程教育认证对工科专业的必要性。以本... 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大学工科教育的一件大事,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为了提升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在积极的引入并接受了工程认证的理念和做法。本文分析了工程教育认证对工科专业的必要性。以本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探索了在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的过程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施方法,并详细的分析了工程认证对本专业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持续改进 人才培养方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下载PDF
材料化学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桥 鄢国平 +4 位作者 李亮 郭庆中 喻湘华 杜飞鹏 郭俊芳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1期167-168,共2页
根据目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材料化学专业以及自身的办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再辅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 根据目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材料化学专业以及自身的办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再辅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